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肝切除术(HR),射频消融(RFA)和海扶刀(HIFU)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不同预后。方法我院经HR、RFA及HIFU治疗的CRLM患者71例,提取患者临床一般资料、诊断、治疗、病理结果、随访无复发生存率(RFS)和总生存率(OS)进行分析。结果 41例HR,20例RFA,10例HIFU进行了有效随访。HR和RFA组及HR和HIFU组的复发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HR组与HIFU组OS、R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HR组与RFA组OS、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转移灶的治疗和肝转移灶数目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与HR相似,HIFU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低于HR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乳腺癌术后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选取140例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Cox模型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复发转移后内分泌治疗、DFS、一线PFS及至肝转移时间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术后肝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组织学分级高、复发转移后未使用内分泌治疗、DFS、PFS、至肝转移时间短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术后肝转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2例接受经皮超声引导下RFA治疗的CRLM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原发肿瘤为结肠癌者105例,直肠癌者87例。结果 192例患者共接受RFA治疗302例次,肝转移灶共437个。首次RFA治疗后1个月肿瘤总体灭活率93.59%(409/437)。肿瘤局部复发率为11.21%(49/437),平均复发时间为RFA治疗后(9.34±7.25)个月(2~34个月)。治疗后肝内新生转移灶发生率48.96%(94/192)。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7.0%、40.8%、16.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目(P=0.003)、最大径(P=0.001)、肝内分布(P=0.001)及治疗后1个月肿瘤灭活情况(P=0.007)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潜在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目(P=0.001)及最大径(P=0.001)为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RFA治疗后较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31%(10/302),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RF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CRLM治疗方法,肿瘤最大径≤3 cm及单发肝转移灶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术后1年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7例CRLM术前末次CT资料,将其分为训练集(n=100)及验证集(n=47),依据临床预后分为预后良好(PFS≥12个月)及预后不佳(PFS<12个月)。手动分割CT所示肝转移灶,提取及选择特征后,基于训练集数据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临床模型及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并比较各模型预测CRLM患者术后PFS的效能。结果 共选出7个特征用于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模型中,原发灶N分期、有无基因突变及有无术后化疗是预测CRLM患者术后PFS的独立因素;联合模型中的独立因素还包括影像组学评分。影像组学模型、联合模型预测训练集CRLM患者术后PFS的AUC均大于临床模型(0.89、0.93及0.67,P均<0.05);其在验证集的AUC依次为0.77、0.78及0.56,前二者的效能优于临床模型(P<0.05)。结论 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模型预测CRLM患者1年内PFS的效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以探究微波消融(MWA)治疗后辅助化疗(AC)起始时间对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瘤(CRLM)患者肝内无复发生存(RFS)及肝损害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确诊为同时性CRLM且行超声引导下经皮MWA治疗联合AC治疗的患者。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44例,其中G1组98例,G2组46例。中位肝内RFS为22.2个月。根据MWA术后AC开始时间,将患者分为≤4周(G1)和4~8周(G2)2组。比较G1组和G2组消融后及第1次AC前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的变化。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内RFS。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肝内RFS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G1组肝内RFS较G2组显著延长(中位肝内RFS,40.6个月 vs 12.6个月,Log-rank P=0.007)。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发现,辅助化疗开始时间间隔为4~8周(HR=1.917,95%CI:1.104~3.327,P=0.021)和肝转移瘤个数(HR=1.292,95%CI:1.096~1.524,P=0.002)是肝内RFS时间短的独立影响因素。G1组和G2组第1次AC前、后ALT、AS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对于同时性CRLM患者,在MWA治疗后早期开始AC(≤4周)有助于延长术后肝内RFS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修订的美国生育协会(revised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r-AFS)分期评分联合术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antigen125, CA125)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患者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复发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在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接受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的EMT患者120例,并根据其术后2年的预后情况分为复发组(31例)、未复发组(89例)。收集所有患者术后r-AFS分期评分、术前血清IL-6和CA125水平等临床就诊资料,探究其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高r-AFS分期评分、术前血清IL-6和CA125高水平均为EMT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r-AFS分期评分、术前血清IL-6和CA125水平均对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均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具有乙肝背景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术前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水平与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具有乙肝背景的小HCC行RFA治疗的3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HBeAg水平,将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n=112)和HBeAg阴性组(n=279)。术后定期规律随访,分析RFA术前HBeAg水平和RFA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性。结果:HBeAg阳性组术后中位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 time,RFS)为(23.00±1.99)个月,HBeAg阴性组术后中位RFS为(31.00±3.4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水平(HR 1.393,95%CI 1.052~1.845,P=0.021)、血清HBV-DNA水平分级(HR 1.402,95%CI1.013~1.939,P=0.041)和HBeAg水平(HR 1.389,95%CI 1.017~1.896,P=0.039)是影响乙肝背景小HCC RFA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HCC RFA术前血清HBeAg水平与术后肿瘤复发密切相关,是原发性HCC RFA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外科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切除术后肝内复发并接受经皮RFA治疗的CRLM患者46例(68个病灶),平均年龄为(58.8±10.8)岁(39~81岁)。肝脏切除术中切除肝转移病灶平均数目为(3.7±2.8)个(1~12个)。