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防止机械通气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庄瑰霞 《河北医药》2005,27(11):870-871
机械通气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置入气管内套管进行辅助呼吸.在机械通气期间气管插管固定、套囊充气、气道湿化、吸痰、清除套囊上滞留物等护理操作频繁,如操作不规范或技术不到位,容易导致气管插管脱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压伤、气道梗阻、窒息等并发症,有时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通过对908例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护理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各种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前机械通气建立气道通路的方式有3种,闭合通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是机械通气时最常用的连接方式,机械通气治疗是危重患者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和通气,减少呼吸作功,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以及进行呼吸衰竭的治疗。下面浅谈一下机械通气患者的气管插管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在ICU危重患者中出现急性呼吸障碍时应用喉罩通气和紧急气管插管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65例在ICU内因各种原因引起心搏、呼吸骤停需要立即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根据CPR时对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不同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从置管时间、SPO2上升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当次复苏成功率进行比较。结论喉罩通气具有方便、快捷、有效建立人工气道,并发症少,当次复苏成功率高,能够为危重患者抢救提供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给30例诊断NRDS患儿行气管插管,经气管插管相对快速地将猪肺磷脂注射液气管内注入,每次100-200mg/kg,呼吸囊辅助呼吸5min,然后拔出气管插管,连接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支持。结果 28例患儿应用猪肺磷脂注射液及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后呼吸窘迫症状明显缓解。2例转院及放弃治疗。结论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RDS能迅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抢救成活率,减少机械通气、肺部感染与气漏综合征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危重患者最有效的治疗场所,精确的呼吸机,全面完善的监测,训练有素的医生和护士可在床旁即时观察,随时处理。气管插管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包括经口或气道插管,为在机械通气时提供通气机与患者之间有效的连接通道,也是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首选方法。但是ICU气管插管患者因病情复杂,为明确诊断及更有效果的治疗,常常需要到其他科室去接受进一步  相似文献   

6.
气管插管通气是抢救各种呼吸障碍患者的重要措施。其方法是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是危重患者的生命通道,也称人工气道。正常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加湿作用,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削弱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湿作用,易造成下呼吸道失水,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结,易发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感染等并发症。所以对开放气道者吸入气体进行人工湿化、温化是非常必要的。现将对外二科一位车祸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的优质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建立和确保通畅的气道是所有急救措施的首要步骤。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常见而重要的措施之一。气管插管不仅要有准确轻柔的操作技巧,插管成功后巧妙的固定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插管成功后我们将管芯拔除或撤出纤维支气管镜,用胶带固定好气管  相似文献   

8.
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施玉荪 《云南医药》2001,22(4):328-329
气管插管适用于全麻手术的病人 ,心肺骤停复苏后需继续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 ,建立人工气道 ,清除气管内的分泌物 ,保持气道通畅 ,保证充分供氧。有着重要的作用。临床资料 从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 ,我科共收治气管插管患者 79例 ,男 5 5例 ,女 2 4例。年龄 17~ 82岁 ,平均年龄 4 8.5岁。经口插管 74例 ,经鼻插管 3例 ,插管时间 4小时~ 18天。气管为双进口高容无压气囊胶管 ,内经 6~ 8cm ,经口明视下行气管插管。护理 一、确定气管插管的位置 气管插管正确的位置是人工气道正常通气的基本保证 ,气管导管通常是在病人病情危重的…  相似文献   

9.
神经外科急危症病人的抢救首先是保证气道通畅,迅速建立人工气道,恢复病人的通气与供氧.经口气管插管创伤小,排痰容易,并发症少,在神经外科病人抢救中是最为可靠和有效的急救措施.在神经外科大手术后,一些病人病情较重,不得不带气管插管回病房,这就需要认真观察病情,掌握气管插管.我们通过对气管插管病人的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口咽管与面罩给氧联合使用在院外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院外急救患者日益增多,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予有效的人工通气成为直接影响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就目前而言,人工通气最有效的方法是气管内插管,但在临床上,院外急救的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进行气管内插管,这势必延误抢救时机,降低抢救成功率.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其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就能在数秒内迅速开放气道,获得有效通气[1],辅之以面罩给氧,能有效扩大无创辅助呼吸范围,保证抢救成功率,节省人力物力,为病人减少痛苦,并减少医源性创伤.  相似文献   

