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猪粪饲养家蝇幼虫的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分析猪粪饲养家蝇 (Muscadomestica)幼虫的营养成分。方法 :引种野生家蝇 ,用猪粪饲养幼虫 ,收获 3期老熟幼虫 ,测定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和脂肪酸构成及微量元素含量 ,用粮食与农业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 (FAO WHO)提出的参考蛋白模式评价 ,并与麦麸饲养的幼虫及鱼粉比较。结果 :每公斤猪粪平均可产(0 13± 0 0 4)~ (0 2 0± 0 12 )kg鲜蛆 ,鲜蛆烘干比为 1∶0 31± 0 12 ,粗蛋白 42 36 %~ 5 2 33 % ,必须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的 45 10 % (E % ) ,必须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的比值 (E/N)为 0 82 ,E % /T为 3 0 1,脂肪酸含量为 13 73 %~ 16 83 % ,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等必需脂肪酸分别为 36 99% ,7 6 1%和 0 35 % ,Fe 2 91 5mg/kg ,Cu 87 5 5mg/kg ,Zn 2 46 8mg/kg ,Mn 2 49 45mg/kg ,比麦麸饲养幼虫更接近参考蛋白模式 ,营养价值优于鱼粉。结论 :猪粪饲养的家蝇幼虫比麦麸饲养的幼虫更接近参考蛋白模式 ,营养价值优于鱼粉  相似文献   

2.
家蝇(Musca demestica)属昆虫纲、双翅目、环裂亚目、家蝇科.据国内外对蝇蛆营养成分的分析,蝇蛆含粗蛋白59%~65%,脂肪10%~14%,甲壳素8%~10%和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较全面[1].现代研究表明,蝇蛆蛋白粉具有抗疲劳、抗辐射、延缓衰老、护肝、增强免疫力等作用.2007年1月测定琨恩生物技术公司利用茅台酒糟生产的蝇蛆蛋白粉中总氮的含量,对掌握其营养价值和品质的变化,为蝇蛆蛋白粉进行深加工,开发保健食品提供重要的实验数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普通念珠藻(Nnstoc commune,俗称地耳葛仙米)及发状念珠藻(Nostoe flagehiforme,俗称发菜)的粗蛋白、氨基酸、灰分及9种无机盐的测定结果。研究表明,地耳和发菜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0.80g/100g和20.14g/100g,含有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在内的18种氨基酸,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二者钙含量分别为2175和1717mg/100g;地耳镁含量为1067.4mg/100mg、铁含量为668.9mg/100g而居各种食物含量之首。由于地耳生长适应性强、耐干旱和盐碱,在缺粮严重的沙漠地区是值得开发利用的食物资源。  相似文献   

4.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分析宁夏枸杞(Lb)中的维生素E。结果,Lb干果、鲜果、鲜叶和籽中维生素E的含量分别为10.303~1.1.157mg.α~-.T.E./100g、1.040~1.084mg·α-T.E./100g、11.599~11.717mg.α-T.E./100g和4.843~7.824mg.α-T.E./100g。讨论了其粗脂肪与维生素E的分布特点及干果中维生素E的贮存损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老黄瓜进行营养成分分析测定.方法 采用国标法对水分、粗蛋白、粗脂肪、还原糖、总黄酮、粗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B1和B2、矿物质Ca、Fe、Zn、Mg、Mn、Na、Cu、K等进行测定.结果 老黄瓜中各种营养成分含量(每100 g样品中):水分为96.5 g,粗蛋白质为0.8 g,粗脂肪为0.2 g,还原糖为2.3 g,粗膳食纤维为0.6 g,总黄酮为0.102 mg,维生素C为6 mg,维生素B1为0.02 mg,维生素B2为0.03 mg;矿物质Ca、Fe、Zn、Mg、Mn、Na、Cu、K分别为:23、3.2、0.61、11、0.07、3.0、0.04、246 mg.结论 老黄瓜中营养物质种类丰富,其中水分、维生素C、维生素B2含量较多,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膳食纤维、总黄酮含量较少.老黄瓜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其中K、Ca、Mg的含量较高,Cu和Mn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复方中药金龙胶囊(JLC)提取物及其制备的粗多糖、粗蛋白的抗脑肿瘤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运用外科原位接种(surgical orthotopic implantation)技术,将肿瘤块种植到裸小鼠颅内,建立小鼠原位模型。用FluorVivo Model 100荧光成像仪对所有小鼠的脑肿瘤进行非侵袭性的实时成像观察。通过对空白对照组(无肿瘤且溶剂为溶媒)、阴性对照组(溶媒)、阳性对照组(替莫唑胺32 mg/kg)、JLC提取物低(750 mg/kg)、中(1200 mg/kg)、高剂量组(1500 mg/kg)及粗多糖(100 mg/kg)、粗蛋白组(100 mg/kg)的肿瘤抑制率进行比较,评价经灌胃给予金龙胶囊提取物对小鼠原位模型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给药25 d后,JLC低、中剂量组肿瘤抑制率均为34.63%,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粗多糖组和粗蛋白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22.26%、29.01%,肿瘤重量分别为(0.178±0.048)g、(0.144±0.047)g,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阳性对照组和高剂量组,抑制率分别为99.57%、61.90%,肿瘤重量分别为(0.001±0.001)g、(0.088±0.045)g,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JLC粗多糖及粗蛋白有一定的脑胶质瘤抑制作用。肿瘤负荷和药物治疗可能为影响小鼠体重正常增长的因素;在现有剂量下,未发现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P 0.05)。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黄须菜籽粒的主要成份,粗蛋白含量为21.80%,粗脂肪为21.94%。黄须菜籽油含不饱和脂肪酸90.56%,其中亚油酸为74.06%;VitE含量为56~281mg/100g,硒含量为0.0342μg/g。油粕的粗蛋白为23.67%,必需氨基酸占粗蛋白的40.6%,是各种饼粕中含量最高的,微量元素含量与优质饼粕相近。  相似文献   

