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50例临床分析姚宜卿,林红,郑玉英,陈碧芬,慕容慎行关键词: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临床表现,家系调查,病理学检查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MD)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男女均可罹患,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我科自1986...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9岁.因"被发现肩胛凸起10年,双上肢抬举无力6年余"于2018年11月2日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诊治.10年前无意中被发现肩胛凸起,未在意.6年前发现双上肢上举无力,以右侧为重,表现为不能抬起重物,左侧无力症状不明显,不影响日常生活.3年前因上肢力弱而锻炼时发现左上肢不能举重,抬...  相似文献   

4.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染色体4q35和10q26的易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acioscapulohumeral muscular dystrophy,FSHD)患者及中国正常人群中染色体4q35和10q26易位的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BgtⅡ-BinⅠ剂量检测方法,对70名FSHD患者、55名FSHD患者的亲属及52名正常人的染色体4q35和10q26易位的分布状况进行研究。结果 (1)正常人群中4q35和10q26之间总的易位率为19.23%,其中4q35至10q26的易位率为9.62%,10q26至4q35的易位率为9.62%。(2)FSHD患者中4q35和10q26之间总的易位率为18.57%,其中4q35至10q26的易位率为12.86%,10q26至4q35的易位率为5.71%。结论 在中国正常人群与FSHD患者中,染色体4q35和10q26之间较频繁地发生易位,两组之间的易位率差异没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染色体4q35和10q26易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acioscapulohumeral musculardystrophy,FSHD)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4q35上3.3kb Kpn Ⅰ串联重复单位不同拷贝数缺失与FSHD发病相关。10q26与4q35上(均含P13E-11探针结合位点)具有高度同源序列,两者间容易发生易位。本实验应用BglⅡ-BlnⅠ 剂量检测方法(BglⅡ-BlnⅠdosage test)研究70例FSHD患者、55名FSHD血缘亲属及52名中国正常人群中4q35和10q26易位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染色体 4q与 10q间相互易位现象及其与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 (FSHD)的关系。方法 BglII/BlnI双酶切、凝胶电泳分离 5 0名正常对照及 45例FSHD患者的基因组DNA ,采用p13E 11探针Southern杂交 ,应用ScionImage软件检测并校正 4q 及 10q 型杂交片段的信号强度值 ,计算 4q :10q剂量比来判断易位情况 ,比较对照组与FSHD患者发生易位频率的差异。结果  95名检测对象中共检测到 4种易位情况 ,总易位频率为 17 89%。对照组中 4q→ 10q型易位和 10q→ 4q型易位均占 8 0 %;而散发性患者只检测到 4q→ 10q易位 ,发生频率为 43 75 %;家族性患者只检测到 10q→4q易位 ,频率为 6 89%。散发性患者 4q→ 10q易位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χ2 =11 15 4,P <0 0 0 1) ,而家族性患者 10q→ 4q易位频率与对照组间无差异 ( χ2 =0 0 12 ,P >0 5 )。结论 正常人群及FSHD患者均存在 4q35区的不稳定性及 4q 10q相互易位现象 ;4q→ 10q易位的发生与散发型FSHD的发病密切相关 ,与家族型FSHD关系较小 ;4q 10q的相互作用引起 4q35区的D4Z4重复单位丢失或转移至10q2 6 ,可能是导致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并作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med,EMBASE,BIOSIS,Web of Science以及维普、万方、中国知网、中国医学生物文献数据库。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诊断试验纳入标准筛选文献,纳入的文献采用QUADAS进行质量评价,用MetaDisc 1.4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标准的共有21个研究,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但不存在阈值效应。合并后的诊断优势比为105.32,敏感度为0.64,特异度为0.96,阳性似然比为19.79,阴性似然比为0.31。SROC曲线的AUC面积为0.9816,Q*指数为0.9402。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和很强的特异性,可作为临床肺结核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但并不能完全取代痰涂片检查。  相似文献   