11.
王川  任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1):3311-3312
目的:探讨重症脑损伤患者人工气道建立的意义、方法及管理.方法:对比43例重症脑损伤患者行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严格掌握气管内插管术及气管切开术的指征,选择采取合理的气管插管方法及正确的管理.结果:43例均保证了良好的通气效果和有效的氧合作用.结论:人工气道的迅速建立和维持有效的肺泡通气,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气管插管是临床危重患者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气管插管患者78例,其中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52例。采用的是一次性橡胶导管,在保持气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充分供氧、纠正二氧化碳蓄积以及对危重患者呼吸循环的抢救、复苏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人工气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旭波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3022-3023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常常意识不清,易发生抽搐、躁动,极度不能配合治疗护理,而这类患者一般均需要建立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口咽管等人工气道,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或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所以对人工气道的护理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对收治的6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镇静状态下的人工气道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机械通气是指新生儿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不能满足生理需要而建立人工气道,以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方法,但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应用却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相关的并发症,因此,精心的护理对取得满意的疗效至关重要.现将本科2006年11月至2007年6月接受机械通气的9例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病例介绍病人,女78岁,因受凉后发热,体温38.5℃-39.5℃,并伴有意识不清1周,诊断为Ⅱ型呼吸衰竭、肺炎、帕金氏症(原有帕金氏症史172).年初2月份气管切开,给予Newport-100型呼吸机械通气,采用A/C呼吸模式.气管切开术后76d(5月份)出现胃内溶物从气管切开口涌出,经纤维气管镜下观察,并以胃管内注入美蓝,证实气管、食管疾.后将气管插管改装插入气道,病人情况良好.2导致气管食管瘘的原因分析2.1插管时间过长.该病人为老年高龄者,由于肺功能较差,肺部感染,只能机械通气来辅助呼吸.因此,插管时间长,导致气管内膜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由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的呼吸功能不全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ICU内18例病人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根据不同呼吸状态,选择适宜的通气方式。结果:有效的机械通气,配合高质量的护理,使病人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认为选择适宜的通气方式,适时有效的吸痰,加强气道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谨慎脱机是提高此类病人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不同患者紧急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兴侠 《河北医药》2008,30(9):1433-1434
气管插管是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建立有效通气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做好气管插管前的准备工作、病情评估及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有效减少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经验,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8例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湿化气道,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做好胃管的护理及心理护理,帮助训练呼吸肌功能,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本组病人均无出现护理并发症,缩短了病人置管天数,减轻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病人,做好呼吸道管理及各项基础护理,加强心理护理,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降低危重病人死亡率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9.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COPD)的治疗中 ,机械通气的举足轻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以往通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方式建立人工气道以连接呼吸机 ,多用于危重病人。由于这种通气方式有创伤性的弊端 ,常常令病人及其家属难于接受 ,也令医生感到棘手。原因在于病人及其家属对创伤难以接受 ,开放气道增加了感染机会 ,撤机困难等。而采用面罩 (鼻面罩 )无创正压通气恰好解决了上述难题 [1 ] 。正是由于它的可耐受性或依从性 ,使那些未达极危重病人能及早接受机械通气治疗 ,以提高 Pa O2 和降低 Pa CO2 ,同时辅以其他药物治疗 ,使全身缺氧情况得到改…  相似文献   

20.
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实施机械通气是抢救急危重或手术后的患儿的有力措施。婴幼儿的呼吸中枢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所以对其气道的护理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标准。护理不当易造成脱管、内脱管、折管、痰痂阻管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并发症。这些不当严重影响着患儿的救治成功率。笔者回顾性总结了我院自2003~2004年3例婴幼儿气管插管护理的经验和教训,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例一患儿,男,68天,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给予外科手术治疗,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按病情需要护理湿化、叩背、膨肺、吸痰。应用呼吸机5d,停机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