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锋 《健康博览》2007,(12):30-31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降低心血管病和各种慢性病的危险意义十分重大。然而很多人觉得人到中年才开始改变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可能为时已晚,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最近美国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的研究发现:年龄在45-64岁的中年人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显著降低其日后患心血管病的危险,降低死亡率,这为中年人远离心血管病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2.
吕莉 《健康人生》2006,(4):15-15
从古至今,女人比男人更害怕衰老。衰老固然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却可以让衰老的脚步放慢些,再慢些。长期精心的保养固然不可少,而生活方式的健康才是最根本的。如果能够懂得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会发现30岁并不是女人青春的终结,而40岁才是美丽的开始。堕胎,不期而遇的伤害堕胎就是通过非正常手段终止妊娠。频繁堕胎可使女人明显老态,甚至会有不能再做母亲的  相似文献   

3.
云岭 《现代养生》2006,(12):13-14
生活中,女人比男人更加怕衰老,衰老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可以让衰老的脚步放慢些,再慢些。如果能够懂得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会发现30岁并不是女人青春的终结,而40岁,才是美丽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社区医学杂志》2014,(3):64-64
<正>不必刻意追求到健身场所、使用健身器械进行运动,而是把运动贯穿在普通生活中。"快步走,少吃肉,八分饱。"健康教育专家胡大一教授做出榜样,他10余年坚持"日行一万步",节假日不缺"课"。健康生活方式使他精力充沛,事业越做越红火。按照自然规律,人类的寿命可达120岁,动脉硬化自60岁才开始。而眼下,许多人30多岁动脉硬化,40多岁冠心病,50多岁脑卒中,60岁以上5种慢性病缠身。透支健康、提前患病、过早死亡成为常见现象。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断言:"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死于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研究显示,心脑血  相似文献   

5.
我的母亲在60岁的时候就开始睡不着,主要原因是三叉神经痛、面部发涨痛,她活到98岁高龄才过世。不能睡觉只能闭目养神的曰子,伴随着她将近40个年头。我今年已经85岁,做好健康“五件事”成为我深信不疑、多年以来贯彻健康生活的保养方式。健康“五件事”,充实了我的退休生活。  相似文献   

6.
黄锟  陶芳标  高茗  李光友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610-1613
目的:了解中专男生健康危害行为现况及其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家庭亲密度的关系。方法:对某市两所中专学校在校430名男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生活事件评定采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S),应对方式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SCQ)进行评定,家庭亲密度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进行评定。结果:该市中专男生13岁前吸烟的有17.9%,13岁前喝酒的有52.6%。第1次吸烟时间、近1年来因喝酒而受伤的次数以及性行为的发生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喝酒受伤的次数与生活事件的发生强度呈现一定的剂量一反应关系。13岁前喝酒和有性行为者消极应对水平高。有性行为者家庭亲密度低;随近1年来喝酒受伤次数的增加,家庭亲密度逐渐降低。父母离婚、消极应对分别是13岁前吸烟、喝酒的危险因素,父亲外出打工是13岁前吸烟、喝酒的危险因素。健康适应事件、父母再婚和被责打3次以上是性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中专男生健康危害行为比较常见,应加强健康教育和性教育,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全国著名健康教育巡讲专家杨秉辉教授近日做客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公共卫生健康大讲堂,给杭州市民上了“健康从何而来”的生动一课,很受居民欢迎,报告厅座无虚席。 杨秉辉教授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杨教授说,健康是百姓最关心的话题,大家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但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们却莫衷一是。比如,苹果是带皮吃还是不带皮吃好?牛奶什么时候喝最好?喝纯奶好还是酸奶好?水果什么时候吃才好等等,对这些问题许多人却无所适从。杨教授说,健康无小事,可是我们讲健康重要的是要把握健康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把健康的金钥匙握在自己的手中。他希望通过讲座把相关内容告诉广大的市民,把健康与生活、饮食、甚至娱乐结合起来,尽可能贴近生活,让大家听了讲座就能派上用场。  相似文献   

8.
个人健康、家庭健康、社会健康是健康的3个层次,家庭健康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家庭健康的核心是女性健康。家庭健康取决于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又取决于女主人,因为妇女是家庭的核心,是一家人健康的关键因素,女主人懂保健,全家更健康。  相似文献   

9.
谈起生活方式,很多人会说,“它是很重要,但我真的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去改变”。确实,在我们开始意识到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将它上升到一个纯科学层面时,恰恰又背离了生活本身,在实施中陷入了茫然。FVN家庭生活方式是现代人、现代家庭抵抗生活方式病的有力武器。主动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才是保障自己身体健康的关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深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重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概述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影响健康的因素分为生活方式、环境、生物因素和卫生服务系统四大类 ,其中生活方式因素也就是健康行为因素影响最大。据统计现代人类所患疾病中有 4 5 %与生活方式有关 ,而死亡的因素中有 6 0 %与生活方式有关。在美国 ,不健康生活方式占总死因中的 4 8.9% ,在我国占 37.3%。由此可见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对健康的重要。其次 ,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逐渐被公众所理解和重视。再次 ,调查统计表明 80 %的卫生问题可以在基层处理 ,只有 2 0 %卫生问题才需要综合性医院解决。而目前卫生服务主要针对后两个…  相似文献   

