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元海  田素红  单宏宽 《河北医药》2011,33(16):2479-2480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已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的输液、静脉营养、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治疗,但近年来导管相关性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ass—ociated infection,cvci)也随之增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及病死率增加。我们对32例确诊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菌群分布情况及相关易感因素,总结防治感染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去甲万古霉素封管预防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115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7例给予肝素盐水封管,观察组58例给予去甲万古霉素与肝素盐水封管,观察两组感染发生率、病原菌谱及住院相关指标,评价两组手术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7.02%低于对照组的20.69%,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留置导管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出病原菌3例,低于对照组的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去甲万古霉素及肝素盐水封管,通过改变细菌细胞膜渗透性,溶解细菌细胞,降低CRI发生率,延长中心静脉导管滞留时间,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对策,为重症患者感染防止提供参考。方法将116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58例, A组实施常规护理, B组实施优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A、B两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分别为13.8%及3.45%,留置导管时间分别为(12.5±3.4)d及(16.5±4.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重症患者进行优化护理后可减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延长置管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病原菌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庆明  赵立敏  王春玲  杨秀芬 《河北医药》2009,31(12):1516-1517
中心静脉导管(CVC)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被广泛用于危重病患者治疗与监测,导管相关性感染(CRI)也成为临床严重并发症。有研究发现,导管相关性感染是医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发生率较高,对常用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增加了医疗费用,并影响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ICU危重患者中CRI病原菌耐药情况,为控制CRI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和菌群分布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组病例为2006年12月至2010年6月期间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一医院血透室新增行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治疗患者96例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17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34~82岁,平均(58±6)岁,导管留置时间15~167d。结果 96例中心静脉导管共培养出病原菌17例,CRI总发生率为17.7%,且随着导管留置时间延长,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增加。前5位致病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6例(35.3%),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23.5%),鲍曼不动杆菌3例(17.6%),铜绿假单胞杆菌2例(11.8%),念珠菌2例(11.8%)。讨论本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表皮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正常条件下存在于皮肤表面,并不致病,但隐藏在穿刺部位皮脂腺、汗腺和皮肤皱褶处的细菌随穿刺进入血液,或者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消毒不严,从而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林群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1609-1610
目的:探讨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6年6月我院确诊的48例CVC-RI病例,分析其病原体分布,感染与静脉导管留置类型、时间的关系。结果:CVC-RI病例中,单腔导管18例,留置双腔导管30例。共分离菌株4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4株,革兰阴性菌14株,真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14株),其次是真菌(10株)。CVC-RI以置管后第七至十五天发生率最高。结论:预防的重点在于避免导管腔内及腔外的污染。重视穿刺点皮肤的消毒,选用单腔导管,操作者水平的提高以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均能有效减少CVC-RI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不明原因发热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55例不明原因发热怀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分为感染组49例和对照组106例.对两组病原学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第7天APACHE Ⅱ评分、ICU住院时间、病死率.结果 155例感染48例,其中血行感染7例,培养致病菌57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6株、占45.6%,革兰阴性杆菌22株、占38.6%,真菌9株、占15.8%.药敏结果提示革兰阳性菌最常见的是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100%).革兰阴性菌耐药率极高,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77.3%).真菌最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对二性霉素B和氟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100%和88.9%.分析显示感染组与对照组存组的导管留置时间、第7天APACHE Ⅱ评分、ICU住院时间、病死率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不明原因发热的重症患者,怀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有效处理方式是拔除感染的导管.临床若给予经验治疗,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高,对革兰阴性菌效果较好的抗生素是亚胺培南,真菌可以考虑使用氟康唑.  相似文献   

8.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勇扬  唐勤 《江苏医药》2004,30(12):925-925
中心静脉置管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有效的诊治手段之一,但由此引起的导管相关感染常见,成为临床上关注的问题。本就我院中心静脉置管后并发感染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附52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与普通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5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47例行普通胸管闭式引流,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中心静脉导管与普通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相近,差异无显著性,但普通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并发症多。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是安全、操作简单、舒适耐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药实践》2017,(8):616-61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重症监护室的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患者的CVC相关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VC相关感染率2013年11.97%,2014年4.38%,2015年3.76%。2013年CVC相关感染率明显高于2014年和2015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的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性分析,提高操作人员的无菌意识,能够明显降低ICU患者的CVC相关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骆雪萍  叶宁  夏炳杰 《天津医药》2012,40(8):825-827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真菌感染(CVC-RBFI)病原菌流行情况,并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取中心静脉血及对侧外周静脉血,做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将确诊为ICU CVC-RBFI20例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设为CVC-RBFI组,并与同期35例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细菌感染(CVC-RBBI)患者CVC-RBBI组比较,分析发生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调查CVC-RBFI病原菌流行及耐药情况.结果:CVC-RBFI占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CVC-RBI)的36.36% (20/55).CVC-RBFI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占60%(12/20),近平滑及光滑假丝酵母菌对唑类敏感率为50.0%.发生CVC-RBFI的危险因素是留置多根体腔引流管(OR=27.000,P=0.002)及外科大手术术后(OR=11.250,P=0.038).结论:CVC-RBFI在ICU CVC-RBI中占重要地位,其病原菌以非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唑类耐药严峻.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2.
