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少年儿童400名智能发育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少年儿童智能结构和智力发育的相关因素。【方法】在苏州某中学选择新生400名,采用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测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有关影响因素。【结果】研究表明与智商水平有显著性相关的影响因素是父亲文化程度、母亲的年龄、职业,儿童的健康状况、早产、早期爬的能力、语言、操作能力、看电视、家庭中有课外读物和家长的期望值等。【结论】家庭文化环境对儿童智力的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幼儿气质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幼儿气质的相关因素。 【方法】 对 2 3 4名合格对象采用PCR、VNTR多态性分析技术 ,检测其DRD4exonⅢ 48bpVNTR ;用TTS测查其气质 ;用家庭因素问卷了解其家庭环境因素。  【结果】 幼儿气质类型与性别、父亲对子女不良行为采用说理的教育方法 ,父母亲生活规律、父亲性格随和、母乳喂养、产伤、脐带绕颈、出生体重有关 ;幼儿气质维度与性别、父亲 (或母亲 )对子女不良行为的处理方法、父母亲及带领人文化程度、父母离异、是否经常感冒、父母亲生活规律、DRD4exonⅢ 48bpVNTR等因素有关 ,影响注意力分散度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是 :DRD4exonⅢ 48bpVNTR >母亲文化程度 >父亲生活规律。  【结论】 幼儿气质受家庭环境和DRD4ex onⅢ 48bpVNTR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早期智能发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研究儿童智能发育干预模式,探索父母早期智能开发指导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可行性。【方法】选择来儿童保健门诊的0~1岁婴儿,分干预组(65人)和对照组(62人)。对干预组小儿实施早期智能开发指导,两组均参加儿童保健常规定期监测和指导。测定基线和终末时(训练8个月)小儿的体格发育指标和发育商(developmentalquotient,DQ)。【结果】基线和终末凋查时两组小儿的身高、体重、头围评价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终末调查时干预组的DQ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研究采用的干预方案简单易行,易被家长接受。早期干预可以提高幼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4.
早期教育对足月儿智能发育的近期效果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早期教育对正常足月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方法】 将 61例足月儿随机分成早期教育组 ( 3 1例 )和对照组 ( 3 0 )例 ,两组围产期情况相似。教育组从新生儿期开始接受早期智能教育。 【结果】  9月龄时两组智力和心理运动发育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而 1岁时智力发育指数早教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小儿 (P <0 .0 1)。 【结论】 早期教育对足月儿智能发育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了解低出生体重儿 1岁、2岁时体格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 11~ 13个月、2 3~ 2 5个月时进行随访 ,测定其体格发育指标 ,并与正常对照儿进行比较。询问幼儿出生后 4个月内主要喂养方式、辅食添加及断奶时间、平时主要看护方式、父母的职业和文化程度等 ,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1岁时低出生体重儿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 ,2岁时低出生体重儿身高、坐高、体重等指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与儿童体格发育指标呈显著性相关的因素是 :儿童的年龄、性别、出生孕周、是否低出生体重儿、父母亲文化水平及喂养方式等。 【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 1岁及 2岁时体格发育均落后于正常对照儿 ,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研究菏泽市城区0~3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便制定适宜的个体化指导方式。【方法】使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菏泽市城区800名0~3岁儿童进行神经心理发育测试及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800名儿童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符合正态分布。0~3岁儿童DQ受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早期促进教育、科学的养育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且各因素对不同月龄儿童DQ的影响程度不同。【结论】菏泽市城区0~3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正常。根据儿童DQ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制定个体化的养育指导,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对0~18个月正常婴幼儿体格潜能、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05年6月出生于怀柔区的正常足月新生儿60人,按照1∶1配对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实验组进行早期智能开发指导,两组小儿均参加儿童保健定期监测和指导。并于生后1岁、1.5岁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智能发育测查。【结果】体格发育主要指标(体重、身长)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于1岁、1.5岁时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和提高婴幼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父亲受教育水平及父亲职业对婴儿早期智能发育的影响。 