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根桩做单端固定桥的桥基牙失败病例进行分析,寻找失败的原因。方法 通过18例单端固定桥修复后3~6个月脱位,3例牙根折裂的单端固定义齿行力学分析。结果 作进一步分析脱位原因与受咬合力、桥体的设计死髓牙的机械感受器的敏感度等有关。结论 为单端固定义齿基牙(桩)受力复杂,临床设计一定要慎重。用根桩作单端固定义齿的基牙,其对骀牙为天然牙,这种设计不可取。  相似文献   

2.
背景:单端固定桥在临床修复牙列缺损时,对于种植体和桥体的数量、位置以及受力情况方面还存在一些争议.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前牙区单端固定桥的受力情况. 方法:应用计算机模拟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对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义齿进行有限元分析,不同数量种植体以及种植体位于固定桥不同位置时,种植体及其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应变情况,为临床提供指导意义. 结果与结论:①当加载力量及角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种植体数量减少或桥体长度增加,种植体及周围骨质的最大等效应力值逐渐增大,最小安全系数逐渐减小.当加载角度为22.5°时,种植体及周围骨质的最大应力值最小,最小安全系数为所有加载角度的最大,随着角度的继续增大,种植体及周围骨质的最大应力逐渐增大,最小安全系数又逐渐减小.②单端桥修复前后应力分布不均,基牙骨支持组织的应力均集中于其颈部.③3个单位缺牙区域,基牙数越多,修复成功率越高.合理选择单端固定桥和双端固定桥的修复设计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钛合金瓷冠桥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1998-2003年在武警新疆边防总队医院口腔科行钛合金瓷全冠、核桩钛合金瓷、钛合金瓷固定桥修复的80例患者的95件修复体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结果:95件修复体的失败原因中,崩瓷70个,核桩松动或脱落20个,食物嵌塞3个,颜色不协调8个,基牙折断3个,牙龈变色2个。结论:临床上应避免干扰、早接触、牙体预备不当、瓷层厚度不均匀、根管预备长度和直径不足、食物嵌塞、咬硬物等,从而预防钛合金瓷冠桥修复失败。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铸造桩核在烤瓷修复后基牙折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58例前牙烤瓷修复后因基牙折断,致复体松动、脱落而就诊的病例患者,利用原修复体形成铸造桩核,将桩核粘固于基牙后仍使用原修复体。结果:在158例经1a以上随访观察,152例重新修复成功,6例因修复体脱落而失败,成功率为97.43%。结论:通过原修复体形成铸造桩核将桩核粘固于基牙后仍使用原修复体,既缩短了治疗与修复的时间,又为患者节省了重新修复的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固位型设计对单端粘结桥抗力值和失败模式的影响。方法将54颗离体上颌第一前磨牙按不同固位型设计随机分为C组(传统固位型)、D组(传统固位型+猞面连接杆)、L组(传统固位型+舌尖覆盖)3组,牙体预备后制作54个镍铬合金单端粘结桥,PANAVIAF粘固。24h后分别测量和观察单端粘结桥试件在垂直向加载和45。舌向加载后的抗力值及失败模式(脱粘、基牙断裂、修复体断裂)。结果垂直加载时,D组、L组抗力值均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F=28.059,q=6.390、6.580,P%0.01)。45。舌向加载时,D组、L组抗力值均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F=17.066,q=3.907、5.715,P〈0.01)。每组的垂直加载与45。舌向加载的抗力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3.351~6.090,P〈o.01)。C组的失败模式均为脱粘,D组、L组的失败模式主要为基牙断裂。结论不同固位型设计可影响单端粘结桥的抗力值和失败模式。与C组相比,D组、L组固位型可更有效地提高单端粘结桥的抗力值。与垂直向外力相比,45°舌向外力对单端粘结桥的破坏更大。  相似文献   

6.
金属烤瓷固定桥修复后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金属烤瓷固定桥修复后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对48例52个金属烤瓷固定桥修复后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金属烤瓷固定桥修复后的问题有瓷崩裂、慢性牙龈炎、咬合痛、基牙牙髓炎、固定桥松动脱落、食物嵌塞、颈缘台阶、基牙松动、基牙折断、桥体龈面间隙、美观问题。瓷崩裂是最常见的问题。结论为了减少金属烤瓷固定桥修复后的并发症发生应严格遵守金属烤瓷固定桥设计原则和制作要求。  相似文献   

7.
