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Ⅳ型胶原酶的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Mr72000Ⅳ型胶原酶(MMP_2)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以原位分子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4例原发性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MMP_2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患者30例伴肝硬变,4例无肝硬变,其中24例肝癌突破包膜向周围肝组织侵袭性生长、门静脉癌栓形成或形成转移灶,10例肝癌包膜完整.结果呈侵袭性生长的24例肝癌中16例癌细胞MMP_2mRNA表达明显增高,而包膜完整的10例肝癌中仅有2例MMP_2mRNA表达阳性.侵袭性生长的肝癌24例中18例MMP_2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而包膜完整的肝癌10例中仅3例MMP_2表达阳性,向外突出生长的肝癌细胞MMP_2表达阳性,转移组肝癌(发生门静脉癌栓或转移)MMP_2阳性率(833%,15/18)明显高于未转移组肝癌MMP_2阳性率(375%,6/16)(P<001).结论由肝癌细胞产生的MMP_2与肝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肝胆外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术中采用超声造影指导行肝切除术的病例资料,共计42例,将其在肝癌切除术中超声造影检查发现的病灶数目、大小、与肝内管道的关系等与术前超声、CT、术中超声发现的病灶的数目、大小、与肝内管道的关系等进行比较。结果术中超声造影检查除发现术前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的阳性病灶外,术中超声造影还能更准确的判断肝内病灶的数目、性质和病灶与肝内管道的关系等,更清楚显示了主病灶的卫星结节8例;新发现门脉癌栓共6例,其中主干2例,门脉左支1例,门脉右支3例。发现胆总管癌栓2例、下腔静脉癌栓1例;发现3例远离原病灶的小病灶(约0.5 cm)。结论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超声造影能发现残留病灶,避开重要的解剖结构,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超声内镜诊断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诊断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价值.方法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10例,进行了超声内镜、血管造影、MRI,CT及超声波检查.结果超声内镜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率为923%,其中肿瘤直径在2cm以下的诊断率为875%,肿瘤轮廓清晰,边缘整,内部回声呈强回声、低回声、等回声和混合性回声;超声波的诊断率为462%;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诊断率分别为307%和462%;MRI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诊断率为727%;血管造影的诊断率为846%.结论超声内镜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特别是对胰腺小肿瘤的诊断,更显示出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34例脑囊虫病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其中脑实质型26例,脑室型6例,混合型2例。脑实质型中7例为单发病灶,6例为多发病灶,其余13例为数量较多的多发病灶。此型MRI表现常为小的长T_1低信号与长T_2高信号囊肿。脑室型显示脑室扩大,可见脑室内囊肿壁,有3例可见头节。16例MRI与CT作了对比分析,对于病变大小、范围、数目及部位的显示,MRI均优于CT,特别是微小病灶。  相似文献   

5.
肝内小结节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肝内小结节性病变的早期发现意义肝癌之早期发现的实际目标与意义,在于发现早期肝癌(。lyh、rcancer,ELC).EW的诊断与肝癌的早期诊断两者含义不尽一致,前者是患者的主观病变基础的发现,后者是客观技术条件的应用.目前,尚天有关ELC的明确定义.学界一般以瘤径Icrn左右,境界尚欠清晰明了,唯在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上甫可显示,而在切除标本肉眼观察上还不易辨认的微型肝癌结节为ELC这在肝癌防治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值得特别重视的课题.2早期肝愿的病理特征所谓Etal,是与进行性肝癌相对而言.从病理学或癌发生学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癌经肝动脉碘油化疗药物栓塞(transcatheter oily chemoembolization, TOCE)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治疗前、后的CT表现特点。