8.
应用于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细菌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特异灵敏的适应于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细菌DNA提取方法.方法于细菌样本离心所得沉淀中加入提取液(25% Chelex-100,0.5%NP40,TE配制,pH=9.0);56℃孵育30 min;100℃水浴10 min;离心后所得上清即为DNA.电泳、PCR及Real-time PCR扩增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及灵敏度.结果本方法所提细菌DNA电泳条带清晰,未见假阳性,D(260)/D(280)=(1.79±0.03);PCR及Real-time PCR扩增未见假阳性及假阴性,灵敏度达101/ml细菌浓度.结论本研究细菌DNA提取方法特异灵敏,适应于PCR及Real-time PCR.  相似文献   

9.
荧光实时定量PCR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和病变通常由基因在不同阶段和部位的差异表达来决定。基因表达差异最终表现为蛋白质合成量上的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细胞的激活、增殖、分化、病变和凋亡。定量mRNA表达是了解机体生长发育调控和病理病变机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准确定量mRNA表达成为了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鸭疱疹病毒1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检测鸭疱疹病毒1型(鸭瘟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快速诊断、致病机理研究及抗病毒药物筛选等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病毒DNA聚合酶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采用TaqMan探针技术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用含有125bp扩增产物的pMD18-T载体质粒为阳性对照,构建标准曲线,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可重复性、敏感性进行评价,同时与传统PCR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标准曲线表明在2.3×105~2.3×10拷贝数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0.999);实时荧光定量PCR最少可检测到23个阳性质粒,说明有很好的敏感性;试验内及试验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22~6.69以及2.09~8.84,说明有较好的重复性;对非鸭瘟病毒DNA无扩增,说明有很好的特异性;在对病毒DNA的检测方面,比传统PCR的敏感性高出104倍。结论成功建立了针对鸭瘟病毒的特异、敏感、重复性强且可准确定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从石蜡包埋组织中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方法检测microRNA表达的可靠性和敏感性。方法:选取2005年至2010年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疆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友谊医院收集的97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食管癌组织样本,提取组织总RNA,RT-PCR逆转录为c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croRNA表达。结果:97例食管癌组织样本中,RNA提取成功90例,7例失败,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成功检测了83例microRNA表达,7例检测不准确。RNA提取成功率明显高于失败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出的定量准确例数高于定量不准确例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方法是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microRNA表达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DuchenneandBeckermusculardystrophy(DMD/BMD)isanX linkedlethalrecessivegeneticdiseasecausedbymutationsinthedystrophingenelo catedontheshortarmoftheXchromosome(Xp21)[1].Itisoneofthemostseriousandcommoninheritedneuromusculardiseases,affectingapproxi mately1in3500newbornmales.Inatypicalaffectedmale,clinicalsymptomsarisearoundtheageof3withprogressivemuscleweakness.Thepatientisnonambu latorybytheageof9or10andusuallydiesby20,fol lowingcardiacorrespiratorycomplications.BMDisamilderformcharacteriz…  相似文献   

13.
定量PCR检测缺失型DMD/BMD携带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DMD/BMD携带者临床诊断的有效手段。方法 :运用双重定量PCR及剂量系数分析 ,检测 2 6例正常对照 ,7例肯定携带者和 2 1例可疑携带者 ,部分结果与短片段重复顺序多态性方法及CK值作了比较。结果 :确定了判定参考标准 ,可疑携带者中 ,患儿母亲检测阳性率为 5 7.9% ,8例经短串联重复顺序多态性分析 ,得到了完全验证。结论 :定量PCR检测DMD/BMD携带者快速、敏感、准确 ,可在临床诊断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应用及实验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时荧光定量PCR是在普通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保持了PCR技术灵敏、快速、特异特点的基础上增加了定量的特点.在检测微小残留病变,肿瘤标志性基因及病毒负荷量等方面为临床医生判断病情,了解预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荧光定量PCR为科学发挥着巨大作用的同时,人们也不断对其实验条件进行优化,保证定量结果的准确.  相似文献   

