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剂量、治疗效果和注意事项.方法 分析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效果.结果 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住院期间65例患者心功能由Ⅲ级转为Ⅱ级,30例患者心功能由Ⅱ级转为Ⅰ级,8例患者疗效欠佳.结论 在住院治疗期间,心力衰竭(NYHN Ⅱ~Ⅲ级)合适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血浆脑钠肽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为Ⅱ级14例,Ⅲ级11例,Ⅳ级15例)、30名健康体检者,检测各组患者血尿酸、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CHF组BNP、UA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CHF组心功能Ⅲ级及心功能Ⅳ级的BNP、UA水平明显高于CHF组心功能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心功能Ⅳ级组的BNP、UA水平明显高于CHF组心功能Ⅲ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血浆脑钠肽水平可以用于判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程度,从而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92.2%、74.5%(P〈0.05),治疗组对心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常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ACEI或ARB、B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左旋卡尼汀组3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国产左旋卡尼汀3g/d治疗10~14d。结果(1)治疗后,两组心率和心肌耗氧量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左旋卡尼汀治疗组心率和心肌耗氧量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O.05);(2)治疗后,左旋卡尼汀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上升(P〈0.05),而常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心功能Ⅰ-Ⅱ级患者百分比明显增加,Ⅲ-Ⅳ级患者百分比明显减少(P〈0.01),而左旋卡尼汀治疗组Ⅲ-Ⅳ级患者百分比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左旋卡尼汀组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可降低患者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心脏瓣膜病合并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31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症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患者心率、血压、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1周、2周,患者心室率明显下降(P〈0.01),分别有41.9%和71.0%患者的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而不伴有收缩期及舒张期血压的变化。结论 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心衰,正确掌握适应证及β-受体阻滞剂用药剂量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总结1986年、1996年、2006年老年重度慢性心力衰竭反复住院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入院前后用药情况,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问隔时间。结果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前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使用率分别为100%,≥95%及〉50%;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10%;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使用率为零。90年代以后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类药物使用率逐年提高,用药变化后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再住院时间间隔延长(P〈0.01)。提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也应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吕洁清 《浙江医学情报》2003,8(2):88-88,104
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无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禁忌证各病因所至的心力衰竭患者43例,心功能按NYHA分级分为Ⅱ级、Ⅲ级,在常规利尿、强心和ACEI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3个月后进行治疗前后自身观察指标的对照变化,以判断其疗效。结果:应用美托洛尔后心功能改善Ⅱ级者为显效,占60.5%,心功能改善I级者为有效,占30.2%,总有效率为90.7%。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可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8.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26例NYHA分级Ⅱ~Ⅲ级的CHF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ACEI、利尿剂及小剂量洋地黄制剂)水肿消除后,随机分为2组,第1组治疗不变,第2组(治疗组)加用β-受体阻滞剂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最大耐受量或目标剂量,维持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心率变化及心功能NYHA分级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9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心率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则无差异(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长期应用能改善心肌的生物学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LVBF增加,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美托洛尔联合洛汀新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ACEI类药物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根据NYHA分级为Ⅱ~Ⅳ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口服美托洛尔12.5~50 mg/d,洛汀新5~10 mg/d治疗,观察1~6年。结果经治疗心功能达Ⅰ级者10例,Ⅱ级8例,Ⅲ级2例。结论β受体阻滞剂+ACEI类药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二药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且二药价格便宜,可明显减轻心力衰竭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和β-受体阻滞荆关托洛尔联合小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远期疗效。方法:共选择CHF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5~10mg/日、美托洛尔25~100mg/日、螺内酯20mg/日,在治疗前和观察期满5年时分别对心功能NYHAⅡ~Ⅲ级患者做6分钟步行试验,记录步行距离。结果:5年期间,对照组和治疗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分别为81.48%和28.57%(P〈0.05),病死率分别为33.33%和8.92%(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心功能(NYHA分级)及6分钟步行距离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及螺内酯可显著改善CHF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就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动态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口服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4周后,比较治疗前后和两组间频发室性早搏数量。结果β受体阻滞剂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有效(P〈0.05),比索洛尔组有效率比美托洛尔组高(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疗效肯定,其中比索洛尔较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赖诺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和超声心动图Tei指数的变化和意义。方法观察171例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患者,分别给予赖诺普利和赖诺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8周后,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和超声心动图Tei指数及LVEF的变化。结果赖诺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单纯赖诺普利治疗组(P〈0.05),同时赖诺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组患者超声心动图Tei指数较单独赖诺普利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ACE—Ⅰ联合非选择性B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明显优于单纯应用ACE-Ⅰ。  相似文献   

13.
