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下瘀血汤对腺嘌呤致肾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沙坦组(9 mg·kg-1),下瘀血汤低、高剂量组(2.43,4.86 g·kg-1),采用腺嘌呤灌胃(250 mg·kg-1)诱导肾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连续24 d,随后给予相应药物,给药连续30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情况;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法(IHC)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肾脏Wnt5a,Wnt5b,β-catenin,TGF-β1,Smad4,Smad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Cr和BUN水平显著升高(P<0.01),给予下瘀血汤干预后SCr和BUN水平显著降低(P<0.01);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间质损伤严重且肾间质胶原大量沉积,给予下瘀血汤干预后肾间质损伤减轻,胶原物质沉积减少;IHC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Wnt5a,β-catenin,TGF-β1表达上调(P<0.01),Wnt5b,Smad7表达下调(P<0.01),给予下瘀血汤干预后Wnt5a,β-catenin,TGF-β1表达下调(P<0.01),Wnt5b,Smad7表达上调(P<0.01),且下瘀血汤低、高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瘀血汤对腺嘌呤致肾纤维化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Wnt/β-catenin和TGF-β1/Smad信号通路串联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黄(庶虫)虫丸加减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那普利组(0.001 g·kg-1),大黄(庶虫)虫丸加减大、小剂量组(19,9.5 g·kg-1)。术后第15天处死各组大鼠,收集血清,酶法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收集24 h尿液,连苯三酚红钼终点法测定24 h尿蛋白量(24 h-Upro);留取结扎侧肾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连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GF-β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Upro,SCr,BUN含量明显增高(P<0.01),光镜下肾组织损伤严重,TGF-β1,FN,α-SMA含量明显升高(P<0.05),TGF-β1,p38 MAPK,p-p38 MAP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庶虫)虫丸加减大、小剂量组24 h-Upro,SCr,BUN明显降低(P<0.05),肾脏组织损伤减轻,TGF-β1,FN,α-SMA含量明显降低(P<0.05),TGF-β1,p-p38 MAP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黄(庶虫)虫丸加减方可通过降低FN,α-SMA的高表达,下调p38 MAPK信号通路中的p-p38 MAPK,TGF-β1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和肾脏固有细胞损伤来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七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抗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培养NRK-52E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空白组、TGF-β1组、TGF-β1+12.5 mg·L-1 PNS组、TGF-β1+25 mg·L-1 PNS组、TGF-β1+50 mg·L-1 PNS组,PNS干预48 h,收集细胞及上清,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炎症因子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TGF-β1诱导后细胞呈梭形改变且呈明显的EMT表现,即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P<0.05),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明显上调(P<0.05),PNS处理后,大部分细胞形态趋向正常并逆转EMT的发生。同时,与空白组比较,TGF-β1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升高,IL-10水平下降,凋亡率增加(P<0.05),PNS作用后,TNF-α水平下降,IL-10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并且TGF-β1能明显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Ⅰ(LC3Ⅱ/Ⅰ)的表达(P<0.05,P<0.01),而PNS抑制其表达。结论 PNS对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自噬来减轻炎症和凋亡,进而抵抗TGF-β1诱导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甘草总黄酮(LF)对硫代乙酰胺(TAA)诱导慢性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对肝脏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LF组(400,200,100,50 mg·kg-1·d-1)及水飞蓟素(silymarin,30 mg·kg-1·d-1)阳性药物组共7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按150 mg·kg-1剂量给予腹腔注3% TAA,每周2次,连续12周诱导大鼠慢性肝纤维化模型。期间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给予1 mL·kg-1·d-1的生理盐水。造模及药物干预后,HE,Masson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及肝纤维化的形成程度;采用生化法检测血清中ALT,AST,ALP及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中TGF-β1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q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中TGF-β1的mRNA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较,甘草总黄酮能够保护肝组织结构的完整,并能明显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程度;甘草总黄酮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AST,ALT和ALP的水平;降低血清HA水平的同时降低肝组织中HYP的含量;甘草总黄酮能够剂量依赖性的下调肝组织中TGF-β1,Caspase-3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肝组织中TGF-β1的mRNA的表达。 结论:甘草总黄酮具有抗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慢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鬼针草总黄酮(TFB)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TGF-β1/smad)通路表达的影响。 