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0-01—2016-01期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分为脑积水组(29例)和非脑积水组(167例),采用χ2检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年龄、GCS评分、硬膜下血肿、开放性颅脑损伤、脑室出血等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χ2检验显示,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年龄≥50岁、GCS评分3~5分、硬膜下血肿、开放性颅脑损伤、脑室出血、中线移位程度、早期去大骨瓣减压、硬膜敞开、手术时间、双侧去骨瓣减压、腰穿脑脊液置换、早期颅骨缺损修补术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入院时硬膜下血肿、脑室出血、中线移位程度、早期去大骨瓣减压、硬膜敞开、双侧去骨瓣减压为危险因素,腰穿脑脊液置换、早期颅骨缺损修补术为保护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硬膜下血肿、脑室出血、中线移位程度≥12mm、早期去大骨瓣减压、硬膜敞开、双侧去骨瓣减压等情况时,要警惕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脑积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去骨瓣减压术、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术前GCS评分、患者年龄、性别与发生脑积水是否相关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显示去骨瓣减压术(P=0.004)、术前蛛网膜下腔出血(P=0.011)、年龄(P=0.018)及脑室出血(P=0.003)与发生脑积水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前有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高龄及有脑室内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脑积水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脑创伤后脑积水形成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收治的符合条件的139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脑积水组和非脑积水组。对年龄、性别、受伤当时GCS评分、昏迷时间、颅内出血的部位和时间、去骨瓣减压、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腰椎持续外引流与脑积水之间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逐步回归法多因素分析。结果 19.42%的患者发生了脑积水。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从9个因素中筛选出年龄(P=0.010)、去骨瓣减压(P=0.033)、蛛网膜下腔出血(P=0.000)和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外引流(P=0.000)为影响脑脊液发生的相关因素,其中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外引流为保护性因素。结论年龄增大、去骨瓣减压、蛛网膜下腔出血促使创伤后脑积水产生的重要因素,而外伤后早期行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外引流可明显减少脑积水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腰大池引流术治疗颅脑损伤并发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97例颅脑损伤并发症患者应用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5~9d出血吸收;31例脑脊液漏患者5~13d闭合,拔管后无复发;10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6~12d感染治愈。随访1年,发生脑积水2例。【结论】腰大池引流术安全、可靠,可以快速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降低颅内压力,而且可以鞘内注入抗生素,迅速控制颅内感染,能有效治疗颅脑损伤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刘敏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1):2752-2753
目的探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颅内高压、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明显减少,显示了更好的临床效果。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迅速缓解病情,明显减少了并发症,改善预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叶家骏 《新医学》2003,34(Z1):67-68
目的探讨腰椎穿刺放脑脊液治疗重型颅脑外伤颅内出血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观察84例重型颅脑外伤颅内出血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的病人采取内科治疗和多次腰椎穿刺放出血性脑脊液(观察组)的疗效,并与无加用腰椎穿刺的36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治愈率为38%,病死率12%;对照组相应为56%、17%、17%.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腰椎穿刺放脑脊液对治疗重型颅脑外伤颅内出血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的病人疗效明显,方法经济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
背景:硬脑膜修补材料对于恢复硬脑膜的解剖完整性非常必要,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材料是人造材料脑膜建。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中应用脑膜建修复硬脑膜及硬脑膜敞开对患者的预后及二期颅骨修补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重度颅脑损伤220例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以及行颅骨修补93例的非同期对照临床资料,2004-12以前为硬脑膜敞开组,2005-01以后为人造材料脑膜建修补组。结果与结论:硬脑膜敞开组108例,发生颅内感染3例,癫痫11例,硬膜下积液12例,脑脊液漏7例,脑膨出18例,二期颅骨修补44例,人造材料修补组112例,发生颅内感染1例,癫痫5例,硬膜下积液4例,脑脊液漏2例,脑膨出7例,二期颅骨修补49例。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人造材料修补硬脑膜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二期颅骨修补的概率。  相似文献   

8.
