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通过比较不同酸碱度对丹参菌根效应的影响,旨在筛选出丹参菌根化栽培的最适酸碱度,为丹参菌根化栽培提供指导。该实验在不同酸碱度条件下分别设置接种菌剂处理组和不接菌剂对照组,并于处理后60 d测定各处理组丹参植物的侵染指标、生物量、有效成分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地表球囊霉GV在栽培基质p H 5~9均能与丹参形成比较好的侵染(F94.00%;M69.45%;m73.66%),均可以促进丹参生长,且在p H 8的弱碱性环境中菌根对丹参生长贡献率最高,菌根对地上鲜重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倍,对根地下鲜重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倍;而未接种菌剂时丹参在弱酸、中性条件下生长更旺盛,说明菌根可以改变丹参对环境的适应性。另外,在弱酸性和p H 8的件下,接种菌根都能显著性地提高丹参药材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二氢丹参酮的积累量,其中在p H 8的条件下增长幅度最大,提高幅度分别为6.59,5.03,2.20倍。因此作者认为,采用地表球囊霉GV进行丹参菌根化栽培最适宜的p H为8。  相似文献   

2.
该文旨在初步探索接种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GV)真菌不同时期丹参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实验设定对照组和菌根组,测定接种GV菌剂30,60,75,90,105,130 d丹参根系侵染率,同时采用ELISA方法测定内源激素ABA,ZR,GA,IAA,Me J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菌根90 d丹参根部侵染率为90%,基本达到平衡;地上部分鲜重和叶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约为对照组的2.7,1.96倍;除ABA外,丹参接种菌剂75 d地上部分其他内源激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约为对照组含量的63%~75%;接种菌剂90 d后地下部分内源激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约为对照组含量的45%~81%;接种GV菌剂105 d后地下部分内源激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高1.4~1.7倍;接种菌剂60,75,105 d地下部分ABA含量显著增加。因此,推论丛枝菌根真菌能促进丹参生长,且不同侵染时期影响丹参内源激素含量。  相似文献   

3.
泛素/26S蛋白酶体系统是植物体内调控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次生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生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近来研究表明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参与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可能调控丛枝菌根共生并影响其效益发挥。基于此,该实验以丹参为实验材料,通过接种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及喷施Cbz-leu-leu-leucinal(MG132)药液,研究了MG132和菌根互作对丹参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种G.intraradices可以促进丹参生长,提高地上、地下部分有效成分积累量,并能下调JMT相对表达量。此外,研究发现MG132可以加强菌根真菌的促生作用。喷施MG132条件下接菌处理较未接菌处理显著提高丹参地上、地下鲜重,提高幅度分别为267%、95%,而在未喷施MG132条件下,提高幅度则分别为195%、32%。