方法: 四氯化碳(CCl4)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阳性药秋水仙碱组(0.2 mg·kg-1)、TFB低、中、高剂量组(60, 120, 240 mg·kg-1),并设正常组,连续灌胃30 d。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以及测定肝组织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PCIII)和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阳性细胞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中smad2和smad3表达,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TFB可有效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ST,ALT,TBil水平(P<0.01),降低肝组织中HA,LN,PCIII和Hyp含量(P<0.01);TGF-β1 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以及肝组织中smad2和smad3有效地下调(P<0.01),并减轻肝纤维化病变。 结论: 鬼针草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1/smad通路而抑制胶原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鳖甲煎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肝卵圆细胞WB-F344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探讨其逆转EMT改变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WB-F344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TGF-β1模型组(10 μg·L-1TGF-β1),鳖甲煎丸低剂量组(10 μg·L-1TGF-β1+0.55 g·kg-1鳖甲煎丸),鳖甲煎丸中剂量组(10 μg·L-1TGF-β1+1.1 g·kg-1鳖甲煎丸),鳖甲煎丸高剂量组(10 μg·L-1TGF-β1+2.2 g·kg-1鳖甲煎丸),除空白组外,均采用TGF-β1诱导WB-F344细胞构建EMT模型,分别加入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处理细胞,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WB-F344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变化;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mRNA表达的改变;使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β-catenin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TGF-β1诱导WB-F344细胞4 d,WB-F344细胞间隙从紧密逐渐变得松散,细胞形态由鹅卵石状向成纤维样细胞转变,且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N-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1),说明成功构建了WB-F344细胞EMT模型。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TGF-β1模型组WB-F344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P<0.01);与TGF-β1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中、高剂量组可以明显抑制WB-F344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TGF-β1模型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TGF-β1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中、高剂量组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TGF-β1模型组中β-catenin mRNA表达升高(P<0.01);与TGF-β1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组中β-catenin mRNA的表达降低(P<0.01)。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TGF-β1模型组β-catenin在细胞核内荧光表达增强;与TGF-β1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组β-catenin在细胞核内荧光表达减弱,且鳖甲煎丸对细胞核内β-catenin抑制作用与其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鳖甲煎丸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逆转TGF-β1诱导WB-F344细胞的EMT进程,抑制WB-F344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方法: 体外原代及传代培养SD大鼠肺成纤维细胞,传至第4代,进行细胞增殖实验。细胞随机分为5组,即无血清细胞基础培养液(DMEM)组、分别含10.0,5.0, 2.5, 1.25 μg·L-1 TGF-β1 DMEM组。分别在24, 48, 72 h 3个不同刺激时间点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观察SD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进行统计学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探讨TGF-β1刺激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和最佳时间点。 结果: 24 h时间点各组数据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 h时间点各组数据结果进行非参数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 h时间点各组数据结果进行方差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与空白组比较,TGF-β1 10.0, 2.5 μg·L-1组(P<0.05),TGF-β1 1.25, 2.5 μg·L-1组(P<0.01);其余各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 TGF-β1刺激质量浓度2.5 μg·L-1, 作用于大鼠肺成纤维细胞72 h,细胞增殖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当归芍药散对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应激所致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模型大鼠卵巢储备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Smads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性周期正常的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和模型制备组40只。模型制备组以灌胃雷公藤多苷片(50 mg·kg-1)联合随机应激法建立模型,时间15 d,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3.96,7.92,15.84 g·kg-1)及戊酸雌二醇组(0.09 mg·kg-1)各8只,各组在继续给予应激的同时,分别用生理盐水,低、中、高剂量当归芍药散及戊酸雌二醇进行相应剂量灌胃干预,连续15 d。