李彩会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766-3767
扩张型心肌病病因未明,病死率高,5年生存率为50%,10年生存率为22%左右。心肌重构是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及早、合理、有效使用8受体阻滞剂是扩张型心肌病治疗的基础。《2007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认为所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及阶段B、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或Ⅰ级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小于40%]均需要使用β受体阻滞剂。Ⅳ级心力衰竭患者需待病情稳定(4d未静脉用药,无液体潴留并体重恒定)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目标剂量为清醒未起床时心率不低于55次/min且小于60次/mi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各种口服药物的应用情况及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符合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的390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口服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洋地黄类药物、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及静脉药物(包括硝酸酯类、硝普钠、冻干重组脑钠肽、利尿剂、营养心肌药物、西地兰)的应用情况.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因仍以冠心病为首,共2408例,占61.6%;住院患者以Ⅲ级、Ⅳ级心衰为主,Ⅲ级1673例(42.8%),Ⅳ级1165例(29.8%);临床心衰阶段(C期)3227例(82.5%),难治性终末心衰阶段(D期)682例(17.5%);在口服药物的使用方面,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使用较前逐渐上升,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使用于2010年,2011年有所下降,2012年再次上升,可见对于慢性心衰的治疗与指南的符合情况以利尿剂为最好,其次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ACEI/ARB的应用仍不理想.洋地黄类药物及硝酸酯类药物应用仍不可缺少.静脉用药均应用于Ⅲ级及Ⅳ级心功能不全,利尿剂、硝酸酯制剂、营养心肌药物应用率相似,硝普钠、洋地黄制剂应用率逐年下降,冻干重组脑钠肽应用逐年上升.结论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前与指南逐渐符合,但仍有一定差距,脑钠肽作为新的改善心功能不全药物日益受到重视,但因条件限制还不能普遍应用,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还需要继续规范化,加强医师培训及患者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为其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证据,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愈率。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两组患者分别用常规疗法和常规疗法加用比索洛尔(康忻)治疗两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和心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P〈0.01)。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衰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的作用,了解他汀类药物对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3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为Ⅲ-Ⅳ级)且血清C-反应蛋白增高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14例,给予强心、利尿、ACEI和/或B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2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洛伐他汀20mg/d,待心功能改善Ⅰ~Ⅱ级后复抽取血清作C-反应蛋白测定及心脏左室射血分数检测。结果A组治疗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增高阳性率43%;B组治疗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增高阳性率30%,(P〈0.05);B组治疗前后患者心脏射血分数较A组治疗前后患者有改善(P〈0.05)。结论炎症反应参与部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变化过程,他汀类药物能明显改善该过程,从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清晨空腹静脉抽血,分离血浆,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27例对照者、53例心力衰竭患者血浆UⅡ含量;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结果①对照组血浆UⅡ含量与心力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改善,血浆、UⅡ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③血浆UⅡ含量减低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平行.不同心功能级别血浆UⅡ含量排序为:Ⅱ级〉Ⅲ级〉Ⅳ级,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Ⅱ血浆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临床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酸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17例心力衰竭患者人院时检测血尿酸水平,根据患者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4组,并进行比较。结果心功能Ⅰ级与Ⅱ级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级与Ⅲ级组、Ⅲ级与Ⅳ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随着心力衰竭的程度加重,尿酸水平也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19.
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年龄>65岁),其中48例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作为对照组,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洛克)6.25 mg/次,2次/d,逐渐加量,2周剂量加倍1次,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另外,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服用倍他洛克后,静息心率明显降低,地高辛和胺碘酮的使用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规范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能显著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更易达到靶目标心率,降低了病死率和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李琳  杜闻莹  郑刚 《中国医药导刊》2007,9(3):179-180,183
目的:评价我国2002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简称指南)公布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住院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住院的CHF病例,根据指南公布时间分为两组,A组495例(指南公布前组)、B组604例(指南公布后组)。结果:指南公布前后CHF患者的大部分临床特征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硝酸酯类药物的使用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B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阻滞剂(BB)、螺内酯的使用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钙离子拮抗剂(CCB)使用率低于A组(P〈0.05)。B组住院死亡率较A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我国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对我院住院CHF患者的治疗影响显著,治疗较前趋于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