【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 3、6、9月龄婴儿 1 0 69名 ,进行DST智能测定。 【结果】 经多因子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父亲受教育水平不同 ,婴儿 6月龄的发育商 (P <0 .0 5)和 9月龄的发育商 (P <0 .0 1 )均差异显著。父亲职业不同 ,3月龄婴儿运动能区差异显著(P <0 .0 5) ,9月龄婴儿的运动能区、社会适应能区、智力能区和发育商均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父亲受教育水平及父亲职业对婴儿智能发育有显著影响 ,应重视父婴交往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郑州市婴幼儿智能发育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儿-心量表"),对280名0~3岁儿童进行智力测验。结果被调查婴幼儿发育商平均为91.27±12.669,发育商偏低及低下率分别是26.79%和5.36%;各能区发育持平率不高,为29.59%~46.94%;发育落后率较高,为38.16%~62.24%,以精细动作落后率62.24%为最高;性别、高危新生儿、父母文化程度、早期教育是儿童智能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郑州市婴幼儿智力发育整体水平一般,应重点加强6~12个月婴儿精细动作、0~3岁儿童适应能力、2~3岁儿童大运动的指导、训练,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可对婴幼儿智能发育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早期家庭干预促进围产期高危儿智能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提高围产期高危儿的生命质量。 【方法】 将 5 38例围产期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 (2 6 9例 )和对照组 (2 6 9例 )。另设正常儿组 10 6例。干预组从出生起开始接受干预。干预以家庭为中心 ,研制一套适合我国国情早期干预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根据小儿不同年龄、不同智能发育指数 ,给家长打印出图文并茂针对性强的个体化有目的的具体训练方案及营养指导建议。 【结果】 高危儿干预组智能发育指数 (MDI)方面在其 12、18、2 4、30、36个月时得分均高于高危儿对照组及正常儿组 (P <0 .0 0 1)。在高危儿对照组中 3岁时智力低下 36例占 13 .38% ,而高危儿干预组无 1例智力低下。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为 :孕期营养、母亲文化程度、喂养方式、母亲职业、母孕期年龄等。 【结论】 采用本软件系统进行早期家庭式干预对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应用成果的不断积累,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立体直观展现各地建设情况、客观找准发展短板并引领发展方向十分必要.围绕治理、建设、应用等层面构建我国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模型,并对应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核心指标,采用专家打分设置指标权重,兼顾科学合理性、可操作性、导向性,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纯母乳喂养和纯人工喂养对足月儿及早产儿在6个月体格发育、智力、运动发育、气质类型及气质各维度得分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论证母乳喂养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为推进0~6个月纯母乳喂养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方法 本课题选取足月儿97例和早产儿67例。即共分为四组A组为足月母乳喂养组(54例)、B组为足月人工喂养组(43例)、C组为早产母乳喂养组(38例)、D组为早产人工喂养组(29例)。测量A、B、C、D四组在出生、42 d、2、3、6个月时的体重、身长和头围,并计算其净增值。测试6个月时(早产儿纠正月龄6个月时)的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气质类型及气质各维度得分,进行比较。结果 生长发育方面,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出生~42 d、42 d~2个月、2~3个月三个时间段体重净增值大于人工喂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足月儿来说,母乳喂养分别在2~3个月、3~6个月两个时间段和出生~42 d、2~3个月两个时间段,对应的身长和头围净增值较人工喂养多,对于早产儿来说,母乳喂养分别在出生~42 d、42 d~2个月、2~3个月、3~4个月四个时间段和42 d~2个月、2~3个月两个时间段,对应的身长和头围净增值较人工喂养多。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6个月测量的智力、运动发育指数较人工喂养的高。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在小儿气质形成上无差异。结论 纯母乳喂养不论对足月儿还是早产儿6个月时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均较纯人工喂养高,而体格发育优势主要集中在出生后前3个月,而足月及早产婴儿在6个月时的气质类型与是否母乳喂养无明显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涵盖30年的昆明地区0~6岁儿童生长发育调查数据,从中研究分析他们生长的长期趋势,为建立昆明地区0~6岁儿童身体发育指数的指标体系奠定基础。 【方法】 对昆明地区参与卫生部领导下的全国九市自1975年起每隔10年一次至2005年共计四个调查年段,“0~6岁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昆明地区调查数据(体重、身高、胸围的均值),进行儿童身体发育指数(维尔维克指数,身高胸围指数)的研究。 【结果】 维尔维克指数:均值没有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大,出生后由低向高至3月龄达高峰,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均值在下降,0~6岁的转折点主要在生后3个月。学龄前一直处在出生后的下降阶段。昆明此指数约10~12月龄与出生时相同。身高胸围指数:出生后至1月龄升至高点,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在减小,至学龄前无升高趋势。胸廓发育农村总体好于城区,只有一个年段,1995年是城区好于农村。30年的均值最高在1975年调查年段农男组,其值以后一直未被超越。但是2005年自3岁组,城市男女童该指数均值已表现出明显超越农村同龄儿童的趋势。 