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用Karnovsky-Root法,观察到胎儿胃食管角肌间丛、粘膜下丛、,上皮丛内有丰富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是丛和粘膜下丛内有深当析大型多极形、卵圆形AchE阳性神经元,数量少,布于丛的周缘,也有染色浅的中小型圆形AchE了性神经元在丛内密集分布。本文还与胃食管角邻近的食管壁内的神经形态比较。  相似文献   

2.
选用正常6-7个月胎儿尸6例,新生儿尸6例,光镜下观察食管下端,发现食管下端括约肌单位面积内神经丛和神经节细胞数一般较胃和食管部位为多,胎儿期较新生儿期多。  相似文献   

3.
用Karnovsky-Root法,观察到胎儿同食管角的肌间丛、粘膜下丛、上皮下丛内有丰富的AchE阳性神经,在肌间丛和肌内神经纤维尤为密集,着色深。粘膜下层内的血管和腺体周围、粘膜肌内神经纤维交织成网,上皮下神经伸达上皮之间。肌间丛和粘膜下丛内有深染的大型多极形、卵圆形AchE阳性神经元,也有浅染的中小型圆形的AchE阳性神经元在丛内密集分布。同时还与邻近的食管壁内的神经形态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5.
采用琥珀酸脱氢酶(SDH),乙酰胆碱酯酶(AchE)结合呈色和细胞图像分析等方法及手段,对孕龄35-40周的人胎儿肋间内外肌纤维进行分型,研究肋间内外肌纤维的构成比,不同型肌纤维的直径,运动终板面积和乙酰胆碱酯酶含量,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合实验结果及这一时期胎儿呼吸生理特点我们对胎儿肋间肌纤维及运动终板的生长发育和肌纤维的氧化代谢特征做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镜观察不同胎龄鹇胎儿的胰岛起微结构。结果发现:(1)在第15周胎龄胰岛细胞中出现特征性分泌颗粒,由此可识别A、B、D三种细胞;(2)第16周A、B细胞出现分泌活动,主要以胞吐方式进行;(3)整个胎儿时期胰岛中可见一种无颗粒,细胞器少的细胞存在于内、外分泌部。(4)内外分泌细胞夹杂存在。并结合胰岛移植的应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常胎儿心肌细胞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胎儿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特征及与成年人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区别。方法:选择水囊引产的正常胎儿,取心室肌组织经固定包埋后制成超薄切片,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胎儿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与成年人相比较有区别,并随胎龄不同结构上也有一定差别。结论;随胎龄的不断增长,其心肌细胞逐渐发育完善,接近成年人的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镜观察不同胎龄鹇胎儿的胰岛起微结构。结果发现:①在第15周胎龄胰岛细胞中出现特征性分泌颗粒,由此可识别A、B、D三种细胞;②第16周A、B细胞出现分泌活动,主要以胞吐方式进行;③整个胎儿时期胰岛中可见一种无颗粒,细胞器少的细胞存在于内、外分泌部。④  相似文献   

