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炬其人,称得上“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无论对病人还是对同事,都是柔声细语,不疾不徐.采访中,他笑谈自己有“三痴”——对看病“痴”,对管病人“痴”,对科研“痴”.我好奇地问他“痴”是一种什么状态,他想了想,认真地回答:“就是做一些在别人看来是傻事的事吧.”  相似文献   

2.
现代紧张理论认为,紧张反应的产生及强度不仅是由于紧张刺激因子的作用,还与个体对紧张因素的感知程度及应对行为方式有关[1].A型行为是一种行为一情感综合征[2],具有急躁、情绪不稳、争强好胜、缺乏耐性、常有时间紧迫感等特征.为探讨A型行为特征对职业紧张的影响,于2006年对浙江省宁波市部分企业的在职职工进行了职业紧张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3.
介绍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验组合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5  
目前,已有许多神经行为测验方法,用于评价职业人群接触毒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由于各家所用方法不同,难以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妨碍了行为毒理学的发展。 为此,WHO决定在世界范围内,推荐一种较简易的“神经行为核心测验组合”,作为早期检测职业人群接触神经毒物所致损害的统一方法,并已组织我国及美国、巴西等八个国家专业人员先行试用。该组合用于测验以下七种神经行为功能,即情感、注意力/反应速度、听记忆、手工操作敏捷度、感知-运动速度、视感知/记忆和运动稳定性功能。 为保证使用条件的统一,测验组合附有测验指南,规定操作、导语、评分及结果解释的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音乐处方”是人们利用轻松愉快的音乐,帮助病人心理和躯体恢复健康的一种特殊疗法。应用“音乐处方”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效应,可促进认知、情感、思维、运动、社会和知觉的发展和启迪等。 音乐与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国古代音乐就被视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患者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存在障碍,精神活动不协调,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缺乏自知力,不认为是病态,临床上虽然口服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但部分患者症状缓解后治疗中断率和疾病复发率较高,影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和社会功能恢复.有效和足够的心理干预治疗被认为是目前解决患者认知障碍,降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断率、复发率,达到临床痊愈标准的首选治疗方法[1-3].笔者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心理干预,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患者就医感知价值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患者就医感知价值研究是顾客感知价值理论在医疗服务领域研究的延伸.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就医感知价值内容、就医感知价值测量以及患者行为关系影响三个方面.整体来看,国外的患者就医感知价值研究层次与当前的顾客感知价值研究基本保持同步,即已进行到了价值测量和行为关系深入探究阶段.而国内主要停留在概念导入和观点探讨阶段,严重滞后于国外研究和国内其他服务管理领域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唐文 《保健医苑》2005,(5):46-47
<正>人们很早就知道音乐对人的情感和心理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古籍《礼记》中提到“乐者心之动”,“乐者德之华”,“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乐记》非常精辟地论述  相似文献   

8.
卫生影视中的音乐效应(250014)山东省卫生防疫站王爱国李凤英在卫生影视中,音乐作为内容的重要表现手段,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画面上有声源,再就是画面上无声源。音乐的作用一、抒发情感。“音可传情,曲可达意”。音乐可用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抒发人物难...  相似文献   

9.
业余爱好可使人们的生活充实,精神满足,但要爱之有度、行之有方,才会对人体健康长寿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否则可能会“玩物丧志”、于养生保健反而不利。 音乐 《史记·乐书》说:“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疏精神,而和正心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音乐能使人陶然其中,起到保健和治疗机体疾病的作用。愉悦的旋律能增加心脏收缩力量,使血压正常,还能抚慰神经系统。组成八度音的12乐音与我们机体的12个系统能  相似文献   

10.
《长寿》1995,(2)
音乐是化解低落情绪的良药。听音乐对神经系统有积极的调节作用。我国古代就有“五音疗疾”的记载,并有许多“以歌代医”、“以乐代药”的轶闻趣事。西汉著名的辞赋家枚乘在他写的《七发》一文中,谈到吴客探问楚太子的病时,剖析说:“肤气靡曼,四肢痿惰,筋骨挺解,血脉淫濯(阻塞),手足堕窳(无力)”,  相似文献   

