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研究了env2-3(SF2)抗原与胞壁酰三肽二棕榈磷脂酰乙醇胺(MtP-PE)佐剂合用作为1型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1)亚单位疫苗对人体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受试者为25名未感染过HIV的健康者。env2-3(SF2)为代表HIV-1SF2分离物env基因gp120区的未糖基化多肽,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其分子量约56000,env2-3(SF2)抗原纯度>95%。佐剂为MTP-PE,最后疫苗是在注射前将乳化抗原与佐剂混合制得。采取两种免疫程序,单用佐剂(每次100μg)或在相同佐剂中加低剂量env2-3(SF2)(每次50μg)或加大剂量env2-3(SF2)(每次  相似文献   

2.
作者不久前建立了应用RNA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PV)作重组疫苗载体的系统。构建的PV基因组中核壳区被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gag和env基因片段所取代。由重组痘苗病毒(VV-P1)反式提供核壳蛋白的互补系统使缺损的基因组能被核壳包裹。用这类复制子感染细胞可表达与PV核壳蛋白PV4和PV1融合的重组蛋白。 本研究中,作者采用了表达HIV-1 gag核壳蛋白(p24)以及HIV-11.5kb env基因的有核壳包裹的复制子。这种复制子是在VV-P1存在的情况下经20次连续传代获得的。将这种有核壳包裹的复制子在2型PVLansing株存在的情况下传代(共感染)可使复制子被PV核壳蛋白所包裹。这种类型的复制子至少经三次连续传代后仍然存在。将这种表达HIV-1 gag、被2型PV Lansing株核壳包裹的复制子经肌肉、直肠或胃途径接  相似文献   

3.
除1型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1)外,HIV-2也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因。故抗-HIV的筛检试验对HIV-1和HIV-2两种抗体均应充分敏感。本文介绍一种夹心型的免疫试验,采用HIV-1病毒裂解物和HIV-2包膜(env)合成肽联合作固相抗原。HIV-2 env合成肽经液相和固相技术结合制得,通过硅胶层析纯度达95%以上,与牛血清白蛋白  相似文献   

4.
含有编码1型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1)env蛋白的HIV-1特异性DNA疫苗可诱导强的体液和细胞介导免疫应答。作者用不同品系的小鼠研究了HIV-1特异性DNA疫苗诱导抗体产生及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遗传学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含HIV-1gp120基因抗原决定簇的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并初步评价其免疫效果.方法 将HIV-1gp120基因抗原决定簇插入到脊髓灰质炎病毒表达载体PSVA14中,构建含HIV-1gp120基因抗原决定簇的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转染入Hela细胞,通过PCR,酶切鉴定等方法对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载体进行了表达鉴定,并通过氯仿-PEG/NaCl-氯仿三步法纯化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利用免疫酶法,Western blot方法对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作了初步的免疫效果的研究.结果 构建的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在Hela细胞内可以正确的表达gp120基因,并能感染293细胞而不产生细胞病变,并能随293细胞的传代被复制克隆.结论 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能正确的表达gp120基因,并能感染人正常细胞,初步证实了其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由野型病毒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和组织培养中经多次传代而得。有证据表明,1型疫苗与亲代野毒株相比,有多处减毒突变;而3型病毒仅有两处突变。在发达国家2和3型Sabin疫苗株与接种者的少数脊髓灰质炎有关。脊髓灰质炎病毒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最新进展提示有可能制备新的、与1型病毒同样安全的2和3型疫苗。作者将含1型Sabin疫苗抗原位点1的1174个硷基对的PstⅠ限制性内切酶片段亚克隆到噬菌体M13 mp18中。用3型3.370株抗原位点1区的8个氨基酸取  相似文献   

7.
作者比较了用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强效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EP)或两者联合免疫后,婴儿鼻咽部抗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颗粒蛋白、抗完整病毒和抗胰蛋白酶处理后的病毒抗原的分泌性抗体应答.研究对象为纽约某儿童医院接受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接种的4组婴儿.第1组接种  相似文献   

8.
基因免疫接种或DNA疫苗接种能诱导抗1型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1)结构和酶基因产物的广泛免疫应答,故作者提出可否利用编码gag/pol/rev以及env/rev与辅助基因免疫原的多重基因表达盒来开发一种新型HIV-1疫苗。包括HIV在内的许多慢病毒的调节基因tat与rev以及辅助基因nef、vif、vpr、vpu和vpx均相当保守,其蛋白产物在病毒致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证实,这些基因的蛋白产物具有免疫原性。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安全有效的、含有辅助基因编码的基因免疫原的抗HIV疫苗。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为研制有效艾滋病疫苗而进行的诱导中和抗体研究工作;并描述了1型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1)包膜上的主要中和性抗原决定簇(PND);讨论了PND的变异性与代表PND的合成肽对中和抗体的诱导。应用代表大多数HIV-1分离株PND顺序的不同肽的混合物以及组建含几个病毒分离株PND的杂交免疫原可解决与PND变异性有关的问题。本文还讨论了另一种有可能诱导某种细胞内免疫力的方法:作者用HIV-1感染者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感染Hut-78细胞获得的细胞克隆(F12),虽有完整的HIV-1前病毒,但不能释放病毒颗粒。并且F12细胞能完全抵抗HIV-1或HIV-2分离株的重复感染。目前,作者试图将该克隆的F12/HIV基因组转入HIV易感细胞以产生同源病毒干扰作用,从而使这些细胞抵抗HIV感染.  相似文献   

