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我国计划生育和妇女保健工作的开展.本文调查流动人口已婚已育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旨在为提高我国妇女生殖健康及生殖保健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济宁市流动人口已婚已育妇女生殖保健需求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济宁市流动人口已婚已育妇女生殖保健需求现况。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济宁市 6个街道居委会流动人口已婚已育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流动人口已婚已育妇女中 ,只有 11 8%知晓性病及传播途径 ,8 6 %知晓艾滋病及传播途径。对于生殖道感染症状 ,31 2 %不去就医或认为不必就医。家庭收入是制约流动妇女是否就医的主要因素 (χ2 =18 2 ,P <0 0 1)。文化程度不同的流动妇女对生殖保健知识需求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11 0 9,P <0 0 1)。结论 流动人口已婚已育妇女生殖保健知识水平较低 ,家庭收入和文化程度是影响流动妇女生殖健康及保健需求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流动人口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现状调查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生殖保健服务状况及需求,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市6个城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用统一结构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初婚年龄小于20岁者占调查总数14.51%,婚前新婚知识知晓率为4.85%,同意婚前性行为者占调查总数19.05%,72.75%的调查对象未做婚前检查,在未做婚检的1604例被调查者中,有83.42%的人因主管部门没有要求而未做检查。结论:流动人口早婚现象普遍,已婚妇女婚前新婚知识缺乏及婚检覆盖率低,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和生殖保健服务,以提高她们的生殖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流动人口已婚育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辖区内计划生育和妇女保健工作的开展。本文调查流动人口已婚育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旨在为提高流动人El妇女生殖健康及保健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调查旨在全面了解不同人群已婚育龄妇女对性病、艾滋病的认知程度和生殖健康状况,为相关部门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对象与方法一、对象调查对象为年龄≤49岁已婚的育龄妇女,其中城市、农村、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分别为869名、133名、279名。二、调查方法自编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部分县、乡少数民族妇女生殖健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可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生殖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健康水平与人口质量的公共卫生问题.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保健有赖于社会经济发展、妇女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及社会提供的服务.贵州共有49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为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保健状况,为更好地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2005年对贵州省镇安县谢坝乡的仡佬族、苗族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已婚育龄流动妇女避孕生殖健康相关因素和人工流产风险相关性。方法:利用2012年全国城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调查数据作为研究基础,选择其中2347例已婚育龄流动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46例有≥1次人工流产(研究组),1801例未经过人工流产(对照组)。对两组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避孕相关因素与人工流产风险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30岁妇女出现人工流产风险是≥40岁妇女组的2倍多;避孕知识从亲友/同事处了解的妇女发生人工流产风险是从计生服务人员处了解的妇女的1.8倍左右;短效避孕妇女发生人工流产风险是长效避孕妇女的2倍多;不了解禁忌避孕措施的妇女发生人工流产风险是知晓者的1.5倍左右。结论:年龄、短效避孕及不了解紧急避孕措施等因素可能是流动已婚妇女发生人工流产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必须加强这些因素的预防及控制,加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教育,以及提高相关的保健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已婚育龄流动妇女避孕生殖健康相关因素和人工流产风险相关性。方法:利用2012年全国城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调查数据作为研究基础,选择其中2347例已婚育龄流动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46例有≥1次人工流产(研究组),1801例未经过人工流产(对照组)。对两组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避孕相关因素与人工流产风险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30岁妇女出现人工流产风险是≥40岁妇女组的2倍多;避孕知识从亲友/同事处了解的妇女发生人工流产风险是从计生服务人员处了解的妇女的1.8倍左右;短效避孕妇女发生人工流产风险是长效避孕妇女的2倍多;不了解禁忌避孕措施的妇女发生人工流产风险是知晓者的1.5倍左右。结论:年龄、短效避孕及不了解紧急避孕措施等因素可能是流动已婚妇女发生人工流产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必须加强这些因素的预防及控制,加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教育,以及提高相关的保健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西北农村生殖健康现状,了解农村育龄妇女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要。方法使用调查问卷,对陕西省商县农村1200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主要通过医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者的服务来获得生殖健康的知识(41.9%),通过婚前培训(2.6%)获得的比例较低,89.6%的调查对象认同“生育一个孩子后放环,生育两个孩子结扎”避孕节育方法,91.1%的调查对象在家分娩,48.1%的调查对象在怀孕期间未进行过产前检查,进行妇女保健知识宣传后,妇女病检查率大幅度增加。结论 该地区生殖健康状况较差,对生殖健康的需求是:加强婚前生殖健康知识的教育,孕期保健和宣传男性避孕节育措施并提供服务,另外,以健康教育为主,结合普查,普治可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妇女保健状况。  相似文献   

10.
