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TVS 4D-HyCoSy)在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前来就诊的女性不孕症患者采用新型微泡对比剂行TVS 4D-HyCoSy经阴道四维造影技术评判输卵管的通畅性,实时动态观察对比剂在宫腔、输卵管内流动的过程及显影效果,并与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X-HSG)进行对比。结果:33例不孕症患者TVS 4D-HyCoSy共检查66条输卵管。以X-HSG为标准,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的符合率为96.43%(27/28),通而不畅的符合率为100%(25/25),阻塞的符合率为89.23%(14/13),总体符合率为92.83%。2种方法判断输卵管通畅性的能力相当(P0.05,K0.75),且均未出现与对比剂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SonoVue行TVS 4DHyCoSy能安全、有效地显示子宫输卵管的形态,并准确判断其通畅性,是检查输卵管通畅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输卵管三维超声造影(3D-CEUS)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33例临床诊断不孕症患者采用3D-CEUS评估输卵管通畅性,以腹腔镜下通染液检查作为对照,评价3D-CEUS判断输卵管通畅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 应用3D-CEUS诊断输卵管通畅20条,通而不畅10条,阻塞36条。腹腔镜通染液检查输卵管通畅23条,通而不畅7条,阻塞36条。3D-CEUS检测输卵管通畅性的总符合率为86.4%(57/66),敏感度为93.0%(40/43),特异度为73.9%(17/23),阳性似然比为7.15,阴性似然比为0.20。结论 3D-CEUS可准确快速地评估输卵管通畅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对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的患者需进一步行腹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经阴道四维与二维输卵管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对比观察,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0月不孕症患者96例,自愿分组,分别行四维及二维输卵管造影,对两组患者超声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四维组:46例患者共92条输卵管,通畅23(25%);通而不畅37条(40%);不通畅32条(35%)。二维组:50例患者共100条输卵管,通畅条40(40%),通而不畅31条(31),阻塞29条(29%)。结论经阴道四维输卵管超声造影在评价输卵管通畅性方面较二维超声超声造影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在输卵管通畅性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把收治的疑似为输卵管阻塞的不孕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4~7 d内实施4D-HyCoSy检查,将腹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4D-HyCoSy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腹腔镜与4D-HyCoSy诊断结果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D-HyCoSy诊断输卵管有无阻塞的灵敏度是92%,特异性是90%,诊断准确率是91.3%.结论 在输卵管通畅性评价中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检查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诊断输卵管畅通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异性以及诊断准确率,在临床诊断上能够取代腹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5.
B超监测子宫输卵管通液造影诊断不孕症23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B超检查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与否,与X线下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腹腔镜检查结果比较。方法对238例不孕症患者行双氧水进行子宫输卵管通水术,实时在阴道B超下进行输卵管通畅度的观察。结果 238例中,双侧输卵管通畅76例,右侧通畅49例,左侧通畅35例,一侧阻塞一侧通而不畅37例,双侧阻塞41例。1~3次通液后受孕87例。对双侧阻塞32例及一侧阻塞一侧通而不畅25例行X线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进一步对照检查,符合率为98%。57例中,51例有手术指征的收入妇科进行腹腔镜手术。结论超声监测下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可反复操作,并实时检测,安全、简单、可靠。