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仲景《伤寒论》113方,《金匮要略》226方,两书中含有桂枝的达77方之多,桂枝应用之广仅次于甘草。仲景凡用桂枝,皆注明去皮,令人费解,前人亦少有论及。笔者查考古代本草、方书类文献,发现仲景所用桂枝,不同于现今所用的桂枝,实为今之肉桂,去皮即为桂心。所谓去皮是指去除药材皮部外层之栓皮。兹浅议如下。《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但书中不见桂枝这一药名,虽然载有桂和牡桂,但无去皮的记载。后世诸家对桂的认识有所不同,对牡桂则多认为是木桂,与肉桂、桂枝为同一物,如《唐本草》。晋代郭璞释《尔雅·木桂》道:“今人呼桂…  相似文献   

2.
传云“木得桂而枯”,森林中有肉桂是否会导致其他树木难以长养,实在未能考证。但是在中医临床中桂枝的抑肝作用则是非常明显的。胡云英主任医师业医四十余载,临床经验丰富。笔者侍诊多年,兹将其运用桂枝抑肝治疗疑难病的经验给予总结,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3.
桂之作药,年代久远,《神农本草经》以“牡桂”利关节、“桂”养精神分别列为“牡桂”、“桂”两种药材。《名医别录》在“桂”条下载有“牡桂”、“桂”。此后在明代以前各家本草均同此说。至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引用韩保之说:“牡桂,叶似枇杷叶狭长于桂一二倍,其嫩枝半皮卷多紫,而肉中皱起,肌理虚软,谓之桂技,又名肉桂。”李时珍认为“桂即牡桂之厚而辛烈者,牡桂即桂之薄而味淡者。”又说“桂即肉桂也”。将桂并入牡桂条下,桂、牡桂与现今之肉挂系同种植物。桂的药材主要有肉桂、桂尔通、桂枝三种,此外肉桂的幼嫩果实名桂丁…  相似文献   

4.
<正> 有人认为官桂就是调味用的桂皮,有些书也这样记载,如八○年版全国统编教材《中草药学》中肉桂项下记有“有谓官桂者,来源较为复杂……通常供作佐食调味用”字样。笔者认为,这样说是不确切的。所谓官桂即肉桂。其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的干燥树皮。肉桂的别名很多,如牡桂(《本经》)、紫桂(《药性论》)、大桂(《唐本草》)、辣桂(《仁斋直指方》)、玉桂(《本草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考证,认为今习用肉桂是《神农本草经》中的“菌桂”,不是《图经》中的“牡桂”,也不是《别录》中提到的“桂”。  相似文献   

6.
一真朱[概说]真朱是一味很古老的药物,早在《内经》十三方小金丹中就已应用,称辰砂。《本经》载于上品称丹砂,《别录》云:“作末名真朱”,陶弘景云:“即今之朱砂”,《图经》说朱砂“出辰州、宜州、  相似文献   

7.
"木得桂则枯"本指"桂下无杂木",树木种在桂的旁边都会枯萎.历代医家从"木得桂则枯"一语中悟出了所蕴含的精妙医理,认为肉桂最善平肝木.肝癌其病位在肝,五行属木,功能上与木的特性相符合.治疗上大多以调理气机为先,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瘀在后.肉桂作为大辛大热之品,在肝癌的治疗中并未予以重视.笔者根据这一理论,将肉桂用于肝癌...  相似文献   

8.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心为牡脏”、“肝为牡脏”。牡,古时指雄性鸟兽,这里是指雄性的意思。雄属阳,故牡脏亦即阳脏。按理,心、肝为脏,脏属阴,但为何《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却称心、肝为牡脏?下面从心、肝二脏的阴阳属性、五行属性、生理病理特性...  相似文献   

9.
六版《医古文》教材中,《养生论》一文有这样一句话:“是犹不识一溉之益,而望嘉榖于旱苗者也。”查《说文》:“榖,楮也。从木,qiao声。”《汉语大字典》:“榖,木名。又称‘楮’,即构树。”知“榖”是树木的名称。如此,“望嘉榖于旱苗”则不易理解了,故疑“榖”为“穀”之误。  相似文献   

10.
人参(Radix Ginseng)东北土名“棒槌”,名列关东三宝之首。本品为五加科(Alariaceae)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古医籍载]人参原名为蓡(音参,或省作蓡。)《说文》云:“蓡,药草,出上党祲者也”。《吴普本草》云“人参,一名土精,精者星也”。《春秋说题辞》云:“星之为之言精也。”《春秋运斗枢》云:“摇光星散而为人参。”所谓也就是人蓡、人祲、土精,其名意义并非指其形状。人参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一名人衔,一名鬼盖。《吴普本草》亦称其为黄  相似文献   

11.
木香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名医别录》称蜜香,青木香。《本草经集注》载:“此即青木香也,永昌不复贡。今皆从外国舶上来。”《唐本草》载:“此有二种,当以昆仑来者为佳,西湖来者不善,叶为羊蹄而长大,花如菊花,结果黄黑。”《本草图经》云:“今惟广州舶上来,他无所出。”可见历史上木香有进口和国产,由印度等地经广州进口的称为“广木香”;原产阿拉伯国家、50年代我国成功引种云南,故称“云木香”。  相似文献   