肝切除术后发现肝内新生病灶的时间为(6.3±7.0)个月(1~35个月)。结果 RFA治疗后肿瘤灭活率为97.1%(66/68),肿瘤局部复发率为5.9%(4/68),肝内新生转移发生率为78.3%(36/46)。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为91.3%、41.5%、28.3%,6个月、1年肝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0.0%、34.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切除病灶数3灶(P=0.044)、CEA水平(P=0.035)和肿瘤最大径3cm (P=0.017)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潜在危险因素。多因素Cox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3cm (P=0.24,HR=2.476,95%CI:1.129~5.429)是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1/46)。结论 RFA治疗CRLM外科切除术后肝内复发是安全和有效的。肝脏肿瘤最大径≤3cm的患者接受RFA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糖类抗原125(CA125)在CA19-9正常胰腺癌人群中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肿瘤研究所接受根治性切除的182例术前CA19-9正常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清CA125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血清CA125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前血清CA125高水平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越差(P=0.013),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更高(P=0.016)。术前血清CA125高水平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16.8个月)和无复发生存时间(RFS,10.4个月)显著短于术前血清CA125低水平患者(OS:>24.3个月,P<0.001;RFS:16.3个月,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A125高水平是术前血清CA19-9正常胰腺癌患者OS(风险比=2.171,95%置信区间1.229~3.836,P=0.008)和RFS(风险比:1.648,95%置信区间1.114~2.438,P=0.012)短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术前血清CA125是术前血清CA19-9正常胰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预测因子,能为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术后复发情况,分析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76例患者中,术后6个月内复发24例,复发率为31.5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冠心病、左房内径、术前SUA水平是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影响因素(P<0.05)。以射频消融术后复发作为因变量,年龄、病程、左房内径、冠心病史、术前SUA水平作为自变量进行赋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SUA水平>320μmol/L、左房内径≥38.6mm可能是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SUA水平>320μmol/L、左房内径≥38.6mm可能是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患者术前SUA水平及左房内径,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能改善预后,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与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 法检测85 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治术前、术后1 个月及30 位健康对照者血清Ang-2 水平;术后随访3 年,胃癌复发患者及未复发患者复查血清Ang-2 水平.分析影响术前血清Ang-2 水平升高的因素,探讨血清Ang-2 水平变化与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进展期胃癌组术前血清Ang-2 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45.3 ±141.8)μg/L vs.(187.4 ±32.7)μg/L,P <0.01],术后1 个月血清Ang-2 水平显著降低(P <0.01).术后复发组血清Ang-2 水平显著高于术后1 个月组和未复发组[(288.7 ±97.8)μg/L vs.(210.5 ±63.4)μg/L,(231.1 ±68.2)μg/L,P <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Ang-2 水平升高与肿瘤大小、Borrmann 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率、浸润深度相关(P <0.05),而与肿瘤组织类型无关(P >0.05).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术前血清Ang-2 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高血清Ang-2 水平负面影响术后生存率和复发率.结论 进展期胃癌术前血清Ang-2 水平升高与多种重要肿瘤病理特征相关,可能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有助预后评价;术后血清Ang-2 水平变化有助监测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探讨影响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分析2010~2016年我院327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预后情况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等分析影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及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 327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1个月(7~46个月)。TNM分期Ⅰ期32例,Ⅱ期98例,Ⅲ期197例。手术后半年以上共发生81例(24.7%)异时性肝转移。患者术后随访至诊断为肝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6个月。肝转移的患者生存时间为(18±7)个月,3年累积生存率为22.6%;未发生肝转移的患者生存时间为(36±8)个月,3年累积生存率为75.3%;两者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14,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3.271,P0.05)。术前CEA水平5μg/L和是否切除肝转移瘤是影响肝转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是否发生肝脏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淋巴结转移是发生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高危因素,术前CEA异常升高和是否再次手术切除肝转移病灶是影响异时性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胃癌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150例早期胃癌,均行ESD治疗。观察治疗效果,记录一般资料,分析影响病情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11例失访,22例病情复发。单因素分析显示,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病情复发组肿瘤浸润深度达黏膜下层、术前未行超声内镜检查、手术切缘阳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病情未复发组(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达黏膜下层、术前未行超声内镜检查、手术切缘阳性是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病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ESD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较好,肿瘤浸润深度达黏膜下层、术前未行超声内镜检查、手术切缘阳性是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病情复发的影响因素,临床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发性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肝切除后的生存状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8例多发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数≥4个)接受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统计患者的生存状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48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4%,术后中位生存期为34.5个月,1、2、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7%、64.4%、46.5%、27.9%;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7.1个月,1、2年累积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3.8%、1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癌T分期、肝转移灶数目、转移灶最大直径、是否行新辅助治疗、肝转移切除范围、肝转移复发是否再次切除是多发性结直肠癌肝转移肝切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转移灶数目(OR=3.483,95%CI 1.492~7.021,P=0.001)和肝转移切除范围(OR=2.994,95%CI 1.093~6.372,P=0.002)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超过4个转移灶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切除甚至复发后再次切除仍可以使患者生存获益,肝转移灶数和肝切除范围是的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中黑色素瘤特异性抗原(PRAME)的表达,分析其对胃癌肝转移的预测价值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无肝转移患者142例,分析影响胃癌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PRAME高表达预测胃癌肝转移的临床价值,比较PRAME高表达胃癌肝转移者与PRAME低表达胃癌肝转移者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 术后3年发生肝转移34例(23.9%),无肝转移108例。