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用槟榔碱驱虫法对检测粪抗原诊断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应用价值进行现场比较评价的结果.73只受试犬中有16只对槟榔碱无反应.在导泻成功的57只犬中粪抗原阳性者11只阳性率19.2%.其中驱虫阴性的38只犬中粪抗原阳性者仅2只(5.3%).在10只驱出细粒棘球绦虫的家犬中8只粪抗原阳性.5只驱出泡状带绦虫的犬中粪抗原阳性者1只,但反应强度低.粪抗原的反应强度与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强度呈正相关(r=0.94).证明本法可用于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调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粪抗原检测法在包虫病流行病学监测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家犬在采集粪便后,进行槟榔碱导泻,应用粪抗原检测法检测粪样中的细粒棘球绦虫抗原,并与槟榔碱导泻法的驱虫结果比较,同时分析犬肠道中寄生的其它蠕虫对粪抗原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在294只槟榔碱导泻成功的家犬中,45只检出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阳性犬共46只。二者的符合率为97.8%。在249只未检出细粒棘球绦虫的家犬中,粪抗原阳性者1只。结论 粪抗原检测法诊断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包虫病常规监测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粪抗原检测法在包虫病流行病学监测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方法 家犬在采集粪便后 ,进行槟榔碱导泻 ,应用粪抗原检测法检测粪样中的细粒棘球绦虫抗原 ,并与槟榔碱导泻法的驱虫结果比较 ,同时分析犬肠道中寄生的其它蠕虫对粪抗原检测结果的影响。 结果 在 2 94只槟榔碱导泻成功的家犬中 ,4 5只检出细粒棘球绦虫 ,粪抗原阳性犬共 4 6只。二者的符合率为 97.8%。在 2 4 9只未检出细粒棘球绦虫的家犬中 ,粪抗原阳性者 1只。 结论 粪抗原检测法诊断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包虫病常规监测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用槟碱驱虫法对检测粪抗原诊断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应用价值进行现场比较评价的结果。73只受试犬中有16只对槟 无反应。在导泻成功的57只犬中粪抗原阳性者11只阳性率19.2%,其中驱虫阴性的38只犬只粪抗原阳性者仅2只。  相似文献   

5.
用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虫体抗原及其免疫家兔血清IgG建立了用于检测家犬粪抗原诊断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感染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用离子交换层析、SPA亲和层析、抗兔IgG抗体亲和层析和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虫体抗原亲和层析等四种方法纯化的抗体进行了比较,以抗原亲和层析法纯化的抗体免疫活性最高,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抗原的终点在标本缓冲液中为2.5ng/ml,在健康家犬粪便悬液的上清中为5ng/ml。检测11只人工感染细粒棘球绦虫成虫的家犬粪便标本,粪抗原阳性率达100%。  相似文献   

6.
用小剂量吡喹酮缓释剂型皮下埋植的方法,给家犬投药后7个月对35只埋药犬和65只对照犬用槟榔碱进行驱虫试验的结果,在埋药犬中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5.7%),低于对照犬(15.4%),埋药犬中没有发现药物副反应和局部感染,初步证明缓释剂型及皮下埋植方法是安全的并具有控制家犬中细粒棘球绦虫自然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虫体抗原及其抗体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滴定成虫抗原的结果A450值与抗原含量呈指数曲线关系,高度相关(r=0.98)。实验感染家犬粪抗原含量在2.5-8.0μg/ml之间,因此本法在检测粪抗原中具有足够的敏感性。家犬泡状带绦虫的感染引起的交叉反应是影响本法特异性的主要问题。选择最适的抗体包被浓度可消除交叉反应。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感染家犬后,粪抗原呈低滴度阳性,至21天后迅速升高。实验感染泡状带绦虫的家犬观察50天粪抗原均在临界水平之下。作者推荐本法可用于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用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虫体抗原及其免疫家兔血清IgG建立了用于检测家犬粪抗原诊断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感染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用离子交换层析,SPA亲和层析,抗兔IgG抗体亲和层析和细粒棘球线条绦虫成虫虫体抗原亲和层析等四种方法纯化的抗体进行了比较,以抗原亲和层析化纯化的抗体免疫活性最高,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抗原的终点在标本缓冲液中为2.5ng/ml,在健康家犬粪便悬液的上清中为5ng/ml  相似文献   

