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BV DNA疫苗诱导健康及HBV转基因小鼠细胞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BVCTL表位多肽体外刺激或冲击免疫效 (E)、靶(T)细胞 ,以观察DNA疫苗诱导健康及HBV转基因 (Tg)小鼠细胞免疫效果。结果发现 ,DNA疫苗能有效诱导健康BALB/c小鼠CTL活性 ,活性强弱与E/T比值及其上清液中IFN γ分泌水平有一定关系。HBsAg表位多肽(pp2 0 )体外刺激DNA疫苗免疫组效应细胞 ,培养上清IL 1 2释放水平 (2 1 1 3± 39 8pg/ml)明显较对照组 (86 7±2 7 1 pg/ml)高(P <0 0 5 ,t=4 4 82 )。DNA疫苗免疫HBVTg小鼠诱导CTL活性 (1 2 7%± 6 7% )较蛋白疫苗免疫对照组(1 7%±3 2 % )高(P <0 0 1 ,t=3 6 2 9) ;其效应细胞体外受 pp2 0刺激后分泌IL 1 2水平 (4 0 0± 30 1pg/ml)明显高于同期空载体免疫对照组 (3 8±3 0 pg/ml,P <0 0 5 ,t=2 376 )。采用在体电脉冲法DNA疫苗接种的 5只HBVTg小鼠中 ,于 4周时有 2只血清HBsAg阴转 ,并于 8周时出现抗 HBs阳性 ,而对照组中无一例血清HBsAg发生变化。表明HBVDNA疫苗能有效诱导健康及HBVTg小鼠细胞免疫应答 ,提示其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作为抗HBV免疫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LDL)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及其在慢性肾炎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体外培养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和DNA凝胶电泳检测低浓度的Ox -LDL (0、 2 5、 5 0、10 0 μg/ml)对系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免疫组化维生素E干预前后Ox-LDL对系膜细胞Bax/Bcl- 2表达的影响 ;按血浆LDL水平 ,把有不同程度肾小球硬化的慢性肾炎患者肾标本分为LDL正常组和LDL升高组 ,分别采用DNA原位末端标记和免疫组化 ,检测肾小球细胞凋亡及Bax/Bcl- 2蛋白表达。结果 :低浓度Ox-LDL (0~ 10 0 μg/ml)以剂量依赖方式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 ,并使肾小球系膜细胞Bax的蛋白表达呈时间 -剂量依赖性增加 ,P <0 0 1,Bcl- 2的蛋白表达轻度升高后呈时间 -剂量依赖性下降 ,P <0 0 1,导致Bax/Bcl- 2比值增大 ;维生素E干预后这种变化不明显 ,P >0 0 5。LDL升高组肾小球凋亡和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P <0 0 1;Bcl- 2变化不明显 ,P >0 0 5 ,血LDL水平与肾小球硬化指数、凋亡指数、Bax/Bcl- 2比值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Ox -LDL能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 ;Bax/Bcl- 2比值上升可能是Ox -LDL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 ;脂质异常可能是导致肾小球硬化中细胞减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游泳训练前后大鼠肝细胞SOD、MDA、线粒体膜电位的测定及DNA倍体分析 ,综合观察不同负荷阈所致的肝细胞凋亡 ,探讨不同负荷阈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5 0只雄性Sprague -Dauley大鼠 (10 0g± 5g) ,随机分为对照组 (G1)、1天训练组 (G2 )、6天训练组 (G3 )、12天训练组 (G4 )和 18天训练组 (G5)。训练方案为每天游泳 30分钟 ,休息 4 0分钟后再游泳 2 0分钟。取材当天训练后休息 4 0分钟取材。用流式细胞仪 (flowcytometry ,FCM )检测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DNA倍体分析。JEM - 12 0 0EX电镜及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 (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随着游泳训练时间的延长 ,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为升高、恢复、再升高。运动后各组DNA均出现亚“G1”峰 ,即凋亡峰。 6天训练组凋亡细胞比例最高 ,可见凋亡小体。肝细胞SOD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升高。结论 :运动引起线粒体膜电位、DNA倍体、SOD、MDA发生改变 ,提示这些变化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第4因子造血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血小板第 4因子 (PF4)对环磷酰胺 (CTX)处理小鼠体内造血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鼠用PF4注射 2次 ,间隔 6h ,第二次注射后 2 0h给予CTX 2 0 0mg·kg- 1 。动态观察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以及不同时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 ,骨髓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 (CFU -GM)、细胞周期和小鼠脾脏、胸腺的变化。结果 :PF4能增加CTX处理小鼠骨髓CFU -GM的产率 ,加速体内CFU -GM的恢复 ;短时增加CTX处理小鼠骨髓G0 /G1 期细胞 ,减少骨髓细胞的坏死和凋亡 ;增加胸体比和脾体比。但是PF4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和T细胞亚群未见明显影响。结论 :PF4能保护小鼠骨髓及胸腺、脾脏等器官组织免受CTX损伤 ,增加骨髓CFU -GM的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5.
