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主要累及大脑皮质、脑干、脊髓前角等处的运动神经元,导致运动神经元细胞死亡。发病率约为23/10万,80%3/10万,80%90%的患者于病后390%的患者于病后35年死亡。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1〕。现将近年来ALS分子遗传学及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综述如下。1遗传基因1.1家族性ALS(FALS)的遗传基因FALS目前主要有12个亚型:ALS15年死亡。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1〕。现将近年来ALS分子遗传学及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综述如下。1遗传基因1.1家族性ALS(FALS)的遗传基因FALS目前主要有12个亚型:ALS1ALS8、合并ALS的额颞叶痴呆综合征、X性连锁遗传的ALS、关岛型ALS-Parkinson-痴呆综合征、进行性下运  相似文献   

2.
急性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最常见的严重主动脉疾病,年发病率为(5~30)例/10万人,在美国每年约有1万例[1]。我国尚缺乏有说服力的发病率资料,但由于高血压控制率低,实际发病率可能高于美国。AD是一种高病死率疾病,未经治疗的AD患者发病48 h内平均每小时病死率增加1%[2],2周内病死率为80%。不同类型的患者病死率稍有差别,其中Stanford A型(A型)患者约2/3在急性期内死于夹层破裂或心包填塞、心律失常、冠状动脉闭塞等并发症,多数患者死于发病后的早期,5年生存率约19%[3]。然而  相似文献   

3.
结节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最近在日本召开了第六届世界结节病及其他肉芽肿病(WASOG)会议 ,并发表了ATS/ERS/WASOG结节病报告书。现介绍近年有关结节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进展。一、结节病的流行病学结节病发病呈世界性分布。任何年龄、性别及种族均可发病。本病好发于 40岁以下 ,高峰年龄为 2 0~ 2 9岁。最近报道 ,发病年龄分布呈双高峰 :第一高峰为青年期 ,第二高峰为 5 0岁以上的中年期[1] 。女性发病略高于男性。美国女性病人年发病率为 6 3/ 10万 ,男性为 5 9/ 10万[2 ] 。美国黑人年发病率为 35 5 / 10万 ,白人为 10 9/ 10万[2 ] 。由于人…  相似文献   

4.
正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以运动神经元退变为特征的疾病[1]。其中约10%的患者可发现致病基因,其余90%为散发型[1]。既往研究显示中国散发型ALS患者中位生存期约为71个月,10年生存率约32%[2]。ALS的预后受到许多因素影响。近期欧洲的一项大规模多中心研究发现,起病部位、发病年龄、诊断级别、诊断延迟时间、用力肺活量、进展率、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eral dementia,FTD)、C9orf72扩增情况这8个变量可用于构建模[3]  相似文献   

5.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 又称运动神经元病和"渐冻症", 是一种罕见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 全球发病率不到1/10万人·年, 我国2010年发病率为1.62/10万人·年。患者常在发病3~5年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发病机制复杂, 至今仍无有效治疗。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基因是人们发现的第1个ALS致病基因, 约占家族性ALS的18.9%和散发性ALS的1.2%, 是亚洲人群, 尤其东亚人群中最常见的ALS致病基因。我国ALS患者SOD1突变分布多位于2号和4号外显子, 不同于北美ALS患者多突变于1号和4号外显子。SOD1突变将导致抗氧化酶作用减弱和线粒体功能障碍, 以及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毒性;除此之外, 近年研究者们逐步发现SOD1突变亦会导致神经元内蛋白稳态失衡、SOD1蛋白类似朊蛋白样增殖和传播、转录因子功能失调和RNA代谢失调。临床上, 携带SOD1突变的患者发病年龄较年轻, 平均为48~52岁, 绝大多数(95%)以肢体起病, 生存时间中位数约为6年;我国SOD1突变患者发病更为年轻, 约为44岁;平均生存时间更长, 约为8年。但不同位点的突变对应的临床表型和进展速度...  相似文献   

