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汉族、土家族和苗族人群GSTM1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湖南汉族、土家族、苗族人群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M1,GSTM1)基因多态性分布规律.方法应用内参照PCR方法检测136名汉族,152名土家族,106名苗族正常人的GSTM1基因型.结果汉族GSTM1(-)基因型频率为45.6%(62/136),土家族为43.4%(66/152),苗族为39.6%(42/106),3个民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同民族不同性别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湖南汉族、土家族和苗族的GSTM1基因多态性分布相似,但与美国黑人及白人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2.
为了积累少数民族体质人类学方面的资料,本文对高罗区汉族,土家族,苗族混居的十二所中小学及两个学前班学生2745人的鼻外形按体质人类学测量要求进行了活体测量。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3.
<正> 本文对高罗区汉族、土家族、苗族混居的2745名6~15岁学生的鼻外形进行活体测量。结果:1.同性别不同民族的鼻高、鼻宽比较,男性各年龄组无显著性差异。女性鼻高在12岁时有显著差异,13岁时有高度显著性差异;鼻宽  相似文献   

4.
来凤县土家族、苗族中小学生扁平足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83年6月5日至17日对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比较集聚的来凤县卯洞公社及该县城关镇的四所中、小学7—18岁学生1543人的足亏发育情况作了调查。土家族仍古代巴人的一支后裔。巴人分布较广,大部分均已汉化,成为汉族的一部分。而在湘鄂川黔边境居住的这支巴人在发展成为现在单一的民族——土家族。它有独立的语言,属汉语系藏缅语族;有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解放后经多次调查和专题研究,1956年10月国务院明令确定土家族为单一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人类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 1,PARP1]基因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在中国南方汉族和苗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收集187名中国南方汉族和210名苗族人的血液DNA,用PCR法扩增hPARP1基因4个外显子,并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结果用PCR成功扩增出第12、13、16、17外显子,片段长度分别为253bp、313bp、175bp、362bp,在187名中国南方汉族和210名苗族人群中,分别有3人和9人检测出hPARP1基因第12、13、16和17外显子上各有1种基因突变,分别为Phe548Ser、Ala683Ser、Asp798Tyr、His808Arg。结论中国南方汉族和苗族人群中hPARP1基因第12、13、16和17外显子上存在突变型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贵州省苗族、布依族、水族三个主体少数民族儿童以及汉族儿童的神经精神发育现状,为贵州各民族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贵州省苗族、布依族、水族、汉族聚居的7个县,选取4个民族6~84月龄儿童805名进行调查,包括苗族171人、布依族200人、水族217人、汉族217人。应用首都儿研所研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测量儿童神经精神发育情况,应用t检验、方差分析、单向有序资料的Ridit分析比较四民族儿童神经精神发育现状。结果:贵州省苗族、布依族、水族、汉族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平均发育商低于全国常模[(88.6±11.1),(91.4±11.3),(82.8±13.5),(84.1±12.3)vs.(100.0±15.0);均P0.01]。四民族间平均发育商差异较大(P0.01)。四民族儿童均是大运动发育最好,语言发育最差。四民族儿童神经精神发育无明显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四民族儿童发育商评价分段分析平均发育商均呈正态分布,应用单向有序资料的Ridit分析进行四民族儿童平均发育商评价分段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6,P0.01)。同时通过LSD和SNK两两间比较均发现,水族儿童与汉族、苗族儿童神经精神发育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苗族儿童大运动发育高于汉族儿童(P0.01);布依族儿童语言发育(P0.01)、平均发育商(P0.05)高于汉族儿童;水族儿童各方面发育与汉族儿童无明显差异。结论:贵州四民族儿童神经精神发育中,大运动发育较好,语言发育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湘黔渝边区女性苗族女性身高、体质量、体表面积值,为建立苗族女性健康指标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方法测量该区汉族、苗族女性的身高、体质量值,并利用Stevenson公式计算女性的体表面积。结果:苗族女性身高随着年龄增高而逐渐降低、体质量随着年龄增高而逐渐增加;30~40岁之间苗族体表面积高于汉族,其他年龄段苗族体表面积值均低于汉族。结论:湘黔渝边区苗族女性体表面积整体发育水平低于汉族女性。因此,需建立独立的健康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鲁中地区汉族7~11岁小学生的体成分及体表面积现状,分析其年龄、性别差异,并与我国其他地区、其他民族小学生做对比分析。方法:对600名小学生进行体成分和体表面积的测量,并进行性别、年龄方面的差异分析。结果:随年龄增长,鲁中地区汉族小学生身体的各成分指标逐步增加,但体型差别不明显,总体上男生去脂体质量、肌肉量大于女生,而女生的脂肪百分比高于男生。鲁中地区汉族小学生的体表面积明显大于浙西南山区汉族、浙西南山区畲族、湖南省白族、武陵山区土家族、湘黔地区苗族、广东省瑶族、皖东农村汉族、沈阳市锡伯族等同龄学生(除了8岁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沈阳市汉族学生体表面积无差异(除了10岁女生)。除年龄和肥胖度无相关关系外,鲁中地区汉族小学生的体表面积和体成分主要指标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鲁中地区汉族小学生的身体形态特点是体型高壮、体表面积大,肥胖率高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9.