10.
最近,Lederle药厂研制成功新型三价Sabin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abin IPV)。新疫苗与其他IPV制剂的不同点在于其D抗原含量和种子病毒株。应用减毒的Sabin株可消除制备过程和免疫接种时接触野病毒的危险性。病毒在恒河猴肾细胞中培养,过滤去除细胞碎片,超滤浓缩,并以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病毒经福尔马林灭活11天以上。1、2和3型的D抗原含量分别为40∶25∶75U/ml。本文报道了对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试验结果。作者对39名既往有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相似文献   

11.
作者分别用Ⅰ、Ⅱ和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疫苗株、MEF-1及Saukett株作免疫原,通过26次融合,用中和试验筛选出350株能稳定地分泌抗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性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其中分泌抗Ⅰ型病毒的McAb55株,Ⅱ型180株、Ⅲ型115株.先用各型的2个参考毒株检测McAb的中和活性,若为阳性,再与每个血清型已知特性的5个类疫苗株(VL)及5个  相似文献   

12.
业已在1500多名血清阴性的健康者中对1型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1)候选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了研究。对HIV-1包膜蛋白gp160和gp120的研究最为广泛。对插入HIV-1包膜(env)基因的活病毒载体构建物痘苗病毒亦进行了研究。HIV-1候选疫苗的耐受性良好,无急性或长期的严重毒性。肌肉注射多剂gp120疫苗能诱生中和抗体、淋巴细胞增殖应答和抗HIV-1 CD4细胞毒性T细胞(CTL)活性。免疫接种痘苗-env构建物后再用包膜蛋白加强一次,亦能诱生中和抗体和抗HIV-1 CTL活性[Ⅰ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限制性CD8细胞]。迄今,已发现接种者的血清能在体外中和实验室适应的HIV-1株,但不能中和原始分离株。  相似文献   

13.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能防止猴免疫缺陷病毒( SIV)阴道传播的疫苗 ,SIV通常在暴露后 1年内引起艾滋病样疾病。目前正计划对该疫苗的 HIV形式进行临床试验。  为研制 SIV疫苗 ,研究人员用脊髓灰质炎病毒 Sabin 1和 Sabin 2疫苗株构建了新型病毒载体 ,用以产生一系列含有 SIV pol、gag、env、nef和 tat重叠片段的新病毒。对 7只食蟹猴滴鼻接种两种含 2 0种转基因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混合物 ,5个月后加强 1次。由于 Sabin疫苗株太小 ,无法携带大部分 SIV基因组 ,因此 ,为包含多种SIV片段 ,采用多成分混合…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阻止脊髓灰质炎的爆发流行,1985年2~3月芬兰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三价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的免疫接种运动。本次研究的健康儿童组,已于1984年11月接种过一剂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作者报道了这部分儿童排毒和抗体应答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138份粪便标本中有88份分离出1种或1种以上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株。Ⅲ型病毒除2株外,皆显示类Sabin株抗原特征。106份咽拭子标本中只有1份病毒分离试验阳性。该阳性儿童在4个月前脊髓灰质炎流行期间也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 2期临床研究中考核了金丝雀痘病毒的 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HIV- 1 )抗原在高危和低危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重组金丝雀痘病毒 AL VAC v CP2 0 5表达的 HIV- 1基因产物 ,包括 HIV- 1 L AI株gag基因表达的 p55多蛋白 ,HIV- 1 LAI株中可表达蛋白酶活性的 pol基因部分 ,HIV-1 MN株的部分 env基因表达的 gp1 2 0 ,HIV- 1 L AI株的 gp4 1跨膜区。试验中同时使用重组 gp1 2 0亚单位以提高抗体和辅助性T细胞应答。  试验采用双盲法进行 ,分别在 0、1、3、6月于左臂肌肉注射 v CP2 0 5或安慰剂 ,于右臂注射 gp…  相似文献   

16.
作者用重组痘苗病毒/噬菌体T7杂交系统在Vero细胞中表达1型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1)包膜基因,产生重组糖蛋白(rgp)160抗原,并加入0.25%脱氧胆脂、0.20%Al(OH)_3制成疫苗.分别于0、28、178和365天对6名18~60岁未感染HIV-1的健康志愿者以50μg/次肌肉注射,其中4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结构、中和抗原位点以及脊髓灰质炎嵌合病毒疫苗的研制方法和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作者用5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接种7~8周龄的表达人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PVR)的转基因(Tg)小鼠(TgPVR21).IPV A、B和C分别为单价3型Saukett株、Sabin-Pfizer株和Saukett株疫苗.A与B的制备方法及大鼠试验免疫原性相同,C与A、B生产技术细节不同.IPV D和E为三价疫苗(1型Mahoney,2型MEF-1,3型Saukett  相似文献   

19.
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MN、SF-2和Ⅲ B株是广泛用于制备疫苗的三株病毒株.1型HIV(HIV-1)糖蛋白(gP)120和gp41在病毒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HIV 疫苗的首选组份.本文报道了美国圣路易斯大学艾滋病疫苗评价中心进行的HIV-1重组gp120疫苗的安全性与免疫原性的临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对口服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Sabin疫苗)病毒的原神经毒株P3/Leon/37、Sabin疫苗株本身P3/Leon/12a_1b和从服苗引起脊髓灰质炎死亡病例脑组织中分离的回复型毒株P3/119的核苷酸顺序研究表明,仅5'端非编码区472位上的一个核苷酸改变与神经毒力表型相关.在这一位置上P3/Leon/37和P3/119的472位是胞苷(C),而P3/Leon/12a_1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