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教育在婴幼儿保健门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早期教育在0~3岁婴幼儿保健门诊的应用,探索一条适合婴幼儿保健门诊的服务模式。方法将到我院儿保门诊行健康体检的42d足月婴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由儿保医师对其家长进行早期教育及疾病预防指导,由家长对孩子实施以上措施;对照组婴幼儿行常规保健指导。两组婴幼儿均定期进行体格发育、营养状况及神经精神发育评估,并于生后9个月、12个月、18个月用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婴幼儿智力量表(CDCC)进行智力测试。结果实验组于生后9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智力发育指数(MDI)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高于对照组;体格发育主要指标(体重、身长)高于对照组;营养性及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教育可促进婴幼儿智能发育及体格发育,并能减少常见营养性及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将早期教育纳入医疗单位婴幼儿保健门诊常规工作是切实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早期教育和干预对婴幼儿生长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名3月的婴儿作为实验组进行早期教育,由指导人员定期跟踪观察、评价。满1岁与200名未接受早期教育的同龄婴儿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等方面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体格发育(身长、体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早期教育和干预可提高婴幼儿的智能发育,早期教育指导应纳入社区儿童保健常规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早期干预对儿童发育和行为的长期影响。方法抽取1999年10月至2000年3月在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建卡的正常孕妇140名,按奇偶数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名,两组儿童均接受系统保健。早期干预组自胎儿5个月至婴儿1岁期间在医生指导下实施早教训练,1~3岁期间提供家长训练手册由家长在家中训练,对照组不接受早期训练指导。在两组儿童1岁及3岁时进行体格测量和Gesell发育水平评估,在两组儿童7岁时进行体格测量、WISC-R测试,以及行为问题评估,分别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1岁、3岁和7岁时,两组儿童的体格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岁时早期干预组小儿在细动作、应物能、言语能及应人能等4个能区的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3岁时早期干预组小儿在言语能及应人能等2个能区的发育商高于对照组。7岁时两组儿童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两组男童的学习问题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干预组好于对照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两组男童的违纪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干预组好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干预可能对儿童的心理行为产生长期积极影响,对婴幼儿的智能发育有积极的作用,但对儿童智能发育是否有长期影响、影响有多大,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早期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早期教育时0~2岁婴幼儿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以便制定本地区早期教育实施方案,进一步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方法 选择2005年8~10月在长春市妇产科医院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共11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两组小儿均按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要求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及保健指导,同时对实验组小儿进行定期脑潜能开发训练指导.于出生后1岁、1岁半、2岁时分别对两组小儿进行体格和智能发育检查.结果 两组小儿体格发育的主要指标体重和身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小儿的智能发育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小儿1岁、1岁半、2岁时的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f分别为7.84、8.52、8.76,均P<0.01).结论 早期教育能够促进婴幼儿的智能发育,提高发育商.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早期儿童保健对婴幼儿身体发育及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样本数量为72例,研究对象为我院门诊接诊的婴幼儿,研究时间段为2017年2月-2018年5月,对本期间选择的研究对象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将使用基础保健方式的婴幼儿设定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之上使用早期儿童保健干预的婴幼儿设定为实验组,每组样本数均为36例,观察两组婴幼儿的身体发育及智力发育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后,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运动发育指数(PDI)及智力发育指数(MDI))及身体发育(身长、头围及体质量增长情况)指标相对于对照组明显较优,且统计学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幼儿在就医时,通过早期儿童保健干预方式,可使其智力发育及身体发育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早期干预促进窒息儿智能发育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评价早期干预对窒息新生儿智能发育的效果。方法 足月窒息儿(阿氏评分5分钟≤6分)随机分为干预组(64例)和常规育儿组(55例)。正常对照组65例。三组在性别、母亲文化、环境主体格发育方面无明显差别。0~2岁早期教育大纲参考了国内有关资料,比正常儿童发育提前1个月左右,内容包括运动、认识、语言和社会能力。早期干预是通过家长进行.结果 早期干预组1.5岁精神发育指数(MDI)比常规育儿组平均高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集体式亲子教育对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的30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家长是否自愿让早产儿参加集体式早期教育指导的原则,将其分别纳入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在常规儿童保健指导服务的基础上,干预组按照本研究制定的早期教育计划,定期从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社会交往、语言等方面进行早期集体式亲子教育,对照组不予相应干预。干预1年后,采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两组婴儿进行神经心理发育评估。结果干预组总发育商、大运动、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而两组在精细运动和语言方面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对两组婴幼儿总发育商(DQ)进行分级比较发现,干预组DQ评分115≤DQ130的比率高于对照组,70≤DQ85比率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集体式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婴儿神经心理发育,尤其在大运动、适应能力及社会交往方面更为显著,但对于精细运动和语言方面的能力则需更长时间干预才能追赶到足月儿水平。  相似文献   

8.