但声学造影判断输卵管阻塞部位尚不及碘油造影清晰准确,在重复检测后双侧输卵管仍阻塞者,需再行X线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可作为妇科不孕症的术前筛查和判断术后效果的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4D-HyCoSy)检查结果分型与术后1年自然受孕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本文选取我院接受4D-HyCoSy检查的患者731例,在排除男方不育因素、苗勒氏管畸形以及输卵管积水后,根据输卵管通畅程度将302例患者分为6组并对其自然受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4D-HyCoSy检查术后1年内,共计135例患者(37.09%)自然受孕,双侧输卵管通畅的VI型组自然受孕结果最高(66.67%),双侧输卵管阻塞的Ⅰ型组自然受孕概率最低(18.42%),一侧输卵管阻塞一侧输卵管通而不畅的Ⅱ型组自然受孕率为26.09%,其余三组自然受孕率接近,分别为Ⅲ型组(36.50%) IV型组(33.33%)以及V型组(33.33%)。多因素分析表明不孕类型对于自然受孕结果有着显著性的影响。结论 4D-HyCoSy是一种用于诊断输卵管通畅的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以作为临床不孕患者病因诊断的第一线检查推广使用。对于输卵管通畅度较差的Ⅰ型组及Ⅱ型组患者,应尽快采取更加积极的临床干预手段;而对于输卵管通畅度较好的患者,应结合其不孕类型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助孕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阴道B超过氧化氢溶液子宫输卵管通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就诊的160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两组,即参照组(n=80)和观察组(n=80),参照组给予X线碘油造影进行诊断,观察组给予经阴道B超过氧化氢溶液子宫输卵管通液进行诊断,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1次显影后,参照组输卵管双侧阻塞率、单侧阻塞率、双侧通而不畅率以及双侧通畅率分别为20.00%、37.50%、18.75%、23.75%,观察组分别为18.75%、36.25%、20.00%、25.00%,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经4次显影后,参照组输卵管双侧阻塞率、单侧阻塞率、双侧通而不畅率以及双侧通畅率分别为21.25%、16.25%、33.75%、28.75%,观察组分别为17.50%、11.25%、16.25%、55.00%,两组双侧通而不畅率和双侧通畅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阴道B超过氧化氢溶液子宫输卵管通液治疗不孕症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输卵管通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造影(RT 3D-HyCoSy)评价输卵管通畅性,并对影响诊断准确性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88例共169条输卵管行RT 3D-HyCoSy检查,观察RT 3D-HyCoSy的显影特征,评估输卵管通畅性,并与腹腔镜下美兰通液结果进行对照。按照子宫位置,有无造影剂肌层逆流,附件区有无包块,分组比较诊断符合率。结果 169条输卵管,RT 3D-HyCoSy诊断输卵管阻塞敏感性82%、特异性93.2%,诊断符合率89.9%。前位或后位子宫组诊断符合率(94.4%)高于中位子宫组(64%);无造影剂肌层逆流组诊断符合率(94.2%)高于有肌层逆流组(79.5%);附件区无包块组诊断符合率(91.7%)高于有包块组(66.7%);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实时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结果可靠;中位子宫,造影剂肌层逆流,附件区包块是影响诊断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B超引导下双氧水输卵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12例临床上疑诊为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继常规宫腔镜检查后,均经B超引导下输卵管通液。对双侧或单侧输卵管不通者和通而不畅者均于月经干净后隔日或等下一月经周期后继续行通液术。结果 首次输卵管通液术后,双侧输卵管通畅者20例,双侧不通和通而不畅者分别为25例和16例,单侧不通和通而不畅者分别为36例和15例。经2次至6次通液术后,双侧输卵管不通畅和通而不畅者分别为lO例和2例,单侧输卵管不通畅和通而不畅者分别为2例和3例,其余95例均获得双侧输卵管通畅。结论 B超引导下输卵管通液术对输卵管性不孕症具有诊断准确率高、疗效好、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99TcmO4-输卵管显像研究不孕症患者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显示机械性通畅输卵管的功能受损程度,进而研究99TcmO4-输卵管显像对腹腔镜手术的价值。 方法对HSG显示至少一侧输卵管通畅或通而不畅的不孕症女性患者166例(通畅输卵管91条,通而不畅输卵管222条,单侧不通输卵管19条)行99TcmO4-输卵管显像。并对HSG显示通畅的91条输卵管进行99TcmO4-输卵管显像及腹腔镜对比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对HSG检查通畅输卵管99TcmO4-显像的输卵管功能损伤程度与腹腔镜检查的输卵管通畅性进行比较并行χ2检验。 结果对HSG显示输卵管机械性通畅(包括通畅及通而不畅)的不孕症患者,99TcmO4-输卵管显像结果显示输卵管功能受损的阳性率为78.3%。