PRAME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65例,高表达7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CA72-4>6.7μg/L和PRAME高表达均为影响胃癌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RAME高表达预测肝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896,敏感度为0.836,特异度为0.735,对肝转移具有一定临床预测价值(P<0.05)。肝转移PRAME高表达组生存率为18.5%,低于肝转移PRAME低表达组50.0%(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PRAME高表达为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肝转移有一定预测价值并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本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按是否发生肝转移分为转移组与非转移组,比较其病理特点,分析影响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①100例患者肝转移发生率为26.00%(26/100);转移组患者肿瘤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所占比例、脉管侵犯所占比例、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与非转移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CEA水平为胃癌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③26例胃癌肝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5.61±4.14)个月;④单因素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降低、同时性肝转移、转移程度高、肝外转移、未进行系统化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短(P<0.05);⑤COX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降低、同时性肝转移、肝外转移均为影响胃癌肝转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CEA水平均与胃癌发生肝转移有关,而肝转移程度、类型、白蛋白水平则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double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dpHCC-ICC)患者手术治疗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dpHCCICC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混合型肝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cholangiocarcinoma,CHC-CC)患者进行预后比较。结果:26例dpHCC-ICC患者中,男性18例(69%),平均(56.2±14.6)岁,HBsAg阳性17例(65%),Child-Pugh分级A级26例(100%),巴塞罗那分期A、B、C期分别为11、13、2例,肿瘤中位直径为3.3cm(2.0~7.1cm),肿瘤数目:2个19例(73%)、2个7例(27%)。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R0切除。26例患者均有完整随访,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73%、62%。dpHCC-ICC术前γ-谷氨酰转肽酶(GGT)60U/L、血清白蛋白(ALB)35g/L是影响术后无复发生存(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是影响术后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危险因素。dpHCC-ICC与同期CHC-CC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无明显差异;巴塞罗那B期患者中,dpHCC-ICC患者RFS优于CHC-CC者(P=0.041)。结论:dpHCC-ICC需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术前GGT60U/L、ALB35g/L是影响dpHCC-ICC患者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MVI是影响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影响介入栓塞与开颅瘤颈夹闭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开颅瘤颈夹闭组及介入栓塞组各50例。分别记录2组术前相关影响因素及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与性别、年龄、术前Fisher分级、术前Hunt-Hess分级及动脉瘤部位的关系。结果:开颅瘤颈夹闭组与介入栓塞组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8,P=0.766)。开颅瘤颈夹闭组及介入栓塞组的年龄、术前Fisher分级、术前Hunt-Hess分级及动脉瘤部位均与预后不良相关(均P<0.05),年龄、术前Fisher分级、术前Hunt-Hess分级及动脉瘤部位均是影响开颅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术前Fisher分级、术前Hunt-Hess分级及动脉瘤部位均是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介入栓塞与开颅瘤颈夹闭术治疗的预后共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肝细胞癌(HCC)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切除术后病人预后的关系,评价其联合检测在预测HCC术后复发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所2001年1月-2002年7月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的202例HCC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统计分析VEGF、PD-ECGF、PCNA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并根据各指标的表达水平进行分组,分析其对HCC病人术后转移、复发及生存预测的效果。结果:VEGF、PCNA是影响肝癌病人术后总生存时间(OS)、无瘤生存时间(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D-ECGF不是术后OS、DFS的独立危险因素。VEGF、PCNA单独应用,其高表达组术后生存皆明显差于相应低表达组(P<0.01)。VEGF预测术后1、2年复发的特异度为70.6%和77%,PCNA预测1、2年复发的特异度为51.5%和55.7%。联合应用两个指标预测1、2年复发特异度为87.7%和90.2%,高于单个指标(P<0.001)。结论:VEGF、PCNA与HCC病人术后复发及预后有关。评价各指标的表达水平并联合应用,有助于改善HCC病人术后复发、预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γ 谷氨酰转肽酶(gamma glutamyl transferase,GGT)水平对评估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肝转移瘤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后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搜集80例接受肝转移瘤MWA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按照MWA术前GGT水平分为两组:高GGT组45例(GGT≥60 U/L),正常GGT组35例(GGT<60 U/L),比较两组的生存状况及预后因素。结果 高GGT组和正常GGT组患者12、18、24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62.22%、46.67%、26.67%和82.86%、71.43%、48.57%,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3个月和23.5个月(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术前GGT水平、肝转移灶大小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Child Pugh分级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术前GGT水平可以作为评估MW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