11.
《礼记·乐记》是儒教文化的经典之作,因此把音乐放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上来理解;拓宽音乐的应用范围,在修身与养生等现实问题上颇有价值。比如,“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滞之音矣”,就很符合“善调五音,以养其生”的道理。魏晋时期的嵇康在《养生论》一书中记述西汉窦公用音乐养生所产生的奇迹,说窦公幼年时不幸双目失明,整日郁郁寡欢,忧闷成疾。后采学会了弹琴,每遇不悦之事,即以琴抒怀,渲泄情感,调节心志,久之不但解除了病痛,而且还奇迹般地活到了180岁。嵇康为此大发感慨道:“窦公无所服御而致百八十,  相似文献   

12.
陈方方  孙耀挺  张龙  汪凯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0):1565-1567
自闭谱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以社会交往、语言交流障碍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1].《精神疾病统计诊断手册》第5版(DSM-5)将其临床表现主要分为社会化和非社会化特征2个方面,即社会交往与沟通障碍,重复刻板的兴趣、行为以及活动模式[2].研究表明,情绪加工障碍是ASD患者的核心症状之一[3].研究者根据目标指向将情绪感知划分为2个维度,即指向他人情绪状态的共情以及指向自身情绪状态的述情障碍[4].共情是指个体感知或想象他人的情感,并部分体验到他人感受的心理过程[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煤制甲醇作业环境对工人神经行为的影响. [方法]选取某煤化工分公司甲醇厂114名脱硫泵房作业人员为暴露组,另选该厂管理人员102人为对照组.测定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神经行为测试组合对研究对象的情感状态和神经行为功能进行测试. [结果]在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多种有害因素浓度相对较低,均在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范围内.在情感状态方面,暴露组“有力-好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行为测试项目中,“简单反应时”中的“最慢反应时”、“手提转捷度”、“数字跨度”以及“视觉保留”测试结果暴露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煤制甲醇作业可导致工人神经行为中反应速度、运动速度和记忆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音乐作为人类最自然的情感表达,也是一种十分富有情感的艺术.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渗透情感体验,能够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强化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让其体会到音乐独特的美,并且对于塑造人格和陶冶情操方面十分有利.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渗透情感体验的方式,旨在给其提高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而音乐,这一灵动的声音,来到了语文课堂,更有助于学生的情感熏陶,获得情感与审美的体验,拓展了孩子的视野.语文课深层的情感,在音乐的辅助下,诠释的更加到位,更能在学生的心灵中引起共鸣.有音乐,有诗意,在课堂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的语文课堂会变得更加饱满.  相似文献   

16.
":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将该教学方法运用于幼儿音乐教学中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节奏感,掌握音乐节拍,进而对音乐有更好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大大提高幼儿音乐教学质量.本文从研究"体验式教学法"概念出发,研究了幼儿音乐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和现状,重点对幼儿音乐体验式教学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长期暴露于环境有害因素中可对神经系统发育和学习记忆、情感及行为等神经功能方面造成不利影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是近年来研究发现在神经系统效应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内源性神经肽,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其G-蛋白受体实现。因此,文章就CRF及其受体系统在环境有害因素神经系统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71名接触低浓度锰作业工人进行了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接触组工人的情感、听记忆、手工操作敏捷度、视感知/记忆和运动稳定性等测验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长期接触低浓度锰可能对工人的神经行为功能产生损害。  相似文献   

19.
一般而言,社会对精神病的知识了解不多,精神医学远没有普及。许多人对精神病抱有恐惧的态度,甚至称精神病人为“文疯痴”、“武疯痴”和“花痴”。特别是人们对所谓的“文疯痴”缺乏应有的重视,使“文疯痴”最容易错过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的机会,成为精神残疾的主要对象。医学实践证明,精神病不是不治之症,重要的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怎样才能早期识别和早期发现呢?关键是要掌握一定的精神病  相似文献   

20.
音乐与健康     
正听音乐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有效的保健养生方法,具有生理作用、心理作用和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的治疗效果。音乐的作用在生理方面,音乐可以调整睡眠,缓解疼痛,协调神经生理功能,提高全身运动能力。音乐可以调节呼吸、血液循环系统,使呼吸频率和脉搏发生改变,降低血压,减少呼吸道阻力。音乐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明显,可以改变注意力、增强记忆、改变情绪和行为。不同音程、力度、速度的音乐可以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