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更好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了解早期足月新生儿黄疸发生、发展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48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的黄疸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为90.12%,出生24 h内出现黄疸占总数的19.63%;出生1-2 d内出现黄疸占总数的58.45%;高胆发生率12.55%;其中,由于喂养欠佳,热卡摄人不足或/和排便少引起的高胆占83.61%;新生儿高胆中男性婴儿高于女性婴儿。结论:目前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高而且黄疸出现早,因此,加强围产保健尽量避免能引起黄疸的围产因素;加强喂养促进排便是减少新生儿黄疸预防高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更好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了解早期足月新生儿黄疸发生、发展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48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的黄疸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为90.12%,出生24h内出现黄疸占总数的19.63%;出生1~2d内出现黄疸占总数的58.45%;高胆发生率12.55%;其中,由于喂养欠佳,热卡摄入不足或/和排便少引起的高胆占83.61%;新生儿高胆中男性婴儿高于女性婴儿。结论:目前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高而且黄疸出现早,因此,加强围产保健尽量避免能引起黄疸的围产因素;加强喂养促进排便是减少新生儿黄疸预防高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观察与护理经验。方法:观察35例新生儿黄疸,分析黄疸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新生儿黄疸在出生24h内出现黄疸占总数的19.63%;出生1~3d内出现黄疸占总数的68.35%;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12.02%;其中,由于喂养欠佳,热卡摄入不足或和排便少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占82.61%。结论:加强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观察与护理,有助于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胆红素脑病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新生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周斌  王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6):5151-5152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产科原因。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4年12月在产科出生的新生婴儿2170例,新生儿高胆624例,按其原因分成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4例高胆的原因:剖宫产368例,发生率36.90%。阴道分娩256例,发生率21.80%。剖宫产组黄疸出现时间(2.52±1.04)天,高峰时间(4.49±1.32)天,胆红素峰值(272.60±30.40)μmol/L。阴道分娩组黄疸出现时间(2.53±1.05)天,高峰时间(4.63±1.38)天,胆红素峰值(268.90±32.5)μmol/L。两组黄疸出现时间及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平均胆红素峰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第二产程延长、新生儿窒息可能是引起新生儿高胆的围产因素。  相似文献   

5.
李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9):100-10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间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对该院新生儿病房1998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392例高胆病例按其病因分成五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2例中高胆的病因依次为不明原因136例,占34.69%,围产因素88例,占22.45%,ABO血型不合溶血病75例,占19.13%,感染性黄疸55例,占14.03%,母乳性黄疸38例,占9.69%.ABO血型不合溶血病黄疸出现时间最早(P《0.000 5),而黄疸消退时间最晚(P《0.000 5).母乳性黄疸总胆红素值较其他各组有差异(P《0.000 5).结论除不明原因的高胆外,围产因素是高胆的主要原因.不同原因的高胆的l临床特点不同,应熟练掌握其特点,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五组胆红素均值均高于胆红素脑病的临界值,建议修改高胆的诊断和干预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间胆红素血症 (简称高胆 )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 :对该院新生儿病房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 392例高胆病例按其病因分成五组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2例中高胆的病因依次为不明原因 136例 ,占34.6 9% ,围产因素 88例 ,占 2 2 .4 5 %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75例 ,占 19.13% ,感染性黄疸 5 5例 ,占 14 .0 3% ,母乳性黄疸 38例 ,占 9.6 9%。ABO血型不合溶血病黄疸出现时间最早 (P<0 .0 0 0 5 ) ,而黄疸消退时间最晚 (P<0 .0 0 0 5 )。母乳性黄疸总胆红素值较其他各组有差异 (P<0 .0 0 0 5 )。结论 :除不明原因的高胆外 ,围产因素是高胆的主要原因。不同原因的高胆的临床特点不同 ,应熟练掌握其特点 ,早诊断、早治疗 ,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五组胆红素均值均高于胆红素脑病的临界值 ,建议修改高胆的诊断和干预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高间接胆红素血症(高胆)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1990年~1999年收治的不明原因高胆足月新生儿316例进行回顺性分析.结果不明原因高胆患儿占同期高胆住院患儿的20.5%(316/1 539),男女=1.61,轻度占20.6%(65/316),中度占61.7%(195/316),重度占17.7%(56/316).重度组母O型血所占比例和母子血型不合发生率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组胆红素值降到正常时间及光疗时间明显长于其它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母亲O型血型可能为新生儿高胆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轻度高胆组可能包含有生理性黄疸,重度组可能包括部分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相似文献   

8.
