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具有肾毒性的中药的药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有关文献中提及的具有肾毒性的68味中药,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毒性:分为五级,无毒者29味,小毒者9味,有毒者19味,大毒者7味,极毒者4味,导致肾毒性的药物中半数以上有程度不一的毒性。性味:辛味药23味、苦味药22味、苦兼辛2味,苦、辛是致肾毒性的最多见的药味。成份:有的毒性成分即为有效药理成分,有的则是无药效作用的毒性成分,有一部分药成分尚未明确。肾毒性症状;以尿液成分和肾功能改变最为常见。中  相似文献   

2.
中药所致肾毒作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所致肾毒作用的初步探讨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24001)朱天忠关键词中药;肾脏毒性;副作用中药所致的肾脏损害,尚未引起临床学者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因中药应用不当或滥用而导致肾脏损害的病例时有发生,本文拟就具有肾毒作用植物药的含毒成分、毒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金虹 《中医药导报》2003,9(10):45-46
就中药关木通、广防己所含马兜铃酸 (AA)的肾毒性和致癌性对国际市场其它中药销售造成负面影响的现状 ,通过中药及国外传统植物药均存在毒性的客观事实 ,阐述了认识天然药物同样有毒副作用的必要性 ;同时以中药雷公藤为例说明必须辩证看待中药作用与副作用的两面性和以复方配伍的优势 ,前瞻性地防治中药肾毒性的可能性 ;最后提出从中药的物种基源把关 ,才是防止中药肾毒性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药的肾毒性与肾保护浅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药及其制剂在国内外的广泛应用,在取得疗效的同时,中药肾毒性亦逐渐引起关注,其产生原因主要与中药炮制、剂量、使用时间、配伍及方药病证不符等有关。若对这些因素严格规范,其毒副作用可以避免;近来研究证实:相当多中药还具有肾保护作用,因此对中药的临床位用和营销要有一个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氟哌啶醇的肾毒性与剂量和疗程的关系,观察黄连阿胶合剂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空白组):不给药;阳性对照组(阳性组):在建立氟哌啶醇肾毒性模型的同时,依那普利灌胃;肾毒性模型组(模型组):建立氟哌啶醇肾毒性模型;中药低剂量组(中低组):在建立氟哌啶醇肾毒性模型同时,黄连阿胶合剂低剂量灌胃;中药中剂量组(中中组):在建立氟哌啶醇肾毒性模型同时,黄连阿胶合剂中剂量灌胃;中药高剂量组(中高组):在建立氟哌啶醇肾毒性模型同时,黄连阿胶合剂高剂量灌胃;共给药30天后,留取尿液检测尿蛋白。结果:实验前后尿蛋白变化:实验后空白组α1微球蛋白(α1-MG)没有明显增减(P〉0.05);而模型组、阳性组、中高组α1-MG则明显增高,实验前后相比较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此外,微量白蛋白(MA)各组实验前后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干预因素对尿蛋白的影响: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中高组之间α1-MG均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模型组与阳性组或中高组相比较,α1-MG均明显升高(P〈0.05),而中高组α1-MG则明显高于阳性组(P〈0.05)。并且,不同剂量中药组之间α1MG在统计学上没有明显差异。结论:①大剂量氟哌啶醇存在肾小管毒性作用。②黄连阿胶合剂能有效的减少蛋白尿,减轻氟哌啶醇对肾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神经网络模型与传统中药药性理论(四性、五味、归经)相结合来预测分析中药肾毒性。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具有肾毒性证据的中药,并将《中华本草(精选本)》中去除上述肾毒性中药的其他中药作为非肾毒性中药纳入数据。以《中华本草》为标准,确定每味中药的四性、五味和归经归属,分别进行肾毒性/非肾毒性中药与其四性、五味、归经因素的相关性检验,筛选出相关性变量因素,用于构建神经网络模型(Neural Networks Model,NNM)。同时,绘制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用于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肾毒性/非肾毒性中药与四性、五味归属具有相关性(P0.05),与归经归属无相关性(P0.05)。NNM结果显示,热性、辛味、温性和苦味是影响中药肾毒性的前4位重要因素,热性排在重要性第1位,模型ROC曲线的AUC计算结果为0.739。结论将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数理统计方法相结合建立的中药肾毒性神经网络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性,该建模方法可为中药肾毒性及中药毒理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四性、五味和归经与中药肾毒性的相关性,建立中药肾毒性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估。方法文献检索肾毒性中药111味、非肾毒性中药398味。记录上述中药的四性(寒、热、温、凉和平)、五味(酸、苦、甘、辛、咸、淡和涩)和归经(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和肝经),进行肾毒性中药、非肾毒性中药与其四性、五味和归经的相关性检验,相关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绘制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概率的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结果肾毒性中药和非肾毒性中药在四性归属有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为0.241;肾毒性中药和非肾毒性中药在五味归属有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0.210;肾毒性中药和非肾毒性中药在归经归属无相关性(P0.05)。