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冠心病、脑血栓的新认识 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运动减少等。高脂血症,尤其是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冠心病冠状动脉事件增加的危险因素,同时,血小板的聚集在心血管的发病中也起着很大作用。 最近十几年来,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引起医学界的极大关注,医学界通过对血管机能、生理方面进行研究发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1.对冠心病、脑血栓的新认识 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运动减少等。高脂血症,尤其是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冠心病冠状动脉事件增加的危险因素,同时,血小板的聚集在心血管的发病中也起着很大作用。 最近十几年来,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3.
正1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俗称的"坏胆固醇")增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已有确凿的证据且毋庸置疑。大量科研实践已经表明:血液中"坏胆固醇"危害很大,当"坏胆固醇"水平升高,会损伤血管,使得脂蛋白胆固醇颗粒沉积于血管壁,在血管壁上形成脂质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其逐渐增大,将导致血管狭窄,从而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4.
反复发作、顽固难愈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特点,有的患者坚持服药效果不理相,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心血管病的主要发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血脂、运动减少等。高脂血症,尤其是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心脑血管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粘血症尤其是血小板聚集也是冠心病冠状动脉事件增加的危险因素。同时,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血管自身病变也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都能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是血管内皮损伤。可见,心血管的发病除  相似文献   

5.
心健 《健康博览》2006,(6):63-63
冠心病的发病是血液与血管双重病变的结果。血液病变主要是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等使血液变得粘稠,容易在血管中积聚,同时血液中血小板的凝集作用容易使脂类物质粘附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使冠状动脉血管变得狭窄,造成心肌供血不足或中断。血管的病变主要存在四个病理环节:一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它是冠心病发生的始动因素;二是血管痉挛,高血压可以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内皮损伤可以加速脂类物质、血小板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血栓,同时内皮损伤可以造成血管痉挛;三是动脉粥样硬化;四是微小血管损伤。这些都可以造成心肌供血不足或中断,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或心肌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6.
敖拉哈 《家庭医学》2006,(23):44-44
胆固醇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30%来自膳食,70%由体内合成。胆固醇为一种脂溶性物质,分为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前者比较稳定,可清除血管壁上沉积的脂质,并将其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再通过胃肠排出体外,起到了血液清道夫的作用;还有抗氧化和抗血管炎症、保护血管作用:后者不稳定,容易沉积于血管壁上,使血管增厚,弹性降低,结缔组织增殖,血管硬化,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等。  相似文献   

7.
肥胖者内皮功能障碍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功能与肥胖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576例体重指数(BMI)≥25kg/m^2的中年肥胖人群检测BMI、腰臀比(WHR)、血压、血糖和胰岛素、血脂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并测定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按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分组后进行分析。结果 (1)血压、血脂、血糖、IRI及BMI、WHR在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肥胖者较单纯肥胖者显著升高,并随着危险因素增多呈上升趋势。(2)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随着危险因素增加逐渐降低,其内皮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呈明显升高趋势。(3)男性肥胖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较女性多见。(4)合并不同数量心血管危险因素各组中,内皮功能异常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均高于内皮功能正常者。(5)内皮功能异常者合并高血脂、高血糖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内皮功能正常者。结论 内皮功能障碍与肥胖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生和聚集密切相关.可能是胰岛素抵抗(IR)的前兆,与IR其同参与代谢相关性心血管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与庞大的高血脂症人群关系密切,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的最危险因素之一。在日前启动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会议上,心脑血管病专家学者共同呼吁大众,应澄清对血脂异常的认知误区,有效管理“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国人血管健康水平,遏制中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引起动脉内皮功能受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对心脑血管等靶器官造成损害.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皮功能,不仅为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脑梗死有参考价值,并有利于作为监测和评估病情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高胆固醇血症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胆固醇增高应采用低胆固醇饮食,但在具体应用时缺少量的概念,一般医学书籍中对各种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也甚少涉及。如何掌握低胆固醇饮食是高脂血症和心脑血管疾病患十分关心的问题。本介绍低胆固醇饮食的标准及一些常用食物中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11.
樊维  苏微微 《中国保健》2007,15(4):129-130
目的分析血脂项目与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介绍血脂检测项目及其临床应用注意事项.为临床合理应用血脂检查项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和生化分析试剂对相关血脂检查项目进行检测.具体分析其临床相关疾病.结果经过对冠心病高风险人群的相关血脂检测分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脂蛋白a是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李勇 《大众医学》2011,(11):21-21
胆固醇升高:心脑血管最“受伤” 多项研究显示.胆固醇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胆固醇越高,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越大。我国的大型研究显示,1984~1997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北京居民(不管男女)的胆固醇水平升高了1毫摩/升,胆固醇升高在心脑血管事件总危险因素中占77%。  相似文献   