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40名正常新生儿分为早教实验组和对照组。早教组参考鲍秀兰主编的《塑造最佳的人生开端》制定早教方案,指导家长对儿童进行训练,并由儿保人员进行定期追踪;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服务。两组小儿均于1岁、1.5岁用婴幼儿智力发育测验量表(简称CDCC量表)进行智力发育测验。结果:实验组在完成感知觉、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及社交行为五大领域的平均月龄早于对照组。智能发育指数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教育有利于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相似文献   

9.
早期教育和干预对婴儿智能影响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和干预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早期教育和干预门诊从出生到1岁一直接受早期教育和干预的刚满1周岁小儿50人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定期体检的刚满1周岁小儿51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小儿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制定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智能测验,了解小儿的智能发育情况。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发育商平均高14.4分,差异显著(P<0.001)。结论:早期教育和干预对婴幼儿智能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在社区儿童保健中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发展在社区儿童保健中的推广应用意义。方法 把400个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200名和实验组200名,对实验组进行早期教育、营养监测、睡眠指导、疾病预防等,在1岁时进行发育商和营养的对比。结果实验组的发育商和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在基层儿童保健中通过早期教育、营养干预,能促进小儿智能的发育及降低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早期综合发展可以作为适宜技术向社区推广应用。同时开展健康教育使家长在儿童睡眠、疾病预防、营养等方面掌握科学的育儿技术,间接促进儿童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和神经发育的影响,为开展早产儿早期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6月出生的早产儿295例,根据家长意愿分为干预组(150例)和对照组(1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系统保健和育儿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指导和个体化训练,比较两组早产儿矫正月龄6个月和12个月时体格和神经发育情况。结果干预组早产儿体格和神经发育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早期综合干预,对其体格、智力及运动能力发育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保健服务与早期综合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以便指导家长增强育儿意识,更好地促进儿童全面健康的发展。方法选择200例在正常足月产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儿童接受一般保健服务,实验组儿童开展家长教学、早期综合教育、增加体检及喂养指导频率、定期进行膳食分析等综合指导。分别在儿童6、12、24月龄比较两组体格发育情况;于6、12月龄比较智力发育情况。结果实验组儿童6、12、24月龄身高、体重、头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12月龄智力发育也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健服务与早期综合教育对儿童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力发育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来自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收录的125名早产儿,按家长意愿分为早期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69例)。干预组:纠正胎龄满40周后做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评,评分<35分者,建议在医院进行干预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治疗,配合运用导平、脑循环治疗仪等);评分≥35分者,向家长发放指导手册,指导家长在家中进行干预训练。在随访中根据神经测评情况调整干预方法。定期对早产儿进行全面早期教育的基础上重点进行运动训练,所有婴儿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和神经运动检查。对照组在儿保门诊接受常规育儿指导。结果两组男女比例、平均胎龄和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和纠正胎龄40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有可比性。8月龄时CDCC智测结果干预组89、88分,对照组84、8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早期干预可促进早产儿智力和运动发育、促进脑瘫康复。该结论还需大样本研究做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1岁以内孤独症警示指标阳性患儿进行随访3年,了解孤独症警示指标阳性患儿的结局及预后。方法 在高危儿门诊采用2010年卫生部颁布《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中婴儿期孤独症警示指标对阳性患儿进行跟踪检查、家庭干预指导、定期评估及3年随访;并将3岁时确诊孤独症的儿童(实验组)与随机抽取的儿童孤独症门诊就诊的相同年龄段的儿童(对照组)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评估,将各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警示指标阳性患儿35人中3年后确诊孤独症谱系障碍30人,5例其他,包括智力发育迟缓2例、先天性色素失禁症1例、结节性硬化1例,先天性盲童1例,所有患儿均进行早期干预;两组ASD儿童CARS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证实对照组严重程度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esell发育量表检测两组5个能区数值均低于正常,但对照组的儿童各能区平均水平均低于实验组,且各能区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利用婴儿孤独症早期阳性警示指标进行儿童孤独症的早期筛查具有可行性,有利于减轻孤独症的严重程度和提高孤独症儿童的各项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并分析在儿童保健门诊中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出生的8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参与研究的全部新生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新生儿42例.