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延缓衰老的研究日渐深入,按照中医理论,衰老是机体机能衰退的表现,属虚损的范畴,而肾虚尤其明显。大量对补肾药物的药效学研究表明,补肾法是延缓衰老的有效方法。灸法具有温经散寒,壮阳补肾的作用,但在抗衰老的研究领域,较重视药物而忽略对灸法的研究和开发。为此本文选择老龄小鼠的部分免疫学指标及有关自  相似文献   

2.
徐波  王俊玲  刘晓伟 《医学信息》2008,21(8):1354-1357
目的 探讨补肾调肝中药是否具有抗大鼠卵巢衰老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进行实验动物分组.放射免疫的方法进行血清E2,IGF-1的测定,ELISA的方法进行InhibinB的测定,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补肾调肝中药具有提高更年期与老年期组大鼠血清E2和降低FSH水平的倾向.补肾调肝中药处理不同年龄阶段的大鼠后对InhibinB的水平无影响.IGF-1在中年期和老年期药物治疗配时组有显著差异(P<0.05,P<0.01).与青春组大鼠比较,老年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平均灰度值降低(P<0.01),中年期和老年期药物治疗配对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调肝中药具有抗大鼠卵巢衰老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卵巢局部调节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生殖”。在对肾阳虚本质的研究中肾阳虚患者的性腺轴功能的变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有人认为肾阳虚的本质之一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提前老化。在补肾壮阳作用药物的研究中。蛇床子是中医常用的补肾壮阳药,为进一步研究其补肾壮阳作用机理,我们用醋酸氢化可的松(以下简称醋氢可)塑造雄性大鼠的肾阳虚模型,分别用蛇床子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给药,以血清T、T_2、LH、FSH浓度以及包皮腺、提肛肌、精液囊和前列腺等副性器官的重量作为指标,探讨蛇床子对性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传统医学认为:杜仲具有补肝、肾、抗衰老之功效。目前医学认为:衰老和某些疾病与机体内脂质过氧化,导致LPD增高有密切的关系。故本文对杜仲水煎剂进行了下述研究。 一、牡仲对小鼠肝匀浆温浴后LPD升高的影响 采用小鼠肝匀浆在37℃温浴1.5小时,诱使LPO  相似文献   

5.
三种凝血因子在胎儿期的合成部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16-22周胎儿肝、脾、肾组织中Ⅷ:C与Ⅸ:C活性发现肾中Ⅷ:C活性高达1.679IU/ml,Ⅸ:C活性1.639LU/ml,均高于肝和脾(P<0.01)。3种组织细胞培养也发现肾细胞培养液中Ⅷ:C与Ⅸ:C活性始终较高。LSAB法免疫组化发现在肾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有Ⅷ:CAg阳性,肝的胆管上皮细胞和肝、脾血管内皮细胞也呈阳性反应。RT-PCR证实3种组织中均有FⅧmRNA表达。表明在16-22周胎龄期、肝、脾、肾均可合成FⅧ:C,其中以肾最为明显。胎肾中Ⅸ:C较高,3组织中vWF均低,意义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6.
系统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中的1个重要分支,根据生理功能,将人体结构分为9大系统进行讲述,是学习中、西医的基础课程.在高等中、西医药院校中,系统解剖学通常安排在大学一年级讲授.与西医院校相比,中医药院校学生在学习系统解剖学的同时,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其中藏象学说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内容是中医经典核心理论.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中医药院校学生在学习系统解剖学内脏各系统及循环系统时,普遍提出下列问题:系统解剖学中的心、肝、脾、肺、肾与中医五脏有何关系?系统解剖学教材则未涉及中医五脏内容;中医藏象学说认为,五脏指心、肝、脾、肺、肾5个功能活动系统,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结六腑、形体、官窍的有机整体,与自然环境相统一.从位置和形态来看,中西医五脏指的是相同结构,但从功能来说,又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7.
补肾中药对老年大鼠脑组织中胆碱能M受体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原位杂交和放射自显影术等方法,研究胆碱能M受体、M1受体mRNA在脑组织中的分布,观察补肾中药对胆碱能M受体的含量、功能及分布的影响,探讨补肾中药延缓脑组织衰老的机理.结果显示:老年大鼠大脑皮层、海马、纹状体中M受体明显减少,放射自显影的灰度值降低,胆碱能M1受体mRNA在老年大鼠纹状体部位的表达减少,在其他部位的不明显.补肾中药明显增加老年大鼠胆碱能M受体的数量,对脑内胆碱能M1受体mRNA转录水平降低的部位有改善作用.补肾中药可通过改善胆碱能M1受体的mRNA表达、增加脑内胆碱能M1受体数量来延缓脑组织衰老.  相似文献   

