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林和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1469-1470
目的:分析创伤外科术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探讨创伤外科术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2月我院36例经病原学证实的创伤外科术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分析其药敏特点、抗生素选择及疗效。结果:36例患者中的20例接受多粘菌素为主的治疗,治愈或好转17例(有效率85.00%);7例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为主的治疗,治愈或好转5例(有效率71.43%);6例接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为主的治疗,治愈或好转3例(有效率50.00%)。结论:接受外科手术或侵入性操作是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目前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高,治疗创伤外科术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时,应加强实验室检查,依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避免或延缓耐药现象的产生,重症时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2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两年共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为261株、117株,两者80%以上来源于呼吸道标本,41%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64.9%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来自于重症监护病房.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性比铜绿假单胞菌更为严重,此菌株除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在23.4%外,其他均在70%以上,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92.8%和96.4%.相反,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情况却差异较大,16%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而对美罗培南敏感,其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耐药机理.结论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在不断上升,特别是多重耐药和泛耐药株的增多.因此,应慎重、合理地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药物,密切关注铜绿假单胞菌和鲍受不动杆菌耐药的发展,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背景 临床上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逐年上升.以往研究表明舒巴坦联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仅对部分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Acinetobacter?baumannii,CRAB)有协同作用,这种疗效差异是否与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情况有关,尚待阐明.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鲍曼不...  相似文献   

4.
王仲书  李玉梅  王灿灿 《西部医学》2011,23(11):2170-2171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有效的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08年4月~2009年6月间某院分离出的101株鲍曼不动杆菌通过微量稀释法进行MIC测定。结果101株鲍曼不动杆菌大多分离自痰液,主要来自于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为91%,依次是环丙沙星89%,庆大霉素86%、头孢噻肟86%等。结论: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治疗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其次可选用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  相似文献   

5.
刘永瑞  刘向群 《西部医学》2013,25(9):1323-1325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三级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徐州地区三级医院临床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株97株,予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予PCR方法检测金属酶耐药基因及OXA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经PCR方法检测所有受试菌未检测到金属酶基因blaIMP、blaVIM、blaSIM和OXA-24碳青霉烯基因,其中85株检测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率为87.6%(85/97株)。结论徐州地区三级医院鲍曼不动杆菌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可能是导致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08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趋势,分析引起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原因,指导临床正确面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做细菌培养及鉴定,并以纸片法(K-B法)测定一年来15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抗菌药的耐药率.结果 共分离鉴定鲍曼不动杆菌150株,其中源于呼吸道的105株,占68 %,居首位;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2.2 %,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3.7%.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尤其是ICU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极易变异而形成多重耐药;对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应以亚胺培南和β-内酰胺酶抗菌抑制剂作为第一线抗菌药物;病情严重尤其是全耐药时,可联合用药,提高疗效.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菌株的出现,提示临床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掌握用药指标.ICU病房应加强消毒隔离措施,阻隔各种可能的传播媒介,避免鲍曼不动杆菌的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7.
陈琳  许小敏  蔡挺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8):817-817,819,F0002
目的 研究宁波地区5家综合性医院临床分离泛耐鲍曼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方法 收集医院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17株.琼脂稀释法测定14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荫浓度值;PCR及克隆测序分析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结果 117株鲍曼小动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均耐药,其中有22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中敏.菌株均产OXA-23碳青霉烯酶基因,未检测到其他碳青霉烯酶基因.结论 宁波地区泛耐鲍曼不动杆菌均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  相似文献   

8.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10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性状.结果 104株鲍曼不动杆菌中96.2%(100/104)分离自住院患者,3.8%(4/104)分离自门诊患者;痰标本分离率最高(74%);主要引起神经外科(36.5%)和儿科(12.5%)患者的呼吸道感染;该菌对庆大霉素高度耐药(70.2%),对美洛培南高度敏感(97.1%).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其对抗生素普遍耐药,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其多重耐药菌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难题.研究发现,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是灭活酶的产生,其中以染色体或质粒介导的各种碳青霉烯酶最为重要.而舒巴坦和β-内酰胺类药物合用对不动杆菌有一定的治疗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等15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6.4%)、其次为美罗培南(20.5%)和头孢哌酮/舒巴坦(29.7%),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81.5%);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50%左右或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较为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对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菌株多重耐药性尤其显著,临床应加强检测和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异帕米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异帕米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单纯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异帕米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部分临床生化指标好转,未出现肝肾功能指标恶化。结论异帕米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是一个值得推广的临床抗菌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探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长沙地区10所综合性医院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株205株;采用K-B法检测药物敏感性,改良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金属酶),改良Hodge试验筛查碳青霉烯酶;PCR扩增OXA-23,OXA-24,OXA-51,OXA-58及IMP-1和VIM-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应用肠杆菌科基因间一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 PCR,ERIC-PCR)对菌株进行DNA分型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在监测的18种药物中,耐药率超过50%的达14种。其中哌拉西林耐药率最高(80.5%),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2.5%)。共筛选出耐碳青霉烯类药物鲍曼不动杆菌115 株,其金属酶表型及基因检测均为阴性;改良Hodge试验阳性71株,其中64株OXA-23基因扩增阳性。115株菌株OXA-51均阳性,未检出OXA-24,OXA-58基因。115株菌株共分为7个ERIC基因型。其中A型19株,B型72株,为主要的流行克隆。结论: 长沙地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十分严重;产OXA-23 和OXA-51型碳青霉烯酶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且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存在克隆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硝酸镓和多黏菌素B对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分析其抗菌机制.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硝酸镓和多黏菌素B对20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抑制作用,观察两者联合应用的抑菌情况.结果 试验菌株对硝酸镓和多黏菌素B均敏感,硝酸镓对试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16μmol/L,多黏菌素B对试验菌株的MIC均为≤2.0μg/ml,两者联合应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生长有协同抑菌作用.结论 硝酸镓和多黏菌素B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有明显抑菌效果,有望成为控制其蔓延感染有效的治疗药物,为临床治疗这类难治细菌感染提供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14.
分析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0 368例住院患者采集痰液、尿液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要求对痰液、尿液标本进行处理。并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别和药敏试验。结果 10 368例住院患者共培养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136株。136株鲍曼不动杆菌病区分布居前5位的是:ICU、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儿科。13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敏感的前5位是:多黏菌素B、美满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对抗生素耐药依次为:黏菌素、诺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多黏菌素B>亚胺培南>美满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有多重耐药性,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可以作为首选治疗的药物。医院应加强对该菌的检测,降低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3):1-4
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病房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提供适当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1月重症医学科分离的22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进行统计分析,对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并根据分布情况分别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布主要为痰液、引流液、血液。痰液中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最高,多重耐药菌株占比56.3%,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及亚胺培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4.7%和51%,对丁胺卡那、替加环素耐药率分别为6.3%和2.6%。而其他部位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对丁胺卡那、替加环素无耐药。结论重症医学科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是由痰液标本中分离得到,耐药性较高,临床需高度重视,而引流液、血液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低。严格做好院感防控,才能有效地控制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和传播。  相似文献   