8.
蚕蛹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蚕蛹营养成分的含量和质量,为新资源食品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压干燥法(105℃)测定蚕蛹水分含量,索氏提取法测定蚕蛹脂肪含量,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蚕蛹蛋白质含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蚕蛹氨基酸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蚕蛹金属元素含量,动力学电位法测定蚕蛹磷的含量.用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氨基酸质量,与常见动物性食品营养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缫丝后干蚕蛹中水分占总质量的11.28%,粗脂肪、粗蛋白各占其干重的20.77%和70.69%,14种氨基酸总含量为59.68 me,/100 g,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9.6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NEAA)的比值为0.99,并含有丰富的牛磺酸(2.14 mg/100 g).AAS和CS均显示蚕蛹第一、二限制氨基酸为亮氨酸和蛋氨酸,EAAI为111.14,蚕蛹中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且含量高于常见动物性食品.结论:新资源食品蚕蛹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靖西大果山楂中4种水溶性维生素、17种氨基酸。分别测定其含量;并用维生素C进行精密度、回收率和放置时间试验。结果表明:维生素C、B_2、B_6、B_1含量分别为51.59.12.13、15.73、19.41mg/100g,总氨基酸为1672.46mg/100g。  相似文献   

10.
四种松花粉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研究四种松花粉营养成分.方法对青杆、油松、白皮松和黑松花粉的18种氨基酸、蛋白质、视黄醇、维生素E(VE)、维生素C(VC)、磷脂、葡萄糖氧化酶等重要营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发现这四种松花粉的视黄醇、VE和VC的含量差别较大,各种氨基酸含量较高.其中青杆花粉的视黄醇含量达70641.6 IU/100 g,氨基酸总量达24.443 mg/100 mg.结论从营养的角度来看,青杆是较优秀的花粉,然而根据不同用途应选用不同的花粉.  相似文献   

11.
杨惠  邓兵  李宏  贾琳  付强  马婧 《医学动物防制》2009,(11):820-821
目的观察大蒜粗提液对蚊蝇幼虫的杀灭效果,为寻找新的植物源杀虫剂提供思路。方法大蒜鳞茎磨碎后用蒸馏水浸泡,用水稀释后测定其对淡色库蚊和家蝇幼虫的毒效。结果在测定浓度下,大蒜粗提液对淡色库蚊幼虫和家蝇的1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而且存活的幼虫大多延迟化蛹。但低浓度的粗提液对3龄家蝇幼虫无明显杀灭作用。结论大蒜粗提液对蚊蝇幼虫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家蝇体内的抗菌物质进行研究。方法 用大肠杆菌诱导家蝇三龄幼虫 ,采用抑菌圈法 ,对家蝇体内抗菌物质的诱导效果及其活性进行研究。以SDS PAGE法分离家蝇的抗菌蛋白。结果 诱导产生的家蝇抗菌物质其活力高峰出现于第 48h。诱导后第 48h血淋巴稀释 10 0倍 ,对大肠杆菌的致死率仍达 12 % ;其抗菌物质对动、植物病原菌有广谱的抗菌活性 ,同时 ,未经诱导的家蝇幼虫也具有抗菌活性。SDS PAGE电泳分析表明 ,外源诱导能增强原有抗菌物质的表达量 ,并能激活新的蛋白产生。结论 为进一步纯化和生化分析家蝇体内的抗菌蛋白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自1986年以来,我们对蝇幼虫的捕食性昆虫进行了调查,共发现7种较为常见、分布较广的鞘翅目昆虫:1、大隐翅虫,2、大眼隐翅虫,3、阎甲虫,4、扁葬甲虫,5、白腹皮蠹,6、玫瑰皮蠹,7、赤足郭公虫.在室内对这7种捕食性昆虫捕食蝇幼虫的食量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前5种食量较大,其中大隐翅虫一天最多可捕食家蝇三令幼虫48只,大眼隐翅虫为17只,阎甲虫为14只,扁葬甲虫为36只。除捕食外,这些昆虫还可大量咬残,咬死蝇类幼虫。作者认为,以上捕食性昆虫是蝇类生物防治中不可忽视的天敌类群之一。  相似文献   