各组大鼠每日观察动情周期,干预结束后处死大鼠,计算大鼠卵巢脏器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卵巢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大鼠卵巢组织中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TGF-β1R)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卵巢组织中Smad2,Smad3,Smad7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率明显升高(P<0.05),卵巢指数明显下降(P<0.01),卵巢组织中TGF-β1,TGF-β1R蛋白及Smad2,Smad3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Smad7 mRNA表达水平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3组与戊酸雌二醇组大鼠动情周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卵巢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以中、高剂量组最为明显(P<0.05,P<0.01),卵巢组织中TGF-β1,TGF-β1R蛋白及Smad2,Smad3 mRN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Smad7 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P<0.01),其中TGF-β1,TGF-β1R蛋白表达改善程度以中剂量组和戊酸雌二醇组最为明显。结论 当归芍药散能够明显改善DOR大鼠卵巢储备功能,且作用机制与调控TGF-β1/Smads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喘平方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 方法: 取白化豚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麻黄组(0.20 g·kg-1)、洋金花组(0.07 g·kg-1)、喘平方组(0.32 g·kg-1)、地塞米松组(7.5×10-4 mg·kg-1),通过对豚鼠ip卵蛋白致敏并雾化吸入激发,建立实验性哮喘豚鼠模型;治疗组自注射第14天起每天ig给药1次,连续7 d,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豚鼠的一般情况,豚鼠肺泡灌洗液中免疫球蛋白E(IgE),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肺组织病理情况。 结果: 各组豚鼠肺泡灌洗液中IgE,TGF-β1,TNF-α分别为:正常组IgE(68.25±5.92) mg·L-1,TGF-β1(78.72±10.92)ng·L-1,TNF-α(388.02±55.61) ng·L-1;模型组IgE(137.28±14.38) mg·L-1,TGF-β1(172.39±14.04)ng·L-1,TNF-α(752.76±51.25)ng·L-1;喘平方组IgE(76.35±6.22) mg·L-1,TGF-β1(115.76±9.17)ng·L-1,TNF-α(569.32±39.7) ng·L-1;哮喘组及喘平方组豚鼠肺泡灌洗液中IgE,TGF-β1,TNF-α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喘平方组豚鼠肺泡灌洗液中IgE,TGF-β1,TNF-α含量均低于哮喘组(P<0.05)。 结论: 喘平方能够通过下调豚鼠肺泡灌洗液中IgE,TGF-β1,TNF-α含量,可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轻气道炎症症状、控制或延缓气道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病理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Smad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4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假手术(NS)组、模型(BLM)组、强的松(P)组、补阳还五汤高、中、低(A,B,C)组,每组各24只。除NS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一次性气管滴注博莱霉素复制肺纤维化大鼠模型,NS组气管内滴注等量NS,造模第2天起,A,B,C组用补阳还五汤(剂量分别为18.48,9.24,4.62 g·kg-1)灌胃,P组用强的松混悬液(4.2 mg·kg-1)灌胃,NS组及BLM组用NS(10 mL·kg-1)灌胃,于造模后第7,14,28 d分3批处死动物,每次8只,取左肺制备病理切片,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改变情况;取右肺上中叶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TGF-β1mRNA,Smad3 mRNA的表达。结果: ①BLM组大鼠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在不同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同期NS组,差异明显(P<0.01);②与BLM组相比,补阳还五汤各剂量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 或 P<0.05);③与NS组相比,BLM组肺组织TGF-β1,Smad3表达水平在不同时间点均明显增高(P<0.01),尤以第7天最为明显,并随时间推移有逐渐下降的趋势;④补阳还五汤各剂量组TGF-β1,Smad3表达水平与同期BLM组相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或P<0.05),其中B组在7,14,28 d,C组在14,28 d下降较明显(P<0.01),A组与同期BLM组相比虽有所降低,但早期不如B,C组明显。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以明显改善模型大鼠肺组织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抑制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TGF-β1mRNA、Smad3mRNA的表达上调,从而减轻肺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沙苑子黄酮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及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生长转化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期间给予灌服沙苑子黄酮(30,60,120mg·kg-1),设秋水仙碱组作对照,给药6周后,测定血清谷丙氨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总胆红素(TBILI)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IFNγ,TGFβ1蛋白含量;光镜观察肝细胞结构和肝纤维化程度。结果沙苑子黄酮预防给药,明显降低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活性(P<001,P<001),显著降低血清TBILI,HA和LN含量(P<001,P<001,P<001),血清IFNγ含量明显增加(P<001),而血清TGFβ1含量明显降低(P<005)。病理学观察结果,沙苑子黄酮预防组大鼠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假小叶结构明显减少。结论沙苑子黄酮预防给药,可抑制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其作用可能与调节细胞因子IFNγ,TGFβ1有关。  相似文献   

12.
