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4C-尿素呼气试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估^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0例1月内未曾使用可能影响HP检测结果的药物者同步完成快速尿酶试验(RUT)、病理、^14C-UBT检测,以病理(HE染色)、RUT均阳性为诊断HP感染的标准,评价^14C-UBT对HP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14C-UBT的敏感性89.7%,特异性98.4%,阳性预测值98.4%,准确性93.4%,阴性预测值88.1%。结论:^14C-UBT是HP感染无创伤、敏感而特异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应用国产^14C-呼气试验(^14C-UBT试剂检测幽门螺杆菌(Hp).同时应用病理组织染色、屎素酶试验、细菌培养和血清ELISA技术等方法与之进行比较。117例病人中Hp阳性率为47.9%(56/117),^14C-UBT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4.6%和93.4%。^14C-UBT由于相对于胃镜依赖的方法而言创伤性大大降低.是目前检测Hp感染,尤其是药物治疗后复查时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残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准确性.方法;残胃32例及对照组40例病人先用金标准(胃镜检查时于胃窦和胃体各取两块粘膜活组织,作快逮尿素酶试验和常规病理切片5张,Giemsa染色镜检HP)定性.再用^14C-UBT检刊HP.用X^2检验两组结果的准确性.结果一用全标准检测的残胃和对用组的阴性病人(分别为20例和14例)再用^14C-UBT检测未出现假阳性,而残胃组的12例和对照组的26例阳性病人用^14C-UBT检测各出现一例假胡性。两种方法检测的准确性无显性差别,X^2=0.315.P>O.5。结论,残胃对用^14C-UBT检HP的准确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应用免疫酶联吸附试验(ELISA)检测粪便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抗原诊断H.pylori现症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应用^14C呼气试验以及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SA)试验,对100例因上消化道不适就诊,怀疑有H.pylori感染的患者进行检测,观察两种检查的符合率。结果 ^14C呼气试验和HpSA同时阳性者38例,^14C呼气试验阳性而HpSA阴性者4例;^14C呼气试验和HpSA同时阴性者57例,^14C呼气试验阴性而HpSA阳性1例。以^14C呼气试验作为金标准计算,HpSA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为90.48%,特异性为98.28%。结论 幽门螺杆菌抗粪便原检测与^14C呼气试验有较高的符合率,而且简便易行,不需特殊设备,解决了无法进行呼气试验的婴幼儿和有肺部疾患者的非侵人性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诊断问题,是一种非侵入性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诊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呼气试验在消化内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呼气试验的原理是应用核素^13C和^14C标记底物,通过口服进人人体,利用质谱仪或能谱仪检测最终产物^13CO2和^14CO2的变化以了解体内代谢反应及生理过程。近年来呼气试验在消化内科领域被广泛应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测、肝脏储备功能检测、胃排空检测、小肠吸收功能检测等,因其非侵入性、简单、方便受到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6.
流式细胞术测定感染旋毛虫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感染旋毛虫小鼠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感染旋毛虫后7、14、21、28.35d小鼠外周血CD4^ ,CD8^ 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实验组较正常组CD4^ T细胞减少,CD8^ T细胞增多,CD4^ /CD8^ 细胞比值下降(P<0.05),以感染后第14d最明显,直到感染后35d仍未见恢复。结论 感染旋毛虫的小鼠出现免疫抑制现象,感染急性期的免疫抑制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中国健康成人血液淋巴细胞14种表型的正常参考值,为机体免疫状态的分析和研究提供参考范围。方法 用Multi TEST四色特异性T淋巴细胞亚群荧光抗体对82例(17~66岁)河南省健康人血液进行荧光标记,FACSCal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样品,Multiset程序获取数据并分析结果。结果 获得了82例健康正常人外周T淋巴细胞14种表型(CD3,CD4^ CD3^ ,CD8^ CD3^ ,CD45RO^ /CD4^ ,CIM5RA^ /CD4^ ,CD45RA^ CD45RO^ /CD4^ ,CD45RO^ /CD8^ ,CD45RA^ /CD8^ ,CD45RA^ CD45RO^ /CD8^ /CD38^ /CD8^ ,HLA-DR^ /CD8^ ,CD38^ HLA-DR^ /CD8^ ,CD62L^ /CD4^ ,CD62L^ CD45RA^ /CD4^ )绝对计数和百分率的均值和标准差。结论 建立了正常人14种免疫表型的正常值范围,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了全面反映细胞免疫状况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8.