对贵州地区汉、苗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各100名作比较研究。发现两组的发病年龄、发病诱因、家族遗传史和病前性格等均无显著差异;文化水平汉族组明显高于苗族组;临床类型汉族组以偏执型为多,而苗族组以未分型和青春型为多;临床症状汉族组以情感淡漠、感知综合障碍、自杀自伤、孤独症、象征性思维、矛盾观念、思维被洞悉感和被害妄想及关系妄想居多;苗族组则以情感倒错、痴笑、幻视、兴奋躁动、伤人毁物、紧张症、思维散漫、贫乏、被控制感和夸大及迷信色彩的妄想居多;预后汉族不如苗族,慢性衰退多于苗族。认为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宗教观念对形成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用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湘西三个地区的汉、苗和土家族儿童203人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苗族儿童言语智商及四个言语分测验量表分低于汉族和/或土家族儿童,其他分测验成绩和操作智商的民族差异无显著性;三个地区儿童的智商和分测验量表分组间差异显著,王村儿童最高,山江次之,对山最低;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因素对智力的影响远大于民族因素,这些结果提示,在编制测验和解释测验结果时,应考虑到民族因素和经济文化因素对智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苗族中小学生体表面积的生长发育状况,为建立苗族中小学生健康指标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方法测量苗族学生的身高、体质量值,并利用Stevenson公式计算学生的体表面积.结果:苗族青少年学生的体表面积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男、女生体表面积发育曲线出现双交叉现象;苗族学生体表面积的发育水平低于汉族、侗族学生.结论:湘黔边区苗族学生体表面积的发育规律与其他民族学生基本趋势一致,但整体发育水平低于汉族、侗族学生,因此,需建立独立的健康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对湖南侗族、苗族和汉族3对一侧优势行为性状的基因频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汉族扣手的显性基因频率均极明显低于侗族和苗族,且其利手的显性基因频率也极明显低于苗族,但侗族利足的显性基因频率明显或极明显低于汉族或苗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贵州世居布依族、侗族、苗族人群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MS A2756G、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基因MSR A66G位点多态性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其与疾病的相关性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TaqMan-MGB探针基因分型方法分析贵州布依族、苗族和侗族个体MS A2756G、MSR A66G位点多态性,并与不同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布依族、侗族、苗族MS A2756G突变型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2.0%、8.9%、15.4%,在苗族中偏高,3个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中国北京汉族、河南汉族、宁夏回族,及欧洲人群分布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日本人、印度人、非洲人、尼日利亚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R A66G位点布依族、侗族、苗族突变型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2.3%、30.4%、21.2%,在苗族中偏低,与布依族、侗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民族MSR A66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中国北京汉族、广东汉族,以及日本人、非洲人、尼日利亚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印度人、欧洲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贵州世居3个少数民族中MS A2756G和MSR A66G多态性分布不同,苗族与布依族、侗族之间差异明显,MS A2756G和MSR A66G在不同种族、地域的人群中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贵州仁怀与习水苗族头面部体质特征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与我国南方其他5个苗族和贵州其他族群的亲缘关系,为苗族体质人类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对世居在贵州仁怀后山乡的378名(男196人,女182人)、习水良村镇的357名(男173人,女184人)年龄在20~59岁的苗族进行头面部活体观察和测量(观察项目6项,测量项目16项);采用聚类分析,选择欧氏距离值,比较其间亲缘关系.结果:仁怀、习水男、女苗族头型以特圆头型、圆头型占多数;面型以超狭面型、阔面型多见;属中鼻型.并与我国南方其他5个苗族以及贵州其他族群的聚类分析显示,仁怀后山乡苗族男、女分别与习水良村镇苗族男、女最为接近.