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rrjk》2017,(1)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90例入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静脉溶栓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65例,把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90例患者中,观察组患者临床再通50例,再通率为76.9%,对照组患者再通7例,再通率28.0%。两组再通率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再配合有效地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疗效,且能降低临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以此为基础进行联合溶栓治疗。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患者采取积极有效且专业科学的的临床治疗方法,配合全面护理,能够有效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实现患者疾病的有效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流程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及临床疗效分析,以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生存率。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3年7月心内科治疗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行流程化护理。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平均住院天数、临床症状缓解天数、死亡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合理有效的流程化护理。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迅速缓解临床症状,规范的护理工作可加强医护合作,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归纳、总结临床护理方法和要点。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和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来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结果:病情好转患者21例,死亡病例2例,治疗的有效率达95%,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满意度达99%。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积极配合医师的抢救工作,可以显著提升抢救的成功率和护理的质量,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林百艳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464-646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9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死亡8例,其余病例好转出院。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正确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提高生存质量,对降低致死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由于急性左心衰而亡,死亡率达到4%,18例患者尚未达到再通标准,30例患者完全符合冠脉再通标准,再通率达到60%。结论:早期溶栓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再灌注的重要治疗手段,加强临床护理配合是提高早期溶栓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3年4月收治AMI患者62例,对其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护理效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经治疗与精心护理后,均未出现脑出血或变态反应,其中,53例患者(85.48%)实现再通;8例患者(12.90%)有并发症发生,其中皮肤黏膜出血3例,牙龈出血2例,血尿3例;1例患者(1.61%)因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初步护理、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心电监护、并发症预防等几方面展开急诊护理,可有效配合医生展开AMI抢救,对于患者成功抢救、挽救生命安全意义重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显效53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阶段性护理效果明显,提高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急救护理措施,采用问卷的形式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CL-90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91.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效果较佳,改善了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了治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4月-2008年4月53例ICU心肌梗死患者,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对所有患者实施采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对所有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住院时间缩短。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同时改善监护环境,可以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利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3):196-197,163
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等。结果血管恢复再通82例,占91.1%;其中3例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经及时抢救后心律恢复;轻度出血2例;一过性低血压4例;均经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满意,严密病情观察与合理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后遗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的急救护理特点。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早期静脉溶栓急救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早期静脉溶栓的急救护理,导联中ST段会随着溶栓的治疗快速下降的患者占64例,通过辅助化验室心肌酶谱峰值的检查,早期静脉溶栓的再通率为77.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早期静脉溶栓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提高冠脉的再通率,减少梗死发生率和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分析急诊护理路径以及传统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0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l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对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加以随机分组。对47例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选择急诊护理路径的方法进行干预;对43例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临床选择传统护理的方法进行千预;对两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以及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等进行对比。结果:在急诊停留时间、临床急救时间以及分诊评估时间几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实施急救护理的过程中,临床有效应用急诊护理路径模式,能够将患者的抢救效率显著提高,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疾病的康复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手术后的护理。方法对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各大脏器护理、疼痛护理、营养护理、伤口护理、家属配合等。结果90%的患者在较舒适的环境下顺利的康复。结论对患者的精心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疼痛,使患者尽快康复,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急诊护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36例进行静脉溶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资料,分析总结早期的诊治和护理经验.结果 2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积极溶栓抢救和精心护理,溶栓时、溶栓后各种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及控制,静脉溶栓成功194例,成功率82.2%.结论 静脉溶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精心的护理,可及时地发现以及预防各种并发症,从而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19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存率.方法?通过总结19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通过细致的护理和治疗,所有急性心肌梗死全部渡过急性期.结论?采用合理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通过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合理治疗及护理,死亡1例,其余患者平稳过渡急性期,效果满意。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合理的治疗、护理及相应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治愈率,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PTCA加支架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治疗时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采用急诊PICA加支架术治疗的患者60例,就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PTCA加支架术后均再通,再通率为100%。1例因原肺部感染加重死亡,其它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1.5d。结论在PTCA加支架术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开展心理护理,针对性的行围术期的观察护理及健康教育,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取得了较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50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0例患者中冠脉再通的有104例,占69.3%,7例心肌梗死复发,复发率为4.7%,出现出血症的4例,占2.7%,死亡1例,占0.7%。结论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精心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病变冠状动脉的再通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在高唐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复发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应用效果明显,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心律失常复发率,提高患者护理总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