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学校卫生》2008,29(2):145-145
学名为生物类黄酮。化学结构多不相同,呈黄色结晶,易溶于热水和酒精中。大多数以糖苷形式存在,如从柠檬汁中提出的桔皮苷,从芸香叶及蔬菜中提出的芸香(又称芦丁)等。维生素P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可增强维生素C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溶性维生素(water-solublev itamins)溶于水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C等。进入体内多余的水溶性维生素及其代谢产物均自尿中排出。当体内饱和时,食入维生素越多,尿中排出量越大,故可通过维生素负荷试验来测定体内水溶性维生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6):555-555
脂溶性维生素(fat-soluble vitamins)指不溶于水,而能溶于脂肪及脂类溶剂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当脂类吸收不良时(如胆道梗阻或长期腹泻),可引起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  相似文献   

4.
小知识(5)     
《中国学校卫生》2008,29(3):214
叶酸(folic acid,pteroylglutamic acid)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绿叶中含量十分丰富,故称为叶酸。由蝶翅素、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结合的一组化合物。为黄色结晶,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在酸性溶液中易破坏。在室温中很易损失。在体内存于肠壁、肝、骨髓等组织。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117-1117
抗坏血酸(ascorbicacid)即维生素C。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具有强还原性,极不稳定,加热和氧化均易破坏,在酸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光及金属离子更能促进氧化分解。维生素C是机体中生理氧化还原过程的主要递氢体之一,与某些代谢物羧基化有关,参与叶酸代谢和加速血凝作用,促进细胞间质中胶原形成。缺乏时血管壁脆性增加.易出血,影响骨骼正常发育。维生素C能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对一些化学物质如铅、苯等有解毒作用。可根据血浆中维生素C的含量或维生素C尿负荷试验来评价机体维生素C的营养水平。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是蔬菜及水果。我国的供给量标准成年男子每日为60mg。  相似文献   

6.
小知识(8)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295-295
胆固醇(cholesterol) 一种重要的类脂。可与脂肪酸结合成胆固醇酯,系无色蜡状固体物,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是构成动物细胞膜及神经髓鞘的重要成分。脑和神经组织中胆固醇含量最多。主要在肝脏、皮肤和小肠黏膜等部位合成,少量由食物摄入。在体内可转变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及维生素D3,因而具有重要的功能。我国正常成人血清胆固醇约为2.9~6.0mmol/L,摄入饱和脂肪与胆固醇过多可引起高胆固醇血症,成年人每日从食物中摄取胆固醇以不超过300mg为宜。  相似文献   

7.
胡萝卜 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叶酸、钙质和膳食纤维等,对人体具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因而被誉为“小人参”。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具有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视力正常、防治夜盲症和眼睛干燥症等功能。胡萝卜素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知识(6)     
《中国学校卫生》2008,29(3):232
尼克酸(nicotinic acid)又称维生素PP、抗癫皮病维生素,包括尼克酸和尼克酰胺。尼克酸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性质较稳定,不易被酸、碱及热所破坏。尼克酸和尼克酰胺经小肠吸收,在体内构成辅酶Ⅰ和辅酶Ⅱ,是组织中的重要递氢体,为细胞呼吸所必需,能维持皮肤及神经系统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校卫生》2008,29(2):119-119
一种抗不育维生素,又称生育酚。生育酚为黄色油状物,溶于脂肪及脂肪溶剂中。在无氧条件下不为热、酸和碱所破坏,对氧敏感,故为极有效的抗氧化剂。可保护红细胞的不饱和脂肪酸免于氧化破坏而防止红细胞破裂造成的溶血。维生素E与动物生殖功能有关,缺乏时生殖器官受损而不育。雄鼠缺乏时,睾丸萎缩,不产生精子。  相似文献   