8.
文题释义: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斑马鱼具有体型小、易养殖、成本低、发育迅速、产卵量大、对外界环境反应迅速、基因组与人类同源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科研领域。泼尼松龙诱导的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具有简单、高效、高灵敏及低成本的优势,可克服哺乳动物实验强度大、耗时长、低灵敏、用样量大,以及细胞模型条件要求苛刻、作用环节单一等缺陷。该模型有望突破中药体内抗骨质疏松活性高效评价的制约,为早期、快速评价中药及其复方的抗骨质疏松活性提供思路与方法。 补肾调肝方:为自拟方,临床上应用多年,能明显改善高龄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和中医临床症状,方中包括骨碎补、狗脊、白芍、柴胡、郁金、当归、玫瑰花、川楝子、川芎、白术、合欢皮、菊花、石菖蒲、甘草,全方共奏补肾壮骨、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功。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补肾调肝方能明显改善高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和中医临床症状,疗效肯定,但缺乏相关的实验依据。 目的:探讨补肾调肝方的安全性及其对泼尼松龙诱导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 方法:选取受精后5 h的鱼卵分到24孔板中,每孔20枚,将不同浓度的补肾调肝方(生药质量浓度10,50,100,250,500 mg/L)分别加入到相应的孔,分别于受精后24,48,72,96 h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并统计胚胎累计存活率及孵化率以评价补肾调肝方的安全性;将受精后3 d的斑马鱼卵分为对照组(0.5%二甲基亚砜)、泼尼松龙模型组(25 μmol/L)、阿仑膦酸钠组(阳性药物)、补肾调肝方(生药质量浓度10,50,100,250,500 mg/L)组,每组40条,每天换液至第8天后处死,用茜素红对各组斑马鱼幼鱼骨骼染色,进行显微检测、数码成像,并用图像软件定量分析骨骼染色区域来评价补肾调肝方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结果与结论:①低浓度补肾调肝方对胚胎存活率及孵化率无影响,而高浓度补肾调肝方可降低胚胎存活率及孵化率;②25 μmol/L泼尼松龙能成功诱导斑马鱼骨量显著丢失;③与模型组比较,50,100,250 mg/L的补肾调肝方可对抗泼尼松龙诱导的斑马鱼骨质疏松,并呈浓度依赖性;低质量浓度无明显的抗骨质疏松作用,高质量浓度抗骨质疏松作用呈下降趋势;④结果表明,25 μmol/L泼尼松龙能成功诱导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成功评价了补肾调肝方的安全性,补肾调肝方在50 mg/L开始出现抗骨质疏松作用,在250 mg/L具有最为显著的抗骨质疏松作用。 ORCID: 0000-0003-3987-4904(林杰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
五脏相关理论指导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阐述中医五脏相关理论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诊治的意义.方法 治疗以补肾为主,兼琉肝调脾宁心理肺组方,治疗6l例并与西药尼尔雌醇,33例对照组.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3.4%,对照组72.7%.结论 中医五脏相关理论诊治该病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林庶茹 《解剖科学进展》2006,12(1):27-28,i0003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中药的疗效机制及中医肾生髓分子水平变化的形态学基础。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通过AO染色,观察补肾生血中药对溶血性贫血DNA、RNA的影响。结果溶血性贫血小鼠骨髓幼稚红细胞有不同程度破坏,红细胞形态不规则,DNA和RNA荧光强度弱,三维图像,形状不完整,呈锯齿状;经过治疗,尤其是中剂量组,红细胞破坏有所好转,细胞形态规则,形状趋于完整,荧光强度增强。结论补肾生血中药对溶血性贫血骨髓早期造血细胞有恢复作用,具有保护骨髓,促进造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益气补肾药方延缓衰老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以老龄小鼠为衰老模型 ,用凝胶迁移率 (EMSA)法 ,观察益气、补肾和益气补肾药方对抗CD3抗体诱导的老龄小鼠T细胞中NF κB活性的影响。用Westernblot分析该药方对NF κB两个亚基 (p65和p50 )的表达。结果 :老龄小鼠T细胞中NF κB的活性低于幼龄小鼠 ,3种药方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老龄小鼠T细胞中NF κB的活性 ;而对p65和p50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益气补肾药方可通过提高T细胞中NF κB的活性 ,改善因衰老而导致的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2.
热量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CR)在很多物种中能够改善健康和延缓衰老,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发现,热量限制可以减少多种与年龄相关性疾病的发生,但至今热量限制延缓衰老的机制尚未十分清楚.最近有研究表明,热量限制延缓衰老的机制可能与营养调控、生殖滞育等过程有密切的关系,SIRT1、PGC-1α、AMPK、T...  相似文献   

