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与肝脏的胰岛素抵抗有关的潜在性、进行性肝脏疾病,目前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法。对体重过高的患者只有节食有效。二甲双胍(Metformin)可改善肝脏胰岛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的疗效。方法 198例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分成3组:A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B组: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治疗;C组:生活方式干预+吡格列酮治疗。治疗52w后,分别监测各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根据肝脏B超和各项生化指标检查结果判断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药物治疗组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肝功水平较治疗前有轻度下降,复查肝脏B超提示38例患者脂肪肝消失。结论二甲双胍、吡格列酮降糖效果确切,并有一定降压、调脂作用,对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有较好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病例自身对照研究。选择36例2型糖尿病合并(DF患者),用二甲双胍850mg bid口服,疗程为半年。治疗前后查ALT、AST及肝脏B超等,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治疗后FBG、2hPBG、HbA1c、TG、BMI、FINS、HOMA—IR较前明显下降(P〈0.01),肝功能指标ALT、AST有所好转(P〈0.01),复查肝脏B超脂肪肝消失率为25%。结论:二甲双胍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而且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也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在老年人群中与其他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伴发的NAFLD特别常见〔1〕。目前,NAFL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得到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显示〔2〕,NAFLD与代谢紊乱综合征(如脂肪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等)关系密切。二甲双胍可多种机制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缓解胰岛素抵抗,调节血糖水平。有研究显示〔3〕,二甲双胍还可使NAFLD患者肝脏的脂肪含量减少,进而避免肝细胞受损。本研究通过拟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前后NAFLD患者相关血生化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恩格列净、利拉鲁肽、二甲双胍对新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临沂市兰陵经济开发区医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A组、B组、C组,各50例。A组行恩格列净治疗,B组行利拉鲁肽治疗,C组行二甲双胍治疗。比较3组的血糖、血脂及肝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前,3组血糖、血脂及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A组和B组的血糖指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和B组的肝功能指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新发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而言,恩格列净、利拉鲁肽均能显著的降糖及调节肝功能,利拉鲁肽能更好地纠正血脂水平,相比二甲双胍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采用病例自身对照研究,选择36例2型糖尿病合并(DF患者),用二甲双胍850mg bid口服,疗程为半年.治疗前后查ALT、AST及肝脏B超等,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治疗后FBG、2hPBG、HbA1C、TG、BMI、FINS、HOMA-IR较前明显下降(P<0.01),肝功能指标ALT、AST有所好转(P<0.01),复查肝脏B超脂肪肝消失率为25%.结论二甲双胍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而且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也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对血糖和血脂指标的影响。 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诊治的NAFLD合并T2DM患者168例,其中75例接受二甲双胍治疗,另93例接受二甲双胍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两组均观察3个月。常规检测血生化指标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血清FINS、合并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治疗3个月末,联合组HOMA—IR为1.8(1.0,2.7),显著低于二甲双胍治疗组【2.1(1.3,3.5),P<0.05】,而两组血清HbA1c和FINS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6.4(6.0,7.0)%对(6.5(6.2,7.5)%和(5.5(2.2,7.6)μU/ml对(5.7(2.9,8.5)μU/ml,P>0.05】;联合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为2.1(1.9,3.3)mmol/l,显著低于二甲双胍治疗组【(2.7(2.1,3.5))mmol/l,P<0.05】,胆固醇为4.3(3.7,5.0)mmol/l,显著低于二甲双胍治疗组【5.4(5.0,6.2)mmol/l,P<0.05】,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为1.7(1.5,2.6)mmol/l,显著高于二甲双胍治疗组【1.4(1.0,1.7)mmol/l,P<0.05】,但两组血清ALT【54(26,62)U/L对55(32,65)U/L,P>0.05】、AST【57(47,72)U/L对57(46,64)U/L,P>0.05】和低密度脂蛋白【2.5(2.2,3.3)mmol/l对2.6(2.1,3.4)mmol/l,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NAFLD合并T2DM患者可改善血糖和部分血脂指标水平,其对肝脂肪变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采用饮食控制、皮下胰岛素注射合并或者不合并阿卡波糖治疗的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于我院行腹部B超检查证实为不同程度的脂肪肝。所有患者自观察起加用二甲双胍降糖,使血糖控制尽量接近目标值。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患者3餐后2h平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及腹围的变化,并于治疗后6个月复查腹部B超观察脂肪肝程度。结果二甲双胍治疗6个月后,患者FBG、3餐后2h平均血糖、HbA1c、ALT、GGT、脂肪肝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指数(BMI)、腹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应用除进一步降低血糖外,还可减少肝脏脂肪堆积,改善肝功能,且减少肝脏脂肪堆积作用早于腹围缩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酮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初发2型糖尿病酮症合并NAFLD患者60例,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胰岛素组(INS组)30例和胰岛素+二甲双胍组(INS+MET组)30例,INS组男性2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为(37±9)岁,INS+MET组男性2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39±10)岁。两组患者在人组时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腰臀比、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各指标及肝脏酶谱、初始胰岛素剂量之间具有可比性。