方法 50例肝癌患者分别于TOCE联合HIFU治疗前、后行CT检查,测量病灶体积的大小,观察碘油潴留分布特点以及肿瘤密度、形态及边缘改变。结果治疗后 38例(38/50, 76%)病灶体积缩小,单纯TOCE治疗与联合治疗后病灶体积缩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体积缩小率与碘油潴留量有关,与病灶大小无关。联合治疗后30例(30/50,60%)病灶密度降低,强化程度减弱。16例病灶边缘变得更清晰规则。结论TOCE联合HIFU治疗肝癌能使肿瘤体积明显缩小,CT在判断疗效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进超声、CT引导细针活检技术,提高体部肿瘤微创性确诊质量.方法46例经临床位检,超声、CT等诊查初诊为肝、肾占位或弥漫性病变者.用自行研制的自动抽吸活检装置及刀针,全身CT,阿洛卡650定时超声仪等.超声以连续动态引导,CT间断扫描引导使抽吸活检刀针进入肿物内部,刀针尖端预取材射距不超过肿瘤直径2/3。每病灶至少取材2次,一定避开大血管等进行取材。结果本组46例肝、肾病变取材成功率为98%,临床诊断与活检组织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95%.术后明显胀痛2例,肝、肾被膜下出血3例,均未经处理自愈.超声与CT两种方法引导各有特长,超声引导简便快捷、普及意义大,而CT引导则对小病灶(≤3cm)、肝门及肾盂附近病灶较超声精确,但引导时间长,副损伤如出血、腹痛较超声引导多.结论超声、CT引导下肝、肾等自动活检抽吸技术科学、先进、实用,对体部占位性或弥漫性病灶可同时进行抽吸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学诊断,较单纯活检诊断质量高,是一种创新性体部肿物等病灶取样诊断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对食管胃肠道疾病的检查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资料完整的病例83例,食管疾病28例,胃疾病32例,小肠1例,大肠22例.检查前准备:食管po产气粉3g后5min~10min再服用5%碘水溶液10mL~20mL;胃po矿泉水350mL~500mL,并转动体位2~3次;肠采用检查前24,12h两次分别po1%碘水溶液300mL~500mL,必要时对大肠检查加用肛门插管注入空气600mL~900mL,扫描方法:常规平扫、病灶目标扫描、增强扫描.结果83例中癌肿占80例,其余3例分别为胃食管裂孔疝,小肠crohn氏病、胃幽门梗阻.首次发现病灶组20例,提出正确诊断率为90%,误诊2例.癌肿术后复查组33例,发现复发和(或)转移灶15例,其中远处器官转移6例,病变复发率为45.5%,临床确诊再行CT检查组30例,病灶显示率100%,周围结构侵犯10例,远处转移2例.80例肿瘤患者中总转移率为25%.结论在做好检查前准备的情况下,食管胃肠道的CT检查能很好显示癌肿病变;对盲肠其他疾病灶如crohn氏病,胃食管裂孔疝亦有诊断价值.术后复查患者可追踪观察病灶的转归、尽早发现复发或转移,从而修改临床治疗方案.临床确诊病例再行CT检查可明确病灶的大小、范围以及周围侵犯情况,特别是确定有否淋巴结或远处器官转移,从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脑梗塞患者智能障碍与病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1991~1992年间收集了由CT证实有2个以上脑梗塞病灶的患者240例,作系列神经心理学量表检查,其中42.92%有智能障碍。对比分析智能障碍发生与否与病史、脑梗塞灶的定位、体积、是否伴发皮层萎缩或皮层下变性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和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提示梗塞灶病变在智能障碍的发生中并不居首要地位,因此建议以缺血性或血管性痴呆取代通常称为多梗塞性痴呆。  相似文献   

10.
徐娟  赵晔  李俊芝 《肝脏》2016,(6):441-44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方法对经病理检查或穿刺活组织检查确诊的25例(30个病灶)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患者病灶特征和声像图表现,并将诊断结果与常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判断两种诊断方式的敏感性。结果原发性肝癌的内部结节数目不多,多为单发,病灶与正常组织间界限清楚,边缘处较为整齐,回声除小部分不均匀外,其余皆比较均匀,其形状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有19例患者诊断为肝细胞癌,声像图表现为"快进快出","快进快出"表现越为明显患者,其肿瘤分化程度也越低。有6例患者诊断为肝内胆管细胞癌,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快进快出",病灶图像在动脉期呈现为网格状增强,部分显示无增强;在门静脉期时,病灶周边环状不规则增高,病灶内部则表现为网格状增强或无增强;当处于门静脉期时,病灶周边环状不规则增强明显消退。超声造影诊断敏感度为96%,与常规超声的72%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诊断原发性肝癌可以清楚的显示病灶图像特征,较常规超声诊断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11.
12.
13.
