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颈椎前路钛板内固定手术在颈椎退行性疾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0月,应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各类颈椎疾病16例,脊髓型颈椎病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例,混合型颈椎病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3例。结果:平均随访9个月(6~14个月),和术前相比,患者症状改善明显,脊髓功能评定JOA评分改善显著,随访结束时植骨融合良好,1例患者因戴围领超过3个月而感颈部僵直,本组患者未见Cage下沉,融合不良,内固定钛板松动断裂。结论: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内固定手术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治疗颈椎疾病的方法,但需要掌握其适应症以及定期随访观察邻近节段的自然演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我院42例颈椎手术,JOA评分法评定术前及随访时得分,计算改善率.结果 术后无手术损伤、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JOA评分明显改善,复查MRI提示前路减压均满意.结论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率高,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开槽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及平均椎间高度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末次随访时的平均椎体高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椎间植骨均融合。17.2%患者术后出现取骨区并发症。结论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锁定钢板内同定术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我院骨科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8例,均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比术前术后颈椎(JOA)评分,分析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颈椎正侧位X线片+动力侧位X线片,钛网、锁定钢板位置及颈椎前凸角等变化.结果 38例均被随访,术后12~16个月36例植骨融合,2例在术后18个月植骨融合.术后颈椎前凸角改善明显,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维持满意,钛网及锁定钢板位置稳定,JOA评分经手术治疗后显著提高(P<0.05).结论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存脊髓型颈椎病应用中近期疗效肯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但此术式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累及1~3个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植骨全部于12周~20周融合,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椎间高度未再丢失,内固定均无松动、脱出。参照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对脊椎功能评定标准,术前平均为8.8分,术后平均为16.2分,改善率82.6%。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一种减压彻底,能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及稳定性,疗效较好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并对其临床结果进行JOA疗效评定及影像学分析。结果 32例前路植骨于11-18周骨性愈合,术后无椎间高度丢失,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JOA评分由术前的平均8.4分上升到14.2分。手术有效率为93.8%,优良率为78.1%。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是脊髓型颈椎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前路钢板具有促进植骨融合,防止术后高度丢失等作用,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型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的效果与方法。方法:2001年1月~2008年6月共手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型脊髓损伤患者21例,术前圴为不全损伤,JOA评分平均9.2分,均无骨折脱位。单节段9例,两节段11例,三个节段1例。均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术后脊髓功能均有改善,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平均随访18个月,植骨均在6个月内获得骨性融合,未出现钛钢板螺钉松动、移位及断裂。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平均14.8分,平均术后改善率为71.8%。结论:应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型脊髓损伤的疗效确切,早期手术脊髓功能恢复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采用单纯颈椎前路或后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采用颈椎前路或后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32例。前路组16例:其中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盘切除(ACHDF)8例;2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ACCF)4例;单椎体次全切结合相邻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Hybrid)4例。后路组16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laminoplasty )8例;椎板切除植骨内固定术(LIFF)8例。记录手术并发症情况,比较前后入路下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侧位X线观察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平均18(7~26)个月。前路和后路组患者颈部 VAS评分、上肢 VAS评分、JOA 评分术后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均 P <0.05),但术前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访期间影像学检查内置物位置正确,植骨均在3~6全月内融合。前路及后路两组颈椎曲度术后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恢复( P <0.05);末次随访颈椎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个体化设计合适的手术方式,前后路术式均能有效解除神经压迫,恢复颈椎生理曲度,但前路较后路在降低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上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钛网融合器联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术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网融合器联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及平均椎间高度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平均椎体高度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与末次随访之间无明显性差异(P0.05)。所有病例椎间植骨均融合,有1例出现融合器陷入椎体,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颈椎前路减压钛网融合器联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术后颈椎即时稳定性好,椎间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10.