蛇床子素预防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以尼尔雌醇为对照观察蛇床子素对双侧卵巢切除大鼠体重、子宫重量、子宫内膜腺体数;血清Ca2+,P,ALP,E2,CT,TGF-β1,BGP;大鼠股骨骨密度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蛇床子素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子宫重量、子宫内膜腺体数未见明显变化,血清P含量下降,血清Ca2+,E2,CT,TGF-β1和BGP升高。蛇床子素组大鼠股骨骨密度较模型组明显增加。结论蛇床子素能提高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血清CT,TGF-β1和BGP含量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中5种脂溶性维生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取血清0.5mL,甲醇蛋白沉淀后用正己烷、乙醚分2次提取,提取液氮气吹干,用甲醇-氯仿(3:1)液定容进样。色谱柱:Hypersil ODS(4.0 mm×250 mm);流动相:0-4.0min 甲醇-水(90:10),4.5-9 min甲醇-异丙醇(95:5),10-20 min甲醇-异丙醇(60:40);检测波长:维生素A 325 nm,25-羟基维生素 D3和维生素D3 265 nm,维生素E 290 nm,β-胡萝卜素45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在0.1~1.2 mg·L-1,25-羟基维生素D3在10.0~120.0 μg·L-1,维生素D3在20~240μg·L-1,维生素E在2.0~24.0 mg·L-1内线性良好;提取回收率均大于69%,方法回收率均大于92%,日内、日间RSD均小于6%;以本法测定了50例体检儿童血清中5 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浓度。结论本方法快速、灵敏,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60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种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1)造成糖尿病模型,然后将其中32只大鼠给参芪扶正注射液200 mg·kg-1·d-1口服,共8周,同时取15只糖尿病大鼠和10只健康大鼠作对照。试验前后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血压、尿蛋白、肾功能、血浆血管肾张素AngⅡ含量以及肾组织转化因子(TGF-β1)、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结果: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控制糖尿病肾脏体积的扩大、血压的升高,减少尿蛋白的排出,改善肾功能(BUN、Cr均下降)、降低血浆Ang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同时还可降低TGF-β1、c-fos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其灰度值测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浆AngⅡ水平,控制血压,改善肾小球的“三高状态”,从而抑制了ECM增生,以达保护肾功能,缓延肾小球硬化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贝那普利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家兔As模型,观察比较高脂对照组和大剂量贝那普利组(po4mg·kg-1·d-1)。小剂量那普利组(po2mg·kg-1·d-1)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F)、6-酮-前列环素F(6-keto-PGF)、血栓素B2(TXB2)的含量及血压、心率、主动脉病变的差异。结果:三组血脂、Fg和TXB2含量均无差异。大剂量贝那普利组主动脉As斑块面积及厚度均小于高脂组,并明显升高6-keto-PGF含量,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P<0.05),小剂量贝那普利无此作用。结论:大剂量贝那普利可预防家兔实验性As病变,对血脂、Fg和TXB2含量无影响。这种作用与其升高6-keto-PGF含量和降低血压相关。  相似文献   

16.
