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体部发泡胶与胸部热塑膜联合体部塑形垫两种体位固定方式对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时间效率和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医院行放射治疗的34例胸部肿瘤患者(胸腺瘤2例,食管癌10例,肺癌22例),依据不同的体位固定方式分为发泡胶组和联合组,每组17例。发泡胶组采用体部发泡胶进行体位固定,联合组采用胸部热塑膜联合体部塑形垫进行体位固定,使用电子计时器记录两组的定位与摆位耗时,通过锥形束CT(CBCT)获取两组的摆位误差并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的定位与摆位耗时及左右方向(X)、头脚方向(Y)、升降方向(Z)上的摆位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部发泡胶与胸部热塑膜联合体部塑形垫两种体位固定方式对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时间效率和摆位误差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均可作为常规体位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偏瘦体型病人体部肿瘤放疗中采用热塑膜体位固定加真空袋负压成型联合体位固定技术的应用。方法选取实施胸腹部放疗的体型偏瘦患者(包括儿童)四十例随机分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二十例,实验组肿瘤患者采用热塑膜体位固定加真空袋负压成型联合体位固定技术,对照组肿瘤患者采用单纯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通过在放射治疗疗程中后段观测零位源皮距并与首次放疗时的零位源皮距进行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对放疗位置精确度的影响。结果20例采用单纯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的患者零位源皮距误差≥3mm的为9例,20例采用热塑膜体位固定加真空袋负压成型联合体位固定技术的患者零位源皮距误差≥3mm的为2例。两种固定方法对零位源皮距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体型瘦弱的体部肿瘤患者采用热塑膜体位固定加真空袋负压成型联合体位固定技术优于单纯采用单纯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精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发泡胶个体化体位固定技术在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肿瘤放疗中心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80例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按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发泡胶组和头枕组,每组40例。发泡胶组采用个体化发泡胶联合头颈肩热塑膜固定体位,头枕组采用标准聚氨酯头枕联合头颈肩热塑膜固定体位。采集每例患者放射治疗前3次和治疗后每周1次的锥形束CT(CBCT)图像,并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后分别记录在左右、上下及前后方向上的重复摆位误差值,并根据3个方向的误差值计算出三维摆位误差。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评估患者对固定装置及技师操作的主观治疗舒适满意度。结果:发泡胶组和头枕组摆位误差左右方向分别为(0.76±0.97)mm和(1.78±1.33)mm;上下方向分别为(0.82±1.02)mm和(2.29±1.45)mm;三维摆位误差分别为(2.97±1.13)mm和(4.34±1.6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8,t=11.89,t=1.74;P<0.05);前后方向分别为(0.97±0.82)mm和(1.10±0.97)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肿瘤病人放射治疗使用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2例腹部肿瘤病人体外照射随机分为真空袋组26例和非真空袋组26例,所有病人分别在首次和每周周末治疗时,在直线加速器下摄取验证片,通过与定位片比较测出误差大小。结果两组摆位误差结果显示: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误差均有统计学意义(t=11.88,p<0.01;t=8.64,p<0.01),上下方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p>0.05),说明真空袋组在前后和左右方向摆位误差明显少于非真空袋组,在上下方向无明显减少误差。结论腹部肿瘤病人放射治疗中,使用真空袋体位固定可减少前后和左右两个方向摆位误差,并使摆位简单易行,提高摆位精确度和疗效,病人体位舒适,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真空袋体位固定两种不同标记法运用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采用真空袋实施胸腹部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模拟定位机下定位于真空袋上标志激光定位标志点同时在病人皮肤上标志定位参考点,对照组没有在皮肤上标志定位参考点。通过拍摄定位片与放射治疗前、后射野验证片上的相关点的偏移情况与对照组测量比较,探讨采用真空袋体位固定两种不同标记法完成放射治疗过程的摆位误差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增加病人皮肤标志定位参考点组与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是91.3%和75%,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增加病人皮肤标志定位参考点有利于摆位重复性的提高,可减少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真空袋体位固定两种不同标记法运用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采用真空袋实施胸腹部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模拟定位机下定位于真空袋上标志激光定位标志点同时在病人皮肤上标志定位参考点,对照组没有在皮肤上标志定位参考点。通过拍摄定位片与放射治疗前、后射野验证片上的相关点的偏移情况与对照组测量比较,探讨采用真空袋体位固定两种不同标记法完成放射治疗过程的摆位误差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增加病人皮肤标志定位参考点组与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是91.3%和75%,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增加病人皮肤标志定位参考点有利于摆位重复性的提高,可减少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头颈肩面罩固定体位在胸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试验选择2019年9月—2020年8月在泰安市肿瘤防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90例为研究样本。