给予对照组新生儿常规体检、接种疫苗以及营养指导等常规化干预,给予观察组新生儿临床路径干预,对两组新生儿的体格与智力发育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新生儿6个月时的体格与智力发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12个月时的体格与智力发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门诊工作中,对新生儿采取临床路径干预,能够使新生儿的体格以及智力水平均得到提升,值得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亲子乐园对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影响,以更好的开展儿童早期教育工作.方法 向家长宣传、讲解亲子乐园的重要意义及活动时间、内容等,家长自愿报名参加.选取2008年4月~2008年10月期间体检的2岁儿童共221例,其中参加亲子乐园1年以上的儿童109例,作为观察组,普通养育儿童11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小儿进行贫血、佝偻病的发病情况及智能发育的对比调查.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小儿贫血的发病率分别为1.83%和7.10%,佝偻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0.09%和30.36%,两组贫血、佝偻病发病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6.18、9.46,均P<0.05);观察组小儿智力发育指数为111±11、运动发育指数为116±9,对照组小儿智力发育指数为100±8、运动发育指数为107±9,两组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5.89、6.17,均P<0.01).结论 亲子乐园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亲子教育能有效降低贫血、佝偻病等常见病的发病率,同时对儿童智能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早期综合干预对发育临界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筛查出的总发育商为70~85分的0~6岁发育临界儿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以体检为主的保健的基础上的常规早期教育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早期教育指导基础上,还进行了早期综合干预,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对两组患者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进行测查,比较两组发育临界儿干预效果。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发育商数、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交行为的得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总有效率达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35,P〈0.01)。结论:早期综合干预能提高发育临界儿的神经心理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无脑损伤的早产儿按照不同的气质类型进行早期干预,探讨其效果,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方法】 选择无异常分娩史、头颅检查除外脑损伤的早产儿49例(早产儿组),设正常足月儿48例为对照组。应用小婴儿气质问卷和幼儿气质评估表对早产儿组和对照组进行气质测评。早产儿组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和气质干预,干预1年后与对照组儿童进行气质比较。 【结果】 干预前两组气质分类结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产儿组干预后E及I-E型气质儿童增多,干预前后气质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P<0.05)。 【结论】 早期教育和气质干预可以促进早产儿气质良好发展,不同气质特点婴幼儿应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9.
佛山市0~2岁婴幼儿神经精神发育筛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梁燕琼  余新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5):124-125
目的尽早发现儿童发育异常,以便施行早期干预.方法从2000年开始,对我院儿童系统管理的婴幼儿从1月龄开始,1岁内3个月一次,1岁后半年一次,定期进行智能发育筛查.对发育落后的儿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早期干预,并对家长进行早期育儿及发育指导.选择其中健康儿童进行纵向分析.结果我院系统管理的儿童智能发育合格率逐年提高,而发育落后率逐年下降(P<0.01).结论对0~2岁儿童开展神经精神发育筛查,能更全面地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早期教育对提高儿童综合素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早期教育对儿童智能发育长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婴幼儿期早期教育对儿童智能发育的长期影响。[方法]将140名正常孕妇随机分为早教组和对照组,早教组自胎儿5月至婴儿1岁期间在医生指导下实施早教训练,1~3岁期间提供家长训练手册由家长在家中训练。1岁和3岁时使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测试,7岁时使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进行测试。[结果]1岁和3岁时早教组儿童的发育商高于对照组儿童。7岁时两组儿童智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教育可促进婴幼儿的智能发育,但未发现对学龄儿童存在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