13.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共同结果,其发病机制与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肾小管上细胞,炎性细胞以及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转型,损伤和数量相关。氧化应激是导致细胞损伤、衰老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肝、肺纤维化和癫痫等重要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发现福寿威能延长果蝇寿命;明显提高老年大鼠肝、脑组织中SOD活性,降低肝、脑组织中的脂褐素含量,降低脑、肝组织和血清中LPO含量;提高老年小鼠皮肤中羧脯氨酸的含量;表明该品具有延缓衰老作用。结果还显示,该品能提高机体免疫机能,提高机体核酸、蛋白质代谢能力,提高智力、增强性腺功能等作用,是中老年人提高生命质量的理想保健品。  相似文献   

15.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补肾调肝方治疗骨关节炎有明显临床疗效,但缺乏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目的:观察补肾调肝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软骨细胞自噬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机制.方法:传代培养的第3代大鼠软骨细胞随机分为4组:二甲基亚砜组、10μg/L白细胞介素1β组、10μg/L白细胞介素1β+10%补肾调肝方含药血清组和雷帕霉素5μmo...  相似文献   

16.
基因芯片研究与衰老相关免疫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免疫相关基因在衰老过程中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分别提取20只20月龄SD大鼠和20只4月龄SD大鼠的脾脏mRNA,并通过逆转录制备成杂交探针;老年大鼠用Cy5d-UTP标记,青年大鼠用Cy3 d-UTP标记。将两种探针等量混合后与包含416个免疫相关基因的cDNA芯片进行杂交。通过扫描仪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和计算机分析,比较老年组和青年组大鼠脾脏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同步检测老年组大鼠和青年组大鼠的心、肝、肾和血液中的与自由基相关的生化指标。结果:生化指标检测证实20月龄老年大鼠与4月龄青年大鼠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显著的差异,说明其生理机能有显著差异,适用于芯片的研究。而芯片结果显示在所研究与免疫相关的基因中,13个基因在老年大鼠脾脏中表达下调,其中包括参与应激和免疫应答的基因,部分参与细胞增殖、分化的调节基因和参与DNA/RNA修复基因;只有1个基因,即编码良性肿瘤淀粉酶的基因在老年大鼠脾脏中表达特异增高。结论:运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免疫系统在衰老过程中的变化,深入理解衰老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7.
Wistar大鼠不同组织线粒体DNA相对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比较Wistar大鼠各组织线粒体DNA的含量,探讨其与组织功能状态的关系,本文应用定量Southern杂交法,以线粒体DNA与核18SrDNA的密度比值作为观察指标,检测Wistar大鼠骨骼肌、心肌、脑、肾及肝组织线粒体DNA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1)骨骼肌的线粒体DNA相对含量最高,心、脑及肝肾依次减少(P<0.05);(2)肝和肾的线粒体DNA相对含量无显著性差别。说明各组织的线粒体DNA相对含量是有区别的,与其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了解各组织线粒体DNA含量的差别有助于研究氧化磷酸化疾病和衰老。同时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醛固酮与器官纤维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醛固酮 (ALD)是体内重要的盐皮质激素 ,不仅产生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 ,也可产生于血管、肝、肺、肾、脑等组织。研究表明 ,ALD与心肌纤维化及肺纤维化有密切关系 ,抗ALD治疗可减轻其纤维化程度。ALD可能与肾纤维化亦有关。提示ALD可能参与了体内多种器官纤维化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正>衰老又称老化,通常是指在正常状态下生物发育成熟后,随着年龄增加,自身机能减退,组织环境稳定能力与应激能力下降,组织结构逐步退行性变,趋向死亡的不可逆转的现象[1]。近几年来,关于衰老机制的研究,中西医学分别建立了不同的衰老学说。中医脾虚衰老学说和现代衰老学说中的免疫学  相似文献   

20.
不同剂量补肾方药对顺铂所致大鼠肾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中药对顺铂(DDP)所致大鼠肾毒性的影响。方法:经尾静脉注射DDP诱发大鼠肾毒性,同时给大鼠灌服不同剂量益气补肾中药,观察大鼠肾组织在光镜及电镜下形态的改变,并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的含量。结果:中剂量益气补肾中药能明显减轻DDP所致大鼠的肾损害,并使BUN含量明显降低。结论:适当剂量的益气补肾中药是拮抗DDP引起的肾毒性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