CT扫描建立下颌后牙固定义齿三维有限元模型后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研究采用CT扫描建立下颌后牙固定义齿三维有限元模型后基牙的应力分布,为临床修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获取健康人下颌骨、牙齿及牙周支持组织的二维图像,通过图像合成软件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并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生成下颌后牙固定桥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在相同垂直和水平载荷情况下,分析两基牙牙槽骨不同吸收程度时固定桥各基牙的应力分布。结果:当固定桥两侧基牙牙槽骨无吸收时固定桥各基牙应力分布均匀;当一侧单根基牙牙槽骨吸收达20%时,此基牙出现应力集中;当一侧多根基牙牙槽骨吸收达30%时.此基牙出现应力集中;当两侧基牙牙槽骨均有吸收达25%时,两侧基牙均出现应力集中。结论:下颌后牙固定桥基牙应力分布与基牙牙槽骨吸收程度密切相关,但二者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存在临界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桩核冠修复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6例桩核冠修复失败的病例进行分析,找出失败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36例桩核冠修复失败的病例中,桩核松动脱落20例,冠脱落5例,继发龋4例,根折3例,牙龈炎2例,牙龈变色2例。结论桩核松动脱落是导致桩核冠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根折是桩核冠修复失败最严重的并发症,应尽量避免。正确选择桩冠适应证,每一个步骤都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桩核冠修复失败的病例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9.
基牙牙周膜厚度不同时固定桥应力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固定桥基牙牙周膜厚度不同对双端固定桥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获取健康人下颌骨、牙齿及牙周支持组织的二维图像,通过图像合成软件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并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生成下颌后牙固定桥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在相同垂直载荷和水平载荷情况下,分析基牙牙周膜厚度不同时固定桥的应力分布。结果:当基牙牙周膜厚度小于0.1mm时固定桥基牙与牙槽骨表面应力大小相当;当基牙牙周膜厚度大于0.1mm小于0.4mm时固定桥牙槽骨表面应力随牙周膜厚度增大而减小但非线性关系;基牙牙周膜厚度大于0.4mm时固定桥牙槽骨表面应力不随牙周膜厚度增加而变化。结论:下颌后牙固定桥的应力分布与基牙牙周膜厚度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关性,表现为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临床金属烤瓷全冠及金属烤瓷固定桥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方法:对我科2000年~2005年期间共接诊的2805例病人,7856颗金属烤瓷冠及金属烤瓷固定桥进行分类总结,分析失败的原因。结果:7856颗金属烤瓷冠与金属烤瓷固定桥中成功7758颗,占98.75%,失败98颗,占1.25%。结论:金属烤瓷冠及金属烤瓷固定桥是目前最有效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固定桥基牙牙周膜厚度不同时牙周膜内的应力分布,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获取健康人下颌骨、牙齿及牙周支持组织的二维图像,通过图像合成软件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并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生成下颌后牙固定桥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在相同垂直载荷和水平载荷情况下,分析固定桥基牙牙周膜厚度不同时牙周膜内的应力分布。结果:当固定桥基牙牙周膜厚度小于0.1mm时,牙周膜内应力最大值无变化;当固定桥基牙牙周膜厚度大于0.1mm小于0.4mm时,牙周膜内应力最大值随牙周膜厚度增加而增大但非线性关系;当固定桥基牙牙周膜厚度大于0.4mm时,牙周膜内应力最大值不随牙周膜厚度增加而增大。结论:固定桥基牙牙周膜厚度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牙周膜内的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牙铸造核桩冠修复失败的原因,提出防止修复失败的方法。方法:采用铸造核桩冠修复的方法对门诊112例前牙进行修复,观察其修复后疗效,对各类型失败原因进行了临床分析,并进一步从力学角度及牙应力方面分析探讨其相关因素。结果:112例患者中有12例修复失败。结论:在恰当选择适应证。合理设计核桩及临床操作精确的前提下,铸造核冠修复前牙的成功率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金瓷体拆除的常见原因,探讨减少金资体修复失败和提高使用年限的对策。方法:收集金瓷体拆除病例67人共85件,记录其修复失败的详细情况。结果:金瓷体拆除的常见原因是:(1)龈炎、牙周炎;(2)瓷折裂;(3)牙髓炎、根尖周炎;(4)固定桥一端松动;(5)美观原因等。结论:金瓷体的使用年限与多种因素有失,适应症的严格掌握、合理的金瓷冠桥设计和规范化操作是减少金瓷体失败、提高使用年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套冠及固定桥是修复牙体缺损、牙列缺失等的常用方法 ,但由于使用的时间较长、患者年龄的增加 ,基牙的生理代偿功能及局部或全身的变化 ,或由于适应证选择不当 ,修复体设计、制作的错误 ,导致固定修复体出现问题而被拆除。