12.
六版惬古文)教材中,(养生论)一文有这样一句话:“是犹不识一慨之益,而望嘉教于旱苗者也。”查(说文》:“毅,格也。从木,放声。”(汉语大字典》:“毅,木名。又称‘格’,即构树。”知“毅”是树木的名称。如此,“望素我于阜南”则不易理解了,故疑“毅”为“毁”之误。教材中《养生论)选自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黄省曾刻本(秘中散集),参校的是(昭明文选)。查《文选为974年中华书局影印的尤刻本,亦作“毅”。注云:“(国语),子鱼谓秦伯日:能使成靠教,君之力也。”原文并注皆作“毅”。然而,遍查《辞源》、《汉…  相似文献   

13.
说“瘟疫”     
瘟,指流行性急性传染病,《说文》未收,其本字或为“殟”。大徐本《说文》释“殟”云:“胎败也。”释“殖”亦云:“胎败也。”考《玄应音义》卷七释《正法华经》第二卷“乌殟”之殟云:“乌没反。《说文》:‘暴无知也。’《声类》:‘乌殟,欲死也。’”又卷十二释《生经》第二卷中“殟婚”、卷十三释《比丘听施经》中“殟殟”引《说文》皆作“暴无知也”,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找出不同本草书对牡桂、菌桂和桂的描述,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差异,从而得出《中藏经》中所用“桂”的本质。进一步探讨了书中所用之“桂”与现代临床常用药物桂枝、肉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细辛毒性与剂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辛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按该书序录云,上品药是无毒的。至梁·陶宏景《名医别录》始在细辛条下明确写上“无毒”二字,此后诸家本草大多未言有毒。宋·元祐七年(1092年)陈承的《本草别说》(此书已佚,内容散见于《类证本草》、《本草纲目》等书)云;“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用则气闷塞不通者死”。李时珍在《本草  相似文献   

16.
《金匾要略·疟病脉证并治》将中云;“疟多寒者,名日北疟。”由于收为阴类,牡为阳底,所以导致理解“收疟”的病机多与明寒、阳虚有关。承之者如第五版《金匾要略讲义》、《简明中医辞典》等等。可仲景所言并非如此,于斯试将掘识浅析于次。首先当从仲景论方药组成去探析“收疟”病机非为寒:蜀漆散方中仅有三味药物组成,其中蜀漆为主药,性味如《本草求真》云:“常山,辛苦而寒……根即蜀漆。”功用如《本经》云“主伤寒寒热,热发湿疟”。仲景在方注中亦明文指出。“温疟加蜀漆半分。”可见蜀漆治疗的是温热之邪所致疟病;再看方中龙…  相似文献   

17.
《内经四则》从阴阳则生。“阳”的本义是阳光:“阴”的本义是没有阳光,即阴暗、黑暗。《魏书·裴骏传》云:“(雉)触树而死。……,乃取置阴地”(阴地即没有阳光的地方)。因为山的北面和水的南面是不见阳光的地方,故此引申为山之北水之南叫阴。《韩非子·说林上》云:“夏居山之阴”(山之阴,即山的北面)。《列子·汤问》云:“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汉阴即汉水的南面)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同一事物相反相成的  相似文献   

18.
您听说过这样一则故事吗:一老僧云游,路过一深山,见一少妇追打一老妇人,僧细问之,才知少妇乃是老妇人之亲生母亲,因驻颜养生有方,年九旬而犹有少妇之容,其女因拒服她配的驻颜.延寿之药而被追打。详问妙药为何物──枸杞是也。枸杞,性味甘、平,无毒,功滋肾、润肺、补肝、明目。本品久服可长肌肉、益颜色,坚筋骨而轻身不老,先辈们自古以来就将枸杞视为驻颜.延寿之佳品,故而被列为本经之上品。据《别录》中云:“枸杞,补益精气、强盛阴道”。而《本经》中述该品:“久服坚筋骨。”《药性论》中载:“补益精诸不足……明目安神…  相似文献   

19.
龙骨、牡顿出于《本经》,将其列为上品,“治—…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症仅坚结,小儿热气惊病”,“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羡怒气,除拘级,鼠疾,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张仲景先师在他所撰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擅用龙骨牡螨伍于不同之方药中,随其所直,治疗诸多病种,有效地扩大了是药的应用范围,并对后世运用是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兹就其运用龙骨牡损之心法及对后世的影响,择要述后。未过之处,高贤正之.至二药合用1.1平肝熄民关于中风的病因学说,在唐宋以前多以“外风”立论,在《…  相似文献   

20.
《难经·五十七难》云:“大瘕泄,名日后重……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同而不能便,茎中痛。”大瘕泄,即今之痢疾样病变,如清·莫枚十《研经言·下利解》云:“今之痢,即《难经》五泄中之大瘕泄……隋唐时或称滞下,或称重下。”南京中医学院校释《难经校释》云:“大瘕泄:指痢疾等病。”痢疾为何称之为大瘕泄?历代注家所释之义很难理解,多以“瘕”之本义“结”而释,如清·徐大椿《难经经释》云:“大瘕,邪气结于下,成瘕瘕而不散也。”时贤郭霭春、郭洪冈《八十一难经集解》云:“《本义》:瘕,结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