10.
杨月欣 《中国健康教育》2004,20(10):894-896
维 生 素现在已发现的维生素有多种 ,营养学上根据它们在溶液中的溶解性质 ,常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D、E与K ,不溶于水 ,只溶于油脂 ,其在肠道内的吸收受脂肪的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储存在脂肪组织 ,通过胆汁缓慢排出体外 ,故摄入过量容易引起中毒。水溶性维生素有硫胺素 (维生素B1 )、核黄素 (维生素B2 )、尼克酸 (维生素PP)、砒哆醇 (维生素B6)、氰钴素 (维生素B1 2 )、叶酸、泛酸、生物素、抗坏血酸 (维生素C)等 ,它们极易溶于水 ,在体内几乎不能储备 ,摄入过多时 ,多余部分会随尿排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0):884-884
硫胺素(thiamine,vitamin B1)即维生素B1。为白色结晶,溶于水,在空气及酸性溶液中稳定,遇碱易破坏。氧化剂及还原剂均可使其失去作用。硫胺素在体内经磷酸化后成焦磷酸硫胺素(即辅羧酶),参与糖代谢过程中α-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若机体中硫胺素缺乏,辅羧酶的活性下降,因而使糖代谢发生障碍,从而影响机体整个代谢过程,可引起肠胃蠕动缓慢、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多发神经炎及水肿等。  相似文献   

12.
芮慧强 《家庭育儿》2013,(10):75-75
合理营养,预防近视 营养调理好,眼睛更明亮。从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来考虑,营养要做到“五补两不”。“五补”是:要均衡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补充维生素A;补充钙和磷;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补充微量元素,特别是锌、铬、钼、硒等。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C是维持人体正常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缺乏时会引起坏血病,故又名抗坏血酸。它易溶于水,有酸味,性质不稳定。在碱性、中性溶液或氧化酶及铁、铜等金属离子存在时,更易氧化分解。在酸性环境中对热稳定。所以在烹调蔬菜时加少量食醋,可避免维生素的破坏。维生素C属极强的还原剂,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E和维生素C均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物质,维生素C还是体内参与多种代谢途径的一系列酶的辅酶。自由基与活性氧是体内诱发基因突变的一个重要因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C可以通过抗氧化作用保护DNA,维持基因的稳定性,从而推断它们在肿瘤、老化、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紊乱中的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有关研究结果,并提出了将来深入研究的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E、维生素C与基因的稳定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维生素E和维生素C均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物质,维生素C还是体内参与多种代谢途径的一系列酶的辅酶。自由基与活性氧是体内诱发基因突变的一个重要因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C可以通过抗氧化作用保护DNA,维持基因的稳定性,从而推断它们在肿瘤、老化、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紊乱中的保护作用。本综述了近年来的有关研究结果,并提出了将来深入研究的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422-422
维生素(vitamins)维持机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现知维生素有20余种,大多数是机体内酶系统中辅酶的组成部分,除少数维生素可在体内合成或由肠道细菌合成外,绝大多数需要从食物中获得。一般情况下.注意调配普通膳食即能满足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438-438
维生素A(vitamin A)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热、酸、碱稳定,易被氧破坏,紫外线可促进其氧化破坏。维生素A包括维生素A1和维生素A2。维生素A1存在于哺乳动物及海鱼的肝脏中,即视黄醇。维生素A2存在于淡水鱼的肝脏中,其活性约为维生素A1的一半。胡萝卜素为维生素A原,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在小肠粘膜内可转变成维生素A。  相似文献   

18.
王芝慧 《医药与保健》2007,15(11):62-62
有人洗菜时,喜欢先切成块再洗,以为洗得更干净,但这是不科学的。蔬菜切碎后与水的直接接触面积增大很多倍,会使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部分矿物质以及一些能溶于水的  相似文献   

19.
小知识(2)     
《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93-93
维生素D原(provitamin D)某些固醇类物质经紫外线照射后,具有抗佝偻病效能,称维生素D原。包括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维生素D2原)和动物中7-脱氢胆固醇(维生素D3原)。麦角固醇广泛地存在于植物中,是维生素D原的主要来源,经活化后为骨化醇在小肠被吸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9):785-785
视黄醇(retinol)不饱和的一元醇类,即维生素A,呈黄色片状结晶体,通常与脂肪酸形成酯存在于食物中,视黄醇结构为含有β-白芷酮环的不饱和一元醇,存在于哺乳动物及海鱼肝脏中,即维生素A1;3-脱氢视黄醇存在于淡水鱼的肝脏中,即维生素A2,活性仅为维生素A1的一半。内视黄醇氧化为视黄醛,其中9-及11-视黄醛能与视蛋白结合成感光物质视紫红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