本文作者自 1 998~ 2 0 0 2年以来对拆除各类型冠桥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68例中男 43人 ,女 2 5人 ,套冠 4件 ,占 6 %。双端固定桥 49例 ,占 68% ,单端固定桥 7例 ,占 1 0 % ,复合固定桥 1 2例 ,占 1 6 %。烤瓷 2 3例 ,占34 % ,高熔合金 1 9例 ,占 2 8% ,中熔合金1 8例 ,占 2 6 % ,塑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残根残冠的保留治疗。方法:笔者对130例145颗患牙经完善根管治疗后采用铸造桩核加全冠或螺纹固位钉树脂桩核加全冠修复,并经过1~3年临床疗效的追踪观察。结果:145颗患牙中有131颗未见异常,正常行使咀嚼功能,14颗患牙有不同程度的松动,脱落,基牙牙根折裂等。结论:残根残冠的桩核冠修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采用CT扫描获取健康成人下颌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二维图像,通过计算机重建技术建立三维立体图像并获得了下颌56缺失后的双端单基牙固定桥的三维有限元数学模型.在桥体中央分别从垂直和水平方向加载100 N的固定负荷,按基牙牙槽骨吸收比例间隔5%依次分组,在0~50%的变化范围内,分析其对固定桥应力分布的影响.当基牙牙槽骨无吸收或小于10%时固定桥两基牙应力分布均匀,垂直载荷下为4~7 MPa,水平载荷下为6~9 MPa;当基牙牙槽骨吸收大于10%时,固定桥两基牙即开始出现应力集中,垂直载荷下为9~16 MPa,水平载荷下为14~23 MPa.提示下颌56缺失后选择双端单基牙固定桥修复受基牙牙槽骨吸收程度的影响较大,基牙牙槽骨仪有轻度吸收时就会引起应力分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采用CT扫描建立下颌后牙固定义齿三维有限元模型后基牙的应力分布,为临床修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获取健康人下颌骨、牙齿及牙周支持组织的二维图像,通过图像合成软件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并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生成下颌后牙固定桥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在相同垂直和水平载荷情况下,分析两基牙牙槽骨不同吸收程度时固定桥各基牙的应力分布。结果:当固定桥两侧基牙牙槽骨无吸收时固定桥各基牙应力分布均匀;当一侧单根基牙牙槽骨吸收达20%时,此基牙出现应力集中;当一侧多根基牙牙槽骨吸收达30%时,此基牙出现应力集中;当两侧基牙牙槽骨均有吸收达25%时,两侧基牙均出现应力集中。结论:下颌后牙固定桥基牙应力分布与基牙牙槽骨吸收程度密切相关,但二者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存在临界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固定桥基牙牙周膜厚度不同对双端固定桥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获取健康人下颌骨、牙齿及牙周支持组织的二维图像,通过图像合成软件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并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生成下颌后牙固定桥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在相同垂直载荷和水平载荷情况下,分析基牙牙周膜厚度不同时固定桥的应力分布。结果:当基牙牙周膜厚度小于0.1mm时固定桥基牙与牙槽骨表面应力大小相当;当基牙牙周膜厚度大于0.1mm小于0.4mm时固定桥牙槽骨表面应力随牙周膜厚度增大而减小但非线性关系;基牙牙周膜厚度大于0.4mm时固定桥牙槽骨表面应力不随牙周膜厚度增加而变化。结论:下颌后牙固定桥的应力分布与基牙牙周膜厚度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关性,表现为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牙列部分缺损修复中以残冠残根为可摘义齿基牙的临床作用及意义。方法 24例(78牙)牙列部分缺损患者,患牙残冠残根常规根管治疗后行桩核冠修复用于义齿基牙,对缺失牙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随访观察1~3a,评价义齿稳定性及桩核冠基牙状况。结果 24例患者可摘义齿均固位良好,经桩核冠修复后的基牙均未发生龋坏、折裂等并发症,除1例3颗基牙松动外,其余均稳固。结论牙列部分缺损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将残冠残根治疗后作为义齿基牙,可提高义齿固位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桩核金属烤瓷修复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5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及大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桩核金属烤瓷修复失败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造成桩核金属烤瓷修复失败的原因以及其所占的比例为28.00%(14/50),崩瓷16.00%(8/50),冠脱落16.00%(8/50),桩核脱落12.00%(6/50),桩核折裂8.00%(4/50),根裂16.00%(8/50),根尖病变4.00%(2/50)。结论在桩核金属烤瓷修复中,造成修复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种,医生在桩核金属烤瓷修复中,尽最大的努力提高修复成功率,在修复的过程中,需要提高修复设计的合理性,将修复操作的各个环节规范,提醒患者注意日常口腔清洁、卫生,进而减少桩核金属烤瓷修复失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