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三只猫的空肠,以冰冻切片—美兰染色,分离出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制备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发现神经节细胞具有植物性神经元的特点。神经节细胞周围的神经氈中可见许多轴泡体的断面,依其中小泡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1.含圆形无顆粒小泡型膨体。2.有粒小泡型膨体。3.异质(大暗)颗粒型膨体。另外,还见到平滑肌间的终末。同时对不同类型的膨体与平滑肌运动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人胎中后期食管壁内氮能神经元的分布与发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邵金贵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2,21(1):6-7,10,F003
目的 探讨人胎食管壁内氮能神经元的分布及其变化。方法 应用NADPH d组织化学法对 18例人胎食管氮能神经元的分布及其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人胎第 7个月龄时 ,食管肌间神经节处和粘膜下层均可见到氮能神经元胞体的分布 ,由其发出的神经纤维分别投射到内环肌层、外纵肌层和粘膜下层 ,基本形成食管壁内神经网络系统。第 8个月龄时 ,氮能神经元染色强度加深 ,向肌层投射的神经纤维密度增加。第 9~ 10个月龄时 ,肌间神经节细胞数增多 ,胞体增大 ,肌层神经纤维分布密度进一步增加 ,在内环肌层和外纵肌层偶尔可见到小的神经节细胞分布。结论 人胎食管氮能神经元由生长发育期逐渐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神经组化和免疫组化方法,对32例新生儿肺的神经分布进行了系统地观察,并讨论其分布特点.实验表明,新生儿肺受胆碱能、肾上腺素能和血管活性肠肽(VIP)能神经支配.前两种神经纤维从支气管一直追踪到终末细支气管.VIP 能神经纤维布于肺内支气管平滑肌和腺体,分布密度与胆碱能神经纤维大致相同,但远比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丰富.新生儿肺内,胆碱能神经节得到证实,但未观察到肾上腺素能和 VIP 能神经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完整膀胱肌内神经分支分布.方法 采用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HE 染色法研究人膀胱12个.结果 人膀胱似三棱锥形,肌纤维呈编织状排列,膀胱底两侧可见多支较粗大的神经干与膀胱下动脉伴行,成簇状于输尿管膀胱连接部进入膀胱壁,在膀胱壁内不同层面分出初级与次级神经支,相邻的神经支间有交叉支配,神经纤维沿膀胱长轴向内延伸呈树枝样分布,左右两侧神经纤维在中线交叉甚少,右侧神经支明显多于左侧,有神经纤维到输尿管下段.结论 人膀胱肌内神经分布可以用Sihler's染色法研究;支配人膀胱的神经在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成簇进入,在膀胱壁内交织成网状,具右侧优势分布;有分支支配输尿管下段.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胃的神经支配通过三种方法进行了研究:(1)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2)乙醛酸诱发荧光;(3)Cajal-Faworsky神经染色。胆碱能神经在粘膜下层有大量的神经干和神经纤维交织组成丛,一些穿过粘膜肌层终止在腺细胞,神经节较少。在肌层间有大量神经节和神经丛。肾上腺素能神经在粘膜下层和肌层常攀附小动脉壁,在动脉中、外膜之间形成丛。且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同时分布到胃壁的平滑肌和粘膜腺。本文并对胃壁内的神经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人与犬膀胱肌内神经分布的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HE染色研究人与犬的完整膀胱,其中人膀胱15个,犬膀胱11个;7个固定24 h用于HE染色,19个用10%的甲醛固定12周以上用于Sihler’s染色。结果膀胱染色后呈透明胶冻状,神经呈紫蓝色,在输尿管膀胱连接处以不同的形式进入膀胱;人膀胱神经较犬的细小,分支少,未见壁内神经节,犬膀胱壁内见较多神经节,并以其为纽带与神经纤维共同形成网状;左右两侧神经纤维在前后中线交叉甚少,人右侧神经支明显多于左侧,犬则相反,有神经纤维经过膀胱到输尿管下段。结论人与犬膀胱均有丰富的神经支配,神经在输尿管膀胱连接部附近进入膀胱壁,有经膀胱的神经分支到输尿管下段;肌内神经的结构与分布两者存在差异,肌内是否存在神经节与膀胱功能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7.