对不孕症患者HSG检查显示通畅的输卵管,行99TcmO4-显像及腹腔镜结果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6,P < 0.05)。其中,若腹腔镜显示通畅,则放射性核素99TcmO4-输卵管显像显示输卵管功能以正常及轻度受损为主;若腹腔镜显示通而不畅,则放射性核素99TcmO4-输卵管显像显示输卵管功能以中、重度受损及无功能为主。 结论放射性核素99TcmO4-输卵管显像对输卵管功能受损程度及通畅性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临床腹腔镜手术选择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尤其对HSG显示输卵管通畅的不孕症患者能否进行腹腔镜手术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中对比剂推注压力曲线上升斜率与输卵管通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ono Vue对比剂对136例不孕症患者行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检查,用通液诊疗仪自动推注对比剂并记录实时推注压力并自动描绘成压力曲线,计算压力曲线的上升斜率,比较输卵管不同通畅程度时压力曲线上升斜率的差异。结果不同通畅程度的三组患者压力曲线上升斜率分别是:双侧通畅组(71例,52.21%)(1.242±0.572)kpa/s、一侧通畅组(一侧通畅、另一侧通而不畅或不通,45例,33.09%)(1.472±0.638)kpa/s、双侧阳性组(双侧均为通而不畅和/或不通,20例,14.71%)(2.068±1.236)kpa/s。压力曲线上升斜率与通畅程度之间有一定相关度(R=0.287,P0.05)。双侧通畅组和双侧阳性组、一侧通畅组和双侧阳性组之间压力曲线上升斜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2),而双侧通畅组和一侧通畅组之间压力曲线上升斜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中超声对比剂的推注压力曲线上升斜率与输卵管通畅性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输卵管不通是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据统计40%左右的继发性不孕均与输卵管不通有密切关联[1]。因此,需要通过有效手段评估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子宫输卵管X线摄影术(HSG)和腹腔镜通染液试验(LSC)是目前判断输卵管通畅性的常用方式[2]。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3D-HyCoSy借助实时3D成像和编码造影成像技术可获取清晰的输卵管立体图像,因此逐渐受到临床广泛关注[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ipingography,HSG)与腹腔镜输卵管检查在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的效果。方法对68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136条输卵管)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与腹腔镜输卵管检查,将两种方法对输卵管通畅性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下美蓝通染液试验(CLP)结果显示本组68例患者的136条输卵管中输卵管通畅84条,输卵管通而不畅26条,输卵管阻塞26条。以CLP检查结果作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输卵管造影在输卵管通畅性检查结果方面与CLP比较无明显差异。输卵管造影与腹腔镜输卵管在判断输卵管梗阻部位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8,P0.05)。结论 HSG操作便捷、费用低廉,能较好的反映子宫输卵管全貌及梗阻部位,可以作为输卵管性不孕症检查的初筛;腹腔镜检查是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金标准",两者联合是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4D-HyCoSy在单纯性输卵管积水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廊坊市人民医院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4例单纯性输卵管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二维超声、经阴道4D-HyCoSy及腹腔镜检查,以腹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经阴道二维超声和经阴道4D-HyCoSy诊断单纯性输卵管积水的准确率。结果 74例患者中,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单纯性输卵管积水45例,误诊为卵巢脓肿16例,误诊为卵巢冠囊肿10例,漏诊3例;经阴道4D-HyCoSy诊断单纯性输卵管积水68例,误诊为卵巢脓肿4例,误诊为卵巢冠囊肿1例,漏诊1例。经阴道二维超声和4D-HyCoSy诊断单纯性输卵管积水的准确率分别为60.8%(45/74)和91.9%(6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4D-HyCoSy和腹腔镜诊断单纯性输卵管积水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4D-HyCoSy能够对单纯性输卵管积水进行客观评价,诊断准确率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  相似文献   

15.