热休克蛋白65增强小鼠对HBV DNA 疫苗免疫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65的真核表达载体(pHSP65)对HBV DNA疫苗诱导BALB/c小鼠(H-2d)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方法:肌内注射空载体pcDNA3,HBV DNA疫苗加HSP65佐剂(pHBVS2S pHSP65)或不加佐剂(pHBVS2S);ELISA法测定血清抗HBs抗体;ELISPOT检测分泌IFN-γ的脾淋巴细胞;4 h51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CTLs活性。结果:HBV DNA佐剂组免疫小鼠抗HBsAg抗体滴度虽高于不加佐剂组,但无显著性差异;其IgG1/IgG2 a的比例不同于多肽免疫组,二者分别为0.395与10。佐剂组小鼠分泌IFN-γ的脾淋巴细胞量是不加佐剂组的2~3倍。CTLs细胞杀伤活性(E∶T=100)佐剂组与不加佐剂组分别为:(53.68±7.5)%、(42.81±7.7)%,差异显著(P<0.05)。结论:HBV DNA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及CTLs反应;HSP65佐剂能够有效提高小鼠对DNA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有望成为DNA疫苗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 动态观察高场强电磁脉冲辐射 (EMP)对小鼠肝细胞核DNA含量及倍体的影响 ,探讨电磁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应用高场强EMP发射源对二级昆明小鼠进行全身辐射 ,场强分别选用 8× 10 3、2× 10 4 和 6× 10 4 V m ,发射源相关技术参数 :脉冲上升时间 2 0ns,脉宽 30 μs ,2min内发射 5个单脉冲 ;采用Feulgen染色动态观察小鼠肝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 ,观察时间 1年 ,共设 10个时相点 (n =6 ) ,并用德国IBSA显微数字图像分析系统作DNA含量定量分析和倍体分型。结果 小鼠经高场强EMP辐射后 3个月内 ,肝细胞核DN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以二倍体细胞 (2C)为主 ,四、六倍体 (4C ,6C)较少 ,八倍体 (8C)偶见 ;辐射后 6个月 ,8× 10 3V m辐射组比对照组DNA含量高 (P <0 0 5 ) ,2C数量减少 ,4C和 6C增加 ;至辐射后 9个月和 12个月 ,各辐射组肝细胞核DNA含量比其他各时相点辐射组及同一时相点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并且以 4C为主 ,6C和 8C增加 ,而 2C明显减少。结论 高场强EMP对小鼠肝DNA含量及倍体有影响 ,且表现为远后效应 ,推测电磁辐射对肝的生物学效应中肝细胞核酸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靶点 ,这将为进一步研究其损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提供实验性依据。此外 ,本研究结果提示要注重电磁辐射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进一步证实人鼻咽癌细胞系CNE 2Z确实存在着放射敏感性的异质性 ,并探讨其有关机理。方法 观察人鼻咽癌细胞系CNE 2Z亚克隆株H5和S1的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不同 ;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Western blot检测H5和S1凋亡能力的不同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差异 ;用3H掺入法说明DNA合成抑制率与放射敏感性的不同 ;用RT PCR观察相关癌基因 (fas、p5 3)的表达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鼻咽癌细胞系CNE 2Z中确实存在放射敏感性的异质性 ,H5、S1两种细胞的凋亡率都随着照射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但H5比S1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两种细胞的DNA合成率于放射前无差别 ;照射后都较放射前受到抑制 (P <0 0 5 ) ,H5受抑制程度大 (P <0 0 5 )。