应用改良的乙醛酸诱发儿茶酚胺(CA)的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证明去甲肾上腺素(NA)能神经终末在大鼠睾丸和附睾内的分布及其构筑形式。实验发现,大鼠皋丸间质结缔组织及血管壁接受NA能神经支配:此种带膨体荧光神经纤维发出分枝,伸进曲细精管壁;神经终末包绕着睾丸网内小管壁;NA能神经终末延伸进入附睾头部的输出小管,并在管腔内形成网织状结构;在附睾体,有神经纤维伸入附睾管内;附睾尾部,荧光膨体纤维分布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多种组化方法结合神经银染技术,对大鼠的食管颈段神经形态观察发现:延髓内双侧疑核的咀侧端及迷走神经背核闩平而附近,分别见散在的多极和梭形标记细胞;颈前、中节、颈胸节和胸交感节(T_2-T_4),结状节,脊神经节(C_2-C_8)内均见标记细胞。 食管壁内的神经束及分支,由粗、细两类神经纤维组成。其中AchE阳性的胆碱能纤维占优势,分别见于外膜丛、肌内丛、粘膜下丛,腺体血管周围和粘膜肌内,粗纤维末梢伸向上皮基部和上皮之间,肌内的神经末梢呈结状膨大。外膜和肌肉见有神经节和散在的神经细胞。而食管壁内肾上腺素能纤维稀少,仅见于神经束和分支内及血管壁周围。  相似文献   

9.
采用儿茶酚胺荧光和胆碱酯酶组化、髓鞘染色、镀银等技术,对41例新生儿胆囊的神经支配进行了系统地观察。胆囊壁有丰富的胆碱能、肾上腺素能神经分布。在该组织中未见肾上腺素能节后神经元,但可见副交感节后神经元,后者属DogielⅠ型和Dogiel Ⅱ型神经细胞。大小不等的AChE阳性神经节、神经节丛位于外膜、肌层。在外膜血管附近还发现ButhE阳性小神经节、小神经节群。ButhE阳性神经纤维布于粘膜下及血管壁,并在血管附近形成小丛。  相似文献   

10.
用Karnovsky-Root法,观察到胎儿同食管角的肌间丛、粘膜下丛、上皮下丛内有丰富的AchE阳性神经,在肌间丛和肌内神经纤维尤为密集,着色深。粘膜下层内的血管和腺体周围、粘膜肌内神经纤维交织成网,上皮下神经伸达上皮之间。肌间丛和粘膜下丛内有深染的大型多极形、卵圆形AchE阳性神经元,也有浅染的中小型圆形的AchE阳性神经元在丛内密集分布。同时还与邻近的食管壁内的神经形态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猪食管肌间神经节内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免疫阳性神经末梢的来源.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逆向神经元示踪技术.结果 猪食管肌间神经节内含有叶片状、PACAP免疫阳性的神经纤维网;经食管下括约肌腹侧壁行荧光素快蓝(FB)神经元逆向示踪研究显示,节神经节(NG)内含有许多FB示踪神经元,其中约有48%呈PACAP免疫阳性.结论 猪食管肌间神经节内的PACAP免疫阳性神经末梢网很可能来源于迷走神经,为猪食管壁内的肌间神经节内板层样神经末梢.NG神经元顺向示踪研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将有助于确定此结构的形态特点并揭示其神经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变性神经移植后骨骼肌神经末稍和运动终板的再生情况 .方法 将 6 0 Co先期辐射处理后的兔自体神经原位再植 .术后 4,6和 8mo取术侧腓肠肌 ,乙酰胆碱脂酶(Ach E)组化法显示神经终末及运动终板 .光镜检查并用图像分析仪测间接反映终板成熟程度的灰度值 .结果 实验组术后 4m o时的 Ach E阳性反应呈棕红色或棕褐色 ,分布稀疏离散、不规则 .Ach E结合镀银切片上 ,Ach E阳性部位示较明显的棕黑色沉淀 ,存在单根神经末稍支配单个运动终板 ,但数目极少 .术后 6 ,8mo的 Ach E阳性反应是棕红色或棕灰色沉淀 ,分布较规则 .结合镀银的切片上神经末稍与运动终板相连较多 ,单根神经末稍支配一个运动终板后 ,偶有再次分支支配另一个运动终板 .术后 8m o,Ach E与正常对照未见统计学差异 (P>0 .0 5 )而术后 4和 6 mo,与正常肌组织中的 Ach E比较 ,仍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结论 长段自体神经 (约 3cm)经 6 0 Co先期处理后再植 ,去神经支配骨骼肌可恢复再支配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心脏与内关穴神经投射的关系,作者建立了以调整心脏功能,以心电变化为指标的内关“得气”动物模型。用类霍乱原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CB-HRP)为标记物,分别注入“得气”的内关穴及左、右心室壁,追踪观察心室和内关穴区各类神经纤维胞体在中枢和周围神经节内分布和形态特点。标记心脏的结果:在一定节段的脊神经节、交感神经节、脊髓灰质和迷走神经下节中都出现了酶标记细胞。在脊髓Rc-1ando胶状质、脊髓前角、延髓迷走神经核区也见有酶标记细胞,从而更新了心脏神经支配的传统概念。  相似文献   

14.