ABO血型不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ABO血型不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的发病特点.方法 对426例ABO血型不合的健康足月新生儿脐血及发生高胆后的新生儿进行免疫溶血性疾病(HDN)血清学检验,并对发生了高胆的新生儿根据黄疸出现的时间、高峰时间、消退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1)在426例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中,共发生新生儿高胆68例(15.96%).(2)68例新生儿高胆HDN血清学检验结果,抗体释放、改良法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游离抗体试验(IAT)三者阳性41例(60.29%),全部病例抗体释放阳性.(3)新生儿高胆发生时间1~2 d 48例(70.59%);黄疸消退时间≥2d而<3 d30例(44.12%),≥3d而<4 d 20例(29.41%).胆红素>342μmol/L的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在5~7d,极显著高于胆红素≤342 μmol/L的新生儿(X2=68.00,P<0.01).结论 (1)426例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高胆发生率为15.96%.(2)抗体释放、DAT、IAT三者阳性发病率最高;抗体释放阳性是诊断新生儿ABO溶血病最重要的依据.(3)发生新生儿高胆的高峰期在出生后2d内,消退时间绝大部分在5 d内.(4)黄疸程度越重,消退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9.
219例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的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早期血清胆红素的动态变化值,探索其与汉族的异同。方法:①用微量胆红素法测定219例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1~7天)血清胆红素,将其按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正常组和高胆组,比较两组间各种围产因素对血清胆红素的影响。②用同样方法测定280例汉族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将壮族、汉族新生儿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清胆红素。结果:①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第4天达到高峰,平均峰值为(188.29±35.87)μmol/L,≥220.5μmol/L者占22.83%,峰值的95%可信区间的上限为258.60μmol/L。男女性别两者比较:第1、2、3、7天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5、6天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壮族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平均峰值略高于汉族,但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围产期因素中,壮族正常组与高胆组的比较:高胆组的母亲孕周小于正常组(P<0.01),婴儿出生体重、母亲年龄、母亲孕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时间及峰值与汉族基本相同,亦与国内报道相似。监测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早期血清胆红素的动态变化,可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温州地区671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盈  陆中权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490-1491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新生儿高未接合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8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671例新生儿高胆进行病因综合分析。结果:高胆患儿占同期新生儿住院例数的9.93%,病因依次为感染(32.3%)、原因不明(23.8%)、围产因素(19.3%)、新生儿溶血病(8.8%)及其他。结论:感染为首要因素,新生儿溶血病为高发因素;苍南县及文成县的G-6-PD酶缺陷症的发病率较其他地区高;迟发性母乳性黄疸中巨细胞感染率占20.51%,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剖宫产出生的足月新生儿1周内黄疸动态变化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因社会因素剖宫产的足月新生儿与合并有各种产前高危因素(病理因素组)剖宫产的足月新生儿分别经皮胆红素值测定.结果 所监病理因素组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的胆红素浓度与社会因素组间有较大差异.结论 剖腹产并非黄疸发生的高危因素,因病理原因剖腹产的正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更应引起重视,要加强监测,及早防止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18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早期血清胆红素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 180例母乳喂养的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早期血清胆红素监测 ,计算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现行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的比例 ,围产因素对正常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 方法 生后第 1d起每天记录胎龄、分娩方式、母乳喂养情况、红细胞压积 (PCV)、出生体重及住院期间每天的体重 ,并在每天同一时间分别取微量血测血清胆红素和经皮测胆红素至生后第 14d。从低胆红素 (≤ 2 2 0 .5 μmol/L)样本中随机抽取相同例数作为对照组。 结果  ( 1)本次监测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第 2~ 3d开始出现黄疸 ,第 5d达高峰 ,血清胆红素平均值为 ( 190 .1±45 ) μmol/L ,峰值 >2 2 0 .5 μmol/L者占 2 8.3 %。 ( 2 )在围产因素中 ,新生儿早期血胆红素水平与胎龄、出生 1~ 3d的生理性体重下降、红细胞压积水平P值均 <0 .0 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结论 正常足月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时间与国内外其它报道相似 ,但平均峰值高于既往报道的局部人群的峰值。血清胆红素峰值超过 2 2 0 .5 μmol/L者占 2 8.3 % ,提示正常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及干预标准应高于现行标准。