11.
许多疾病是人到中老年之后才发生,但发病的萌芽可能在20多岁。让这种幼芽得以成长的,往往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因此,改变生活习惯和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是预防疾病的养生关键。趁现在健康还在,一起检阅一下生活方式吧,看看健康余额还剩多少?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医护人员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信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医护人员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信行情况,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活动提供建议。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医护人员132名,采用面对面询问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医护人员健康生活方式知晓率除全民健康生活日时间(22.5%)和千步活动量定义(10.8%)认知较低外,其余均高于65.0%;对不健康生活方式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高血脂、脑卒中有关的态度认同率均高于65.0%;除锻炼(25.8%)和参与社区居民健康生活行动(57.5%)较低外,其余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发生率均高于70.0%。40岁以下的社区医护人员对体质指数(BMI)计算方法、“全民健康生活日时间”的知晓率高于40岁及以上人员,而锻炼的行为发生率低于40岁及以上人员。结论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医护人员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信行水平较高,但对40岁及以上者应加强理论指导和培训,对40岁以下者应加强锻炼教育的宣传力度,促使社区医护人员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活动中更好地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了解我国体检人群的生活方式现状和健康状况,为研究制定健康体检生活方式问卷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采用自设计的基于生活方式问卷设计概念框架的生活方式问卷和EQ-5D问卷对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2012年部分体检人群进行调查,包括生活方式情况和健康状态自评情况,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生活方式问卷各维度不健康的生活比例除去吸烟、饮酒维度及体育锻炼分别是42.4%和31.4%和25.1%,其余均超过90%。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生活方式问卷整体得分与其EQ-5D量表沮丧和焦虑维度得分成正相关关系,与健康自评总分成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13和-0.17。35岁以下焦虑或沮丧的人群比例最高,而65岁以上人群的健康评分最低。结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人群比例较高,生活方式问卷评分与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相关性,为生活方式问卷的设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贺朝柱 《长寿》2006,(5):17-17
不良生活方式损害健康,这似乎已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了.按说应该远离、应该躲避才是吧?然而不!比如,吸烟有害健康,我们宣传了多少年了,已经是家喻户晓,但宣传归宣传,人们照吸不误。问问吸烟的人,除了回答已经有瘾、是一种享受、交际需要的以外,有的人还真找出一些“理由”,例如说“我们邻居张大爷抽了一辈子的烟,也活了80多岁呢!”“我们孩子的八叔倒是不抽烟.50多岁就得了肺癌”,如此等等,类似的话我们都不陌生。  相似文献   

15.
文道 《家庭医生》2014,(20):37-37
胡大一教授表示:“男性45岁,女性55岁之后,一生中各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累积的危险,会被集中表达和显露出来。”血脂、血压和血糖皆如此。后天的慢性疾病,大多是不良生活方式所致。经历二三十年的漫长发酵期,后果就会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市15~34岁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青年健康素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17个区县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5~34岁居民4688人。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和大学为主,分别占28.4%和53.6%。15~34岁居民中,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为27.8%,出现逐年上升的基本态势,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男女之间(男性具备率25.4%、女性具备率29.0%)、不同年龄(15岁~组具备率25.0%、25岁~组具备率29.0%)、不同文化程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OR=1.149)是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保护因素,而低文化程度(OR值分别是0.315、0.224、0.332、0.525、0.838)严重影响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结论青年人群的健康是至关重要,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应当以行为改变为目的,重点针对青年健康素养的薄弱环节开展干预活动,帮助青年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山东省高密市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现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494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密市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水平为22.9%。其中男性28.5%高于女性16.3%(P=0.001);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水平较高,为78.6%,农民较低,为14.3%(P0.001);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专及以上、初中和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居民具备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的可能性是小学及以下的191.694倍、70.562倍和15.819倍;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69岁年龄组居民具备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的可能性是15~29岁年龄组的0.491倍、0.194倍、0.362倍和0.589倍。结论高密市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对居民健康素养的薄弱环节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改善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  相似文献   

18.
慢性疲劳综合征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付慢性疲劳,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多休息、尽量避免体力活动。其实,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积极运动、起居有常、劳逸适度,才是消灭慢性疲劳的最佳武器。  相似文献   

19.
我们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导致多种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等,而这些危险因素多为“隐形杀手”,平时无明显症状,在不知不觉中残害人们的健康。要防患于未然,必须认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有氧运动是我们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之一,我们称它为“健康的基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干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据WHO的界定,人类的健康和长寿,40%取决于遗传和客观条件,其中15%为遗传因素,10%为社会因素,8%为医疗条件,7%为气候条件,而占60%则是取决于自己建立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习惯,由此可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决定是否健康和长寿的第一要素。1992年国际心血管保健会议发表了名的维多利亚宣言,把健康的生活方式概括为健康的四大基石:即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