9.
摘要: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spp)感染的犬目前是人畜棘球蚴病主要传染源,因此对感染犬的动态监测、合理驱虫治疗是预防和彻底消灭包虫病流行的关键性措施之一。近年来,为了克服槟榔碱导泻法鉴定虫种和虫卵以及检测血清特异性循环抗原及抗体等方法的不足,各实验室开始应用ELISA双抗夹心法,试图建立棘球绦虫感染犬粪抗原的快速检测系统。本文对犬感染棘球绦虫的特异性粪抗原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新疆北部骆驼源细粒棘球绦虫发育和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新疆北部双峰驼细粒棘球绦虫的发育与形态特征。方法:用棘球蚴原头节感染家犬,观察成虫在犬体内的发育。对35d成虫进行形态学的观察和描述。结果:用原头节感染的6只家犬,在感染后35d和45d用槟榔碱驱虫,每只犬驱出成虫14780至135900条。35d的成虫中有10%虫体已含有厚壳虫卵,表明有感染性。77%的成熟体节位于虫体末端,最多体节数为3。虫体总长2.5±0.7mm,成虫平均顶突钩数32.7±1.2,外形光滑。平均睾丸数32.4±3.9,分布于整个成熟体节,在卵黄腺后排成一排。卵巢明显较长,有不明显的分叶,卵黄腺长形并掩盖梅氏腺。结论:新疆北部双峰驼细粒棘球绦虫在形态学上与北非骆驼株细粒棘球绦虫相似,可能是分布在我国的细粒棘球绦虫骆驼株。但与骆驼株亦有不同之处,应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11.
用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虫体抗原及其抗体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SIA滴定成虫抗原的结果A450值与抗原含量呈指数曲线关系,高度相关。实验感染家犬抗原含量在2.5-8.0μg/ml之间,因此本法在检测粪抗原中具有足够的敏感性。家犬泡状带绦虫的感染引起的交叉反应是影响本法特异笥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吡喹酮长效缓释棒控制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现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确定吡喹酮驱虫棒在包虫病现场控制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效果。方法 以吡喹酮 1 6~ 2 5g/犬剂量 ,给家犬皮下埋植。植前测定犬粪抗原。植后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犬粪抗原并同时做槟榔碱导泻的方法进行预防效果评价。结果 Ⅰ号药棒埋植后 8个月 ,粪抗原阳性率从埋药前的 19 5 %下降至 4 6 %。槟榔碱导泻结果 ,实验组的成虫感染率比对照组低 5倍以上 ,差异显著。Ⅱ号药棒埋植前犬群粪抗原阳性率为 4 1 3% ,埋植 1年后实验组粪抗原阳性率为 0 9% ,对照组为 36 4 %。结论 Ⅰ号药棒可以保护未感染犬不发生感染 ,但不能完全驱除已感染并寄生的成虫。Ⅱ号药棒实际上可以完全控制家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这种药棒可以做为包虫病预防措施的主要手段 ,在流行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探讨犬吞食家畜带有棘球蚴的脏器后,细粒棘球绦虫在犬小肠里成熟所需要的时间及氢溴酸槟榔碱和吡喹酮对犬细粒棘球绦虫的驱虫效果。在实验室条件下,给幼犬吞食一定量的原头蚴和含生发层的包囊,经51~109天可在犬粪便中查出孕节或在小肠里检出成虫,感染成功率为77.3%。对犬细粒棘球绦虫的驱虫,以吡喹酮为最好,并明显优于氢溴酸槟榔碱。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最早检出日期。方法家犬8只,口服喂饲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建立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动物模型。感染后40d收集犬粪,用LAMP检测粪便中细粒棘球绦虫目的基因并与传统的PCR比较。结果 8只犬均获得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感染后第18dLAMP法检查犬粪中细粒棘球绦虫目的基因均阳性,较普通PCR法提早2d。结论 LAMP法简便、快捷、灵敏,有望成为早期诊断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PCR检测的窗口期。方法家犬8只,口服喂饲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感染后40 d,收集犬粪,用PCR方法检测粪便中的目的DNA。结果6只犬获得细粒棘球绦虫重度感染,感染后21 dPCR检出目的DNA片段。结论犬重度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后粪便PCR检测的窗口期为20 d。  相似文献   

16.
家犬粪便中的细粒棘球绦虫DNA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检测家犬粪便中细粒棘球绦虫DNA的PCR方法,为开展流行病学监测提供检测手段。方法 犬粪经液氮反复冻溶后提取DNA,PCR扩增编码细粒棘球绦虫12srDNA检测该靶DNA片段(255bp)。结果 10只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犬,8只(体内成虫数〉80条)阳性,2只(体内成虫数分别为4条和5条)阴性。4只未感染家犬粪样及其他3种绦虫DNA样本均为阴性。结论 初步建立了灵敏、特异的检测家犬粪便中细粒棘球绦虫的PCR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细粒棘球绦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粪检虫卵等方法用于诊断细粒棘球绦虫不可靠。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感染犬的粪抗原,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隐性和显性感染。本文用ELISA检测粪抗原的方法调查了澳大利亚家犬和野犬的自然感染和实验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8.
1999—2002年期间在新疆北部4个地州共7个县进行了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监测,不同地区家犬感染率最低11.4%,最高51.%,一般牧区感染率高于农区,个别农区感染率也可高于牧区,家犬感染水平与当地家畜屠宰方式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监测结果表明目前新疆北部地区家犬中细粒棘球绦虫的平均感染率仍然很高(26.4%),保持着相当高的感染压力,这种态势与居民包虫病的感染率和家畜包虫病的患病率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是一致的,在对家犬实行有效驱虫措施的情况下,粪抗原阳性率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家畜包虫病的流行现状和家/牧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方法2011。2013年在该县家畜定点屠宰场对剖检牛、羊进行肝、肺组织感染棘球蚴(包虫)情况调查,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家/牧犬粪抗原的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结果2011~2013年犬细粒棘球绦虫阳性率分别为8.75%(21/240)、4.58%(11/240)和5,83%(14/240);2012。2013年家畜细粒棘球绦虫阳性率分别为11.0%(33/300)和19.3%(58/300)。结论2011~2013年调查结果表明,该县均有家畜感染棘球蚴和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存在犬与牛/羊之间循环的传播链;家畜棘球蚴感染率逐年偏高,并且有上升趋势;但犬的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态势不定,提示该地区包虫病防控工作仍需改善和加强。  相似文献   

20.
甘南藏族自治州终末宿主犬感染棘球绦虫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甘南藏族自治州终末宿主犬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状况,为该地区包虫病的传播动力学研究及开展大规模包虫病防治做好前期工作。方法选择碌曲县和玛曲县当地家犬、牧羊犬,采用15%槟榔碱溶液(21mg/kg体重)导泻后检查成虫,随机捕杀当地无主野犬,解剖十二指肠检查成虫。结果终末宿主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为22.97%(17/74),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率5.41%(4/74),合计感染率为28.38%,感染犬的感染度为43.29条/只。未发现两种绦虫混合感染。结论甘南藏族自治州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较高,并有多房棘球绦虫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