同时,研究发现喷施MG132还可加强菌根真菌对丹参有效成分积累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无论是否接种G.intraradices,MG132处理均可促进丹参分根,降低丹参地上部分有效成分含量,提高地下部分有效成分含量,且接种G.intraradices可缓解MG132对丹参地上部分有效成分积累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说明丛枝菌根真菌可以促进丹参生长及有效成分积累,并且MG132处理可以加强丹参菌根的促进作用,这为今后MG132药剂在丹参菌根化栽培过程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AM)真菌对太白贝母侵染率、生物量、叶片光合指标和生理指标,以及质量标志物含量等的影响。方法采用室温盆栽方法培养太白贝母,分为接种地表球囊霉(GV)、聚丛球囊霉(GA)、摩西球囊霉(GM)、缩球囊霉(GC1)和不接种5个处理。采用Phillips和Hayman方法测定AM真菌的侵染率;生长期测定叶片的光合指标和生理指标,收获期测定太白贝母鳞茎的产量;采用HPLC测定太白贝母质量标志物的含量。结果接种AM真菌较对照组侵染率显著提高。接种AM真菌能显著提高太白贝母的鲜重和干重;提高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可溶性糖类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明显提高太白贝母总生物碱、贝母辛、西贝母碱苷、贝母碱甲、贝母碱乙含量。结论接种AM真菌后,不同AM真菌与太白贝母之间具有选择性,但均可不同程度改善太白贝母的生长,对太白贝母的产量和品质提升有较大作用。本研究可为菌剂在药用植物栽培中的开发利用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丛枝菌根真菌对半夏产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对半夏叶形指数、繁殖系数、产量及化学成分等的影响.方法:半夏生长期间常规测量叶长、叶宽、株高及叶柄直径(茎粗)直至倒苗,计算叶形指数;收获块茎后,测量并计算块茎产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收获块茎和赫章县栽培半夏块茎中鸟苷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法测量收获块茎和赫章县栽培半夏块茎中生物碱含量.结果与结论:接种AM真菌可显著提高半夏块茎产量,提高繁殖系数;接种AM真菌提高半夏叶形指数,使叶片趋向竹叶型,推迟半夏倒苗时间;摩西球囊霉+根内球囊霉第1批处理(gm+gi 1)对提高半夏块茎鲜重、干重及繁殖系数的效果最为明显,说明多菌协同、接种时间越长对提高半夏块茎产量和繁殖系数效果越为明显.接种AM真菌可显著提高半夏块茎鸟苷、生物碱含量,且接种菌剂的处理生物碱及鸟苷含量大多高于赫章县栽培半夏;摩西球囊霉+根内球囊霉第2批处理(gm+gi 2)对增加块茎鸟苷、生物碱含量的效果最为明显,说明多菌协同,且在半夏生长中期进行接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滇重楼丛枝菌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滇重楼根部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情况及根际土中AMF孢子的种类与数量.方法:采用Phillips和Hayman染色法挑选滇重楼丛枝菌根.同时,采用Gendemann的湿筛倾析法获得AMF孢子,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丛枝菌根真菌能侵染滇重楼根系并形成典型的丛枝菌根(AM),侵染率在35.3%~98.6%,且侵染强度较强.从滇重楼根际采集的10个土样中共分离出24种AMF,Acaulospora属11种,Glomus属7种,Gigaspora属3种,Scutellospora属3种,分别是附柄无梗囊霉、双网无梗囊霉、凹坑无梗囊霉、孔窝无梗囊霉、浅窝无梗囊霉、光壁无梗囊霉、柯氏无梗囊霉、多果无梗囊霉、波兰无梗囊霉、瑞氏无梗囊霉、细凹无梗囊霉、白色球囊霉、双型球囊霉、沙荒球囊霉、草莓球囊霉、纯黄球囊霉、微丛球囊霉、凹坑球囊霉、微白巨孢囊霉、珠状巨孢囊霉、分支巨孢囊霉、美丽盾巨孢囊霉、透明盾巨孢囊霉、吉尔莫盾巨孢囊霉.其中,双网无梗囊霉是滇重楼的优势种.结论:AMF是滇重楼丰产栽培中的一种潜在应用价值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7.