按照患者所应用的固定体位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以及试验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放疗治疗疾病。对照组病患应用胸部体罩固定体位,试验组患者接受头颈肩面罩体位固定法。分析结果。结果 试验组Y轴相对误差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X轴以及Z轴相对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Y轴绝对误差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X轴以及Z轴绝对误差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Y轴以及Z轴超出3 mm误差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X轴3 mm误差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就摆位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和3 mm误差加以评价,发现针对接受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应用头颈肩面罩固定体位的摆位精度更高。这种体位能提升患者疾病治疗精准性,这一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发泡胶和头颈肩膜的联合使用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摆位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患者50例,A组采用头颈肩膜和合适头枕固定,B组采用头颈肩膜和发泡胶固定。利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验证系统进行治疗前的误差验证,共50次摆位,获得100张验证片,通过VARIAN系统与计划系统重建所得的DRR进行图像配准得出X轴(左右)、Y轴(头脚)、Z轴(腹背)的摆位误差数据共50个数据。结果 A组:x方向(0.69±2.19)mm、y方向(0.54±2.03)mm、z方向(0.61±2.11)mm。B组:x方向(0.44±1.87)mm、y方向(0.43±1.70)mm、z方向(0.54±1.77)mm。对误差>2 mm的给予在线矫正。采用头枕+头颈肩膜组、发泡胶+头颈肩膜固定组的误差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颈部肿瘤固定中采用发泡胶联合头颈肩膜能够减少首次摆位误差,提高了摆位精度,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脊柱转移瘤予以不同体位固定方式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观察组(51例)采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同方向(左右、前后、头脚)摆放体位的误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发症、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对于不同方向摆放体位(左右、前后、头脚)的误差值分别为(2.60±0.45)mm、(2.68±0.37)mm、(2.58±0.35)mm,均低于对照组的(6.81±0.74)mm、(7.91±0.77)mm、(6.79±0.7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例数为40例,对照组为28例,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78.43%)高于对照组(5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发生放射性肠炎、呕吐恶心、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替吉奥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腹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5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腹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组间性别、年龄匹配均衡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替吉奥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病例样本为2017年9月~2018年9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38例肿瘤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保持一致,n=19,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案为医学图像融合技术,研究比较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评估组间勾画肿瘤体积,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评估组间最大照射剂量及最小照射剂量,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放射治疗中采用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可准确勾画肿瘤放射治疗靶细胞区域,减少放射治疗剂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医药对肿瘤放射治疗后损伤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在本院接受放射治疗的46例中晚期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抽签随机分成两组,23例/组.一组进行放射治疗(对照组),一组在放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药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和肺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放疗后的氧合指数(298.56±17.45mmHg)高于对照组,肺损伤评分(1.21±0.07)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肿瘤放射治疗后损伤的预防中应用中医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真空负压垫与热塑体膜的误差比较在体部肿瘤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摆位精度的比较。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45例病人使用真空负压垫固定技术,另一组45例病人使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比较两组摆位误差有明显差异(P〈0.050)。