卢远航  易晔  龙利  马琼英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9):1469-1474
 目的 探讨苦参碱对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狼疮样小鼠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核因子B表达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6周龄Balb/c (B/C, H-2d) 雌性小鼠与C57BL/6 (B6, H-2b ) 雄性小鼠自行交配,获得杂交第一代雌性小鼠[(B/C ×B6) F1 (H-2d/b)]。无菌取出Balb/c雌性小鼠的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分离淋巴细胞,按每只鼠5×107个活细胞,分别于实验的第1、4、7、10天免疫F1小鼠,末次免疫后,F1的小鼠被随机分为模型组、苦参碱组各23只,苦参碱组每天按30 mg·kg-1·d-1腹腔注射苦参碱生理盐水,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分别于实验的第8、16周末,随机取3组的小鼠各8只,收集24 h尿量,采血取肾,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测定小鼠血清抗双链DNA(anti-dsDNA)抗体、抗核抗体(ANA)、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用PAS染色、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中的MCP-1、核因子(NF)-κB蛋白的表达和分布,采用HPIAS-1000型全自动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染色阳性信号进行扫描,半定量分析各组阳性表达的光密度值。结果 治疗组小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与同期病理组比较,有明显的改善(P<0.05);anti-dsDNA、ANA、IL-6、TNF-α显著低于同期病理组(P<0.01);肾组织MCP-1、NF-κB表达较正常肾组织显著增高,但较同期病理组弱(P<0.05);肾小球硬化指数和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低于病理组。结论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模型,具有狼疮性肾炎的典型特征,苦参碱可降低血清anti-dsDNA、ANA、IL-6、TNF-α的水平,对杂交F1代小鼠自身免疫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抑制NF-κB的活化,下调IL-6、TNF-α、MCP-1的表达,延缓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李国昌  杨军  陈志刚  周婷  陈勇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7):1330-1332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正常人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是否存在民族间的差异以及与CYP2D6基因多态性是否有关。方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结果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范围:汉族为18-665pg·L-1和0.04-106ng·L-1,维吾尔族为19~1020pg·L-1和0.05~112ng·L-1,哈萨克族为21~1014pg·L-1和0.11~94ng·L-1。结论TNF-α的浓度在汉族与维吾尔族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哈萨克族与维吾尔族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汉族与哈萨克族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GF-β1浓度在汉族与维吾尔族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汉族与哈萨克族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前体L-精氨酸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肥厚及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方法采用两肾一夹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所有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假手术对照组;高血压对照组;L-精氨酸治疗组,于术后第5周开始给予L-精氨酸200mg·kg-1·d-1;L-NAME处理组,于术后第5周开始同时给予L-NAME10mg·kg-1·d-1L-精氨酸200mg·kg-1-1。采用标准尾套法间接检测清醒大鼠血压。给药8周后,大鼠处死,分离其胸主动脉以用于检测胸主动脉的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和胸主动脉中膜厚度及中膜截面积。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未给药两肾一夹(2K1C)高血压大鼠血压明显升高,胸主动脉的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增加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增高,主动脉中膜厚度及中膜截面积明显增大。应用L-精氨酸治疗则明显抑制了肾动脉狭窄术后大鼠血压的升高,降低了2K1C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的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并减小了主动脉中膜厚度及中膜截面积。一氧化氮酶抑制剂L-NAME明显抑制了L-精氨酸的上述作用。结论长疗程L-精氨酸治疗可抑制肾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肥厚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主动脉组织局部血管紧张素Ⅱ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忍冬叶总黄酮(TFLLJ)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FLLJ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 mg.kg-1)和联苯双酯组(150 mg.kg-1),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每日ig给药1次,共10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ip 0.1%CCl4花生油溶液(0.01 mL.g-1)1次,造成急性肝损伤。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计算肝脏指数(LI),测定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TFLLJ(400,200,100 mg.kg-1)剂量组可降低CCl4致小鼠肝损伤血清中的ALT和AST(P<0.01或P<0.05)。可降低小鼠肝组织中MDA和SOD活性(P<0.01或P<0.05)。TFLLJ各剂量组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论:忍冬叶总黄酮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抗脂质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kB激酶mRNA(IKKβmRNA)、核转录因子(NF-kB)、IL-5与气道炎症的关系及银杏叶提取物(Egb)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炎症影响的机制。方法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哮喘组(A组)、Egb治疗组(E组)。复制哮喘大鼠模型,光镜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分类计数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计数;分别以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IKKβmRNA和NF-kB p65蛋白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及BALF中IL-5的浓度。结果A组IKKβmRNA及NF- kB p65表达量均显著高于C组(均为P<0.01);E组IKKβmRNA和NF-kB p65表达均显著低于A组(均为P<0.01);A组血清及BALF中的IL-5的浓度均显著高于C组;E组血清及BALF中的IL-5的浓度均显著低于A组(均为P<0.01);A组BLAF中的嗜酸细胞(EOS)显著高于C组(P<0.01);E组BLAF中的EOS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哮喘组肺组织IKKβmRNA,NF-kB p65表达显著增强,Egb能有效抑制哮喘大鼠肺组织IKKβmRNA表达及NF-kB p65的活性,提示Egb能抑制IKK/NF-kB信号通道的活性,从而减轻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