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郭强  李小兵 《中外医疗》2016,(2):99-100
目的 对比胃穿孔胃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对患者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 方法 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为研究区间,收集76例胃穿孔患者进行分组. 对照组38例患者应用开腹手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修补术. 对比术后胃肠动力差异. 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血清胃泌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腹腔镜修补术干预胃穿孔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效果确切,可改善血清胃泌素水平,缩短肠鸣音恢复正常、肛门排气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与开腹胃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60例胃穿孔患者资料,其中80例采取腹腔镜手术,80例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疗效、并发症、术后胃肠动力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6 h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胃穿孔安全、可行,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疼痛轻,可改善血清胃泌素水平、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腹腔镜修补术、开腹修补术对于胃穿孔患者术后机体胃肠动力恢复效果的对比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胃穿孔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开腹修补术)与观察组(腹腔镜修补术)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机体胃肠动力的恢复状况。结果术后观察组血清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时肠鸣音恢复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相较与对照组明显缩短。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胃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修补术,对其机体胃肠动力的恢复效果明显要优于关于开腹修补术的应用,并可有效缩短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与肛门排气的时间,可存进患者早日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余铖 《当代医学》2013,(25):100-101
目的探究分析胃穿孔腹镜修补术和开腹修补术两者在手术之后胃肠动力恢复的比较。方法选取2011-2013年长沙市四医院收治的胃穿孔患者64例,其中腹腔镜修补手术治疗患者14例,以及开腹修补手术进行治疗患者5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血清胃泌素、肛门排气时间、手术之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各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相对于开腹修补术组别的患者,腹腔镜修补术患者在血清胃泌素、肛门排气时间、手术之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有明显优异性(P<0.05)。结论胃穿孔患者相对于开腹修补术,经过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的患者的胃肠动力恢复更快,在临床上面为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手术患者在术后的治疗还有康复指导等方面提供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对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观察2组血清胃泌素水平、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术后24 h和48 h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溃疡穿孔患者采取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快速恢复,并可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研究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的异同之处。方法:对比研究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100例胃穿孔患者的恢复情况,其中实施腹腔镜修补术的为55例,实施开腹修补术的为45例,研究对比指标有肛门排气时间、血清胃泌素、肠鸣音出现时间、手术后的住院时间等。结果:腹腔镜组在血清胃泌素水平、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方面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腹腔镜修补术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明显好于开腹修补术患者。结论:胃穿孔患者在实施腹腔镜修补术后的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比实施开腹修补术的患者要短,术后的恢复效果良好,因此在临床上推广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是可行的,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后患者胃肠动力恢复的情况.方法将2006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胃穿孔患者均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修补术组,腹腔镜组采用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开腹修补术组采用开腹修补术.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血清胃泌素水平及肠鸣音的恢复时间、肛门的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比开腹修补组效果更好,术后胃肠动力恢复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术后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快,手术操作简单、便捷,麻醉时间较短,创伤较轻并且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对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修补术组与开腹修补术组,各42例,分别采用腹腔镜修补术和开腹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动力指标。结果腹腔镜修补术组术后1 h、24 h、48 h、72 h时血清胃泌素(GAS)评分均高于开腹修补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腹修补术组。结论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迅速恢复胃肠动力,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胃穿孔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开腹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胃动力恢复情况(血清胃泌素水平、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VAS评分及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 0. 05)。术后1 h、72 h两组血清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4 h、48 h观察组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引流管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镇痛药物使用率为13. 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 67%(P 0. 05)。结论相对于开腹胃穿孔修补术,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效果更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胃肠动力,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胃穿孔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胃泌素(GAS)、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术后GAS水平较高,TNF-α、IL-6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对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6月~2014年1月行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患者30例,设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患者32例,设立为对照组,比较腹腔镜组及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胃肠动力恢复指标包括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减压解除时间及术前术后血浆MTL和VI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减压解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MTL和VIP水平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患者的MTL和VIP水平分别较术前显著提高,且腹腔镜组患者的MTL和VIP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具有出血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考虑可能与其提高胃肠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溃疡性穿孔的综合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胃溃疡穿孔患者46例,其中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19例(腹腔镜组),开腹胃穿孔修补术27例(开腹组)。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采用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1、3、7d疼痛程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胃泌素(GAs)含量,记录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短于腹腔镜组,腹腔镜组出血量较开腹组少,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h时GA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48h时,腹腔镜组GAS水平高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肠呜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术后第1、3及7天VAS评分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有2例(10.5%)使用镇静剂,开腹组术后有15例(55.6%)使用镇静剂,腹腔镜组术后镇静剂使用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06,P=0.002)。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穿孑L具有微创的特点,其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患者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同时腹腔镜还能较快地恢复胃肠动力,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9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46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结果腹腔镜组住院费用高于开腹组(P〈0.01),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24 h、48 h时血清胃泌素(GAS)水平均高于开腹组(P〈0.01),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开腹组(P〈0.01)。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且胃肠动力恢复较快,术后疼痛较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应用腹腔镜治疗的32例结直肠癌患者,设立为LA组,另选择同期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32例患者,设立为OA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L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少于OA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是能迅速恢复患者术后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行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和术后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行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早,肠蠕动恢复快,肛门排气时间早,能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而术后患者并发症并没有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谢中慧  任登平 《中外医疗》2016,(27):177-179
目的:观察探讨龙胆泻肝汤联合耳穴贴压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一10月在普外科住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心理调护,监测生命体征,切口的观察及护理,疼痛的评估,饮食调理,指导患者的活动,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口服龙胆泻肝汤和耳穴贴压,对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行记录、对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5.01±2.30)h、对照组为(19.70±3.01)h;观察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21.43±3.77)h、对照组为(36.81±4.79)h,观察组肠鸣音恢复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提前(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耳穴贴压可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肠蠕动,尽早恢复肠鸣音、肛门排气,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30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以同期2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开腹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8±11 min和102±21 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6±6 mL和90±12 mL(P〈0.01);肠蠕动恢复时间分别为21±3 h和37±6 h(P〈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5±1.2天和9.3±2.1天(P〈0.05);术后并发症分别为1、6例。结论腹腔镜组具有创伤少、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明显优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