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127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以下称高胆 )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常由感染、溶血、围产因素等引起。近年来 ,母乳喂养的提倡以及人们对母乳性黄疸认识的提高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有所增加。我们对 1998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收治的 12 7例新生儿高胆进行了病因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 ,男 69例 ,女5 8例 ,早产儿 15例 ,足月儿 10 8例 ,过期产儿 4例 ;黄疸出现最早时间为生后 10小时 ,最迟 8天 ;血清胆红素值为 2 0 5 .4~65 4.2 μmol/L。1.2 诊断标准 根据 1995年全国新生儿黄疸专题研讨会提示 :生后 2 4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重点分析本地区高胆的病因,宜及早干预黄疸从而避免高胆对患儿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方法 对吐鲁番市人民医院儿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两年来收治的收集年龄3d~28d新生儿黄疸193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高胆的病因依此为感染性因素114例(59%),非感染因素79例(40.9%)结论引起新生儿黄疸感染为主要因素,临床上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对80例具有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病因的新生儿进行出生后经皮胆红素监测(TcB)。随机将其中40例作为早期预防组,出生后即给予口服肝酶诱导剂、蓝光照射及白蛋白防治。对照组40例监测至达高胆标准后方采用上述各项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早期防治组高胆的发生率降低,胆红素峰值降低,疗程及住院时间缩短。此法对预防高胆红血素对新生儿的脑损伤,降低高胆的发生和风险有确切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早期新生儿可出现生理性黄疸,若同时伴有任何高危因素,黄疸程度超过生理性范围时,称为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而其中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并发胆红素脑病,可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因此,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时查明病因,并进行早期干预以达到降低高胆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是很重要的。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我院1995年收治新生儿498例,其中高胆患儿105例,占21.08%;2001年收治新生儿545例,高胆患儿126例,占23.12%;总231例高胆患儿中男129例,女102例,男女比例为1.26:1;足月儿182例,早产儿41例,过期产儿8例;自然分娩138例,剖宫产82例,产钳等其他异常分娩方式11例;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不明原因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高间接胆红素血症(高胆)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1990-1999年收治的不明原因高胆足月新生儿3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明原因高胆患儿占同期高胆住院患儿的20.5%(316/1539),男:女=1.6:1,轻度占20.6%(65/316),中度占61.7%(195/316),重度占17.7%(56/316),重度组母O型血所占比例和母子血型不合发生率高于轻,中度组,中度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组胆红素值降到正常时间及光疗时间明显长于其它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母亲O型血型可能为新生儿高胆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轻度高胆组可能包含有生理性黄疸,重度组可能包括部分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相似文献   

18.
足月新生儿黄疸延迟临床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足月晚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高胆 )发生率、病因及诊断。方法 :总结 2 w后持续黄疸的新生儿及婴儿临床资料 ,并提出治疗要点。结果 :92例中血清胆红素 (SB)均值 1 2 9.82 mol/L ,>1 1 9.7mol/L标准为高胆者仅 5% ,但均有确切病因 ,<1 1 9.7mol/L而无异常症状者多为“生理性黄疸延迟”、“母乳性黄疸”。结论 :诊治中应重在 SB监测和临床观察 ,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治疗  相似文献   

19.
行为测定在评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中的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了解行为测定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NBNA测定法对 3 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以后简称新生儿高胆 )患儿和 3 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进行 3次行为测定 ,7个月时采用CDCC进行测定 1次。 【结果】 高胆组 3次NBNA测定均值都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有 10例总分 <3 7分 ,而对照组无 1例 (P <0 .0 1)。高胆组黄疸高峰期NBNA均值明显低于生后 2 8d者 (P <0 .0 5 ) ,总分 <3 7分的例数在出生2 8天明显少于黄疸高峰期 (P <0 .0 1)。CDCC测定MDI和PDI得分结果高胆组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 【结论】 NBNA在评价新生儿高胆患儿早期轻微脑损伤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笔者对我院儿科1992年1月~1994年6月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下简称高胆)为主因入院的新生儿138例进行分析。 2年半新生儿入院总人数为913例,有高胆表现者138例,占15.1%。其中男79例,女59例,男女之比为1.3:1。足月儿124例,过期产儿2例,足月小样儿3例,早产儿9例。出现黄疸时间;<24h15例,~48h53例,~72h61例,>72h5例,时间不详4例。痊愈127例,自动出院10例,死亡1例。 新生儿高胆病因可为单一因素,亦可为综合因素。本组以围生因素占首位,为1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