6.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 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IS)1869被伟大法国神经生物学家,神经内科医生Jean—Martin Charcot命名。ALS是一种致命性的进行性运动神经元变性疾病。发病以成人为主,男女比例为(1.4—2.5:1),青少年少见,约有5%-10%患者为家族遗传性属年龄依赖性外显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LS发病呈全球分布,国外发病率为2/10万,  相似文献   

7.
<正>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一种由皮层上运动神经元和脑干、脊髓的下运动神经元进行性变性导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进行性加重的骨骼肌无力和肌肉萎缩为主要表现,最终出现呼吸肌受累而危及生命。ALS发病机制复杂,氨基酸兴奋性毒性作用、氧化应激、蛋白质异常聚集、线粒体功能障碍等机制都可能参与ALS的发病[1]。免疫机制在ALS的发病过程中亦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正>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进行性、复杂性神经系统变性病,确切机制不明。ALS发病人群中5%~10%为家族性ALS,大多数为散发性病例。家族性青年型ALS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成年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可有外显不全现象;部分家系中不同的ALS患者显示有不完全同型的发病年龄及临床表型~([1])。这说明遗传因素在ALS发病中起了一定作用,但遗传因素并不能诠释所有的ALS。近年研究表  相似文献   

9.
肺血栓栓塞症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血栓栓塞症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 ,是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E)最常见的类型[1 ] ,其发病率、病死率及误诊率均较高。1 流行病学发达国家肺栓塞年发生率为 1‰和 0 .5‰ ,近年美国发生肺栓塞 6 5万~ 70万人 /年 ,死亡率仅次于冠心病及肿瘤 ,是急性病死因的第三位 ;法国新发患者超过 10万例 /年 ;英国约 6 .5万例 /年 ;意大利 6万例 /年。未经治疗的肺栓塞死亡率约为 30 % ,经过充分治疗后 ,病死率可降至 2 %~ 8% [2 ,3]。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很有限 ,由…  相似文献   

10.
<正>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以上、下运动元神经受损为特征性表现的成年人起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导致进行性肌无力和萎缩,并最终导致患者在发病35年后死亡。其中约有5%5年后死亡。其中约有5%10%的ALS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史,被称为家族型ALS(FALS),其余90%10%的ALS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史,被称为家族型ALS(FALS),其余90%95%被称为散发性ALS(SALS)。目前认为多种通路例如氧化应激、蛋白质的错误折叠和聚集、谷氨酸兴奋性毒性作用、内质网和细胞骨架的改变、轴突运输功能异  相似文献   

11.
<正>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组选择性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为特征的致死性神经变性疾病,通常于发病2~5年因呼吸衰竭而亡。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疾病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由于首发症状至诊断时间的延迟,早期识别困难,因此,ALS诊断生物标记物探索的意义重大,通过生物标记物评估ALS的病理生理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策略。生物标记物定义为在疾病的生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疾病包括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主动脉壁间血肿、穿透性主动脉溃疡、主动脉瘤(aortic aneurysm, AA)、主动脉瓣瓣膜病及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等[1-5]。其中, AD和AA因起病急、主动脉血管破裂风险高、致死率高引起国内外研究者广泛关注。尤其是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 AAD)的发病风险逐年递增, 欧、美等国家AAD的发病率每年为(2~9)例/10万[1-2]。根据202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 中国大陆AAD发病率每年约为2.8例/10万[6]。AA的危险程度也不容小觑, 以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研究为代表, 欧、美等国家65岁及以上男性的患病率为1%~5%, 70岁及以上女性的患病率约为1%[1-2]。中国中部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AAA患病率约为0.33%, 55~75岁人群患病率约为0.55%[6]。胸主动脉瘤(thoracic aortic aneurysm, TAA)的发病率低于AAA, 患病率为0.16%~0.34%...  相似文献   

13.
<正>约50%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患者在3年内因呼吸衰竭死亡〔1〕。绝大多数的ALS病例为散发性ALS(SALS),无明确家族遗传史;只有少数约5%~10%的ALS病例为家族性ALS(FALS)〔2〕。但是它们具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点。FALS大多数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为外显率的不完全性,家族成员在发病年龄和疾病进程上表现出很大的差  相似文献   

