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6-2020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预判流行趋势,评估疫情发生风险.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开展2016-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牛、羊、猪血清样品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2016-2020年五年间,兵团共累计监测布病样品2185312份,感染抗体阳性15928份,抗体阳性率达0.73%(15928/2185312),其中奶牛布病总阳性率达0.18%(1071/583146),其他品种牛布病总阳性率达0.24%(436/181148),羊布病总阳性率达1.03%(14413/1405091),猪布病总阳性率达0.05%(8/15927),奶牛、其他牛、羊和猪之间差异极显著(χ2=4805.56,P<0.01),结果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兵团辖区对布鲁氏菌病进行干预后,该病虽得到一定控制,但仍有流行扩散风险,给人畜间带来危害.建议今后继续做好动物布鲁氏菌病动态监测,积极落实净化措施,确保兵团布病防控工作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了解新疆哈密市畜间布病流行情况,评估布病检疫净化效果,为周边布病检疫净化地区的布病防控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2020年哈密市1区2县的1 672 896份未免疫牛羊血清样品开展两轮布病全检,从不同季节、不同区县和不同畜种三方面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全市畜间布病阳性率为0.42%,其中羊布病阳性率为0.41%,牛布病阳性率为0.46%,牛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羊(X2=10.53,P<0.05);春夏两季牛羊布病阳性率显著高于秋冬两季(X2=1099,P<0.05);不同区县布病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伊州区羊布病阳性率最高(0.83%,4 907/592 813),与巴里坤县的(0.10%)和伊吾县的(0.28%)差异极显著(P<0.05);伊州区牛布病阳性率最高(0.69%,581/84 461),与巴里坤县的(0.27%)和伊吾县的(0.35%)差异极显著(P<0.05)。结果提示,家畜布病阳性率可能与交易模式、交易频次等因素密切相关,需继续加强布病净化工作和养殖场综合防疫管理措施,强化调运检疫力度,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3.
了解并掌握2018年乌鲁木齐县奶牛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流行情况,为制定布鲁氏菌病的防控策略提供数据依据。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随机抽取的1 203份奶牛血样进行布鲁氏菌病检测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阳性样品56份,阳性率为4.7%,其中牧业村、农业村和半农半牧村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5.5%、2.7%和2.8%。经t检验,2016年、2017年、2018年的总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 <0.05)。通过调查应加强乌鲁木齐县养殖户布病防控意识,增加布病检疫次数,改善奶牛饲养方式,由放牧饲养转变为舍饲饲养,建立养殖合作社,同时建立免疫档案,加强牲畜流通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牛羊布鲁氏菌病在西北地区较为常发,尤其是在新疆地区具有区域性流行的特点,了解掌握其流行特点和流行规律对于党委政府制定综合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对2011—2019年以来新疆阿勒泰地区牛羊布鲁氏菌病疫情检测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系统分析了造成牛羊布鲁氏菌病疫情严重的原因。结果:数据显示,2011—201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牛羊布鲁氏菌病疫情特点整体呈高发态势。其中,牛布鲁氏菌病血清检测阳性率平均为1.47%、2.56%、2.73%、3.11%、4.12%、2.18%、2.79%、2.05%、1.80%,羊布鲁氏菌病血清检测阳性率平均为0.12%、0.61%、0.62%、1.02%、3.45%、1.91%、0.90%、0.94%、0.93%。从数据分析得出,牛羊布鲁氏菌病在2011—2015年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15年牛布鲁氏菌病阳性率约为2011年的3倍,2015年羊布鲁氏菌病阳性率约是2011年的29倍,2016年开始牛羊布鲁氏菌病均有所下降,牛布鲁氏菌病阳性率普遍高于羊布鲁氏菌病,利用SPSS 25.0软件分析得出,不同年份、不同地域对牛羊布鲁氏菌病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结果表明,在以往的牛羊养殖中,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牛羊布鲁氏菌病发病率较为稳定,但综合分析这9年的数据发现,其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又缓慢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近几年阿勒泰地区农区畜牧业发展速度较快,从疆内外引进品种牛羊比较频繁。引进的牛羊在运输过程中保护措施不全面和牛羊在输入之前早已患病是导致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了调查研究新疆巴州地区引起奶牛布鲁氏菌病的布鲁氏菌菌种及其生物型,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实施野巴州地区奶牛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调查及病原学调查研究冶项目,对巴州地区焉耆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生产奶牛进行布鲁氏菌病病原学调查研究。分别对巴州地区焉耆盆地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阳性区域的奶牛场、奶牛养殖散户进行了布鲁氏菌病病原学调查研究。对巴州地区焉耆盆地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阳性区域的奶牛场、奶牛养殖散户共收集奶牛病料352份,其中奶牛流产胎儿57份、奶牛屠宰病料35份、阴道分泌物130份、生鲜乳130份,按国际常规分离布鲁氏菌培养方法培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鉴定出4株布鲁氏菌菌株,出菌率为1.14%。其中:3株菌为布鲁氏菌牛种生物3型,1株菌为布鲁氏菌羊种生物2型。结论:焉耆盆地奶牛布鲁氏菌病的优势菌种为牛种布鲁氏菌生物3型,主要监测出于焉耆盆地的焉耆县、和静县、博湖县。  相似文献   

6.