H5与S1细胞fas、p5 3基因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本实验再次证实了鼻咽癌细胞系CNE 2Z确实存在放射敏感性异质性 ,并证实了其异质性的机理与细胞受射线照射后引起凋亡的能力不同有关、与DNA合成的抑制率成正相关、与癌基因fas、p5 3的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60 Coγ射线为参比射线 ,研究裂变中子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时间效应 ,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用形态学观察、DNA电泳、流式细胞仪 (FCM )分析及二苯胺 (DPA)法检测细胞凋亡 ;用斑点杂交方法检测 p53与bcl 2的基因表达。 结果 :小鼠经裂变中子 2 .5Gy照射后 2~ 2 4h ,在各时间点上均检测到胸腺细胞DNA梯状条带 ,利用光镜与电镜观察到具有典型凋亡特征的胸腺细胞 ;以DPA法、FCM分析与形态观察计数测定的结果 ,绘制时间效应曲线 ,发现胸腺细胞凋亡比例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在 6h前上升较快 ,8~ 10h达到峰值 ,12h后开始下降 ,2 4h较 4~ 12h明显降低 (P <0 .0 5) ,但略高于正常水平。γ射线 5.0Gy照射后 ,胸腺细胞凋亡比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之相似 ,但在 6h之前增加较缓 ;此外 ,在照后 2 4h检测不到DNA梯状条带。裂变中子 2 .5Gy照射后 ,小鼠胸腺细胞 p53基因表达水平在 2、4、12、2 4h均比未照射组有显著增加 (P <0 .0 5或P <0 .0 1) ;bcl 2基因表达水平均比未照射组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裂变中子 2 .5Gy照射小鼠可诱导其胸腺细胞凋亡 ,且与γ射线 5.0Gy照射有类似的时相性 ,但裂变中子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比γ射线增加快、持续时间长 ,表明裂变中子对小鼠免疫系统损伤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管再狭窄防治中 β射线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接受 β射线照射 2 5 ,5 0 ,10和 2 0Gy后 ,以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增殖反应 ,采用透射电镜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和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DNA倍体分析以及凋亡率分析。结果 经 2 5 ,5 0 ,10和2 0Gy照射后 ,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呈剂量依赖性抑制 ,与对照组比较抑制率分别为 5 % (P <0 0 1)、5 % (P <0 0 1)、7% (P <0 0 1)、11% (P <0 0 1) ;透射电镜未发现典型的凋亡征象 ;流式细胞仪检查未发现DNA降解的凋亡峰 ,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凋亡率均 <4 4 % ,差异无显著性 ;DNA倍体分析发现对照组G2 /M期细胞数百分率为 13% ,各照射组依次为 17% (P <0 0 1)、2 4 % (P <0 0 1)、2 9%(P <0 0 1)、32 % (P <0 0 1)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G0 /G1 期对照组为 76 % ,各照射组依次为 74 %(P <0 0 5 )、70 % (P <0 0 1)、6 4 % (P <0 0 1)、6 2 % (P <0 0 1)。S期对照组为 11% ,各剂量组依次为9% (P >0 0 5 )、6 % (P <0 0 1)、7% (P <0 0 1)、5 % (P <0 0 1)。结论  2 5 ,5 0 ,10和 2 0Gyβ射线照射后 ,内皮细胞的生长呈剂量依赖性抑制 ,细胞周期阻滞明显 ,但对内皮细胞凋亡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放射引起人乳腺癌细胞株 (MCF- 7)和完整细胞的染色体 DNA双链断裂 (DSB)时 ,亚生理辐射温度 (2℃~ 2 8℃ )的效应和自由基清除剂二甲亚砜 (DMSO)的影响 ,以及细胞在 2℃或 37℃照射后 DSB的重接。方法 :1MCF- 7细胞用含 10 %胎牛血清的 EME培养液于 37℃、5 % CO2 培养 ,传 12~ 2 0代后用 1 4 C胸腺嘧啶核苷(1k Bq/ m L )标记 DNA 7d;2染色体 DNA制备 :制细胞数为0 .5× 10 6 / m L~ 1.0× 10 6 / m L的琼脂糖凝胶块 ,EDTA- NL S-蛋白酶 K缓冲液于 37℃裂解凝胶块中的细胞 48h,冷藏10 d;3染色体 DNA照射 :…  相似文献   

11.