16.
帅朝霞  钟峰  许岩  吴竞 《安徽医学》2022,43(3):275-279
目的 分析不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基因及群体信号系统基因的分布,探讨不同耐药基因型鲍曼不动杆菌与抗菌药物耐药的特点.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30株鲍曼不动杆菌,按耐药性不同分为多重耐药菌31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菌43株和非多重耐药菌56株,分析各组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川东北地区某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变迁,为该菌所致感染性疾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情况、分布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近三年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分别是2.2%(425)、2.0%(342)和1.5%(297)。1064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痰标本(76.2%),其次为脓液(13.8%),其他标本检出率较低。鲍曼不动杆菌以ICU检出率最高(38.1%),其次为神经外科(20.9%),外科的检出率高于内科。2013年至2015年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上升显著,米诺环素有所下降;除氨曲南、头孢唑林、头孢替坦和头孢曲松天然耐药外,其它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除左氧氟沙星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多在70%以上。结论:川东北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有下降趋势,但仍是临床常见致病菌,科室分布广泛,耐药率高,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耐药的表型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KB法及琼脂稀释法从临床分离的84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随机选取8株,采用外排泵抑制试验筛查外排泵表型阳性菌株,EDTA协同实验筛选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改良三维试验检测ESBLs和AmpC酶,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PCR扩增耐药菌株的KPC酶、碳青霉烯酶和ESBLs基因,并测序分析。提取外膜蛋白行SDS-PAGE。结果 PAβN抑制试验显示亚胺培南MIC值下降均≤4倍,而美罗培南MIC值下降≥4倍者占50%(4/8)。EDTA协同试验结果显示阴性。改良Hodge试验检测8株耐药菌结果阳性。耐药基因PCR扩增和测序证实8株耐药菌中7株有blaOXA-23基因,5株含blaTEM-1基因,8株耐药菌均含有KPC-2酶基因;耐药菌株的外膜蛋白电泳条带在25 ku处出现明显缺失。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耐药机制主要是产生KPC-2酶、blaOXA-23酶,外膜蛋白25 ku表达的缺失所致,外排泵过度表达可能参与美罗培南的耐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与多西环素、环丙沙星、舒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用药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效应。
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物对50株临床分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
度,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判定联合效应。结果美罗培南与多西环素联用后,其MIC50显著下降,FIC指数分布:FIC≤
0.5 占38%,0.52 为0。美罗培南与环丙沙星联用后,其MIC50下降不明显,FIC 指数分布:
FIC≤0.5 为0,0.52 为0。美罗培南与舒巴坦联用后,其MIC50明显下降,FIC指数分布:
FIC≤0.5为26%,0.52为0。美罗培南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后,其MIC50有所下降,FIC指
数分布:FIC≤0.5为10%,0.52为0。结论美罗培南与多西环素、舒巴坦或者头孢哌酮/舒巴
坦联合,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均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没有无关作用和拮抗作用,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而美罗培南与
环丙沙星联合表现出的相加作用和无关作用比例相当,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调查其定植或感染的危险因素,评价该菌所致医疗相关性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法:通过复习病历收集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定植或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菌株的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法,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菌株的同源性。结果:研究期间共分离到49株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其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为7型,共45株(91.8%)具有同源性。分离到菌株前患者最常见的暴露因素为住ICU、侵入性操作和低白蛋白血症,最常见的合并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和脑血管病(10例)。在这49株菌中,定植者28株,导致感染者21株,感染患者的死亡率为38.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PACHEⅡ评分是导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OR=1.7,95%CI1.1~2.5)。抗菌药物联合治疗的成功率高于单药治疗(11/13例,84.6%vs.3/17例,17.6%),尤其是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结论:我院自2007年出现了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的院内播散,导致播散的危险因素为住ICU、侵入性操作、低白蛋白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脑血管病,对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可能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