鼠肝老化进程中枯否细胞对肝细胞的影响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肝脏老化时枯否细胞(KC)在肝细胞(HC)功能损害中的地位和机制.方法应用HCKC共同培养技术研究6,12,18和24月龄大鼠(每组5只)KC对HC蛋白质合成和线粒体代谢水平的影响,并探讨了这种影响与老化KC分泌功能改变的关系.结果单独培养的24月龄组HC蛋白质合成能力和线粒体代谢水平较6月龄组明显降低;各月龄组HC与6月龄组KC共同培养时,两指标较单独培养者均有明显增加,与24月龄组KC共同培养时则显著降低.LPS(10ng/L)对单独培养的HC蛋白质合成和线粒体能量代谢无明显影响,但对共同培养系统中6月龄KC的增强作用和24月龄KC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放大作用.24月龄组KCTNF、IL8、NO的分泌水平较6月龄组KC明显升高,PGE2明显降低.各组KC受LPS刺激后TNF和NO水平较未刺激组均有明显升高,其增值以高月龄组为显著;6和12月龄组KC受刺激后IL8水平明显升高,18和24月龄组无明显变化;PGE2的变化规律与IL8相反.结论KC在鼠肝老化时HC受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可能与老化KC分泌细胞因子谱有改变,导致HC分子微生态环境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中胃泌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中胃泌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抑素的变化规律.方法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消化性溃疡(PU)无出血患者15例,非PU非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例,健康人30例,用放免方法同期进行血中胃泌素,胰高糖素,生长抑素多项激素水平测定.结果各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PU无出血患者血中生长抑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非PU无出血组(P<001)。PU出血患者血中胃泌素和胰高血糖素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PU无出血组(P<005;P<001).结论血中胃泌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抑素水平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联合检测多种胃肠激素为防治上消化道出血可能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对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对MNNG在诱发体外培养的人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非程序DNA合成、脂质过氧化和rasP21蛋白进行观察.结果MNNG处理组各时相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增殖速率,非程序DNA合成水平(1838cpm±205cpmvs705cpm±125cpm,P<001),质脂过氧化物(第20天,7.42nmol/mg±0.68nmd/mgvs3.62nmol/mg±0.54nmol/mg蛋白P<0.01)和rasP21蛋白含量(第40天,121A±012Avs051A±007A,P<001).结论MNNG可诱发胃粘膜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损伤细胞DNA,诱发质脂过氧化或导致rasP21异常表达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化疗药物,碘油及明胶海绵三联化疗栓塞法(LpGsTAE)治疗小肠平滑肌瘤术后肝转移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方法行超选择肝固有动脉,肝右动脉插管及数字减影造影术(DSA)及LpGsTAE放射介入治疗小肠平滑肌瘤术后肝转移3例.结果本组3例在介入治疗前和治疗后肝CT片对比,肝内最大转移灶直径均有明显缩小,其中1例缩小60%,其余转移灶有不同程度缩小.未发现新的转移灶.均存活至今.结论细胞形态学为良性,而生物学行为表现出恶性的转移性小肠平滑肌瘤是少见的,手术后肝转移,LpGsTAE是一种较理想有效的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7.
超声显像预测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B超显像预测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方法1990年~1996年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探测142例(非出血组108例,出血级34例)肝炎后肝硬变患者肝门静脉、脾门静脉的直径,并与慢性肝炎75例作为对照.结果肝门静脉、脾门静脉直径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有关.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组肝门静脉(151cm±020cm)、脾门静脉(118cm±028cm)直径明显大于肝硬变非出血组(119cm±023cm,094cm±018cm,P<001).肝门静脉、脾门静脉直径与上消化道出血率呈正相关(r=099,P<001).肝门静脉≥15cm,脾门静脉≥11cm,可作为预测上消化道出血的警戒线.22例门脉高压患者应用普鲁纳洛治疗,治疗后显示肝门静脉、脾门静脉直径较前缩小.结论应用B超显像测定静脉直径可预测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亦可作为观察降门脉压力药物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19.
MTT比色法检测肝细胞再生刺激因子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安全可靠的肝细胞再生刺激因子生物活性的检测方法。方法参照Mosmann的MTT比色法,加以改进,用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作靶细胞,二甲亚砜为终止反应剂,用BIO_TEKEL312酶标仪检测OD570_630值,来测试肝细胞再生刺激因子(HSS)的生物活性,并与〔3H〕TdR掺入法作比较。结果MTT比色法可灵敏地反映出细胞数量上的变化,在一定HSS剂量范围内,细胞增殖与HSS呈量效依赖关系。同传统的〔3H〕TdR掺入法作比较,有良好的可比性。结论MTT比色法鉴定细胞存活和细胞生长,可在一般无菌室内操作,具有特异性高、快速、灵敏、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胃癌及消化性溃疡患者胃窦粘膜胃肠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及消化性溃疡(PU)患者胃窦粘膜胃肠激素变化的意义.方法内镜及活检确诊的浅表性胃炎(CSG)10例,胃溃疡(GU)15例,十二指肠溃疡(DU)12例,胃癌(GC)6例.胃镜下取胃窦粘膜,用RIA法测定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P物质(SP)的含量,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胃窦粘膜SS含量在GU,DU,CSG,GC组分别为251pg/mg±194pg/mg(以下同),470±179,532±211及1293±523。其中GU组低于其余各组(P<005),而GC时则显著升高(P<001).SP含量在DU组显著降低,与GU,CSG,GC比较分别为479±157vs765±415,789±390及801±346,P<005;GC患者Gas水平显著高于CSG组,为4645±2944,vs2768±1572,P<001.结论胃粘膜中Gas,SS,SP含量的变化可能在PU及胃癌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