13.
正颈动脉斑块是由于多重危险因素导致的颈动脉血管壁损伤、血流中的有形成分聚集所形成的团状块结构。造成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如果存在多项危险因素,出现颈动脉斑块的概率就会增加。  相似文献   

14.
冷空气活动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相关敏感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冷空气活动过程对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3项敏感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气温变化较大、空气清洁的甘肃省张掖市作为研究地点,选择监测点附近的40~70岁心脑血管患者(病例组30人)和健康人(对照组40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冷空气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测定血清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和血管内皮素-1。结果冷空气过境时,病例组肌红蛋白、血管内皮素-1及对照组3项生化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高;过境后对照组和病例组肌红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I继续升高,但血管内皮素-1则出现回落并低于过境前水平。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在冷空气活动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过程中,血管内皮素-1协变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空气活动对正常人和心脑血管患者的上述3项相关敏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血管内皮素-1在冷空气活动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冷空气活动过程对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3项敏感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气温变化较大、空气清洁的甘肃省张掖市作为研究地点,选择监测点附近的40~70岁心脑血管患者(病例组30人)和健康人(对照组40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冷空气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测定血清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和血管内皮素-1.结果 冷空气过境时,病例组肌红蛋白、血管内皮素-1及对照组3项生化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高;过境后对照组和病例组肌红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I继续升高,但血管内皮素-1则出现回落并低于过境前水平.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在冷空气活动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过程中,血管内皮素-1协变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空气活动对正常人和心脑血管患者的上述3项相关敏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血管内皮素-1在冷空气活动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心脏是生命的象征,大脑是生命的司令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节奏也加快了,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也增多了,加上吸烟、运动减少等不良生活方式,中风、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心脑血管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也给医学界提出了新的挑战。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运动减少等。高脂血症,尤其是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冠心病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减重对超重和肥胖人群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7例单纯超重或肥胖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体重管理,以6个月内体重减轻3 kg或原体重的5%以上为减重达标,干预前后进行体重、内皮功能(FMD)和心脑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  相似文献   

18.
高胆固醇血症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胆固醇增高者应采用低胆固醇饮食,但在具体应用时缺少量的概念,一般医学书籍中对各种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也甚少涉及。如何掌握低胆固醇饮食是高脂血症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介绍低胆固醇饮食的标准及一些常用食物中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证实,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现代生活水平提高造成的高脂血症、高粘血症使血液粘稠凝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心脑血管;二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造成了血管自身的病变,如血管内膜增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痉挛等,从而使心脑供血不足,甚至供血中断引发心脑血管病。也就是说,要想彻底治疗冠心病、脑血栓,就要从血液和血管这两方面着手进行双重治疗。血液的粘稠凝聚是冠心病、脑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医学科学研究发现:多种血液本身病理性因素的刺激使血管内皮细…  相似文献   

2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OSAHS)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之一。该病患者睡眠时频繁发作呼吸暂停,反复出现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导致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现就OSAHS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OSAHS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的可能机制及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