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和氟芬合剂在颈丛阻滞甲状腺手术中作为清醒镇痛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颈丛阻滞甲状腺手术61例随机分成A组 (瑞芬太尼组,n=31)和B组(氟芬合剂组,n=30).A组静注瑞芬太尼0.5 μg/kg后以0.1 μg/kg·min-1速度持续输注,术中随时调整输注速度;B组分次静注氟芬合剂(每次半量,间隔5 min),术中必要时追加芬太尼0.05 mg/次,芬太尼总剂量不超过0.2 mg.比较两组的Ramsay镇静分级、术后满意度评分及呼吸循环指标.结果:B组SBP、DBP、HR均高于A组(P<0.01),LSD法比较发现B组的SBP、DBP、HR在T2、T3、T4时点高于A组(P<0.05),两组各指标在T0、T1、T5、T6时点无差异(P>0.05);两组组内其它时点与T0相比较,B组的SBP、DBP、HR在T2、T3、T4时点均较明显升高,而A组于上述时点则较平稳.A组T3、T4、T5时点的镇静效果满意率高于B组(P<0.05),A组的术后满意度评分高于B组(P<0.05),B组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在颈丛阻滞甲状腺手术中作为清醒镇痛比氟芬合剂效果更好、循环更稳定、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中剩余的少量瑞芬太尼加入舒芬太尼用于静脉镇痛时的效果。方法全麻下开腹手术病人48例,年龄21~65岁,体重51~91 kg,ASAⅠ~Ⅱ级,按术后镇痛配方不同分为三组(n=16),A组(舒芬太尼0.025μg·kg~(-1)·ml~(-1)+氟哌利多5mg+胃复安10mg),B组[舒芬太尼0.025μg·kg~(-1)·ml~(-1)+氟哌利多5mg+胃复安10mg+瑞芬太尼(1mg)],C组[舒芬太尼0.025μg.·kg~(-1)·ml~(-1)+氟哌利多5mg+胃复安10mg+瑞芬太尼(1mg~1.9mg)],以上三组药液均稀释至100ml,舒芬太尼药量最多180μg。分别于术后4、8、16、24、48h随访病人并记录各时点的镇痛效果、镇静评分、PCA按压次数、术后有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4h内,VAS评分C组低于A、B组(P0.05)。镇静评分三组基本都为0~1分,只有B组有1例为2分。三组均较少使用自控按钮,均未发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结论 1~1.9mg瑞芬太尼加入0.025μg.·kg~(-1)·ml~(-1)舒芬太尼(100ml,2ml/h,舒芬太尼最多180μg)用于自控静脉镇痛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且对一般成年人来说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颈丛阻滞麻醉用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辅助用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杜氟合剂、异丙酚、瑞芬太尼抑制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中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级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静脉输注杜氟合剂,Ⅱ组异丙酚靶控输注,Ⅲ组小剂量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观察三种辅助用药抑制术中牵拉反应的效果及不良反应、MAP、HR、SpO2变化及镇静效果。结果Ⅱ组、Ⅲ组效果明显优于Ⅰ组,术中MAP、HR、SpO2维持平稳。结论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适合作为颈丛阻滞麻醉下甲状腺术中的辅助用药,抑制术中牵拉反应的效果明显优于静注杜氟合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辅助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方法:ASAⅠ~Ⅱ级甲状腺次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组(R组,n=30)和芬太尼组(F组,n=30)。R组先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05mg,继以0.1~0.12μg.kg-1.min-1持续泵入;F组给予芬太尼氟哌利多混合液2ml,观察10min后两组均行C4一针法双侧颈丛阻滞。结果:手术时血压、心率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F组明显高于R组(P<0.05);两组在吸氧状态下脉氧均无明显降低,R组有2例患者在给瑞芬首剂后出现呼吸暂停。OAA/S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中合作度评级:R组明显优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可安全有效辅助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哌利多联合芬太尼对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取采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行腹腔镜手术患者240例分为4组,每组60例,A组给予氟哌利多和芬太尼,B组给予氟哌利多,C组给予芬太尼,D组给予生理盐水。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等基本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躁动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结果 D组患者T1、T2、T3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高于A、B、C 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与D组躁动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其次为B组和C组,D组最高,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利多联合芬太尼可明显减轻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小剂量瑞芬太尼辅助颈丛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防治颈浅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方法: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哌氟组)各40例。