2组均予静脉纠酮补液治疗及胰岛素强化治疗酮体转阴后,INS组继续单纯胰岛素控制血糖,INS+MET组在使用胰岛素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0.5g,每日3次)治疗,观察治疗12、24周后2组体质指数、血糖、HbA1c及肝酶指标、血脂及肝脏超声学积分变化;比较2组胰岛素日剂量、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血浆脂联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以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HbA1c均显著下降,2组HbA1c达标率无明显差异(INS组和INS+MET组分别为86.7%比82.8%,X^2=0.174,P〉0.05);INS+MET组治疗后体质指数、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INS组(t=3.648、2.883、2.699,均P〈0.05);INS+MET组治疗12和24周ALT分别较治疗前下降13.2%和32.2%(t=4.264、4.976,均P〈0.05),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则分别下降23.1%和37.5%(t=6.364、6.315,均P〈0.05)。治疗后INS+MET组肝脏B超积分明显低于INS组(2.8±1.3比3.7±1.4,t=2.311,P〈0.05);治疗后INS+MET组HOMA-IR较INS组明显改善(2.7±0.8比3.8±1.0,t=0.219,P〈0.05),胰岛素日剂量是INS组的41.8%,肿瘤坏死因子-α明显低于INS组[(28±9)比(36±9)ng/L,t=3.110,P〈0.05],而脂联素水平高于INS组[(7.2±1.2)比(5.5±1.4)μg/L,t=5.023,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酮症合并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降低患者肝酶指标、改善肝脏影像学转归,其机制可能涉及对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2019年1月~2020年1月)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从中抽选出80例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将其以双色球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对比2...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93例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500 mg,3次/d)及吡格列酮组(15 mg,1次/d),疗程12个月。观察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均显著下降,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功能均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糖、IRI、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12个月后二甲双胍组的体质指数(BMI)低于吡格列酮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均显著改善(均P0.05),但治疗12个月后二甲双胍组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优于吡格列酮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两种药物对T2DM患者均具有明显的降糖、改善胰岛素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IR)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在降低BMI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面,二甲双胍优于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肥胖和脂质代谢紊乱,其脂肪肝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加,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发病率为40%。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IR)、肥胖、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并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取维格列汀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监测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没有明显变化(P0.05),未出现肝功能损害。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3%)显著低于对照组(25.0%,P0.05),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维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能够控制血糖变化,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肝脏病理改变,探讨二甲双胍的干预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对照(DM-C)组和DM+二甲双胍干预(DM-M)组.比较各组生化指标、肝重及肝脏指数的改变.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脏的表达.结果 高糖、高脂饲养4周后诱导大鼠出现胰岛素抵抗;8周成功建立T2DM大鼠模型.18周末 DM-C 组大鼠肝脏出现严重脂肪变性,TNF-α在肝脏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1).经二甲双胍治疗后,DM-M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降低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肝脏脂肪含量,降低TNF-α在肝组织的蛋白表达,对治疗2型糖尿病脂肪肝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合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30例服用水飞蓟素及维生素C片治疗,疗程为4月~6月。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ALT、AST、γ-GT水平、血脂水平(TG、TC、LDL-C及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肝/脾CT比值并作统计学处理,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LT、AST、γ-GT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对照组治疗后ALT有所下降,而AST、γ-GT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血脂水平均显著改善,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同时治疗组治疗后肝/脾CT比值显著提高(P<0.01)。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显著的不良反应。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显著疗效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指导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指导脂肪肝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详细分析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药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疾病的价值.方法:试验整体运行时间为2017~2018年,在一年中抽取6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不同临床治疗方式对其实施均分,分别实行二甲双胍、瑞格列奈联合治疗的患者作为一般组,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对治疗后相关指标水平实施观察分析,观察组治疗前后...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在临床中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40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予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8.1±0.9)mmol/L,餐后2h血糖(10.0±0.8)mmol/L,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2019-2020这期间内收治的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单独应用二甲双胍,观察组二甲双胍.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总共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为92.0%,数据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