施磷量和AM真菌对柴胡生长的交互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莉  滕华容  贺学礼 《中草药》2006,37(9):1405-1409
目的研究不同施磷水平下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ae、苏格兰球囊霉G.caledonium和两者的混合菌剂对柴胡Bupleurumchinense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接种AM真菌提高了柴胡根系菌根侵染率,增加了植株磷的量和根干质量;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的量明显高于对照株,而接种混合菌种的柴胡根可溶性糖的量低于对照株;AM真菌接种效应因菌种和施磷量不同而变化,施磷量为0.1~0.3g/kg时接种效果最好。结论接种AM真菌有利于柴胡生长,提高磷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多抗霉素、井冈霉素、甲基托布津、百菌清和多菌灵5种杀菌剂对甘草生长及菌根效应的影响,旨在选出对菌根效应影响最小的杀菌剂,为甘草菌根化栽培提供指导。实验以盆栽甘草为材料,以田间常用浓度灌施不同杀菌剂,处理60 d后测定各处理组的侵染率、侵染密度、生物量指标、光合指标以及有效成分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多菌灵对甘草菌根效应抑制最强,能够显著抑制菌根侵染率,显著抑制甘草的实际光合效率,显著抑制甘草的株高、叶片数、地上鲜重和地下鲜重等生物量指标,对有效成分的含量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多抗霉素对菌根效应的抑制作用最弱,对菌根侵染率、多个甘草生物量指标以及实际光合效率均无显著影响;其他杀菌剂对菌根效应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介于多菌灵和多抗霉素之间。作者认为杀菌剂对菌根效应的抑制程度可能与杀菌剂的种类有关,建议田间在防治病害时尽量选择多抗霉素等生物杀菌剂。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丹参主产区涉及的8个省20个采样点丹参根围丛枝菌根真菌(AMF)的种属构成、侵染情况、种类组成相似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丹参根围AMF种类丰富,共分离出7属27种AMF,分别为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球囊霉属Glomus、管孢囊霉属Funneliformis、两性囊霉属Ambispora、根生囊霉属Rhizophagus、和平囊霉属Pacispora、近明囊霉属Claroideoglomus。无梗囊霉属(9种,33.3%)、球囊霉属(8种,29.6%)两属是优势属;光壁无梗囊霉A.laevis(90%)、木薯根生囊霉R.manihotis(80%)、双网无梗囊霉A.brieticulata(75%)、疣状无梗囊霉A.tuberculata(70%)等4种AMF是丹参根围的优势种。丹参普遍受AMF侵染,但侵染强度不高,侵染率10.92%~25.93%。各主产区之间的AMF物种组成相似性系数为0.20~0.57,相似性普遍较低。丹参根围AMF种类总体上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不同产区的AMF物种分布存在相似性和地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滇重楼接种不同丛枝菌根(AM)真菌条件下,不同时期的滇重楼根系侵染率、根际土壤养分的变化及各因子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因素盆栽实验,对滇重楼幼苗接种28种AM真菌,在8月份(果熟期)和11月份(衰老期)2个时期进行采样,分析根系侵染率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结果:滇重楼果熟期和衰老期各AM真菌处理组菌根侵染率均在75%~100%;与CK组相比,2个时期的根际土壤易提取球囊霉素和总球囊霉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个时期的处理组根际土壤pH均呈上升趋势,果熟期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明显下降,衰老期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著性差异,2个时期的根际土壤全氮和全钾有所下降,2个时期的根际土壤其他理化性质增加或降低,无明显变化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菌根侵染率与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接种AM真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滇重楼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为AM真菌菌剂在滇重楼栽培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贵州地区栽培及野生半夏丛枝菌根及丛枝菌根真菌.方法:通过染色镜检法观察栽培及野生半夏根系,通过湿筛-蔗糖离心法分离半夏根围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并对照Schenck & Pérez及一些近期分类文献的描述,鉴定到种.结果:半夏具有典型从枝菌根结构,从贵州省6个野生及栽培半夏根围土壤采集地中共分离到隶属3属的21种丛枝菌根真菌孢子,鉴定到种的有隶属3属的7种,其中球囊霉属5种,巨孢囊霉属1种,盾巨孢囊霉属1种,分别是摩西球囊霉、根内球囊霉、沙漠球囊霉、黑色球囊霉、聚丛球囊霉、白色巨孢囊霉、粟色盾巨孢囊霉.其中粟色盾巨孢囊霉为我国新纪录种,且为毕节地区栽培半夏的优势种.结论:贵州省野生及栽培半夏中丛枝菌根真菌具有丰富多样性,孢子种类、优势种均差异较大,如白色球囊霉仅出现于栽培半夏根围土壤中,黑色球囊霉仅出现于野生半夏根围土壤中,而摩西球囊霉和根内球囊霉在2种土壤中均有出现,且毕节地区半夏根围土壤中有专属性较强的丛枝菌根真菌,可为栽培半夏退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不同温度下丛枝菌根对苍术根茎生物量和挥发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霁  刘大会  郭兰萍  金航  杨光  周洁 《中草药》2011,42(2):372-375
目的研究高温胁迫下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AM真菌)对苍术根茎生物量及其根茎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接种AM真菌,测定苍术地下部分生物量和根茎挥发油的量。结果高温胁迫显著降低了栽培苍术在自然条件下的AM真菌侵染率,而接种AM真菌苍术根系的侵染率无影响。高温胁迫下,接种AM真菌苍术根系的侵染率与未接种的苍术相比超过4倍。高温胁迫下,接种AM真菌可显著提高苍术根茎鲜质量、根茎含水量、根干质量、地下总干质量、挥发油组分数,显著降低苍术根茎挥发油中愈创醇与茅术醇的量。结论高温胁迫下接种AM真菌,有利于提高苍术根系侵染率、促进苍术地下部分生物量的积累,并影响苍术根茎挥发油总数和主要组分的量。  相似文献   

13.