椎动脉壁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与颈部交感神经节的对应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①目的 观察椎动脉壁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后纤维与颈部交感神经节的对应关系,为颈部交感神经节阻滞缓解椎动脉缺血提供依据。②方法 家兔20只分为4组,于推动脉壁的不同部位分别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取颈部交感神经节切片染色。③结果 颈上神经节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有少量直接分布至椎动脉的上段;颈中神经节发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主要分布在椎动脉中的中段,其交佤颈下神经节共同分布于椎动脉下段;星状神经节发出的交感神经可分布于整个椎动脉壁,但以分布于椎动脉的中、下段为主。④结论 整个椎动脉(颅外段)壁上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分布具有相对节段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腋神经、桡神经与肱骨相关结构的关系,为手术治疗肱骨近段骨折寻求安全入路提供必要的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85例(男56例、女29例)成人的防腐上肢标本,确认腋神经、桡神经在肱骨后方的位置关系,测量各相应结构间的距离,并计算其与肱骨最大长的百分比。结果:肱骨最大长为306.65 mm,其他相关结构间的距离及其占肱骨最大长的百分比分别为:肱骨最近端至腋神经58.10mm、19.01%;腋神经至肱骨肌管入口60.17 mm、19.63%;肱骨肌管入口至外侧肌间隔59.22 mm、19.34%;肱骨最近端至肱骨肌管入口118.49 mm、38.64%;肱骨最近端至外侧肌间隔177.75 mm、58.95%。结论:腋神经和桡神经分别走行于肱骨的上1/5(AB)段和中1/5(CD)段,此二区为相对危险区,而中上1/5(BC)段没有大血管和神经走行,故选择此区作为肱骨近段骨折的手术入路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6.
脑缺血大鼠大脑中动脉VIP样神经纤维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支配脑血管的血管活性肠肽样神经纤维在脑缺血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线检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动态观察SD大鼠局灶脑缺血后大脑中动脉VIP样祥纤维的变化。结论支配脑血管的VIP样神经纤维可能与脑缺血这一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The morphological basis of bilateral lower abdominal pain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ultrastructural observation in patients with 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 after oviductal Iigation. Fallopian tubes of 14 cases were collected during opera tion. Of them, 10 patients suffered from 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 4 cases were normal used as control, the 8 small segments from the tubal isthmus were removed during tigation. The essential changes of the fallopian tubes in patients with this syndrome were the marked swelling of the C type unmyeIinated nerve fibers, the decrease in density of axoplasm and in number of microtutbules and microfitaments. The Schwann‘s cells were swollen as welt. Furthermore, the mitochondria revealed mild to moderate swelling, their cristae decreased and shortened. However, the changes of the endings of efferent nerve fibers were not obvious.The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of C-type unmyeIinated nerve fibers except the endings of efferent nerve fiber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ilateral lower abdominal pain in patients with this syndro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