四性、五味两个方面12个变量因素入选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四性中的热、平和五味中的苦、甘共4个变量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预测概率分界值为0.28)。结论中药四性、五味、归经3个方面24个变量因素当中,四性、五味两个方面12个变量因素与其肾毒性具有相关性,其中四性中的热、平和五味中的苦、甘为肾毒性的影响变量。在此基础上建立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对于中药肾毒性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稳步发展,中药作为补充和替代医学制剂在世界各地赢得了认可和信赖。然而,随着对中药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中药的肾脏毒性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保障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必要深入研究并整理中药肾毒性成分及其毒性机制。在查阅近30年国内外常见中药肾毒性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中药肾毒性成分及其毒性机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期为中药肾毒性深入研究提供思路,为中药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童晓东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7):433-433,F003
作者叙述了具有潜在肾毒性的中药,指出中药所致肾损害多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并就中药肾损害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益气补肾中药减轻顺铂所致大鼠肾毒性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益气补肾中药可明显降低顺铂所致鼠血清BUN水平的升高,病理切片也证实中药对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提示益气补肾中药是减轻颀铂肾毒性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支持向量机在中药肾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了111个肾毒化合物和90个无肾毒化合物的6 122个分子描述符,采用Cfs Subset Eval评价和Best First-D1-N5搜索相结合的方法筛选特征描述符子集。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化合物肾毒性判别模型。收集通过造成肾小管损坏致肾毒性的39个化合物,与39个无肾毒化合物组成数据集,用相同方法构建化合物肾小管损坏判别模型。2个模型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马修斯相关系数均在70%以上。以22个有肾毒的中药成分作为外部验证集,进一步评价肾毒性判别模型,准确率达72.73%。用肾小管损坏模型进一步判别肾毒性模型筛查结果为阳性的中药成分,其中10个中药成分可能通过损害肾小管致肾脏毒性,6个已有文献佐证。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2个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有助于开展中药肾毒性成分筛查工作,并为进一步研究肾毒性机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复方制剂对肾大部切除大鼠脂质肾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对肾大部切除大鼠脂质肾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5/6肾大部切除模型,并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肾大部切除组、包醛氧淀粉组、肾衰宁组及中药复方制剂高、中、低剂量组。结果:中药复方制剂能降低总胆固醇、尿蛋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并能使体重增加。结论:中药复方制剂能降低肾大部切除大鼠脂质肾毒性,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接上期)4.1.2理性地对待中药的肾毒性。针对目前中药肾毒性的报道,作为一位中医学者,既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要轻易地否定,而应当做一些扎实的工作,仔细地弄清问题,提高认识,才能有助于以后的临床工作,更好地为病人服务。4.2开展中药的肾毒性研究4.2.1广泛收集有关中药导致肾损伤的临床资料。4.2.2加强中药毒性的研究。加强对临床所报道的肾损害药物的研究,首先证实其肾毒性,进一步搞清其毒性成分、毒性作用机理、用药剂量等,使临床医生做到心中有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科技部已立项,开展有毒中药的中毒机理研究,支持“含马兜铃酸中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环孢素A(CsA)是器官移植后抗排斥常规用药之一,CsA慢性肾毒性因导致肾间质纤维化而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直至肾功能衰竭。拮抗CsA引起的肾间质纤维化,是器官移植后保障移植物长期存活的重要措施之一。本研究以养阴活血中药为干预措施,观察其对CsA慢性肾毒性模型大鼠的肾间质形态学的影响,及用药后肾间质TGF-β1、FN、Ⅳ胶原蛋白表达及肾间质TGF-β1mRNA表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导赤散与单味关木通对动物肾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含关木通的复方导赤散与单味关木通对动物肾毒性的差异。方法:用含有关木通的复方制剂导赤散与关木通水煎液,分别以关木通每日6g/kg、每日12g/kg、每日24g/kg、每日48g/kg不同剂量给大鼠连续灌胃7天,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关木通各剂量组均有导致大鼠急性肾功能减退及组织形态学改变的作用,且与剂量呈正相关;复方导赤散使用关木通较单味应用关木通肾毒性低,且随配伍、剂量合理的调配而肾毒性降低显著。结论:关木通单味药应用有肾毒性,且随剂量增加而肾毒性显著;复方导赤散有降低关木通肾毒性作用;导赤散中关木通常规用量无毒。  相似文献   

16.