丛枝菌根真菌与栽培丹参形成共生体后产生诸多有益的作用,如提高药材产量、促进有效成分积累,减少病害的发生等,然而施用杀菌剂是否会影响菌根效益,目前相关研究甚少。基于此,该研究以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强度、丹参生长以及有效成分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研究4种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多菌灵、多抗霉素、甲基拖布津、代森锰锌)对菌根效益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杀菌剂作用不同。施用代森锰锌对丹参菌根效益的抑制作用最强,代森锰锌处理会显著降低菌根侵染率和侵染强度,显著抑制丛枝菌根真菌对丹参生长以及有效成分积累的促进作用。多抗霉素处理对菌根侵染率和侵染强度无显著影响,反而在促进丹参地上部分生长以及迷迭香酸的积累等方面与菌根具有协同作用。4种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对丛枝菌根侵染及菌根效益的抑制作用大小为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多抗霉素。因此,在进行丹参菌根化栽培时可以配合使用多抗霉素等生物杀菌剂,避免使用代森锰锌等化学杀菌剂进行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14.
接种不同AM真菌对滇重楼菌根侵染率和入药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浓  丁博  冯源  戚文华  张华  郭冬琴  向军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6):3158-3167
通过室温盆栽接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灭菌土壤条件下接种28种丛枝菌根(AM)真菌对药用植物滇重楼根系AM真菌侵染能力和入药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CK)相比,接种外源AM真菌对滇重楼根系AM真菌的孢子密度、侵染率、侵染强度具有调控(增减)作用,增强根内菌丝的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从而提高滇重楼菌根生活力。AM真菌诱导子处理后,不同AM真菌对滇重楼根茎中不同甾体皂苷的影响有所差异,AM真菌的施用能够提高滇重楼的药用品质,但在实验期间未造成滇重楼甾体皂苷质量的变异。实验结果表明,滇重楼与AM真菌之间的共生关系具有一定的相互选择性,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claroideum和瑚状盾巨囊霉Racocetra coralloidea是最适宜滇重楼大田栽培时推广应用的优良接种菌剂。  相似文献   

15.