根据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扳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新疆且末县和若羌县1425份,牛羊血清布鲁氏菌病免疫效果进行了布病血清学检查,结果有2份羊血清检测出阳性,平均阳性率为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海南省某奶牛场为建设全省首个布鲁氏菌病和牛结核病(两病)净化场,2020-2023年连续四年对该场进行监测验证。【方法】参照国家颁布的《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GB/T 18646-2018)和《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GB/T 18645-2020)标准,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实验(SAT)、牛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PDD)等方法对牛群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总计采集布病检测样品2 104份,牛结核PDD试验2 063头。RBT初检阳性4年总计73头,平均个体阳性率3.5%,而SAT确诊4年阳性总计0份,阳性率为0,表明该奶牛场未患有布病;且2020-2023年RBT阳性率从5.7%逐年下降到1.8%,表明该奶牛场的净化成效显著。牛结核病检测结果显示,PDD疑似阳性4年总计80头,而60 d后复检阳性为0头,阳性率为0,表明该牛场为未患牛结核病牛场。【结论】2020-2023年海南该奶牛场针对“两病”净化工作成效明显,已进入净化维持阶段,初步建成海南省首个奶牛“两病”净化场。未来将继续提高疫病防控力度,以保障当地奶牛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殖方式的转变,引进外来带病牛羊造成布鲁氏菌病传播的风险也随之增大,通过监测发病情况来发现问题,为制定相关防范措施提供依据,降低风险。采用平板凝集试验(RBT)初筛,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复测的方法,以青河县8个乡镇和1个种羊场作为调查单位,对2016-2021年采集的牛羊血清进行布鲁氏菌病监测。6年时间共计检测牛血清10 733头份,阳性282头份,阳性率为2.63%,呈逐年下降趋势,与RBT初筛结果阳性符合率为92.16%(282/306);检测羊血清49 671头份,阳性100头份,阳性率为0.20%,与RBT初筛结果阳性符合率为84.75%(100/118)。结果显示,不同区域、不同年龄段牛羊布鲁氏菌病检测阳性率不同。青河县近6年牛布鲁氏菌病流行率比较高,提示应加强防控。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率较低,在可控制范围内,总体防控效果较好,但仍存在疫情流行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阿勒泰地区某牛场生产母牛发生流产,经检测由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引起。通过淘汰阳性牛,免疫阴性牛,有效地控制了这起布病。【方法】对该牛场48月龄母牛259头进行血清学检测,成年牛布病阳性率为15.16%。淘汰阳性牛后,对该牛场220头成年牛(48月龄母牛)、72头犊牛(8月龄母牛)用布病A19疫苗进行免疫。【结果】免疫后180 d,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抗体,成年牛转阴率分别为64.55%和67.73%,犊牛转阴率分别为69.44%和73.61%,半抗原琼脂扩散试验(NH-GD)检测阳性均为0,流产率下降到1.13%。【结论】布病检测用RBT初筛,SAT确诊,用NH-GD鉴别感染和免疫抗体,实施淘汰阳性牛,免疫阴性牛,能够有效防控牛布鲁氏菌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掌握哈密市2021年牛羊布病的流行情况,分析其检疫净化效果,为哈密市牛羊布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方法,对2021年哈密市1439679份未免疫羊血清样品进行布病感染抗体全面监测,并根据三间分布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21年哈密市牛羊布病群体阳性率为3.99%,牛羊布病个体阳性率为(0.39%),其中羊的布病群体阳性率(5.66%)和个体阳性率(0.40%)分别显著高于牛的布病群体阳性率(2.05%)和个体阳性率(0.35%),(P<0.05)。春夏两季牛羊布病个体阳性率(0.42%)极显著高于秋冬两季(0.34%),(P<0.000 1);伊州区牛羊布病群体阳性率较高(5.45%),与巴里坤县羊(2.44%)和伊吾县羊(2.79%)布病群体阳性率差异极显著(P<0.000 1)。【结论】哈密市伊州区和伊吾县羊的布病阳性率相对较高,存在一定传播风险,这可能与伊州区养殖模式、交易方式、交易频次等因素密切相关,需继续加强布病检疫净化工作,强化调运环节的监管和检疫力度,最大程度地降低哈密市...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牛、羊等家畜布鲁氏杆菌病(布病)的感染情况。从2009至2013年开始对累计检疫牛48512头、羊7618只,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检,初检阳性样品经过试管凝集试验复检,测定家畜布病感染率。牛虎红凝集初检平均感染率为1.81%(878/48512),羊虎红凝集初检平均感染率为7.65%(583/7618);牛试管凝集复检平均感染率为O.84%(407/48512),羊试管凝集复检平均感染率为4.07%(310/7618)。初步完成了该县布病的发病规律调查,将为该县制定布病的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全面掌握新疆哈密市2019年牛羊包虫病感染情况,科学评估包虫病流行趋势以及高风险区域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剖检和ELISA方法对哈密市牛羊感染包虫病情况进行检查分析。结果:2019年哈密市共剖检牛470头,阳性率3.62%,羊920只,阳性率5.22%;检测羊血清311份,阳性率为3.11%;检测犬粪342份,阳性率为1.46%。按区县统计,巴里坤县牛包虫病感染率最高,伊州区羊包虫病感染率最高。按地理环境统计,山北牧区比山南农区家畜感染率高。结论:与2018年相比,2019年哈密市包虫病感染率有所增加,说明哈密市在包虫病防控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控制家畜包虫病感染率增高的趋势,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全疆范围家畜包虫病感染情况,我们历时3年时间对12个地州的牛、羊、犬包虫病感染情况调查.在屠宰场直接检查牛羊肝脏和肺脏的棘球蚴,进行计数、登记.犬采用槟榔碱下泻法采样后,实验室利用抗原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和粪便检查法检测细粒棘球绦虫带虫率.经过调查12个 地区的包虫病平均感染率为绵羊48.930%,牛11.54%,犬28%.  相似文献   

14.
