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从"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出发,分别从"脊柱稳定性与肝脾肾三脏"相关理论、中医及脊柱整体观的相关研究、中医体质学三个方面论述了脊柱相关疾病的防治思路,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应用传统中医技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主要思想,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该文以"治未病"思想为研究内容,从思想溯源、理论内涵、具体运用几方面对"治未病"理论在心系疾病的预防、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学术渊源,探讨了祖国医学对小儿脑瘫的认识以及"治未病"思想对小儿脑瘫康复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肛窦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将其预防医学思想与肛窦炎的防治结合起来具有显著的意义。在防治肛窦炎方面提出"未病先防"应普及肛窦炎的健康教育、采取合理的饮食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既病防变"强调应及时诊治,以防它变。  相似文献   

5.
李允辉 《西部医学》2015,46(6):65,67
<正>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学理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就儿科而言,治未病思想中的"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应用更为广泛,现就以上三方面在小儿临床与保健工作中应用体会进行阐述。1中医"治未病"理论治未病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刺热》中指出"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这些中医思想均  相似文献   

6.
李育英  任爽 《河北医学》2011,(11):1558-1560
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预防工作,积极倡导"治未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曾明确提出"不治己病治未病"这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中有治,治中有防,长期以来为保障我国人民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传染病已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其发病急、传播快、来势凶、病情险仍使人们谈病色变。  相似文献   

7.
"治未病"预防理念在预防肺癌的发生、阻断癌前病变的发展和防治复发转移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实践中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只有通过科学、先进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研究技术,秉着继承创新的原则,才能丰富和发展中医"治未病"思想,使其贯穿于肺癌治疗始终,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说起“治未病”,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它在预防医学上的重要意义。但是,中医学的“治未病”并不仅仅限于是一种预防思想,它更是一种治疗思想,而且是从较高的理论水平上研究提高疗效、更好保护机体的卓越的治疗思想,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治未病”的涵义和“治未病”思想对外感病治疗的指导意义,作如下论述。 一、“治未病”的涵义 “治未病”一语的提出,最早见于《内经》,其后,《难经》、《金匮要略》亦有论述。  相似文献   

9.
“治未病”是一种具有中医学特色和优势的思想,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3个方面: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病后防复。随着当今新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治未病思想开始被更多学者重视和发掘。近年来,治未病思想更是逐渐应用到妇科疾病的防治当中,本文从中医调体及中医传统疗法两大方面对治未病思想在妇科领域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治未病”思想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思想,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其理论在中医学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肥胖高血压是一个涉及多种病理机制的疾病,它的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源远流长,中医通过其独特的养生理念、辨证论治、针灸等方法,同时结合西药治疗,防病抗病相结合,可先安未病脏腑,以阻断肥胖高血压的传变途径,防止疾病发展。通过贯彻“治未病”思想,走中西医结合防治肥胖高血压之路,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徐大椿所撰《洄溪医案》涉及的外科疾病占了较大比重,包括流注、项痈、对口、发背等病的诊疗经验,对现今外科疾病的治疗仍有重要参考价值.其诊疗特点主要有:辨证论治,慎用温补;和血通气,清火养阴;重视胃气,托毒外出;内外结合,重用围药.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是发生在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2个常见的恶性肿瘤。人乳头状瘤样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宫颈组织上皮内瘤病(CIN)是宫颈癌发展的重要阶段,因而早期诊断和治疗CIN非常必要。中医药防治HPV相关宫颈癌有其应用简便、价格低廉、有效安全等优势,符合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由此推理,中医药防治HPV相关宫颈癌有着广阔前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治未病"思想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自发端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奠定了医学理论的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中医"治未病"的技术方法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些有利于慢性肺病康复的方法,对预防和治疗慢性肺病,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蔡宛如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虚实夹杂,以虚为主,病位多在肺、脾、肾三脏,病程迁延,易出现痰、瘀等病理产物,常因虚致实从而导致急性加重事件的发生,临床多表现为正气不足、痰瘀内阻所致诸症。因此,蔡师认为治未病思想应贯穿该病治疗始末,该思想基于中医五脏生克乘侮规律,根据疾病传变特点,并且结合体质辨证,强调扶正培元的重要性,在治疗上多采取补肺健脾、温肾益气等方法,处方灵活,配伍严谨,在控制病情及预防急性加重等方面收效显著。由此,蔡宛如教授治未病思想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实用价值,值得传承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17.
"先安未受邪之地"思想在顽痹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安未受邪之地"思想在顽痹临床论治同样具有深远意义.顾护常人之脾胃,并于患者肝肾、脾胃脏腑亏损相关症状出现早期,予辛温苦燥之品祛风、散寒、除湿调补脾胃,益肝肾有早晚之别,早期重"补阳",稳定期及后期则以"滋阴"为主.治疗中利湿活血防痰瘀互结,减缓关节损伤,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研读《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中热病相关医案,简要梳理探讨蒲辅周先生针对外感热病的辨治思路,首辨神志,神昏者以卫气营血理论为基础辨证施治,神清者进一步细辨表里阴阳。提纲挈领,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张锡纯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医学衷中参西录》书中论治脾胃,补前人之未备,张锡纯谓脾胃乃后天之本,其引《易经》中的"至哉坤元,资生万物",来阐述脾胃为人一身之本的思想,又把李东垣"扶脾阳"的脾阳学说和叶天士"益胃阴"的胃阴学说两者相结合,创立了脾胃学说。  相似文献   

20.
"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思想始见于《黄帝内经》,成熟于《伤寒杂病论》,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独具中医特色,千百年来指导着中医临床疾病的诊治.文章试图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角度,结合妇人"气常有余,血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探讨妇科疾病的诊治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