结论:体部肿瘤患者由于呼吸动度、胸廓变化、皮肤松驰等因素造成摆位误差,使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可减少摆位误差,从而提高摆位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在肿瘤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期间预防便秘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我科行化疗的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取传统护理加腹部按摩穴位中脘穴、天枢穴、关元穴、气海穴。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排便次数。结果护理干预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采取穴位按摩能有效地预防便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头颈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实施过程中各环节质量保证措施.方法:从我科实施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将患者按拓能固定装置进行体位固定,用面罩固定头颈部,并在面罩上开窗,标记复位标志,用GE螺旋CT定位,拓能计划系统设计治疗计划,治疗计划经过验证合格后治疗,记录摆位前后的参数,对摆位误差进行分析.结果:30例头颈肿瘤患者测试结果显示摆位误差为≤2mm.结论:QA是保证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精度极重要的措施,只有严格执行QA措施,才能取得精确而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固定方法,比较利用真空垫与不用真空垫时0位源皮距的改变情况。方法:利用真空垫为胸腹肿瘤进行模拟定位,并将30例胸腹肿瘤病人进行背后野、背恻野治疗时,利用真空垫及不用真空垫时的SSD(源皮距)的误差比较。结果:利用真空垫对胸腹肿瘤病人的体位固定有改善,可起到桥梁作用。结论:真空垫为胸腹部肿瘤放疗一种好的固定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头颈部面罩和胸部体罩固定在胸上段食管癌三维放疗计划系统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6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为例,按照放疗时体位固定工具分为2组各33例,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并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进行干预,对照组选取胸部体罩固定,观察组选取头颈部面罩固定,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两组均匀性指数水平、X轴、Y轴、Z轴摆位误差、适形度指数水平对比(P<0.05)。结论:头颈部面罩固定用于胸上段食管癌放疗有利于降低摆位误差,提升三维放疗计划系统放射均匀性及精准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光学表面监测系统(OSMS)在重度幽闭恐惧症患者头颈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1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放射治疗的4例患重度幽闭恐惧症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首先利用颅脑模体在OSMS下进行反复模拟摆位测试,并使用锥形束CT(CBCT)校正摆位误差,观察OSMS的适用性,共获取OSMS与CBCT验证数据7组;随后对4例患者采用头颈肩固定架联合发泡胶垫及OSMS辅助固定方式进行模拟定位和放射治疗,采集验证对比数据20组。结果在颅脑模体测试中,OSMS与CBCT在X、Y轴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37±0.16)°、(0.45±0.15)°与(0.61±0.22)°、(0.78±0.31)°,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治疗前的OSMS与CBCT验证摆位误差结果显示,两者在X、Y、Z轴的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4例患者经CBCT校正摆位误差后OSMS残余监测值(A组)与治疗前OSMS实际监测值(B组),结果显示,A组与B组在X、Y、Z轴的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MS可解决重症幽闭恐惧症患者头颈部放射治疗时的体位固定难题,同时结合CBCT影像验证系统可确保患者放射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纯的真空垫固定技术和热塑体膜加专用底板加真空垫固定技术在体部三维适形放疗摆位精度的作用价值,.方法将56例患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一组28例使用单纯的真空垫固定技术,另一组28例使用热塑体膜加专用底板加真空垫固定技术。通过拍摄模拟定位片和射野验证片对两组固定技术的患者进行摆位精度验证,比较两组中心点移位情况。结果拍摄验证片224张,热塑体膜加专用底板加真空垫固定组的摆位误差(1.6±1.1)mm,低于真空垫固定组摆位误差(3.8±2.2)min,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胸腹部肿瘤患者由于皮下脂肪层的厚度、皮肤和皮下脂肪层的张力和重力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其位置.造成摆位误差.热塑体膜加专用底板加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的准确性和重复摆位精度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治疗摆位精确度.对指导放射治疗质量控制3-作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光学表面监测系统(OSMS)在重度幽闭恐惧症患者头颈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1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放射治疗的4例患重度幽闭恐惧症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首先利用颅脑模体在OSMS下进行反复模拟摆位测试,并使用锥形束CT(CBCT)校正摆位误差,观察OSMS的适用性,共获取OSMS与CBCT验证数据7组;随后对4例患者采用头颈肩固定架联合发泡胶垫及OSMS辅助固定方式进行模拟定位和放射治疗,采集验证对比数据20组。结果在颅脑模体测试中,OSMS与CBCT在X、Y轴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37±0.16)°、(0.45±0.15)°与(0.61±0.22)°、(0.78±0.31)°,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治疗前的OSMS与CBCT验证摆位误差结果显示,两者在X、Y、Z轴的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4例患者经CBCT校正摆位误差后OSMS残余监测值(A组)与治疗前OSMS实际监测值(B组),结果显示,A组与B组在X、Y、Z轴的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MS可解决重症幽闭恐惧症患者头颈部放射治疗时的体位固定难题,同时结合CBCT影像验证系统可确保患者放射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