滨海县农村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方法通过随机抽样≤49岁已婚育龄妇女695人与同期女幼儿教师428人生殖健康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农村育龄妇女总患病率80.14%,幼儿教师患病率54.6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生殖健康及妇科保健知识的宣传,可以提高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昆明市15~49岁流动已婚妇女保健服务利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昆明市15~49岁流动已婚妇女保健服务利用现状,为建立适合流动人口的妇女保健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流动已婚妇女的保健水平。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对1631名流动人口进行入户访谈。结果共调查15~49岁流动已婚妇女1185名。流动已婚妇女的婚前检查率为41.8%,2007-07—2008-06接受妇科疾病检查的比例为28.1%;流动孕产妇的产前检查率为72.0%、住院分娩率为97.5%,产后访视率为27.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妇女的文化程度[OR的95%CI为(1.477,2.065)]、家庭月收入[OR的95%CI为(1.049,1.331)]是影响其接受婚前检查的因素;不同文化程度妇女的妇科检查比例有统计学差异(χ2=-2.859,P=0.004)。结论流动已婚妇女、孕产妇的保健水平较低,建议加强妇女保健的宣传,定期开展流动妇女妇科疾病的普查,实施流动孕产妇管理系统,提高流动人口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区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掌握其常见病、多发病及发病原因,建立已婚育龄妇女健康档案,研究预防及治疗的方案,探讨优质技术服务模式。方法:2013年1月~12月对我区23个街办共计39015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全面普查。结果:查出患病妇女15311人,患病率为39.24%。其中,生殖道感染疾病11259人,占患病妇女总数的73.53%;乳腺疾病2258人,占患病妇女总数的14.74%;生殖系统肿瘤1174人,占患病妇女总数的7.60%。结论:生殖道感染疾病是已婚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应该建立育龄妇女健康档案,做到定期检查,宣传指导育龄妇女妇科疾病的科普知识,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准确掌握牙克石市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现状和生殖保健需求,为今后制定完善的生殖健康保障体系,建立生殖健康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有机结合的新模式提供科学依据,2009年7月,牙克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组织牙克石市计划生育服务站技术人员对1580例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连云港市部分企事业单位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健康状况,探讨妇女保健的工作重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和妇女保健服务质量.方法 对连云港市部分企事业单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较为全面的妇女病普查,普查内容包括妇科内查、盆腔B超、宫颈刮片、阴道分泌物检查、乳腺触诊及红外线乳腺扫描检查.结果 此次共普查9223人,患病人数4259例,患病率46.18%.结论 妇女病普查普治是了解和掌握促进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重视健康教育,重视妇女保健工作,“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妇女疾病防治工作的基本策略和关键.  相似文献   

15.
冷吉平 《当代医学》2009,15(15):58-58
目的了解四川甘孜藏区农村牧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对甘孜州18个县186个乡(镇)农村牧区自愿进行生殖道感染普查的育龄已婚妇女22527人进行生殖道感染免费普查。结果共查出妇女各种生殖道疾病12328例;占总普查人数的54.7%。结论应重视民族地区农牧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状况,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牧民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6.
我县按照省、市的统一安排,扎实开展了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免费检查服务活动。3年来,从全县服务的7万多名已婚育龄妇女中,随机埘朝阳镇参检的7500名妇女生殖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得出这一结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堪忧(见表1)。在7500名育龄妇女中,查出各类妇女病3058例,查出疾病率为40.77%,患有乳腺类疾病率为3.24%,患有生殖系统疾病率为58.39%。其中患有两种妇女病的占总人数的25%,患有两种以上妇女病的占总人数11%。由此可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已处于亚健康状态,认真解决这一问题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杨俊 《大家健康》2015,(5):158-159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相关影响避孕生殖健康的因素与人流风险相关性。方法:本次选取流动人口中有≥1次人流史的已婚育龄妇女100例作观察组,均为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集,就临床资料与同期收集的无流史的流动已婚育龄妇女资料100例进行比较,评估关联性。结果:本次选取资料妇女年龄平均为(30.9±4.9)岁,其中74%在20-35岁之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占15%;小学及以下占30%,初中占55%。长效避孕76%,短效避孕24%。观察组乡镇/市计生服务占获得避孕方法占20%,对照组为34%,有统计学差异(P<0.05)。避孕知识来源,观察组计生干部占22%,对照组占36%,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析流动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生殖健康影响因素,探讨与人工流产风险关联,可显著降低流产率,确保女性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芜湖市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为研究和制定出我市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S)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8个乡镇中人口规模为2 000人的行政村为样本点,从各样本点各随机抽取已婚育龄妇女400名,共计3 200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乳腺检查、实验室检查、表格填报等五部分调查。结果:本地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中未发现生殖系统感染者906名,占总检查人数的28.31%,RTIS患病率为58.7%,乳腺疾病患病率为23.38%,其中31~35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结论:生殖道感染、乳腺疾病是威胁我市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调查。方法: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利用现代科技设备,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查体,并把生殖健康查体结果汇总。结果: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区域农村妇女的生殖保健意识比较低,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不均衡,疾病的发生率有一定差异。结论:1加强宣传教育,以提高农村妇女的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2购置先进的医疗器械,提高服务技能,提高诊疗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0.
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找出造成宫颈糜烂的因素。方法 对1030例已婚已育的妇女进行查体及间调查。结果,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烂患病率为46.89%,宫颈糜烂的患病率与年龄,文化程度,节育措施及有无流产史有关。结论 对已婚育龄妇女加强生殖健康教育指导,采取有效的避孕方式,尽可能降低人工流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