两种非侵入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Hp)粪便抗原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诊断Hp感染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以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学染色作为“金标准”,两项同时阳性者判定为Hp感染,两项同时阴性者判定为Hp未感染,对Hp阳性和阴性者行Hp粪便抗原(HpSA)和^14C—UBT检测。结果“金标准”诊断Hp感染阳性68例,阴性24例。^14C—UBT诊断Hp的灵敏度为95.6%(65/68),特异度为87.5%(21/24),准确度为93.5%(86/92);HpSA诊断Hp感染的灵敏度为97.1%(66/68),特异度为91.7%(22/24),准确度为95.7%(88/92);^14C—UBT和HpSA联合检测,灵敏度达99.9%,准确度94.6%,而特异度为80.2%。结论HpSA检测是一种简便、易行、准确性高的非侵入性诊断Hp感染方法,^14C—UBT和HpSA两项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中国防痨杂志》2013,(5):397-397
1.化学元素符号应当用罗马(正)体排印,首字母大写,在符号后不加圆点。 2.核素的核子数(质量数)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例如:^14N,^60Co,不写成^14氮或N^14,^60钴或Co^6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白细胞介素-8受体A型(CXCR1)和白细胞介素-8受体B型(CXCR2)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4^+单核细胞和CD3^+T细胞上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AS疾病活动的相关性和可能涉及的AS炎症发病机制。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30例活动期AS患者,3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XCR1、CXCR2分别在AS患者、R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4^+单核细胞和CD3^+T细胞上平均荧光强度(MFI)的表达水平,并和AS患者的临床BASFI、BASDAI、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XCR1在AS患者组外周血CD3^+T细胞上MFI表达水平(41±24)分别较RA患者组(18±10)和健康对照组(19±7)高(P均〈0.01)。CXCR2在AS患者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MFI表达水平(210±54)较健康对照组(300±52)低(P〈0.01),与RA患者组(191±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XCR2在AS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上MFI表达下降与患者毕氏疾病功能指数(BASFI)(r=-0.394,P=0.031)、毕氏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rs=-0.378,P=0.040)、ESR(rs=-0.465,P=0.010)、CRP(rs=-0.648.P=0.000)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结论 CXCR1和CXCR2分别在AS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和CD14^+单核细胞表达异常,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AS的发病过程。检测AS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的MFI表达水平可能是评价AS疾病活动性有价值的潜在的生物学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1.
荧光定量PCR与常规PCR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与常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敏感性的差异。方法 对105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用两种方法检测HBV。结果 常规PCR对10^6-10^9,10^5-10^4和≤10^3copy/ml的血清检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常规PCR检测10^6-10^9copy/ml的血清假阴性率仅5.0%,10^4-10^5copy/ml时假阴性率达36.8%,10^3copy/ml主要为阴性结果,但有6例为阳性或弱阳性(24.0%)。结论 常规PCR对≤10^5copy/ml的血清有较高的假阴性率,比FQ-PCR灵敏度低10-100倍,弱阳性标本FQ-PCR检测也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和Em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和比值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后8w用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w杀鼠取脾,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同时设有空载体、BCG和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的脾CD8^+T细胞亚群显著增加.CD8^+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CD4^+/CD8^+亚群比值明显升高;鼻腔内接种组的CD4^+和CD4^+/CD8^+亚群比值显著高于皮下注射组。结论CD8^+T细胞亚群在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诱导的小鼠抗Em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疫苗鼻腔内接种是一种较好的免疫途径。  相似文献   

13.
徐克成 《肝脏》1997,2(3):172-173
^14C-氨基比林在肝内由微粒体氧化酶系统去甲基,释放出甲醛,后者进一步代谢.氧化为甲酸.再生成^14CO2从呼气中排出。口服已知剂量的^14C-氨基比林(通常1~2μCi).然后收集呼气样本.检测其放射性,正常2小时内呼气中排出的放射性为口服量的7.0±1.3%.肝硬化和肝炎病人则明显降低,分别为2.6±1.2%和2.6±1.4%。Saunders等对一组酒精中毒病人在人院时呼气试  相似文献   

14.