9.
10.
取引产后死亡的正常胎儿(32-40W,10个)食管,将其等分为上、中、下三段。对食管肌层骨骼肌纤维类型,进行光镜酶(SDH)组织化学和一般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胎儿上1/3段食管肌层由骨骼肌纤维构成;其肌纤维经SDH染色、光镜观察显示红肌纤维的结构特点,必将为肌纤维分类的多元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对进一步探索食管的生理功能也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直视下置入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5例患者经内镜送入导引钢丝,通过狭窄部位后退出胃镜,由支架输送器在狭窄处放入支架。术后根据Stooler分级标准评价疗效。结果:全部患者置入支架后吞咽困难迅速得到缓解,术后0级52例(69.3%),1级12例(16.O%),2级11例(14.7%),总有效率100%。较大溃疡浸润型患者及高位食管狭窄患者置入支架效果均佳。结论:内镜直视下置入食管贲门支架为治疗食道贲门狭窄的安全、有效、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直视下置入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狭窄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 75例患者经内镜送入导引钢丝 ,通过狭窄部位后退出胃镜 ,由支架输送器在狭窄处放入支架。术后根据 Stooler分级标准评价疗效。结果:全部患者置入支架后吞咽困难迅速得到缓解 ,术后 0级 5 2例 (6 9.3% ) ,1级 12例 (16 .0 % ) ,2级 11例 (14 .7% ) ,总有效率 10 0 %。较大溃疡浸润型患者及高位食管狭窄患者置入支架效果均佳。 结论:内镜直视下置入食管贲门支架为治疗食道贲门狭窄的安全、有效、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在胎儿神经管缺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参考国际妇产超声学会(ISUOG)操作规范,对2008年2月-2014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 056例孕妇进行了产前超声筛查,系统检查胎儿头颅、脊柱等结构,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056例胎儿中共检出胎儿神经管缺陷87例,其中脑室扩张32例,前脑无裂畸形5例,无脑儿11例,露脑畸形1例,脉络膜囊肿8例,Dandy-walker畸形3例,脑脊膜膨出4例,脑膜脑膨出2例,脊柱裂19例,半椎体畸形2例。结论产前超声筛查能够最大限度地检出胎儿神经管畸形,对减少漏诊率、降低医疗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胃代食管术在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采用胃代食管术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评价临床疗效。结果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其3年生存率为75%,5年生存率为40%。结论胃代食管术是治疗下咽及颈段食管癌的较佳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经食管吞钡片、胸部CT、食管镜检查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5例食管小细胞癌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15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8.82个月(生存期29 d~26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53%,1年生存率为20%,2年生存率为7%,3年生存率为零。接受单纯手术、单纯化疗和综合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4.1和11.83个月。结论食管小细胞癌的最佳治疗方案尚不明确,以化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获得较单一治疗更长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邵金贵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1,20(4):238-240,F003
目的 探讨人胎食管上皮NOS阳性表达的规律。方法 用NADPH d组织化学法对人胎食管上皮NOS阳性表达进行观察。结果 第 4个月龄时 ,食管上皮组织中可见到发育早期NOS阳性神经细胞群 ,该月龄后期食管上皮细胞内出现NOS弱阳性反应。随着胎龄的增加 ,NOS染色反应逐渐增强 ,至第 9个月龄时达到阳性表达的高峰。第 7个月龄时 ,食管上皮中层出现深染的NOS阳性细胞团 ,之后 ,逐渐向上皮表层移位 ,到第 10个月龄时基本消失。结论 胚胎发育时期食管上皮细胞合成NOS需要NOS阳性神经细胞的诱导和调节 ;食管上皮的发育与NOS阳性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Barrett食管(BE)患者的症状、内镜下分型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胃食管反流病(GERD)问卷(GerdQ)调查7 150例因上消化道症状而行胃镜检查的患者,GerdQ总分≥8分诊断为GERD。将胃镜检查诊断为BE的患者,根据胃镜下形态分为长节段BE (LSBE)组(n=27)和短节段BE (SSBE)组(n=65);并以贲门肠化(CIM)组(n=78)作为对照,记录各组内镜下齿状线位置及有无食管炎症。取各组食管活检标本,采用HE、AB及Giemsa 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特征、不典型增生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等情况。结果内镜检查者中BE患者共92例,检出率1.29%。LSBE、SSBE和CIM组中GERD和食管炎发病率分别为92.59%、69.23%、41.03%和100.00%、78.46%、29.49%,不典型增生发生率分别为66.67%、24.62%和10.2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SBE组肠上皮化生(IM)的发生率为74.07%,高于SSBE组的50.77%(P<0.05)。LSBE组和SSBE组Hp感染率分别为18.52%、21.54%,均显著低于CIM组的47.44%(P<0.05)。与CIM组比较,BE患者更易见隐窝萎缩紊乱、鳞状上皮叠压于柱状上皮、肠化、食管导管及多层上皮(均P<0.05);鳞状上皮叠压于柱状上皮和食管导管仅见于BE患者。结论 BE患者容易产生GERD和食管炎症状以及发生IM和不典型增生,其中LSBE患者更明显;BE患者的Hp感染率较低。隐窝萎缩紊乱、鳞状上皮叠压于柱状上皮、肠化、食管导管及多层上皮与BE诊断有关,其中鳞状上皮叠压于柱状上皮和食管导管为BE患者特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成束蛋白(Fascin)在人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Fascin在食管癌和癌周正常食管组织的表达,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对其表达强度进行定量分析,并用表达的阳性单位(positive unit,PU)反映其表达强度?结果:Fascin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食管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 < 0.05),而其表达与食管癌临床分期(P < 0.05)?浸润深度(P < 0.05)?淋巴结转移(P < 0.01) 有关,同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P < 0.05)有关?结论:Fascin蛋白在食管癌中高表达,是食管癌分化差?恶性程度高的标志,并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以Fascin蛋白为靶点可能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Wang J  Han DM  Ni X  Ma LJ  Ye JY  Xiao Y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1,124(19):3182-3184
Fibrovascular polyp of the hypopharynx and esophagus, a rare, benign, intraluminal and submucosal tumor, is most commonly originated from the proximal esophagus. We discussed four cases with regurgitation, respiratory symptom or the feeling of a mass in the throat. All the patients were examined with laryngoscope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A transverse cervical incision was performed in one patient and the polyps were excised under laryngoscope with CO2 laser in the other three patients. All the lesions were removed successfully.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principles involved in these case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The recognition of fibrovascular polyp of the hypopharynx and esophagus as a potential cause of regurgitation is paramount. Surgical excision is recommended because of the satisfactory outcome.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Barrett食管(BE)的内镜检出情况及分型特点,研究不同内镜分型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通过胃镜检查,对可疑BE黏膜钳取病检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确诊为BE的51例患者,记录其一般状况、主要临床表现、内镜分型及病理分型,同时记录同期检出的257例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内镜分型。结果内镜检查中BE检出率为1.76%,RE检出率为8.86%;BE内镜分型:岛型23例,舌型10例,全周型18例;RE合并BE7.O%,BE合并RE45.1%,BE不同内镜分型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几率有明显差异,全周型BE明显高于其他两型,P〈0.05。结论不同内镜分型的BE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