过氧化氢导致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编码基因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 (H2 O2 )对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编码细胞色素C氧化酶、ATP合成酶基因的损伤作用。方法 :肠上皮细胞株 (SW - 4 80 ) ,采用 4mmol·L-1H2 O2 处理细胞后进行线粒体DNA的提取 ,对细胞色素C氧化酶 (COXⅠ、COXⅡ、COXⅢ )基因、ATP合成酶 (ATPase 6亚基、ATPase8亚基 )基因进行PCR扩增 ,并将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Ⅰ从 6 80 3~ 6 84 8出现大范围的点突变及 70 2 7出现点突变 (TC) ,在 732 9(CG)、7341(TG)、735 2 (GA)出现点突变 ,在 7337出现缺失突变 (缺T) ;COXⅡ序列在 82 19~ 82 6 0段出现大范围的点突变 ;Atpase 8亚基基因在 8385~ 85 4 3段出现大范围的点突变。结论 :H2 O2 可明显损伤mtDNA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及ATP合成酶基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质的辐射对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DNA和染色体损伤、细胞杀死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大鼠甲状腺细胞 FRTL - 5在 DMEM/ F12培养基中培养 ,以 6 0 Co源照射 0~ 12 Gy(剂量率 1.5 Gy/ min)和同步加速器产生的 2 5 0 Me V质子照射 (剂量率约 0 .7Gy/ min)。照射后不同时间收获 FRTL- 5细胞。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荧光素 (FITC)共轭溴脱氧尿苷 (Brd U)参入核酸的自由 3′端 ,以激光扫描细胞仪测量 DNA链的断裂 ;用胞质分裂阻断方法测定微核 ;以荧光素共轭 annexin V标记 ,用激光扫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 ;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从纺锤体损伤诱导的凋亡反应 ,探讨α粒子诱发癌变细胞的遗传不稳定性机理。方法 用噻氨酯哒唑破坏纺锤体微管蛋白诱发细胞凋亡 ,Giemsa染色以及 3种荧光染料 (FDA、Hoechster 332 5 8和PI )复合染色检测凋亡 ;松胞素B阻止细胞分裂 ,分析凋亡与细胞周期时相的关系。结果  0 3μg ml噻氨酯哒唑作用 6~ 4 8h ,癌变细胞BERP35T1和BERP35T4的凋亡发生率要显著低于正常BEP2D细胞 2~ 2 5倍 (P <0 0 1) ,而且正常细胞的凋亡主要是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前 ,癌变细胞特别是BERP35T4细胞 ,有近 5 0 %的凋亡是发生在有丝分裂之后。结论 纺锤体损伤后凋亡机理异常 ,将导致非整倍体或多倍体的子代细胞增多 ,加剧α粒子照射细胞的遗传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 DNA体外复制所需胞浆蛋白提取物快速制备的新方法。方法 :透析液与传统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1蔗糖含量为2 0 % ;2 Na Cl浓度从 5 0 m mol/ L 减少到 2 5 mm ol/ L。使用的培养细胞为 2 5~ 5 0 μl,用 5倍细胞体积 ( PCV)的低渗缓冲液重新制成悬浮液。在冰上裂解 10分钟 ,反复冻融三次使细胞裂解 ,裂解后加入 0 .11体积的高盐缓冲液 ,生成等渗条件 ,核皱缩恢复正常而获得大量提取物。通过透析减少提取物中盐浓度。透析后 ,离心获取提取物。Bradford法测得蛋白浓度约为 9~ 15 mg/ ml。比较两法所获提取物对 SV40 DNA体外合成的…  相似文献   

15.