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方法的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态和两种常用诊断方法(^14C-尿素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的准确性,方法:用培养、组织学、^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和 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四种方法同时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进行Hp感染的诊断,以培养和组织学联合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估^14C-UBT和RUT的准确性,以非手术者作对照,评估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Hp感染率。结果:37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Billroth Ⅰ或17例和BillrothⅡ式20例)的Hp总阳性率为29.7%,BillrothⅠ式(29.4%)和Ⅱ式(30.0%)患者间Hp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RUT敏感性为72.7%,特异性为57.7%,准确性为62.2%,^14C-UBT敏感性为63.6%,特异性为100.0%,阴性预示值86.7%,。对照组Hp阳性率为71.4%。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Hp感染率低,RUT特异性低,^14C-UBT敏感性低,因此均不适用于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Hp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1.化学元素符号应当用罗马(正)体排印,首字母大写,在符号后不加圆点。2.核素的核子数(质量数)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例如:^14N,^60Co,不写成“氮或N^14,^60钴或Co^60。3.分子中核素的原子数标注在核素符号的右下角。例如:^14N2。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荧光定量PCR技术对HBVDNA低拷贝样品检测的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和改良PCR法对一系列不同拷贝数的临床标本平行进行检测。结果:在电泳分析时PCR产物的亮度与样品的拷贝数呈正相关,〉10^3copies/ml的样品能经PCR扩增得到明亮的特异产物条带,10^3copies/ml的样品也可得到特异的弱条带,但10^2copies/ml的样品无法检测到特异产物,并有明亮的引物聚合体产生。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检测准确下限为10^4copies/ml,10^3copies/ml的样品检测时存在很大的随机性,这种条件下的样品并不能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进行准确检测,应该采用其他更灵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10d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前5天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后5天予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治疗;对照组(39例)予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10d。疗程结束1个月后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治疗组^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阴性者37例,阳性者2例,根除率为94.87%;对照组^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阴性者32例,阳性者7例,根除率为82.05oA,2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0d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的根除率较传统三联疗法高。  相似文献   

18.
背景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的急腹症,不同类型预后不同.AP的免疫应答和失衡免疫与其严重程度有关,炎症因子和相关免疫细胞在AP发病机制中至关重要,因而寻找炎症细胞和新炎症免疫因子对精准治疗AP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AP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表达B7-H2的临床意义.方法A P患者63例[轻度A P(m i l dA P,M A P)25例、中度AP(moderately severe AP,MSAP)20例、重度AP(severe AP,SAP)18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CD16^+细胞亚群上B7-H2表达情况,评价其与胰腺炎严重程度关联性及临床意义.结果AP患者发病24hCD14^+CD16^+细胞B7-H2出现异常高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11.10,P<0.001);A P各组B 7-H 2在C D 14^+C D 16^+细胞膜上表达明显高于CD14^+C D16^-细胞膜上表达(P<0.01);SAP组CD14^+C D 16^+和CD14^+C D 16^-细胞B7-H2表达(373.30±89.72和78.62±13.05)最高,M S A P组(279.55±76.95/44.92±12.44)其次,均高于M A P组(181.15±35.75/23.32±4.28),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AP组、MSAP组发病24 h、48 h、72hCD14^+CD16^+和CD14^+CD16^-单核细胞膜B7-H2动态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然而,SAP组无论C D14^+C D16^+还是CD14^+C D16^-细胞膜B7-H2表达24h、48h、72h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D14^+CD16^+和CD14^+CD16^-单核细胞膜B7-H2在AP患者体内高表达,与AP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SAP呈动态升高变化;同时B7-H2在AP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膜表达较CD14^+CD16^-单核细胞明显升高,为进一步认识AP免疫应答和失衡提供了新的线索,为AP精准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CD4^ 、CD8^ 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了解其与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监测12例肾移植术后发生CMV感染并发ARDS的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分别测定其发生ARDS时、治疗7天、14天以及好转出院时的外周血CD4^ 、CD8^ T细胞计数和比值,取术后2个月时无急性排斥和感染时的结果作为感染前对照。结果:12例患者,存活7例,死亡5例,发生。ARDS时CD4^ 、CD8^ T细胞计数及比值较感染前显著降低,随着病程进展,存活组患者CD4^ 、CD8^ T细胞计数在治疗7天、14天和治疗好转加用免疫抑制剂前不断升高,且均显著高于ARDS发生时,CD4^ /CD8^ 比值也不断升高,治疗14天时的比值显著高于ARDS发生时。死亡组患者的CD4^ 、CD8^ T细胞计数则呈下降趋势,治疗7天、14天时的CD4^ T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存活组,CD4^ /CD8^ 比值也保持较低水平。结论:在肾移植术后CMV感染并发ARDS患者中,CD4^ 、CD8^ 计数及其比值的变化与病情危重程度和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判断病情变化和临床转归的预测指标。上述指标升高表示病情好转,预后较好,而上述指标持续下降或者保持很低水平则表示机体免疫力极其低下,病情危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了解HIV阳性同时亦被临床诊断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CD3^+,CD3^+CD4^+,CD3^+CD8^+比值的变化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术(FCM)检测70例HIV阳性肿瘤患者与30例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HIV阳性的肿瘤患者外周血CD3^+,CD3^+CD4^+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1),CD3^+CD8^+细胞比例明显增多(P〈0.01),CD3^+CD4^+/CD3^+CD8^+比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HIV阳性的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观察检测其T细胞亚群水平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