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分析我院近8年收治的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再次手术11例,就其有关临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至2009年4月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35例,其中30例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全部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全组30例恢复顺利,2例术后腹腔引流管引出少许胆汗后痊愈.结论:手术是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唯一的治疗方法,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木是I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最合理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病人男性,68岁,因上腹痛半个月余于2011-03-04入院。病人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为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1周前疼痛加剧,左侧卧位可稍缓解。入院查体:腹平,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肌稍紧,上腹部压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症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症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现就我院近40年来收治的82例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6.
吴古德  冉晋龙 《腹部外科》2007,20(5):297-298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切除时机与癌变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86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切除胆肠内引流术6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人分为3组。A组:30例,为12岁前行囊肿切除胆肠内引流术组;B组:16例,为12岁后行囊肿切除胆肠内引流术,但12岁前行单纯性囊肿内引流术组;C组:18例,为12岁后行囊肿切除胆肠内引流术,12岁前未行单纯性囊肿内引流术组。结果A组发生癌变者1例,B组3例,C组4例。结论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早期行囊肿切除对降低胆管癌变率有积极意义,单纯性囊肿内引流术不能降低胆管癌变率。  相似文献   

7.
成人先天性中肠旋转不良症 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先天性中肠旋转不良是一种复杂的消化道畸形。与中肠的发育不良有关。其病理类型复杂。尤其是成人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易发生误诊误治。我院从1995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7例成人中肠旋转不良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总结该院近30年收治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症(DIR)55例,其中成人29例,儿童26例。DIR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临床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其发生率为85%,巨合并其他畸形率高,本组为20%(11/55)。DIR仅据临床表现较难诊断,多需行X线钡餐照片检查方能确诊。其治疗主要是解决肠梗阻问题,根据梗阻病因及部位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术中应同时处理并存的畸形。本组除1例拒治外,余54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49例,死亡5例,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胆总管缺如极为罕见 ,文献报告仅占同期胆囊手术的 0 .2 %[1 ] 。我院于 1999年 8月收治 1例 ,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45岁 ,因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 4个月于 1999年 8月19日入院 ,无黄疸及畏寒发热。体查 :巩膜及全身皮肤无黄疸 ,右上腹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血WBC 7.3× 10 9 L ,N 0 .76、L0 .2 4,B超示胆囊 13.8cm× 5 .5cm ,胆囊壁厚 0 .6cm ,胆囊内多发性结石 ,壶腹部结石嵌顿 ,胆总管内径 0 .5cm ;CT检查示胆囊多发性结石、胆囊炎。入院诊断为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于 1999年 …  相似文献   

10.
I型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不同术式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的疗效,选用最有效的术式.方法总结1978年6月至1998年5月间诊治的此类病人26例,其中肝胆胰系统合并症占85%(22/26),癌变率4%(1/26).行囊肿切除加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3例;囊肿切开或部分切除加囊肿肠吻合术9例;囊肿不作处理的术式4例.结果术后22例得到了长期随访,随访率85%(22/26).随访最短2年,最长18年,平均9年.从随访结果看,囊肿切除加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优良率达100%(12/12),明显优于囊肿切开或部分切除加囊肿肠吻合术(1/6)或囊肿不作处理的术式(0/4),P均<0.01.结论囊肿切除加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治疗Ⅰ型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的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症5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该院近30年收治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症(DIR)55例,其中成人29例,儿童26例。DIR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临床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其发生率为85%,且合并其他畸形率高,本组为20%(11/55)。DIR仅据临床表现较难诊断,多需行X线钡餐照片检查方能确诊:其治疗主要是解决肠梗阻问题,根据梗阻病因及部位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术中应同时处理并存的畸形,本组除1例拒治外,余54例均行手术治疔,治愈49例.死亡5例,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术中处理的方式、要点及其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我院1992~2003年收住的19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15例,死亡1例,因病情危重自动出院3例。结论 明确本病的解剖学变异及术中处理的关系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常并发肠扭转,常伴有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及其他并发症,而且病情变化迅速。良好的护理对减少手术前后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本院1996年5月至2001年8月,收治39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病人。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9例中男31例,女8例;年龄5天~18岁;小于等于3个月26例,大于3个月13例。本组病例入院时症状:小于等于3个月26例,中全部有胆汁性呕吐,有便秘11例,厌食5例,恶心1例;大于3个月的13例中,伴胆汁性呕吐9例,非胆汁性呕吐3例,恶心2例,厌食1例,腹痛8例,便秘5例。入院后39例均…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新生儿Ladd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翟琦 《护理学杂志》2012,27(2):51-52
对15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新生儿行Ladd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10~15mL;术后3d回访,各项指标正常;术后住院10~12d恢复良好出院。提出手术室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对新生儿生理及疾病特点有所了解,充分准备手术用物,术中密切关注手术进展和新生儿病情变化,根据手术步骤正确传递所需器械,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畅旋转不良是小儿外科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先灭性疾病。此病常见于新生儿期、学龄期,其症状不典型,容易出现漏诊、误诊。我院2003年9月至2006年1月年共收治6~7岁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重复畸形及类癌出血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女,11月,因便血7天入院。每天解鲜血便5~6次,每次2-5g,无粘液及脓性物,无呕吐及发热等,哭闹不止。查腹膨隆,无明显压病,轻度肌紧张,未扪及包块,肠鸣活跃,偶闻气过水声,X线钡灌肠提示钡剂能通过回盲部,图像杂乱,诊断为小肠套叠不能排除。入院后连续两日每天便血100ml,经保守治疗无效,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见小肠位于正中线右侧,回盲部位于正中线处,横结肠位于腹膜后,十二指肠下部位于肠系膜上动脉前方,空肠上段有膜状组织牵缠形成屈曲,未造成梗阻。近段结肠扩张,内有大量血性液体。距回盲部13cm…  相似文献   

17.
18.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指胚胎发育期间中肠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的旋转运动不全或异常,由于肠系膜固定不良、基底缩短、根部明显变窄,在腹腔内盘曲蠕动的肠管容易沿系膜根部发生顺时针扭转[1]。部分患者在成年后才发现,表现为长期餐后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无法用其他疾病解释可考虑先天性肠扭转不良可能[2]。本文报道1例成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伴不全肠梗阻病例的诊治。  相似文献   

19.
成人先天性中肠旋转不良治疗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中肠旋转不良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3年至2007年收治的6例成人中肠旋转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就该病特点及诊治经验进行探讨。结果3例外科收治患者中2例在消化道造影明确诊断后行Ladd's手术,1例急诊手术行Ladd’s粘连带松解、肠扭转复位,3例内科收治患者经消化道造影或胶囊胃镜检查后明确诊断,保守治疗后出院。结论成人中肠旋转不良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疾病。当遇到无法解释的反复腹痛、腹胀、呕吐及肠梗阻时,应考虑本病可能,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Ladd’s手术是标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临床上并不少见,近几年报道日益增多,其发病原因、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引起重视,现将我院2003~2005年收治的3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