新疆北疆地区弓形虫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方法,对新疆北疆地区主要畜禽品种及犬和猫的弓形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共采集血清样品1085份,调查结果表明牛、羊、猪、蛋鸡、肉鸡、犬和猫弓形虫病的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54%、5.62%、3.48%、0%、0%、4.17%和7.14%。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新疆乌鲁木齐县牛、羊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情况,对全县2018年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进行检测,为后期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杜绝疫情隐患。采用液相阻断ELISA的方法检测口蹄疫抗体水平并通过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对2018年乌鲁木齐县牛、羊O型和A型口蹄疫免疫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牛群中O型和A型口蹄疫抗体免疫合格率为98.1%,羊群中O型和A型口蹄疫抗体免疫合格率为95.8%,均达到了我国农业部要求家畜口蹄疫群体免疫合格率≥70%的标准。乌鲁木齐县牛、羊口蹄疫免疫整体效果良好,但个别乡镇需要加强补免工作,只有做到应免尽免,才能够有效抵制口蹄疫疫情的侵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布鲁氏杆菌病在新疆境内有传播扩散的迹象,从某些区域的相关县市监测结果来看,县市监测出来的阳性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在从业人员中也发现有人感染了布鲁氏杆菌病,感染人数也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牛羊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的比例增长均较明显,但是羊的感染率明显上升,养羊业从业人员的感染率也逐年上升,布鲁氏杆菌病对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损失影响和对行业内从业人员的健康威胁也已经显现;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明确政策措施引导、技术措施保障并重的防控思路,尽快组织实施对布鲁氏杆菌病的专项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刘敏  郝邯生 《武警医学》2008,19(9):821-824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产质粒Anlp C 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及其耐药酶的基因型分布.方法 收集2006年3~12月天津地区两家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分离的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大肠杆菌,采用三维试验法检测Amp C 酶;纸片确认试验法检测超广谱酶;质粒接合试验定位耐药酶基因;PCR通用引物扩增Amp C 酶与超广谱酶基因以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在86株受试菌中,表型确认法的Amp C 酶检出率为13.95%;超广谱酶检出率为63.95%;同时阳性者为8.14%.8株Amp C 酶基因扩增阳性菌中有6株扩增出CIT 型片段,3株扩增出.DHA型片段.3株 Amp C 酶基因扩增阳性同时合并超广谱酶阳性菌中:1株扩增出TEM 型和CTX-M-3 型片段,1株扩增出TEM型和CIX-M-14型片段,1株同时扩增出TEM 型、CTX-M-3和CTX-M-14 型片段.结论 天津地区存在同时产质粒Amp C 酶和超广谱酶的大肠杆菌流行株,且某些菌株的耐药酶基因型组合在国内其他地区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市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常规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收集我中心2010年1月-2014年1月1758例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的培养和分离,并对其耐药性进行测试。结果 1758例标本中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743株,其中携带2种病原菌患者71例,携带3种病原菌患者25例,携带4种病原菌患者5例,其他均携带1种病原菌,患者总阳性率为34.5%(607/1758)。革兰阴性菌有341株(45.9%),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31株(17.6%)、鲍曼不动杆菌108株(14.5%)和肺炎克雷伯菌58株(7.8%);革兰阳性菌有272株(36.6%),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49株(20.1%),肺炎链球菌65株(8.7%);真菌130株(17.5%),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89株(12.0%)。进一步的耐药性测试结果表明: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有很好的敏感性,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有很好的敏感性。结论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较高,临床治疗应根据患者病原菌的耐药结果进行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