结论:仁怀与习水苗族头面部体质特征有些存在差异;仁怀与习水苗族同属川黔滇西部方言,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贵州汉族、苗族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多态性的分布情况,获取 MTHFR C677T和A1298C位点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应用PCR-RLFP技术调查了贵州荔波汉族及雷山苗族MTHFR基因型的分布.结果汉族MTHFR 677位T等位基因频率为22.7%低于中国北方汉族,与苗族(10.64%)差异有显著性.苗族1298位C等位基因频率为48.66%高于有文献报道的种族和民族,与汉族(28.85%)差异有显著性.677TT/1298CC双杂合子的分布频率分别是16.66%,11.11%.在苗族还发现一例677TT/1298CC双纯合子.结论 MTHFR两个位点多态性在贵州汉族和苗族有民族差异;苗族A1298C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是有文献报道最高的民族.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土家族、苗族、侗族是这个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但有关这三个民族人口健康素质的“本底”情况了解极少。作者于1992年3~10月,对居住在湖南省的土家族、苗族、侗族进行了遗传病的抽样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有关小儿遗传病及先天畸形的流行病学资料,国内发表的不多,在这些少数资料中,调查的人群多为汉族,未涉及土家族。土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湖南、四川、湖北三省,以湖北省最多,是湖北省除汉族外人口最多的民族。为了作好土家族小儿遗传病及先天畸形的防治工作,于1984年5~7月,我们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比较集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都水族儿童少年足型特点及其生长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方法,对1 382名(男689,女693)6~16岁水族儿童少年的足长、足宽进行测量,按足长宽指数分型。结果:水族儿童少年的足长、足宽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15岁时已接近成人水平,足长与足宽存在正相关关系,总体足型以中间型为主(男50.22%,女59.45%),短宽型次之(男49.06%,女37.81%),窄长型最少(男0.73%,女2.74%);聚类分析显示,水族与侗族、土家族、苗族等南方族群较为接近。结论:水族儿童少年足型发育符合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且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与壮族、回族、哈萨克族和汉族比较存在民族间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了解怀化地区汉族、侗族、苗族人群中确诊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类型及构成比例,探讨在怀化地区开展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汉族、侗族、苗族共1688例筛查阳性病例采用Gap-PCR法检测人群3种α-地中海贫血缺失,PCR结合RDB技术检测3种α-地中海贫血突变及17种β-地中海贫血突变。结果汉族926人中确诊α地贫157例,β地贫216例,α合并β复合地贫16例。侗族551中确诊α地贫107例,β地贫127例,α合并β复合地贫6例。苗族211人中确诊α地贫42例,β地贫42例,α合并β复合地贫2例。α地贫基因主要以缺失型为主,--SEA最多见,其次-α~(3.7)/αα、-α~(4.2)/αα,突变型以QS、WS多见;β地贫基因型主要以CD41-42多见,其次为CD17、IVSⅡ-654。α地贫中汉族与侗族的对比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汉族与苗族存在显著差异,侗族与苗族存在显著性差异。β地贫三民族两两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怀化地区汉族、侗族、苗族三个不同民族地贫基因分布特点均与中国南方地区的基本相符,--SEA及CD41-42分别为α、β地中海贫血的主要基因突变类型,同时怀化地区汉族各类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出率均稍高于侗族、苗族,且侗族各类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出率均稍高于苗族,整个怀化地区的β地贫检出率略高于α地贫检出率,进行地贫筛查和诊断是怀化地区出生缺陷防控的工作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20.
维吾尔族、汉族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查维吾尔族和汉族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差别。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乌鲁木齐市四所中学的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汉族学生256名,维族学生253名。结果:在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各分量表上维族父母得分低于汉族父母,而在父母偏爱、过保护各分量表上维族父母得分高于汉族父母。在过分干涉分量表上,汉族父亲高于维族父亲,而维族母亲高于汉族母亲。结论:维族父母倾向于为孩子提供更为宽松的生活环境,而汉族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惩罚、严厉、拒绝和否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