【结论】 30年来昆明地区0~6岁儿童的生长发育呈现波浪状生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昆明地区0~6岁儿童生长的长期趋势,为建立昆明地区7岁以下儿童身体发育指数指标体系奠定基础。方法 对自1975-2005年参与全国九市自1975年起每隔10年1次,至2005年共计四个调查年段的“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的公开发表的昆明地区调查数据(体重、身高的均值),进行儿童身体发育指数(二项指数)的计算与比较。结果 1)作为反映人体和现实营养状况的克托莱指数、评估婴幼儿营养状况的考乌浦指数是农村先高后低、城市是先低后高,呈现出1975年段,是农村好于城市,以后的调查年段则是城市好于农村;2)克托莱指数在6~16月年龄组均出现1~2个短暂的增长停滞期;3)1975~2005年昆明地区0~6岁儿童的生长发育呈现有城郊差别,总体向上的波浪状生长趋势。结论 考乌浦与克托莱指数,可以较好的反映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早期阴道出血对足月分娩婴儿发育的影响。方法:分别以89名孕早期有阴道出血史的足月分娩婴儿的母亲为暴露组和155名在整个妊娠期间无阴道出血的足月分娩婴儿的母亲为对照组,用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测试婴儿的智力发展指数和精神运动发展指数,用Carey婴儿气质问卷评定婴儿气质,并进行分析。结果:孕早期有出血史的孕妇所分娩的足月婴儿产前或出生时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胎龄小于对照组,检查时精神运动发育指数低于对照组;智力发展指数、气质类型、体格发育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早期阴道出血在足月分娩的婴儿中仍然是影响胎儿宫内发育的因素之一,且可能影响到其出生后的精神运动发育。  相似文献   

16.
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改进及其软件开发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通过对《军队医院护理质量主要评价指标》在运用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的分析,结合实际对原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形成了一套既能从宏观上全面反映医院护理质量达标情况。又能从微观上具体反映各临床科室护理质量达标程度及名次排列的评价体系,使护理质量管理更具针对性。在此基础上又介绍了研制出的适合医院护理工作特点的《护理质量综合评价》软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智能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的影响。方法选取自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发生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基础的育儿方法,干预组在其基础上对于体格生长及智能发育给予早期干预,对比两组早产儿出生时身体质量、胎龄、出院时身高、出院时身体质量、住院时间、不同月龄时体质量和身高标准差(SDS)、MDI及PDI值。结果两组早产儿出生时身体质量、胎龄、出院时身高、出院时身体质量、住院时间、出生时体质量和身高SDS值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常规组和干预组出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较出生时的体质量和身高SDS值相比均有提高(t=2.02—4.73,均P〈0.05),干预组较常规组提高更加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3、2.35、2.67、2.11、2.59、2.84,均P〈0.05)。干预组较常规组相比出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MDI值均明显提高(t值分别为2.56、2.89、3.42,均P〈0.05),PDI值也均有明显提高(t值分别为2.15、2.62、2.76,均P〈0.05)。结论在常规育儿基础上给予早期干预对宫外生长发育早产儿的体格生长发育及智能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6~12个月婴儿喂养指数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我国婴儿喂养指数,作为一种评估儿童喂养实践与其营养结局关系的工具.[方法]采用统一自制的婴儿喂养指数调查表对320名婴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喂养决策人,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喂养方式、是否用奶瓶喂养,喂养行为、食物多样性、食物质地、频率及量等变量.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喂养指数评分体系,采用t检验法评价喂养指数评分与年龄别体重(WAZ)、年龄别身长(HAZ)的关系.[结果]分别建立了6~8月龄、9~12月龄喂养指数评价指标,各月龄喂养指数得分正常组HAZ、WAZ高于喂养指数得分偏低组(P<0.05).[结论]喂养指数可以作为一项综合评估儿童喂养实践与其营养结局关系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乌兰浩特市蒙古族学生体质发育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内蒙古乌兰浩特市1579名7~18岁的蒙古族学生四项体质发育指标进行了调查,并对11项体质发育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指标的增长快度依次为体重>胸围>身高>坐高。男生12~15岁为快速增长期;女生10~12岁为快速增长期。身高体重指数、Vervaeck指数、Kaup指数、Pelidsi指数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大;而身高坐高指数、坐高下身长指数、身高胸围指数、Rohrer指数、Erismann指数和Livi指数则在生长发育的某个时期降至最低点。男女主营养缺乏率分别为1857%和24.68%。  相似文献   

20.
杨超  叶运莉  刘娅  傅晓冬  贾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768-5769
目的:研究生殖发育状况对绝经后妇女体质指数的影响。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泸州地区年龄在30~70岁(包括30岁和70岁)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绝经妇女平均体质指数为23.9,其中超重占34.0%,肥胖占11.1%。月经初潮年龄、首次怀孕年龄以及绝经原因是绝经妇女体质指数的影响因素。结论:女性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其体质指数有密切关系,有助于发现超重、肥胖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