朱淑平  陈亚琼  常爱华 《武警医学》2012,23(12):1031-1032,1035
目的探讨超声辅助下的宫腔镜输卵管通液术与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ysterosalpinography,HSG)在评价输卵管通畅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5例不孕症患者行超声辅助下的宫腔镜输卵管通液术,观察液体反流及盆腔积液改变情况。全部患者术前均在三级甲等医院做过HSG并附有诊断报告,比较宫腔镜通液与HSG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HSG和超声辅助下的宫腔镜输卵管通液两者符合率81.9%(434/530),其中两者均诊断输卵管不通204条,通畅216条,通而不畅14条,两者诊断输卵管通畅度的一致性一般(Kappa=0.69,P=0.03)。结论超声辅助下的宫腔镜输卵管通液检查和HSG在诊断输卵管通畅度方面各有所长,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B超下输卵管通液术对不育症的诊断治疗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评价B超引导下双氧水输卵管通液在不育症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03例临床上怀疑输卵管性不育症患(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27.5岁)继常规宫腔镜检查后均经B超引导下双氧水输卵管通液术及术后随访2~21个月。结果 双侧输卵管均无异常20例,双侧输卵管不通畅和通而不畅分别为25和14例,单侧输卵管不通畅和通而不畅分别为31和13例。随访证实,2例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和5例单侧输卵管通而不畅以及3例单侧输卵管不通患于术后2~21月被观察到确切怀孕。结论 B超引导下输卵管通液对输卵管性不育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尤其对输卵管通而不畅的患尚具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维与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诊断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接受诊断与治疗的不孕症患者采用Sono Vue(声诺维)超声造影剂进行二维与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检查,比较经阴道超声引导下二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2D-Hy Co Sy)和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3D-Hy Co Sy)判断输卵管通畅性和输卵管走行效果,并与腹腔镜下美蓝通染液试验(CLP)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腹腔镜下美蓝通染液试验(CLP)结果显示本组68例患者的136条输卵管中输卵管通畅84条,输卵管通而不畅26条,输卵管阻塞26条。以CLP检查结果作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三维模式与二维模式在输卵管通畅性检查结果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X~2=0.98,P0.05)。三维模式采集并进行三维重建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在输卵管走行方面显示效果明显优于二维模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8,P0.05)。结论应用Sono Vue经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能够更加准确地反应输卵管的结构、走形、阻塞部位,其结合二维超声造影评估输卵管通畅性和判断输卵管的形态及走行有着明显的优势,获得的造影图像立体、形象、客观,能够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100 PSI注射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价值.资料与方法 1154例不孕症患者中原发性不孕346例,继发性不孕808例,高压注射器,压力100 PSI(1 PSI=6.895 kPa).结果 HSG检查后,966例子宫大小、形态未见异常,51例鞍形子宫,116例宫腔不同程度黏连,5例宫颈内口异常,8例单角子宫,4例不完全纵隔子宫,3例双子宫、双宫颈、双阴道,1例黏膜下肌瘤;输卵管先天缺如占0.35%(8/2241),宫外孕切除占2.56%(59/2241),未见异常占13.20%(29/2241),炎症通畅者占32.74%(637/2241),通而不畅占25.76%(501/2241),间质部闭塞占18.05%(351/2241),峡部闭塞占3.86%(72/2241),壶腹部闭塞占18.82%(366/2241),伞端周围黏连占0.77%(15/2241);2例既往对比剂滞留,盆腔静脉逆流275例.结论 100 PSI注射器推注对比剂有利于规范化操作,显示输卵管再通率及图像效果佳,提高子宫输卵管疾病诊断水平,降低卵巢辐射剂量,具有普遍推广使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压力法宫腔声学造影 (PSHG)在不孕症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 :收集PSHG诊疗的不孕症患者 5 2例 ,14例与X线子宫碘油造影 (X HSG)结果比较 ,12例与腹腔镜术结果比较 ,2 1例与宫腔通液术结果比较。结果 :PSHG在判断输卵管性不孕症原因时与其它方法无明显差异 ,在检查宫腔病变和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时则明显优于其它检查。PSHG的敏感性为 98% ,特异性为 91,7% ,术后受孕率为 3 6 5 %。结论 :PSHG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输卵管功能评价方法 ,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诊疗具有肯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输卵管堵塞数目和子宫内膜厚度对不孕症患者动态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中造影剂逆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11月于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行动态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的100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输卵管堵塞数目和不同子宫内膜厚度对检查中造影剂逆流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100例不孕症患者中,46例患者在动态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中发生造影剂逆流。其中,33例双侧输卵管堵塞患者中,19例发生造影剂逆流,发生率为57.6%;47例单侧输卵管堵塞患者中,21例发生造影剂逆流,发生率为44.7%;20例双侧输卵管通畅患者中,6例发生造影剂逆流,发生率为30.0%。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发生造影剂逆流的患者中,子宫内膜厚度6~8 cm者14例(30.4%),子宫内膜厚度3~5 cm者32例(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动态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中,输卵管堵塞数目、子宫内膜厚度与造影剂逆流密切相关。因此,在对患者实施动态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避免造影剂逆流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