14.
<正>全球范围内每年脑出血(ICH)人数占所有新发脑血管病的10%~15%,国内ICH发病率为60~80/(10万人·年),患病率为112/10万人,高于其他国家[1]。国内ICH发病以老年人群相对较多,中青年发病率呈升高趋势,且疾病致死率高,仅次于心血管疾病[2]。高血压、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及血液病是公认的ICH病因,而高血压为最常见病因,同时一些危险因素与ICH的发病相关,但这些危险因素与ICH  相似文献   

15.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髓系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细胞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免疫调节机制、骨髓微环境等改变,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1]。不同地区MDS发病率不同,美国年发病率为(2.10~4.95)/10万,日本为(2.4~3.8)/10万、中国上海地区为1.51/10万[2-4]。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9─2016年甘肃省庆阳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本地区麻疹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获取2009─2016年庆阳市麻疹疫情监测数据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6年庆阳市共报告麻疹病例252例,发病率在0.05/10万~4.81/10万波动,年均发病率1.41/10万,各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917,P<0.05);高发季节为每年的4─7月,报告220例、占病例总数的87.30%;发病年龄26 d^53岁,8月龄以下及8月龄~组发病率明显升高,分别为29.72/10万和23.64/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412.830,P<0.05);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49∶1,男性(13.15/10万)和女性(9.28/10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0,P<0.05);以散居儿童为多(150例)、占5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84,P<0.05);户籍人口发病率(0.53/10万)低于流动人口(4.3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45,P<0.05);有免疫史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发病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7,P>0.05)。结论庆阳市麻疹发病高峰在每年的4─7月,2015─2016年发病率较高;加强适龄儿童特别是流动及托幼机构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加大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力度、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肌肉萎缩、腱反射亢进等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症状、体征。ALS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多于3~5年内死于呼吸机麻痹。目前认为ALS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氧化应激、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多种因素有关~([1])。迄今为止已经发现多种ALS突变基因,如:SOD-1、TDP43、FUS、C9orf72、VAPB、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14─2016年甘肃省庆阳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分析2014─2016年庆阳市各医疗机构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上报的水痘病例数据。结果 2014─2016年庆阳市共报告水痘病例1 361例,死亡1例,年均发病率20.39/10万;发病率最高为庆城县(40.66/10万)、最低为正宁县(9.1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05,P<0.05);每年的5─7月(46.66%)和11月至次年1月(29.46%)发病较多,3个年度平均月发病趋势无明显变化(Cox-stuart检验,P>0.05);男女发病性别比1.2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44,P>0.05);15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1 174例)、占病例总数的86.26%,发病率以6岁~组最高(217.0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634.07,P<0.05);学生最多633例、占病例总数的46.51%。结论甘肃省庆阳市水痘发病存在地区差异,冬季和春夏之交高发、集中在15岁以下、男性多于女性,应加强水痘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从而降低水痘发病。  相似文献   

19.
<正>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是一种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如果未行有效治疗,会引起右心功能不全甚至导致死亡,其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至今未被清晰阐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PAH的分类,分为特发性PAH、遗传相关PAH、药源(或毒源)性PAH和相关病因所致PAH~[1]。据统计,仅因先天性心脏病而引发的PAH的患病率为1. 6~12. 5 /10万 ~[2]。由  相似文献   

20.
肺栓塞是常见的肺血管疾病。有资料显示:美国约5~20万人/年死于肺栓塞,居全部死因的第3位,未经治疗的肺栓塞死亡率为25~30%,得到及时诊断及治疗后死亡率可降至2~8%[1,2]。由于近年来医师对肺栓塞认识及诊断水平的提高,我院近5年来在临床上诊断肺栓塞共106例,较以往明显增多,其中创伤及手术后(包括妇科手术)肺栓塞22例经过小剂量尿激酶的溶栓治疗取得好的疗效,无明显的副作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25~87岁,平均年龄55.4岁。外伤后6-16天发病6例(其中骨折4例)、胆囊切除术后5-8天发病3例、胃大部切除术后10天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