颈丛神经阻滞效果确切,于分离颈白线时,观察组微泵静脉推注瑞芬太尼0.5μg/kg持续静脉推注3min,随后以0.05μg/(kg·min)注射。对照组静脉推注哌氟合剂2ml,根据手术要求及病人反应,追加1/3~1/2剂量。观察术中BP、HR、SpO2变化,病人的镇静效果(Remesay评分),术后用VAS评分回忆术中牵拉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中的BP、HR较平稳(P>0.05),对照组在分离甲状腺或甲状腺瘤时BP、HR升高明显(P<0.05);术中Remesay评分,VSA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可有效地防治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的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持续臂丛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恒速输注用于断指再植手术的麻醉观察。方法选择40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芬氟合剂组,Ⅱ组为瑞芬太尼组,每组各20例。两组之间年龄、性别、手术种类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静注芬太尼0.05mg、氟哌利多25mg,有体动反应时再给予芬太尼0.05mg、氟哌利多2.5mg静注,以后每小时推注芬太尼0.05mg。Ⅱ组恒速输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直至手术结束。结果芬氟合剂组(Ⅰ组)强化麻醉效果优良率85%,瑞芬太尼组(Ⅱ组)优良率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臂丛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断指再植手术强化麻醉效果良好,对呼吸循环无影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比较在异氟醚麻醉下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泵注对神经外科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最佳瑞芬太尼泵注速度.方法 将45例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诱导成功后立即泵注瑞芬太尼;A组0.1μg/(kg·min),B组0.2μg/(kg·min),C组0.3μg/(kg·min),术中维持1%异氟醚吸入浓度不变.记录各时段MAP和HR变化以及血流动力学控制的整体评价指标.结果 B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控制较A组和C组更平稳.B组追加和停输瑞芬太尼的病例百分数(20%和24%)介于A组(69%和8%)和C组(12%和85%)之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异氟醚麻醉下的神经外科手术中,建议泵注瑞芬太尼的最佳速度为0.2μg/(kg·min),其使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应用不同浓度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研究适合临床应用的瑞芬太尼浓度。方法选择择期在局麻加静脉全麻下行甲状腺结节手术病人60例,根据使用瑞芬太尼的浓度将其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0.05μg·kg~(-1)·h~(-1),B组:瑞芬太尼0.075μg·kg~(-1)·h~(-1),C组:0.1μg·kg~(-1)·h~(-1)。全部研究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1μg/kg,芬太尼1~(-1).5μg/kg,术区给予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观察并记录患者入手术室时(T_1)、手术开始时(T_2)、手术结束时(T_3)的MAP、HR、SPO_2、RR,并记录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T2-T3时A组MAP与T1时相比显著上升,HR明显增快(P0.05),B组、C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T_2-T_3时C组SPO_2与T1时相比明显下降(P0.05),RR明显减慢(P0.05),A组、B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肢体运动发生率三组无统计学意义。在呼吸抑制发生率的比较上,C组高于A组、B组(P0.05)。结论 0.075μg·kg~(-1)·h~(-1)浓度的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1μg/kg,10~(-1)5min泵注,术中0.2-0.7μg·kg~(-1)·h~(-1)泵注维持,静点芬太尼1~(-1).5μg/kg,术区局部浸润麻醉,能有效镇静、镇痛,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减少呼吸抑制,有效维持呼吸、循环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对颈丛阻滞效果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探讨其最佳的配伍剂量。选择择期无气管压迫或气管偏移拟在颈丛阻滞下行一侧或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病人60例,ASAⅠ~Ⅱ级。用0.5%罗哌卡因行一点法双侧颈丛阻滞后随机分为四组:A组为对照组(泵注生理盐水),15例;B、C、D组为实验组,辅予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注,每组15例。