中心静脉插管与直接动脉穿刺血透治疗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光荣  焦宝珠 《安徽医药》2003,7(5):354-355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插管 (CVC)和直接动脉穿刺 (AP)的透析效率 ,可维持透析时间及并发症并进行比较。方法  82例血透病人 ,30例行CVC(双腔静脉导管 )单针单泵透析 ,5 2例行AP透析 ;于透析前 ,透析后不同时间采血查肾功能、电解质、HCO-3 浓度。结果 CVC及AP对BUN、血Ca2 + 浓度的影响相似 (P >0 0 5 ) ,而首次透析 2h后血K+ 、HCO-3 浓度的变化似与其相应透析前浓度测定值的水平有关 ,Scr浓度变化 (降低 ) ,AP组大于CVC组 (P <0 0 5 ) ,可能由于存在通路再循环的影响 ;CVC常见并发症为感染 ,细菌为表皮葡萄球菌 ,AP常见并发症仍为血肿或动脉瘤。结论 CVC与AP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的短期透析效率相似 ,但CVC有减少穿刺 ,保护血管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胞必佳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瑾  胡斌  丁红梅 《安徽医药》2006,10(9):655-656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胞必佳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择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4例,均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胸水,随机分为两组给药,A组25例,每次用胞必佳800μg注入胸膜腔中;B组29例,每次用顺铂80~100 mg注入。最多3次。结果A组总有效率88.0%,B组总有效率68.9%,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胞必佳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一种有效药物,而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更利于治疗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酒精纱布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局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局部感染的患者,将其随机列入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酒精纱布+聚亚氨酯膜覆盖穿刺点,对照组采用无菌干纱布+聚亚氨酯膜覆盖穿刺点,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经过3、6、9d换药后红肿消退率分别为17.86%、42.86%、71.43%,对照组3、6、9d换药后红肿消退率分别为7.14%、14.29%、14.29%,试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精纱布能够有效地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局部感染的进一步扩散,同时能够治疗中心静脉穿刺点的局部感染。  相似文献   

15.
陈新  宣之东  祝志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652-1653
目的 探讨经中心静脉导管介入治疗腹部外科疾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腹部外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并发腹水23例、胆漏19例、胰瘘8例、胰腺组织坏死7例、腹腔脓肿15例,均行超声或CT引导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结果 72例患者均一次性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成功,导管留置时间2~37 d,5例患者带管出院,定期至门诊复查.3例腹水患者导管滑脱行重新置管;发生导管堵塞17例,经冲洗和导丝疏通后解除;胰腺组织坏死2例和胰周脓肿1例行多次穿刺并更换大口径导管后治愈.胰腺组织坏死2例、外伤性胰漏1例、阑尾炎1例患者均行开腹手术;胆囊切除术后胆漏1例行胆道内支架治疗;重症胰腺炎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转入ICU治疗.结论 超声或CT引导下在腹腔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腹部外科疾病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患者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2011年10月1日~2013年9月30日,将124例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保证了置管的使用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在颅脑外伤危重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14例颅脑外伤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观察组行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对照组行超声定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治疗,比较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定位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于颅脑外伤危重患者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其穿刺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且可长期留置导管,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胸腔穿刺抽液术及胸腔置管引流术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确诊为大、中量的胸积液患者,分穿刺抽液及置管引流两组,统一表格记录观察,将所得资料作统计分析。结果共穿刺100次,均一次成功;住院时间最长为14d;50例痊愈出院无并发症;观察指标结果:胸腔置管术优于胸腔穿刺抽液术(P〈0.01)。结论胸腔置管引流简单安全、效果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痛苦;减少医护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采取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与前臂静脉留置针给药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化疗乳腺癌患者185例,分为中心静脉置管组105例,前臂静脉留置针组80例,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并比较.结果 前臂静脉留置针组发生静脉炎62例,静脉炎发生率77.5%;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组发生静脉炎13例,静脉炎发生率12.38%.结论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穿刺方法简单,易操作,留管时间长,并发症少,能够充分保证患者化疗,减少和防止化疗导致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