中药所致肾毒性浅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各地应用中药治疗或辅助治疗肾脏及泌尿系疾病很普遍,而且疗效显著。但近十多年来,据各地临床报道,发现不少中药由于使用不当会产生肾毒性,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而死亡。因此,当引起临床医生与药理毒理工作者的重视,加强对这类中药及其制剂肾毒性研究,甚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对药用木通植物的历史沿革作了回顾,并对关木通的毒副作用肾毒性和致癌性进行了综述;由对关木通的认识引发对中草药现代化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中草药的思索。以期重视中药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引起的肾损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文献报道与笔者的工作体会,归纳可能导致肾毒性的中药品种,阐述具有肾毒性中草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介绍这类肾损害的检测方法及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内外报道的所有可能导致肾毒性的中药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为将来中药肾毒性的针对性研究提供依据。国外研究检索资源包括:Pub Med和Cochrane图书馆,国内研究检索资源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检索的起止日期为建库到2017年1月1日,不对纳入的研究类型进行限定。共纳入28篇英文文献,报告的具有肾毒性风险的单味中药或方剂共97种,其中6种具有肾毒性风险的中药文献量较多,分别为:马兜铃酸类中药(5篇)、雷公藤(4篇)、丁公藤(2篇)、大黄(2篇)、麻黄(2篇)、苍术(2篇),其余的91种中药均仅有1篇文献报道其具有肾毒性风险。CDFA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报告的肾毒性风险的中药有16种,包括感冒清片(胶囊)、珍菊降压片、雷公藤制剂、维C银翘片、穿琥宁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清开灵注射剂、莲必治注射液、含青木香的中药汤剂、冠心苏合丸、舒肝理气丸、二十五味松石丸、含广防己的中药汤剂、含朱砂莲的中药颗粒剂、感冒通(片剂)、龙胆泻肝丸。目前,除了马兜铃酸类中药,报告最多的具有肾毒性风险的中药是雷公藤制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国内外报道的所有可能导致肾毒性的中药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为将来中药肾毒性的针对性研究提供依据。国外研究检索资源包括:Pub Med和Cochrane图书馆,国内研究检索资源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检索的起止日期为建库到2017年1月1日,不对纳入的研究类型进行限定。共纳入28篇英文文献,报告的具有肾毒性风险的单味中药或方剂共97种,其中6种具有肾毒性风险的中药文献量较多,分别为:马兜铃酸类中药(5篇)、雷公藤(4篇)、丁公藤(2篇)、大黄(2篇)、麻黄(2篇)、苍术(2篇),其余的91种中药均仅有1篇文献报道其具有肾毒性风险。CDFA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报告的肾毒性风险的中药有16种,包括感冒清片(胶囊)、珍菊降压片、雷公藤制剂、维C银翘片、穿琥宁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清开灵注射剂、莲必治注射液、含青木香的中药汤剂、冠心苏合丸、舒肝理气丸、二十五味松石丸、含广防己的中药汤剂、含朱砂莲的中药颗粒剂、感冒通(片剂)、龙胆泻肝丸。目前,除了马兜铃酸类中药,报告最多的具有肾毒性风险的中药是雷公藤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