观察四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镇静评分(OAA/S评分),并观察其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牵拉反应、恶心、呕吐)及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A、D患者组生命体征波动大,B、C组生命体征较稳定,A组镇静差,D组显示镇静过度,B、C两组镇静满意,A组术中合作差,B、C、D三组术中合作好,四组病人均无恶心、呕吐、肌肉强直。说明0.02~0.04μg/(kg.min)速度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辅助颈丛阻滞行甲状腺手术可以减轻牵拉反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辅助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甲状腺腺瘤手术病例40例,随机分成A组(瑞芬太尼组)和B组(氟哌利多与芬太尼组)各20例。对行颈丛阻滞观察麻醉前(T0)、阻滞后5min(T1)、切皮时(T2)、分离甲状腺上下极时(T3)、切除甲状腺时(T4)、术毕(T5)各时间段血压(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及麻醉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A组的BP、HR、SpO2基本稳定,B组与A组比较,分离甲状腺及切除甲状腺时BP、HR升高明显(P〈0.05);术中VSA评分两组比较,A组麻醉满意度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辅助颈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麻醉苏醒期对心血管反应及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与对照组(C组),每组30例.2组病人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方式及术前血压、心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3 mg/kg,维库溴铵0.1~0.15 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1.5 mg/kg.C组采用泵注瑞芬太尼同时吸入异氟醚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R组采用泵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在手术结束前5~10min停用丙泊酚,单纯瑞芬太尼0.05~0.1μg·kg-1·min-1持续泵注,待有拔管指征时,拔除气管导管.结果 R组病人苏醒期心血管稳定,躁动明显少于对照组C组.结论 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于手术结束前5~10 min停用丙泊酚,单纯泵注瑞芬太尼,可以较好地缓解全麻后的心血管反应,并减少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3.
江晓琴  左云霞  刘进 《四川医学》2005,26(8):841-843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分别与异丙酚和异氟醚配伍时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呼吸抑制程度和麻醉恢复程度。方法择期短小手术患者34例随机分成瑞芬太尼+异丙酚组(A组)和瑞芬太尼+异氟醚组(B组)。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麻醉维持用瑞芬太尼0.2μg/(kg·min)静脉输注复合异氟醚或异丙酚。不用肌松剂。结果瑞芬太尼两种不同配伍麻醉效果相似但A组的平均动脉压的绝对偏差百分率是B组的0.52倍(P<0.05),心率的绝对偏差百分率是后者的0.71倍,拔除喉罩的时间、清醒时间均比后者短(P<0.05);两组呼吸抑制程度相似。结论瑞芬太尼与异丙酚配伍比瑞芬太尼+异氟醚组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手术强化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病人60例,ASAⅠ~Ⅱ级。分为两组,R组(瑞芬太尼强化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4 mg/kg,静脉泵入瑞芬太尼0.1μg/(kg·min)^-1,5 min后再以0.05μg/(kg·min)^-1静脉泵入,此时开始局部浸润麻醉,手术开始。F组(芬太尼强化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4 mg/kg,然后静脉注射芬太尼0.05 mg加氟哌利多2.5 mg,15min后追加2次。结果R组麻醉开始后的各时段HR、MAP与麻醉前无显著差异,于麻醉前和F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R组VAS镇痛评分在1.5~2.4之间,Remesay评分在2.5~3.2之间。结论0.05μg/(kg·min)^-1瑞芬太尼组获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洪  李金宝  罗远国  邓小明 《广西医学》2007,29(12):1866-1867
目的 探讨麻醉深度指数(CSI)指导瑞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合理用药的可行性. 方法 90例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CSI预期值40~50;B组CSI预期值50~60,C组CSI预期值60~70.静脉推注瑞芬太尼-丙泊酚合剂至预期的CSI值后开始手术.记录基础(T0)、诱导至预期CSI值时(T1)、手术开始(T2)、术毕(T3)、术后5 min (T4)时HR、MAP、SpO2 及体动反应、术后5 min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量.结果 A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均大于B、C组(P<0.05);HR、MAP、SpO2在T2、T3时A组与B、C组及基础值比显著降低(P<0.05);C组体动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P<0.05),术毕5 min OAA/S评分中A组清醒率明显低于B、C组(P<0.05).结论 CSI能有效指导无痛人流手术中瑞芬太尼的合理用药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次静注异丙酚0.8-1.5mg.kg-1及氯胺酮0.2-0.8mg.kg-1。