14.
赤峰市城区家蝇抗性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赤峰市城区1988~2000年家蝇对杀虫剂抗性状况,探讨防制策略。方法:用微量点滴法测定家蝇对杀虫剂的抗性程度。结果:赤峰市城区家蝇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性均为最高抗,但对氯氰菊酯的抗性呈上升趋势,而对溴氰菊酯抗性发展趋势较缓慢,对敌敌畏的抗性为中抗。结论:在监测家蝇抗性动态的基础上,要继续实施综合防制(包括合理调配用药),以延续抗性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新分离的灭蚊真菌(Pythium sp. 代号GY1938)对非靶生物家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幼虫的安全性. 方法: 用分别拌以高(1%)、中(0.5%)和低(0.1%)剂量该真菌菌丝悬液的家蝇饲料饲养家蝇幼虫,并以不加真菌的家蝇饲料饲养的家蝇幼虫作对照.待幼虫成熟后,拣出幼虫并计数,计算幼虫拣出率.并观察幼虫的外形,称体重.结果: 实验组家蝇幼虫的外形和体重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灭蚊真菌Pythium sp.GY1938对家蝇没有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常见蝇类对环境中动物废弃物的分解、净化作用的初步研究结果,从动物废弃物中共采到蝇类幼虫24种,甲虫6种,螨2种,其中主要为丽蝇、绿蝇与麻蝇。这些幼虫在孳生期间可以消耗动物废弃物,减少气味与污染,起到一定的生物净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幼虫在高峰季节20天左右就可以消除2.5公斤的动物废弃物,并且表明在动物废弃物分解、净化过程中,蝇类及其它节肢动物之间相互交替,有利于环境中动物废弃物的清理。此外,文中对该问题的利弊还予以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不平衡氨基酸对荷瘤宿主营养状况及生存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几种不平衡氨基酸营养支持对荷瘤宿主营养状况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以荷Walker 2 5 6癌肉瘤SD大鼠为研究对象 ,空肠喂饲肠外营养制剂 10d ,按制剂中氨基酸组成的不同 ,分为 :A组 (平衡氨基酸组 )、B组 (增量精氨酸不平衡氨基酸组 )、C组 (去蛋氨酸不平衡氨基酸组 )、D组 (去缬氨酸不平衡氨基酸组 )、E组 (增量精氨酸、去蛋氨酸、去缬氨酸不平衡氨基酸组 )。宿主体重变化、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浓度作为衡量宿主营养状况的指标 ;并观察荷瘤宿主生存时间。结果 :B、C、D、E组与A组相比较 ,宿主体重丧失 ,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浓度均明显降低 (P <0 .0 1) ,但B、C、D、E组间比较 ,宿主体重丧失、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浓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A组宿主生存时间最短 ,E组较A、B、C、D组宿主生存时间显著延长 (P <0 .0 1)。结论 :荷瘤早期 ,平衡氨基酸营养支持对宿主营养状况相对保持较好 ;4种不平衡氨基酸营养支持对宿主营养状况具有同等程度的不良影响增量精氨酸、去蛋氨酸、去缬氨酸不平衡氨基酸的营养支持能显著延长宿主生存时间 ,是最有希望用于肿瘤病人营养支持的氨基酸制剂  相似文献   