背景:硬脑膜修补材料对于恢复硬脑膜的解剖完整性非常必要,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材料是人造材料脑膜建.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中应用脑膜建修复硬脑膜及硬脑膜敞开对患者的预后及二期颅骨修补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重度颅脑损伤220例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以及行颅骨修补93例的非同期对照临床资料,2004-12以前为硬脑膜敞开组,2005-01以后为人造材料脑膜建修补组.结果与结论:硬脑膜敞开组108例,发生颅内感染3例,癫痫11例,硬膜下积液12例,脑脊液漏7例,脑膨出18例,二期颅骨修补44例,人造材料修补组112例,发生颅内感染1例,癫痫5例,硬膜下积液4例,脑脊液漏2例,脑膨出7例,二期颅骨修补49例.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人造材料修补硬脑膜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二期颅骨修补的概率.  相似文献   

9.
交通性脑积水是以脑脊液分泌过多和吸收障碍为主的脑积水[1]。它是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的常见并发症[2]。大部分病人需要手术治疗,缓解脑积水,解除脑受压症状。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是脑积水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是将腰段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分流至腹腔,即腰椎蛛网膜下腔-腹腔分流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采用体外可调压分流管经皮穿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15  相似文献   

10.
持续腰大池引流对于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均有较好疗效[1],我科在2007-07-2010-04有30例颅脑外伤患者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后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疗效良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45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应用人工硬脑膜修复,修复术后采用将颅内压、保护胃肠道、抑制炎症及对症支持治疗,术后常规进行随访观察,探讨修复术的手术效果和患者的预后情况。45例患者中,40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88.89%,39例存活患者颅脑创面愈合良好,定期拆线处理,人工硬脑膜修复片部位未见异常,回院再次行颅骨修补术,术中证实人工硬脑膜修复片与患者自身硬脑膜愈合完全,表面光滑,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在院期间,患者无皮下积液、癫痫、切口脑脊液外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手术效果较佳,1例存活患者因广泛性颅脑挫裂伤、脑疝手术治疗后处于植物生存状态;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低于11.11%,明显低于存活率为88.89%(40/4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因颅脑重度开放性损伤去骨瓣减压术+血肿清除术+人工硬脑膜修复术后并发弥漫性脑肿胀而死亡,1例因颅脑创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人工硬脑膜修复术增加了去骨瓣减压术的手术成功率,重塑颅内解剖结构,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脊液持续置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以降低重残率和病死率。方法先于开颅对侧侧脑室额角置双腔引流管,再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清除血肿并去除骨瓣减压;术后一腔持续引流脑脊液,另一腔按3~8 ml/h持续向脑室内泵入0.9%氯化钠溶液,3~5 d后,改为双腔持续引流脑脊液,7~12 d(平均10 d),拔除双腔引流管。结果本组19例,经治疗后16例存活,其中14例恢复良好,2例重残;3例死亡。结论脑脊液持续置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能降低重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颅脑术后体温呈逐渐上升改变,发热程度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此时予以抗生素静脉滴注及退热药物对症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持续物理降温效果较直接,持续时间短,需间断给予物理降温。予以颅内感染患者行诊断性腰椎穿刺,确定脑脊液WBC数值后,可根据检测结果明确发热原因。在传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腰椎穿刺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延伸,将硬膜外导管留置于蛛网膜下腔,行脑脊液持续引流,以达到脑脊液的更新,减少颅内细菌数量。  相似文献   

14.
大骨瓣减压术在外伤性颅脑损伤急救中应用较多,过去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通常将硬脑膜放射状剪开,而未修补硬脑膜,致使术后引发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不利于预后[1]。近年来,硬脑膜修补成为神经外科颅脑外伤后常见术式,能保持解剖学的完整性,保护脑组织,预防或减少相关并发症。受医疗条件、医生专业操作、材料费用贵等影响,当下自体膜在部分医院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脑外伤是较为常见的引发脑积水的病因,且以脑积水、颅骨损伤为最常见临床症状,脑积水并发颅骨损伤一般发生于头骨骨瓣接受减压手术治疗后,患者蛛网膜下腔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粘连甚至坏死,病变的脑组织阻塞患者的蛛网膜下腔腔隙,导致患者颅内的脑脊液不能够被正常吸收,进而造成脑积水[1-4]。本研究探讨外伤性脑积水并发颅骨缺损患者采用颅骨修补手术联合分期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6.