15.
Li Q  Ma Y  Pan Q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3):1447-1449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脊髓性肌萎缩(SMA)的基因诊断与产前诊断的方法。方法:基于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SMN)基因的两个同源拷贝碱基上的差异,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酶切的方法,选择特异的酶切位点对11例SMA患儿进行SMN基因检测。同时采用SMN基因内部及旁侧的C161,C171,C212,C272等4对(CA)n对4个家系进行连锁分析。结果:11例SMA患儿中10例患儿缺失SMNt7,8号外显子,1例患儿仅缺失7号外显子。4个SMA家系中有3个胎儿未发现与先证者完全相同的SMN基因片段,1个胎儿检测到与先证者完全相同的SMN基因片段。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汉族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SHD)4q35致病区域基因结构特征,分析位点4qA和4qB的分布规律,探讨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52个无亲缘关系家系的62例患者及57名患者血缘亲属.低熔点胶包埋法抽提基因组DNA.同一样品分别进行EcoR Ⅰ酶切、EcoR Ⅰ/Bln Ⅰ双酶切和Hind Ⅲ酶切,脉冲电场凝胶电泳分离,p13E-11、4qA和4qB探针Southern杂交,计算致病性4qA型EcoR Ⅰ片段长度和分布、易位和嵌合体情况、4qA/4qB的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及基因型-临床表型关系.结果 共榆出携带致病性4qA型EcoR Ⅰ片段患者69例,范围10~38 kb,平均值20 kb±7 kb,散发型和家族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3,P>0.05);检测到3种染色体易位形式,检出率14.49%,4q→10q频率(13.04%)高于10q→4q频率(1.45%)(X2= 6.900,P<0.05);标准型患者中,4qA/4qB杂合型频率(61.40%)高于4qA/4qA纯合型频率(38.60%)(X2=5.930,P<0.05),但两型片段长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9,P>0.05),不同基因型的临床严重程度(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693,P>0.05).结论 95.0%患者携带30 kb以下的4qA型EcoRI片段,4q-10q之间存在高频率的易位蓖组现象,4qA/4qB的杂合型频率明显高于纯合刑频率,但基因型分布对临床表型的异质性无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念珠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念珠菌作为院内感染的常见机会性致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已应用于念珠菌临床快速诊断、基因分型、耐药等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灵敏、快速、安全、准确、高通量等特性,不仅在分子生物学领域作为常规的分析检测方法,而且在医院临床标本病原体的检测、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检疫、法医学标本的鉴定等领域也逐步得到了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与评价Real-time PCR与常规PCR,寻求适合于Q热患者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应用Taq Man探针定量PCR、SYBR Green染料定量PCR、巢式PCR和普通PCR四种方法分别对T-A克隆的Q热立克次体基因htp AB片断进行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检测及评价。结果 Taq Man PCR方法的灵敏度分别为SYBR Green PCR、巢式PCR和普通PCR的10倍、10倍和100倍。重复性测试Taq Man法Ct变异系数CV:0.2%~3.0%,SYBR Green法的CV:0.3%~6.0%。Taq Man和SYBR Green PCR均耗时约1h,巢式PCR耗时约2.5h,普通PCR耗时约1.5h。四种方法检测25种相关病原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Taq Man探针定量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可用于Q热患者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线粒体DNA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mtDNA)含量变化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4例甲状腺腺瘤,1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其配对正常甲状腺组织的mtDNA含量变化,并结合甲状腺乳头状癌主要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1)2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mtDNA相对含量为224.13±217.24;配对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mtDNA相对含量为88.69±44.06,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甲状腺乳头状癌中mtDNA含量增加、无明显变化和减少的比例为21:2:6。(2)25例甲状腺良性病变中mtDNA相对含量为129.48±105.27;配对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mtDNA相对含量为89.44±29.75。甲状腺良性病变mtDNA含量与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无显著差异,但低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组(P<0.05)。(3)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mtDNA含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甲状腺乳头状癌的mtDNA含量变化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论 mtDNA含量增加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有关,但与其临床病理参数未见相关性,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