药用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的选择性侵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植物的侵染过程及其规律.方法 采用数码显微成像系统对侵染结构进行了观察,测定6种AMF对4种药用植物的侵染率;采用湿筛法对AMF孢子进行分离并拍照.结果 试验发现不同种AMF对同种植物的侵染率有较大差别,不同植物对相同菌种的选择也有较大差别.结论 摩西球囊霉、根内球囊霉等AMF对上述药用植物均具有较高的侵染率,因此可作为药用植物的丛枝菌根研究首选菌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三角叶黄连主产区根围中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资源和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碱解离-乳酸甘油酸性品红染色法观察三角叶黄连根系侵染情况,并计算侵染率;采用湿筛-倾注-蔗糖离心法分离提取孢子,利用形态特征及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AMF孢子进行分类鉴定。结果:三角叶黄连能与AMF形成菌根,不同产地采集三角叶黄连菌根侵染率不同,为23.3%~34.4%;从6个产地共分离出了6属30种丛枝菌根真菌,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 17种、球囊霉属Glomus 7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 2种、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 1种、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 1种和原囊霉属Archaeospora 2种,无梗囊霉属和球囊霉属是三角叶黄连根系土壤中AMF的优势种群;道地产区洪雅的AMF最丰富。结论:三角叶黄连是菌根营养型植物,其产区AMF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是三角叶黄连的扩大生产和无公害丰产栽培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2种丛枝菌根真菌复合与独立接种对田间栽培多年生乌拉尔甘草生长与有效成分积累的长短期效应。方法:选取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与根内根孢囊霉Rhiaophagus intraradices 2种丛枝菌根真菌菌种,在大田条件下对乌拉尔甘草进行单菌种与复合菌种接种处理,分别于栽培的第1年和第2年采集乌拉尔甘草样品,分析其形态指标和有效成分甘草酸、甘草苷含量。结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接种和摩西斗管囊霉单接种均对乌拉尔甘草中甘草酸与甘草苷含量有提升作用,其中复合接种提升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摩西斗管囊霉单接种,根内根孢囊霉单接种处理无显著提升作用。接种处理组乌拉尔甘草种苗的生长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甘草苷含量与甘草酸含量的比值,接种组甘草苷、甘草酸的积累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且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揭示了大田条件下复合丛枝菌根真菌接种的长期效应,发现摩西斗管囊霉与根内根孢囊霉复合接种可以提高大田栽培乌拉尔甘草的品质,并对甘草苷与甘草酸的含量比例有调节作用,为人工栽培乌拉尔甘草过程中丛枝菌根真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侵染强度对三七生长和药效成分皂苷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对三七种子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生长二年后,随机采集100株三七,分株测定菌根侵染强度、地下部生物量和皂苷含量;结果:随着丛枝菌根侵染强度的增加,三七地下部生物量、人参皂苷Rd和四种皂苷总含量均出现明显地先增加而后出现下降趋势。同时,随着丛枝菌根侵染强度的增加,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以及这四种皂苷的总产量均出现明显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结论:丛枝菌根侵染强度与三七地下部生物量、皂苷含量及皂苷产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具有低侵染增加,高侵染转而降低的现象。丛枝菌根适度侵染时三七有最大的生物量和最高的皂苷含量及皂甙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丛枝菌根在芦荟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6种丛枝(AM)菌和1种AM菌剂对库拉索芦荟Aloe vera组培幼苗接种的结果表明:供试菌种或菌剂均可使幼苗形成丛枝菌根,感染率达96.67%~100%,感染指数达73.30~86.67;接种13个月的苗高比对照增加19.85%~51.91%;叶片长度比对照增加56.67%;芦荟幼苗经接种后,叶片汁液的干物质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13.13%~150.96%。接种15个月的芦荟幼苗叶汁鲜重比对照增加60.87%~233.80%;折合有效成分的生药含量,比对照提高2.17倍~7.24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半夏组培苗丛枝菌根菌侵染过程与特点.方法:将摩西球囊霉接种于半夏无菌组培苗,于不同时间取样,通过染色镜检法观察丛枝菌根形成过程.结果与结论:接种10 d时菌丝开始侵入半夏根表皮;15d时大量胞内菌丝形成,也出现少量的胞间菌丝;20 d后菌丝开始形成丛枝,并出现少量根上菌丝;接种25 d后大量菌丝分叉为丛枝,以Arum型丛枝为主;30 d时一些丛枝开始消解,有泡囊的产生;35 d后半夏根部出现大量根外孢子;接种后加40 d,串生泡囊形成,且部分泡囊开始收缩衰老.半夏切片结果表明,AM真菌菌丝逐渐生长在根部细胞间隙生长,然后在皮层细胞内进行分叉发育,最终形成丛枝充满整个细胞腔.整个实验表明半夏能迅速与丛枝菌根相互识别,形成共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