Hp/DNA双参数分析放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周期、凋亡和Hp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结合珠蛋白(Hp)/DNA双参数流式细胞技术,以探讨放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中Hp含量与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关系。方法:小鼠骨髓细胞经70%乙醇固定后,Triton-X100破膜,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标记Hp,PI标记DNA,上流式细胞仪测试。用ModFit软件设双门法分析Hp^ 和Hp^-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CELLQuest软件分析Hp^ 细胞比例。结果:γ射线照射后6h小鼠骨髓有核细胞中Hp^ 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未照射对照组,骨髓细胞的凋亡来自于Hp^-细胞,Hp^ 细胞未见凋亡,Hp^-细胞发生的G2/M阻滞比Hp6 细胞严重。这些信息是单用Westem印迹法或单纯DNA分析所不能提示的。结论:Hp/DNA双参数流式细胞技术可用于分析Hp与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关系,是一种快速、客观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放射生物学观点来看,唯有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既有DNA双链断裂修复能力缺陷,又对辐射诱发的胸腺淋巴瘤有高度的易感性,为了评价Ras基因活化在自发的和辐射诱发的scid小鼠胸腺淋巴瘤中的作用进行了该项研究。方法:用137 Csγ射线对8周龄雌性C.B-17/Icr-scid小鼠分别照射0.25、1.0、2.0及3.0Gy,剂量率为54cGy/min。用病理切片和流式细胞仪(FACS)鉴定肿瘤和确定胸腺淋巴瘤的细胞来源,分离提取肿瘤组织的DNA,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Kras、Nras基因进行扩增,TA克隆后用单链构象多态(SSCP)分析和自动DNA序列测定仪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细胞凋亡事件的先后顺序 ,如染色质浓缩 ,线粒体跨膜电位 (ΔΨ m)及染料的摄取量 ;另外 ,研究细胞凋亡对细胞周期的依赖关系及特殊的凋亡蛋白酶抑制剂的影响 ,以确定对于 A431细胞中紫外线 C(UVC)诱发细胞凋亡蛋白酶回路的凋亡蛋白酶特异级联反应。方法 :1细胞用磷酸盐缓冲液 (PBS)洗涤一次 ,再用0~ 5 0 J/ m2剂量的 U VC照射。 2用 Hoechst33342染色后用荧光显微镜鉴别及量化 ,观察 2 0 0个以上的细胞 ,测定伴有染色质浓缩的细胞片段。 3通过观察次 G1 期细胞碎片具有较低的 DNA含量来鉴定 DNA碎片 ,细胞周期状态用 M…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游泳训练前后大鼠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寻找评定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可行性指标。方法 :5 0只雄性SD大鼠 (10 0± 5 )g ,随机分为对照组 (G1)、训练 1天组 (G2 )、训练 6天组 (G3 )、训练 12天组 (G4 )、训练 18天组 (G5)。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DNA倍体分析 ,MDA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 ,SOD测定使用放免法 ,JEM - 12 0 0EX电镜及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游泳训练后各组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均发生改变 ,G3 组最低。运动后G3 、G5组的DNA出现凋亡峰。TUNEL染色显示 ,游泳训练后大鼠骨骼肌呈棕黄色的凋亡细胞明显增加 ,G3组比例最高。各训练组之间SOD活性变化差异显著 ,G3 、G4 组MDA数量显著升高。电镜观察G3组肌细胞溶酶体增多 ,部分线粒体嵴消失 ,但膜完整 ,形似空泡 ,枯否细胞活跃。G5组肌细胞的超微结构似G3 组 ,细胞完整。结论 :游泳训练可诱发细胞凋亡 ,不同运动负荷对线粒体膜电位、MDA、SOD的影响各异 ,运动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同时可导致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SOD/MDA比值变化可能是诱导细胞凋亡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介素17A对于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博来霉素诱导细胞凋亡,使用TUNEL荧光染色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使用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以及Bcl-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博来霉素可以促进NIH/3T3细胞DNA发生断裂,促进活性Caspase-3的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含量;白介素17A可以抑制NIH/3T3细胞DNA断裂,抑制活性Caspase-3的蛋白表达,促进Bcl-2的蛋白含量。结论博来霉素可以诱导小鼠NIH/3T3细胞发生凋亡,白介素17A可以抑制博来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用 99Tcm 标记的人体内蛋白 annexin V进行凋亡细胞的体外检测和体内显像。方法 :1Jurkat T原始淋巴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0~ 4天 ( n=10 )、阿霉素 0~ 2 0 0 ng/ml孵育 48小时 ( n=10 )和 CHll Fas抗体 0~ 2 5 ng/ml孵育 2 4小时 ( n=8)等方法处理 (诱导细胞凋亡 ) ,用 6 0℃加热 10和 30分钟 ( n=4) (引起细胞坏死 ) ;Balb/c小鼠 ( n=3)腹膜内注射地塞米松 10 mg/kg(诱导胸腺细胞凋亡 ) ,8小时后处死并制备胸腺单细胞悬液。在各组细胞 ( 10 6 个 )中分别加入 99Tcm-肼基烟酰胺( HYNIC) - annexin V 370~ 740 k Bq( 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