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琳  姚帅  崔亚君 《中成药》2014,(3):589-592
二维薄层色谱是一种新型的薄层色谱技术,主要包括单固定相二维薄层色谱、双固定相二维薄层色谱和二维移植薄层色谱。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不同二维薄层色谱技术的操作方法及特点、二维薄层色谱图像处理、与其他技术联用的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二维薄层在保留了一维色谱的所有优点的基础上,大大扩充了峰容量,提高了分离效果,可为中药质量控制的发展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川芎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近年来川芎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研究概况,主要有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毛细管电泳等方法。提出了控制中药或天然药物质量的最有效的手段中药指纹图谱,展望了中药指纹图谱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房德敏  高颖  严震  周波 《中草药》2011,42(9):1852-1856
微乳薄层色谱展开效果好、色谱性能稳定、重现性良好,已用于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黄酮、皂苷、生物碱和糖类等成分的分离鉴定。随着现代分析手段的逐步规范,微乳薄层色谱也应逐步走向规范化,在分析过程中,借鉴各种优化方法对影响微乳薄层色谱色谱行为的因素进行筛选,提高分析效能,拓宽其在中药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范围。从微乳薄层色谱法的特点和优势、微乳液形成规律、所分析成分的种类、品种分布、微乳液的种类及其比例等方面综述微乳薄层色谱在中药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进展,为中药(单味和复方)专属性鉴别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药复方口腔溃疡膜的制备及薄层色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中药复方口腔溃疡膜的制备方法及方中起主要治疗作用药物青黛、儿茶、黄连的薄层色谱研究,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5.
中药薄层鉴定中对照品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薄层鉴定中对照品的选择王宝(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100050)色谱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检定,尤以薄层色谱更适用于中药材及中成药的鉴别。薄层鉴别可以在一块层析板上容纳多个样品及出现多个信息(斑点数量、位置、色泽等),它具有分离和鉴定的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灵芪健肝胶囊组方中药成分中具有专属性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通过对该制剂组方中的药物成分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结合中药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现状,确定专属性强、方法可行、重现性好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当归、栀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具有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方法简便易行的特点。结论:选择当归、栀子对照药材对灵芪健肝胶囊作薄层色谱鉴别可以达到该制剂鉴别和质量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联合质谱(TLC-MS)技术检测中药制剂中含有的多种化学药品。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初筛,利用薄层制备色谱技术将可疑斑点分离后进行质谱检测,并与对照品的质谱图比较确认。结果在一种镇痛中药制剂中同时检测出双氯芬酸钠、曲马多和卡马西平3种化学药品。结论TLC-MS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中药制剂中添加的化学药品。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中药复方口腔溃疡膜的制备方法及方中起主要治疗作用药物青黛、儿茶、黄连的薄层色谱研究,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高效液相色谱、高效薄层色谱、离心薄层色谱、加压薄层色谱和逆流色谱等几种色谱新技术在中草药成分分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妇洁洗液方中主要药物的薄层鉴别方法,为控制妇洁洗液的内在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方法,对妇洁洗液中主要组成药物山银花、苦参、冰片进行鉴别。结果:所鉴别的4种中药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而且均进行多次对照实验,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薄层色谱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作为妇洁洗液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现代薄层色谱技术及其在生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逸琴  陈黎  刘勤超 《中草药》1997,28(8):507-509
薄层色谱技术(TLC)目前已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其在生药分析研究中亦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点仅从《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中45%的品种收载薄层鉴别就可见一斑。随着色谱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现代TLC在生药分析中愈来愈广泛的运用,TLC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笔者仅就现  相似文献   

12.
谈中药薄层色谱检测提取纯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宝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3):164-166
谈中药薄层色谱检测提取纯化问题王宝(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100050)色谱技术虽均具分离与鉴定的双重功能,且薄层色谱对样品的纯化程度要求较低,但由于中成药成分复杂,干扰较大,难以得到理想的分离效果,有时被测成分含量极少,甚至难以检出和辨认。因此,在层析之前,采用化学方法提取纯化至关重要,不仅除去干扰杂质,还可使被检成分浓度相对提高,从而得到清晰的色谱图。提取纯化方法较多,根据不同制剂的特点及被检成分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薄层色谱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气相色谱指纹图谱、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和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两种中药黄酮类成分的微乳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色谱法是药物分析广为应用的经典方法,而薄层色谱法是最常应用的方法,其展开剂多为有机溶剂。以微乳液为流动相进行的色谱分析称为微乳色谱。微乳液是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和水按适当比例自发生成的无色透明、各向同性、低粘度的热力学稳定体系,与有机溶剂相似而有增溶作用。康纯等首次将微乳液应用到了薄层色谱技术中,研究分离和鉴定中药中的黄酮。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该法分离效率和检测灵敏度高,且斑点圆而集中,重现性好,毒性小且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5.
离心薄层色谱(CTLC)是在经典制备薄层色谱(PTLC)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色谱技术。与传统的PTLC和柱色谱(CC)相比,CTLC实现了快速分离的目的,具有分离效果好、分离时间短、产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CTLC的分离效果与薄层板的涂层材料和厚度、转速和洗脱剂流速等因素有关。CTLC主要应用于对合成产物的分离纯化,尤其是对合成产物中的顺反异构体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并与其他色谱技术联用,对天然产物中的萜类、生物碱、黄酮类、苯丙素类及其他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着重介绍了CTLC的参数优化研究及其在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跌打消痛片中主要药物的薄层鉴别方法,为控制跌打消痛片的内在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方法,对跌打消痛片中的主要组成药物三七、延胡索、川牛膝、甘草进行鉴别。结果:所鉴别的4种中药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且均经多次对照实验,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薄层色谱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作为跌打消痛片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中药苍术的薄层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采用硅胶GF254预制板以及硅胶HSGF254预制板,控制室内温度25℃、相对湿度53%,展开剂组成为甲苯-乙酸乙酯(7∶1),紫外光(254 nm)下观察荧光猝灭斑点。用薄层色谱视频摄像系统拍摄图像,并自动生成色谱轮廓扫描图谱,同时获得积分数据。并对收集的10批药材样品在同一薄层板上平行分析比较。结果不同地区的10批苍术药材的薄层色谱指纹图谱有共同的特征荧光色谱图像。结论苍术的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可作为其指纹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中药糯稻根的鉴定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对糯稻根进行性状、显微以及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详细描述了糯稻根的生药性状、横切面组织构造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结果。结论:此方法简便易行,所得结果可以为糯稻根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逍遥丸的微型薄层色谱鉴别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孟广  李晓东 《中成药》1989,11(2):13-14
逍遥丸系传统常用中成药。本文应用微型薄层色谱方法,以处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或药材提取液做对照以及以不含被检药材的群药做空白对照,对处方中的主要药物进行了鉴别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逍遥丸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20.
金雀根及其混淆品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中药金雀根药材的定性质量标准,并用于混淆品的鉴别。方法制备金雀根及其混淆品白鲜皮的提取物,选择这二种药材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对照,进行薄层色谱的比较。结果摸索并确定3个展开剂系统和2种显色方法,获得了清晰的薄层色谱斑点。结论薄层色谱法能有效鉴别金雀根及其混淆品,方法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