B组单次静注氟芬合剂(氟哌利多注射液5mg+氛太尼0.1mg)。观察并记录患者入睡深度,有无上腹不适,恶心呕吐,有无牵拉痛和鼓肠,有无术中知晓和记忆。结果A组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对循环影响小,苏醒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氟哌利多合并芬太尼对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患者,术中用七氟醚吸入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随机分为A、B、C、D 4组,分别为氟哌利多+芬太尼组、氟哌利多组、对照组和芬太尼组,每组20例.观察不良反应、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躁动评分.结果 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各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拔管时间(8.3±1.7)min较C组(6.7±1.7)min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躁动评分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15%)都较C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氟哌利多合并芬太尼预防七氟复合瑞芬太尼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谵妄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60~80岁,BMI 19~30,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n=40):七氟醚-瑞芬太尼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七氟醚-瑞芬太尼组(B组)。B组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6μg/kg,随后以0.3ng/(kg·min)的速率静脉持续输注至术毕前20min;A组诱导前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负荷量输注完毕后3min麻醉诱导,两组均静脉注射芬太尼2~5μg/kg、丙泊酚1~2mg/kg和顺阿曲库铵0.2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七氟醚(呼气末靶浓度1%~3%)吸入,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05~0.1ng/(kg·min),术中维持BIS值40~60。根据BIS值来调节七氟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记录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七氟醚的用量及苏醒期躁动和术后6h内谵妄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七氟醚的用量减少,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术后6h内谵妄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期谵妄的发生,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S100B蛋白含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瑞芬太尼组、异氟醚组和非手术组各15例,瑞芬太尼组和异氟醚组患者术前30min肌肉肌内注射鲁米那0.1g,阿托品0.5mg。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异丙酚2.0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2mg/kg。瑞芬太尼组: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胺诱导后插管,以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异氟醚组: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胺诱导后插管,以异氟醚维持麻醉。非手术组采用传统非手术方法治疗。分别于麻醉前、手术结束以及术后4h、12h、1d、3d、5d抽取患者血样监测血清S100B蛋白含量,并记录患者伤后半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并比较两组差异。结果术前3组S100B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和术后瑞芬太尼组S100B蛋白含量均低于异氟醚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S100B蛋白水平均低于非手术组(P<0.05)。术后半年GOS评分,瑞芬太尼组预后良好13例,占86.7%;预后恶劣2例;异氟醚组预后良好10例,占66.7%,预后恶劣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重型颅脑患者麻醉,可明显降低患者围手术期S100B蛋白的水平,减少脑损伤,预后良好性高,为外科手术静脉麻醉中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比芬太尼和不同浓度的瑞芬太尼应用于全身麻醉的不同。方法:6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或甲状腺大部切除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常规麻醉诱导,麻醉维持每分钟A组瑞芬太尼0.1μg/kg,B组瑞芬太尼0.3μg/kg,C组芬太尼0.03μg/kg,持续静脉输注并吸入异氟醚和O2:N2O(2:1)。结果:B组气管插管、切皮、麻醉维持时浅麻醉发生率明显低于A,C组(P〈0.01),A,B组术后睁眼和拔管时间明显少于C组(P〈0.01)。A,B组术后需要镇痛的人数明显多于C组(P〈0.01)。结论:高剂量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方面明显优于低剂量瑞芬太尼和芬太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