张元和  陈磊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5):1390-1391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疗效。方法78例CSM患者均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自锁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神经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术前平均(7.1±1.3)分,术后平均(12.9±1.6)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植骨全部融合,无断钉、断板及内固定松动。结论经颈前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自锁钛板内固定术是治疗CSM的有效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及钢板固定在脊髓颈椎病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24例,女6例,平均年龄56岁,病程平均5年。病变累及2~3个功能节段。术前JOA评分平均为8.3分。病变部位全部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固定术。结果:30例获随访,平均12个月,植骨全部于术后12~16周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手术有效率93.3%(28/30),优良率80%(24/30),术后JOA评分平均为13.8分。结论:应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前路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以下优点:可获得术后颈椎即刻稳定,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并有效维持椎间高度,避免了由于椎间塌陷带来的继发性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后前路一期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6例.所有病例先行后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椎管开门涉及颈椎节段为C3~C7,后行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钢板内固定术.脊髓功能采用JOA评分进行评定,随访观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平均16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7.03±1.53,术后12个月时JOA平均评分12.72±1.31,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内植物松动、断裂发生、均获骨性融合.结论 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采用后前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可达到椎管充分减压、颈椎获得可靠的稳定性,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的条件,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ZEPHIR颈椎前路钢板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例行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入、ZEPHIR钢板内固定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术后随访 3~ 12 (平均 9)个月 ,观察植骨融合率、功能恢复及有无内置物并发症 ;分别于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结果 :术后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改善者占 88.9%,JOA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性增高 (P <0 .0 0 1) ;植骨融合率为 10 0 %;椎间高度维持良好 ;未发生内置物并发症。结论 :ZEPHIR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 ,减少并发症 ,是颈椎前路固定的良好器械。  相似文献   

14.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日成 《广西医学》2011,33(1):70-71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43例脊髓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24例,钛网内椎体骨移植钢板内固定治疗19例。结果43例均无术中并发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咽痛、吞咽困难9例,短暂性声音嘶哑7例,肺部感染1例,经治疗后均治愈。43例均获随访0.5—3.0年,切口均一期愈合,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椎均获骨性愈合,植骨融合率100%;未见植骨块滑脱、移位或塌陷,钛板螺钉无断裂、松动或脱出等。结论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脊髓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杨军  张仁军 《甘肃医药》2010,(6):672-674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钢板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或颈椎椎间融合器(钛网或Cage)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5月至2.5年。结果:临床结果按JOA颈椎病疗效判定标准评定,优21例,良7例,有效5例,优良率为85%;NDI评分由术前42.3±2.7分降至26.4±3.5分;平均植骨融合时间为12周,植骨融合率为100%。结论:颈前路钢板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提高了植骨融合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吴伟  钟喜红  曾文  官蓉威   《中国医学工程》2015,(2):16-17,19
目的分析前路混合减压植骨融合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009年6月-2013年6月,本院对34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26例合并颈椎不稳,行颈前路混合减压(即椎体次全切除+邻近间隙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时JOA评分;观察并发症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34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平均15个月)的完整随访。症状均明显缓解和消失,JOA评分由术前6~10分(平均8.2分)恢复至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时13~16分(平均14.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植骨融合时间12周,植骨融合率100%;出现喉返神经损伤1例;1例患者出现钛网下沉。结论前路混合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以有效解除脊髓前方所受的压迫;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即刻重建颈椎稳定性,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无传统术式取自体髂骨块植骨相关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袁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31(10):1143-1145
目的评价前路减压结合椎间融合器Solis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1例患者中20例单节段椎间隙病变者行椎间盘摘除后植入单枚Solis椎间融合器,9例双节段椎间隙病变者和2例三节段椎间隙病变者行多节段椎间盘摘除,分别植入2枚和3枚Solis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所有病例未行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手术前后进行JOA评分,并观察各项疗效指标。结果术后随访6~34个月,平均(25±1.4)个月,神经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前JOA评分平均(10.4±0.5)分,术后末次JOA评分平均(14.2±0.4)分。神经功能改善率为76.3%;31例患者术后线X线片示植骨在术后12~18周获骨性融合,植骨融合率100%,术后颈椎间隙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内置物Solis-cage位置良好,无松动现象。2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3例并发喉返神经损伤,术后2个月恢复。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椎间盘切除加单纯Solis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可有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但必须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积极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术用于局灶性颈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3月~2009年7月9例局灶性颈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其中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例,外伤致颈脊髓中央管损伤综合征患者2例,对比术前、术后颈椎JOA评分。结果:术后随访6~23个月,平均13个月,9例患者植骨均融合,钢板位置稳定,术后JOA评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在治疗局灶性颈椎椎管狭窄症中近期疗效肯定,但要掌握好适应证,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钛网加椎体次全切除骨碎块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容纳切除之椎体骨碎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32例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以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根据CT扫描加重建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术后1周,3、6、12个月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68.25±7.50)%、(80.30±7.86)%、(78.25±7.35)%、(75.30±7.40)%.结论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容纳切除之椎体骨碎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椎管减压充分,植骨融合率高,术后神经症状缓解满意,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行颈前路钢板固定。结果:30例获随访,平均28个月,植骨于术后12-16周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手术有效率为100%(30/30),优良率为93.3%(28/30)。JOA评分平均由术前的平均8分升至16.5分。结论: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应用价值,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