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血管性痴呆(Vascluar Dementia,VD)是由脑血管病(缺血或出血或急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等)引起的有痴呆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的一种类型,其患病率位居老年期痴呆类型的第二位,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血管性痴呆的神经病理分类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损害所致的痴呆以及低血氧-低灌流性痴呆。患者多为慢性、进行性、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记忆及认知等功能障碍综合征[1]。VD动物模型种类繁多,其主要的研究思路就是建立一种与人类血管性痴呆发病及病理特点相似的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近年来关于VD动物模型的研究日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对VD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常用的VD动物模型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后产生的进行性智能障碍综合征,中国传统医药在治疗血管性痴呆中具有独到的优势.现就近年来对VD的中医药治疗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治疗,以及实验研究新进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综述中医、西医研究血管性痴呆(VD)的大量相关文献,说明了中医、西医对VD的发病机理、诊断标准、临床治疗方面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尤其是中医药在VD的治疗中显示了独特的疗效和优势。今后应加强中医药治疗VD的实验研究,以增强其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痴呆(VD)由于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已成为威胁高龄人群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中医药在VD的治疗中显示了良好的前景。探讨中医药治疗方法对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将为血管性痴呆的有效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笔者结合长期的临床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征。以影响生活和社交能力为主要表现。是我国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就近年来VD模型的建立方法、神经生化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VD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近年来血管性痴呆(V D)中医药实验研究概况,对中医药在改善脑组织递质的含量,改变血液流变性,清除自由基,影响基因表达及促进VD患者智力、社会活动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等诸多方面给予了肯定,指出了当前在实验研究存在的不足,并为中医药在今后防治血管性痴呆病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性痴呆(VD)是我国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缺血性脑血管病是VD最主要的致病因素。VD动物模型的制作有血管阻断法、栓塞法、大脑中动脉梗死法、光化学法、去大脑皮层法、脑血管定位阻断法以及自发VD模型等,上述方法各有优缺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VD动物模型的制作将会取得更深层次的突破,对VD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痴呆(VD)由于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已成为威胁高龄人群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中医药在VD的治疗中显示了良好的前景。探讨中医药治疗方法对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将为血管性痴呆的有效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笔者结合长期的临床经验,用自拟的补肾活血汤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进行治疗。并采用目前经典的大鼠行为学检测方法Morris水迷宫对大鼠的行为学进行了考察,相关研究如下。  相似文献   

9.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及急性和慢性低氧性脑病引起的痴呆,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引起VD的主要原因。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VD具有多环节、多水平、多途径的优点,其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正逐渐被人们接受。而通过模拟VD动物模型并予针灸干预,观察各项实验指标的变化,是探讨针灸治疗VD作用机制的主要研究方法。现将近几年针灸治疗VD的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于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脑部机能减退而致的一种认知功能缺损的综合征。在各种脑血管疾病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最高,也是血管性痴呆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因此,建立合适的脑血管缺血所致血管性痴呆的动物模型,对深入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以及临床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等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mbined Chinese medicine,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vascular dementia(VD),and to compare the Western medicine piracetam.Methods:Total 134 VD patients screened in reference to the standard for VD diagnosis in DSM-IV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hinese medicine plus rehabilitation group(32 cases),a Chinese medicine plus acupuncture group(33 cases),a Chinese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plus rehabilitation group(37 cases) and a Western medicine piracetam...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两种痴呆动物模型,拟研究人类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应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致衰老加海马内注射Aβ_(1-40)复合造模方法制成AD大鼠模型;应用改良的大脑中动脉线栓塞法,制成VD大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成3组:痴呆模型组、假造模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Morris和Y-型水迷宫行为学试验,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结果两种模型大鼠均发生了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即AD大鼠安全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逃生错误频率高;VD大鼠定位航行试验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空间探索试验的逃避潜伏期延长更明显,而逃避频率减少次数,与两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制备的两种痴呆动物模型具有较好仿真人类AD和VD的特点;两种水迷宫试验能较真实地反映动物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肾醒脑方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并反复缺血再灌注法制模,将大鼠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和补肾醒脑方组(中药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用跳台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用酶免法检测血清和海马组织ChAT含量。结果:中药组大鼠跳台检测反应期比模型组缩短(P<0.05);中药组血清和海马ChAT含量比模型组增加(P<0.05)。结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清和海马内ChAT含量的改善是补肾醒脑方治疗VD获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引起的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脑部机能减退而致的一种认知功能缺损的综合征。建立合适的脑缺血所致VD动物模型对于深入探讨VD的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以及临床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甚至早期预防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对VD的动物实验模型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君  姚刚  吴杰 《中国医药导报》2014,(14):157-160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血管源性的脑部病灶所导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它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由于多种发病原因引起的多类型综合征,皮质下小动脉病变、多发梗塞、脑慢性低灌注以及脑血管淀粉样改变等都是引起血管性痴呆的不同病因。针对不同的病因制备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是研究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治疗药物等的重要条件.本文就近几年来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制备做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及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梗塞法制成V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脑心通组(以下简称中药组)、西药组和模型组,另设假手术组和正常组,进行相关治疗后以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定量测定其学习记忆成绩;用Nissl染色观察其细胞形态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GRP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中药复方脑心通胶囊可以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防止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死亡,同时能增加海马区域CGRP阳性细胞数和降低其灰度值.其大鼠海马CA1区内的CGRP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能提高海马CGRP阳性神经元数目,对VD大鼠海马神经元起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其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苷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海马组织神经元损伤和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反复夹闭两侧颈总动脉致缺血再灌注制作小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将雄性C57BL/6J小鼠80只随机分假手术(Sham)组、血管性痴呆模型(VD)组、绞股蓝总苷低、中、高剂量(100、200、400mg/kg)处理组。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示小鼠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损伤的变化情况;Real-time PCR检测海马组织pCREBmRNA的表达量。结果绞股蓝总苷干预可显著减轻VD小鼠的海马神经元损伤;VD模型组海马pCREB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绞股蓝总苷各剂量处理组海马pCREB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VD模型组(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可被绞股蓝总苷减轻,上调海马神经元pCREB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于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及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制备120只VD大鼠模型,随机分组后给予药物和/或针刺治疗,针刺取主穴肾俞、肝俞、脾俞、百会、四神聪、神庭、水沟、内关、风池,每日1次,每次30min,10d为1个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d。治疗前后采用迷宫实验与跳台实验进行行为学观测,行为学观测后将大鼠处死,检测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各治疗组VD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VD大鼠脑组织中相关递质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降低,经过30d治疗后递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针药组的行为改善与递质升高均优于针刺组与药物组,而针刺组又优于药物组。结论:针刺治疗能明显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而且能够改善Ach、5-HT、CAs等神经递质的功能状态;针刺治疗较抗痴呆药物单一应用有一定优势,不但效果较好,且与传统抗痴呆药物有协同作用,能够加强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性痴呆(VD)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已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结合科研成果及中医药诊治VD的文献,分析汇总VD在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方面的进展。脏腑虚损、气血失调、痰瘀阻窍为V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痰瘀蕴积、酿生浊毒、败络损髓是VD发生发展的关键。中医分期治疗包括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治疗及分为平台期、波动期和下滑期治疗。中医专法专药治疗主要以补肾活血化痰、补肾益气活血、活血通络、活血化痰为主。中医针灸治疗主要包括体针、针药结合以及眼针、耳穴按压配合艾灸、中药穴位敷贴等。今后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除加强对VD的诊治研究外,还应对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以期达到对VD早预防、早诊断、早干预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