18.
家蝇幼虫营养价值及抗病毒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为在贵阳地区建立畜禽粪便养殖家蝇生产蝇蛆动物蛋白提供实验室数据,并观察用蝇蛆代替鱼粉饲养蛋鸡的效果及经济效益,确定家蝇组织匀浆液的抗病毒活性。方法:(1)在相同的实验室饲养环境下,观察人工饲料、猪粪饲养的家蝇幼虫体内脂肪酸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区别;(2)用蝇蛆粉或鲜蝇代替鱼粉饲养蛋鸡,观察对蛋质的影响;(3)用鸡胚法检测蝇蛆组织匀浆液的抗病毒活性。结果:用猪粪饲养的蝇蛆体内所含的微量元素(Ca、Fe、Cu、Zn、Se)高于用人工饲料饲养的蝇蛆(P<0.05);用蝇蛆粉或鲜蝇代替鱼粉饲养蛋鸡,蛋内的脂肪酸及微量元素含量无明显改变(P>0.05);蝇蛆组织匀浆液中有抗病毒活性物质存在,性质尚待进一步确定。结论:用猪粪饲养家蝇不仅可以生产出优质的蝇蛆蛋白,还可以节约开支,净化环境及生产大量的优质生物肥;用蝇蛆代替鱼粉饲养蛋鸡不会影响鸡蛋的质量,蝇蛆生产周期短、经济、简单易行;蝇蛆组织匀浆液中存在抗病毒的活性物质,为抗病毒药物的寻找开辟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ortactin的氨基端序列在磷酸化介导的蛋白相互作用中的功能。方法:设计表达标签为GST的氨基端缺失的Cortactin突变体,纯化突变体蛋白,以及全长Cortactin蛋白,同时纯化His标签的细胞发动蛋白Dynamin,采用Src磷酸化Cortactin蛋白,并采用pull-down分析观察与Dynamin的相互作用。结果:成功表达和纯化Cortactin的1-80氨基酸(CortΔ80)缺失、1-349缺失的Cortactin突变体(CortΔ349),以及全长Cortactin(Cort WT)和Dynamin。Pull-down分析结果表明:与磷酸化的野生型Cortactin蛋白比较,氨基端缺失的Cortactin蛋白在磷酸化后与Dynamin的结合作用减弱。结论:实验提示Cortactin分子的氨基端是Arp2/3与actin结合的重要结构域其参与肌动蛋白聚合的过程,对于磷酸化信号的正常传导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孕晚期妇女静脉血与新生儿脐带血血浆维生素A(vitamin A,Vit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2009年5月至6月在河北省元氏县和乐亭县募集孕妇688例,采集产前静脉血和新生儿脐带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视黄醇浓度,用以反映VitA水平。根据产前静脉血血浆视黄醇浓度,孕妇VitA营养状态分为缺乏(<0.70 μmol/L)、边缘性缺乏(0.70~<1.05 μmol/L)、充足(≥1.05 μmol/L)。根据脐带血血浆视黄醇浓度,新生儿VitA营养状态分为缺乏(<0.35 μmol/L)、边缘性缺乏(0.35~<0.70 μmol/L)、充足(≥0.70 μmol/L);将脐带血血浆视黄醇浓度低于第10百分位数定义为新生儿VitA相对缺乏。新生儿与孕妇血浆视黄醇浓度比值定义为VitA胎盘转运系数。采用多元分式多项式(multivariable fractional polynomials,MFP)模型和Pearson相关探讨孕妇与新生儿血浆VitA水平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孕妇VitA营养状态对新生儿VitA缺乏的影响,采用MFP模型和Spearman相关探讨孕妇VitA水平与胎盘转运系数的关系。结果 孕晚期妇女视黄醇平均浓度为(1.15±0.30)μmol/L,VitA缺乏率和边缘性缺乏率分别为4.5%和37.8%;新生儿视黄醇平均浓度为(0.78±0.13)μmol/L,无VitA缺乏,边缘性缺乏率为28.2%。调整孕妇年龄、体重指数等因素后,孕妇与新生儿VitA水平间呈线性正向剂量-反应关系(幂参数=1,P<0.05), Pearson相关系数为0.13(P<0.01)。与VitA充足组孕妇相比,缺乏组(crude OR=2.20,95%CI:1.04~4.66)和边缘性缺乏组(crude OR=1.43,95%CI:1.01~2.02)分娩VitA边缘性缺乏新生儿的风险显著升高,但多因素调整后,上述效应不再有统计学意义;VitA缺乏组孕妇分娩VitA相对缺乏新生儿的风险在调整多因素前后均显著增加(crude OR=3.02,95%CI:1.21~7.50;adjusted OR=2.76,95%CI:1.05~7.22)。孕妇VitA水平与VitA胎盘转运系数间呈非线性负向剂量-反应关系(幂参数=-0.5,P<0.05),调整后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2(P<0.001)。结论 孕晚期妇女与新生儿血浆VitA水平呈正向线性剂量-反应关系,提示孕妇VitA营养状态影响新生儿VitA储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