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炎性反应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高糖作为始动因素,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氧化应激及肾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共同引起了糖尿病肾脏炎性反应的发生.而二甲双胍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线药物,近年研究显示其除降糖作用以外,还可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抗氧化应激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机制发挥抗炎作用,从而预防和延缓DN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二甲双胍(Metformin,MET),作为一种抗糖尿病药物,已在临床上应用了50年。随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以及一些大型循证医学研究认为,生活方式干预加二甲双胍的治疗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并应贯穿在治疗的全过程,除非有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3.
兰志新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7):1167-1168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行瑞格列奈+二甲双胍药物治疗,另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行瑞格列奈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S、PBS、HbA1c、TG以及TC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二甲双胍能够改善肥胖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高血糖及高三酰甘油血症而不致使体质量增加,还能够调节患者的血脂代谢紊乱、改善舒张压、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5.
二甲双胍是常见的降糖药物,大量研究表明其可能有抗肿瘤作用,机制包括:(1)激活细胞内的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2)抗炎作用.慢性炎性反应与肿瘤的发生可能有关,二甲双胍能更有效减少炎性因子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3)提高T细胞的记忆,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和病毒感染的反应能力.(4)调控相关细胞凋亡因子.(... 相似文献
6.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房颤的发生风险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逐渐增加。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兼具降糖及减少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和全因死亡率等多种作用。近年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通过依赖或独立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抑制电重构、缓解心脏结构重构、减少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稳定钙调节及改善能量代谢重构,同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进而减少糖尿病患者房颤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8.
糖尿病肾病足糖尿病患嚣最常见的并发症,高血糖不断侵袭毛细血管,导致肾脏血管硬化、损伤,出现蛋白尿、肾功能小伞,甚至肾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故其积极止确的治疗非常重要[1].本研究旨在比较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心肌间质胶原堆积及二甲双胍(MET)的干预作用.方法 8周龄SD大鼠高热量饮食1月后,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制备模型,成模后分别于12、24 w,采用光镜、原位末端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采用Masson染色观察胶原堆积程度,并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 mRNA表达变化及MMP-2、MMP-9、TIMP-1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成模后12、24 w,T2DM组大鼠心肌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MET干预组大鼠的凋亡率降低.T2DM大鼠心肌间质胶原含量明显增加,MMP-2的表达明显减低,MMP-9、TIMP-1的表达均明显增加,但MMP-9/TIMP-1的比值下降.MET治疗组胶原含量明显减少,MMP-2表达明显上调,MMP-9和TIMP-1下调,但MMP-9/TIMP-1的比值增加.结论 T2DM大鼠心肌损伤表现为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和间质纤维化,MMP-2、MMP-9及TIMP-1的调节失衡参与了T2DM心肌间质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MET可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纤维化而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槐杞黄颗粒对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120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增加槐杞黄颗粒治疗,共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资料[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ST、ALT、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尿蛋白、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24h Upro)、尿微量白蛋排泄率(UAE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炎症因子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核因子(NF)-κB、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变化。再将试验组患者分为Ⅲ期DN组23例和Ⅳ期DN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UAER和eGFR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UACR、24h Upro和UAER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观察组低(P<0.05)。Ⅲ期DN组和Ⅳ期DN组患者UAER水平在治疗后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Ⅲ期DN组患者UAER水平治疗前后均低于同期Ⅳ期DN组,eGFR均高于同期Ⅳ期DN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炎症因子和MDA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SOD和GSH-px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氧化应激降低DN患者尿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因其成因复杂且危害大被广泛关注.研究发现,螺内酯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合使用都有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肾小球滤过率有关.基础研究发现螺内酯有抗炎、抗纤维化、抗氧化和抑制肾脏局部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的过度表达等作用.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而巨噬细胞是重要的炎性细胞,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在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骨桥蛋白等细胞黏附分子或趋化因子作用下经历滚动、黏附、迁移等过程,浸润于肾组织而分化成巨噬细胞,体内持续高血糖等因素使其活化,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IL-18等细胞因子,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及成纤维细胞增殖,引起系膜细胞外基质沉淀、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等肾损伤,从而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调控巨噬细胞的浸润与活化可能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普罗布考(PB)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60只Sprague-Dawley (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C组)8只,右肾血管结扎组(RL组)8只,DN组22只,DN+ PB组22只.RL组、DN组和DN+ PB组首先进行右肾血管结扎,1周后DN组和DN+ PB组应用50 ... 相似文献
15.
传统观点认为,代谢异常及血流动力学障碍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原因.近来研究认为,天然免疫介导的慢性、低水平炎性反应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中起核心作用.细胞黏附分子、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促炎细胞因子在糖尿病患者肾组织的表达增多,且血清和尿中的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的水平与白蛋白尿相关.研究发现一些抗炎药物在糖尿病动物模型中有肾保护作用.因此深入了解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并转化到临床开发相应的治疗策略,将可延缓甚至阻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是许多非吞噬细胞中活性氧簇(ROS)产生的主要来源。生理情况下,NADPH氧化酶处于低表达与低活性状态,但在细胞因子、高糖、高脂等作用下,它能被激活,产生更高水平的ROS。ROS作为氧化应激的中心环节,参与糖尿病肾病病理生理过程。NADPH氧化酶通过其产生的ROS,可改变肾脏血液动力学、影响细胞外基质的重构、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等,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调节酶复合物的活性以减弱肾脏的氧化应激,有望成为延缓肾功能损害的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Diabetic nephropathy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end‐stage renal failur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Furthermore, diabetic nephropathy is related to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an increase in mortality of diabetic patients. Several factors are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phropathy, including glomerular hyperfiltration, oxidative stress, accumulation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activation of protein kinase C, acceleration of the polyol pathway and over‐express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Recently, accumulated data have emphasized the critical roles of chronic low‐grade inflammation, ‘microinflamma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suggesting that microinflammation is a common mechanism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ic vascular complications. Expression of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chemokines 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re increased in the renal tissues of diabetic patients and animals. Deficiency of pro‐inflammatory molecules results in amelioration of renal injuries after induction of diabetes in mice. Plasma and urinary levels of cytokines, chemokines and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are elevated and correlated with albuminuria. Several kinds of drugs that have anti‐inflammatory actions as their pleiotropic effects showed renoprotective effects on diabetic animals. Modulation of the inflammatory process prevents renal insufficiency in diabetic animal models, suggesting that microinflammation is one of the promising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diabetic nephropathy, as well a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相似文献
18.
Afshan N. Malik Rojeen Shahni Masud M. Iqbal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2009,86(2):e22-e24
We report that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copy numbers are increased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DN). Using qPCR for quantitation, we found a 2–4-fold significant increase (p < 0.05) in the mean MtDNA values in DN patients vs. healthy controls and diabetics without nephropathy. Increased MtDNA in DN could contribute to increased oxidative stres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DNA氧化损伤状态以及氯沙坦治疗的影响。方法检测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氯沙坦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尿肌酐、尿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水平。20例健康志愿者的尿液标本作为对照组。8-OHdG检测采用毛细管电泳和液相色谱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肾病患者尿8-OHdG水平明显升高(32.84±19.68ng/mgCr比22.47±12.18ng/mgCr,P<0.01),经氯沙坦治疗2个月后,8-OHdG水平明显降低(23.34±14.48ng/mgCr,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DNA氧化损伤明显。氯沙坦对该氧化损伤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