齐建发 《华西医学》2009,(10):2726-2727
目的:评价应用颅内血肿碎吸针侧脑室穿刺及腰穿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脑室出血患者用侧脑室穿刺及腰穿持续外引流,交替注入尿激酶进行液化血肿,交替引流脑脊液循环通畅后,在不同密闭的装置中进行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脑室积血3d内基本消失7例,5d内8例,7d内1例,死亡3例(16.3%)。存活患者无脑积水发生。结论:侧脑室穿刺并腰椎穿刺引流可以明显降低脑室铸型出血的死亡率,迅速清除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加快脑脊液循环正常化,减少了脑积水等并发症,该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血肿清除术后脑积水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肿清除术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脑积水,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统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颅脑外伤患者血肿清除术后脑积水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颅脑外伤患者经血肿清除术治疗后,有23例发生脑积水,占23.00%;77例未发生脑积水,占77.00%;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8分、术后感染等均为颅脑外伤患者脑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血肿清除术后脑积水发生率较高,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时GCS评分≤8分、术后感染等均为重要的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重视,并及时拟定预防与治疗措施,以期降低脑积水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闫夙 《全科护理》2013,(16):1461-1462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病人行腰大池外引流的护理。[方法]对11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积水病人行腰大池外引流,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除1例病人因血性脑脊液导致管路堵塞而拔管外,未出现非计划性拔管、颅内感染、颅内血肿形成、脑疝、气颅等并发症。[结论]加强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病人行腰大池外引流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去骨瓣减压的手术指征及预后因素研究。方法:收集2013-12-2015-11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脑疝的患者65例,分析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手术指征,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65例患者中47例(72.31%)行去瓣膜减压术,18例(27.69%)患者保留骨瓣;其中双侧瞳孔散大的患者19例(29.23%)、GCS评分≤6分的患者40例(61.54%)、硬膜下血肿的患者36例(55.38%)行去瓣膜减压术的比例较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GOS分级,患者术后预后不良(GOSⅠ~Ⅱ级)者29例(44.62%),预后良好(GOSⅢ~Ⅵ级)者36例(55.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伤(OR=4.768,95%CI=2.769~8.127)、双侧瞳孔散大(OR=2.632,95%CI=1.625~6.545)、GCS评分≤6分(OR=3.545,95%CI=2.230~10.714)、术前CT基底池形态异常(OR=2.771,95%CI=1.698~12.532)是影响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瞳孔散大的脑疝患者,CT显示脑挫裂伤、出血、脑水肿等占位效应明显(中线移位、基底池受压),ICP进行性升高、30mmHg持续30min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以及进行性意识障碍的急性颅脑创伤患者,CT显示脑挫裂伤、出血、脑水肿等占位效应明显(中线移位、基底池受压)、经渗透脱水利尿药物等一线治疗方案颅高压无法控制的患者是去骨瓣减压的手术指征。其中双侧瞳孔散大、GCS评分≤6分、硬膜下血肿的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行去瓣膜减压术的比例较高,合并伤、双侧瞳孔散大、GCS评分≤6分、术前CT基底池形态异常是影响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指颅内出血血液积聚于硬脑膜下腔,时间持续3周以上,血肿具有包膜,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1])。小儿慢性硬膜下血肿以双侧居多,常因产伤引起,产后颅内损伤者较少,一般6个月以内的小儿发生率最高,此后逐渐减少,但外伤并非唯一原因,对营养不良、颅内感染及有出血性倾向的儿童,甚至严重脱水的婴幼儿亦可发生此病,由于小儿蛛网膜发育差,易破裂,血性脑脊液流向硬脑膜下腔也是小儿发生硬膜下血肿的重要原因。出血来源多为大脑表面汇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