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内耳结构异常患儿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评估该类患儿术后听觉言语发育情况,对比分析此类患儿与内耳结构正常患儿在听觉言语发育上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儿,根据内耳结构有无异常分为结构异常组与结构正常组,每组各26例.对比分析2组在术前、术后1月、3月、6月、12月时听觉言语发育情况,其中听觉功能使用CAP与ITMAIS量表评估,言语功能使用SIR与MUSS量表评估.结果 全部患儿在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1、3、6、12月,听觉言语发育相关评分(CAP、ITMAIS、SIR、MUSS)较术前均有明显差异,且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结构正常组与结构异常组的听觉功能分别在术前、术后1、3、6、12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构正常组与结构异常组在术前的言语功能SIR评分中对比,无明显差异,P=0.303.但2组言语功能分别在术后1、3、6、12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耳结构异常患儿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在术后1 a内的听觉言语能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但内耳结构异常患儿在术后听觉言语发育上与内耳结构正常患儿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内耳结构异常患儿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评估该类患儿术后听觉言语发育情况,对比分析此类患儿与内耳结构正常患儿在听觉言语发育上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儿,根据内耳结构有无异常分为结构异常组与结构正常组,每组各26例.对比分析2组在术前、术后1月、3月、6月、12月时听觉言语发育情况,其中听觉功能使用CAP与ITMAIS量表评估,言语功能使用SIR与MUSS量表评估.结果 全部患儿在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1、3、6、12月,听觉言语发育相关评分(CAP、ITMAIS、SIR、MUSS)较术前均有明显差异,且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结构正常组与结构异常组的听觉功能分别在术前、术后1、3、6、12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构正常组与结构异常组在术前的言语功能SIR评分中对比,无明显差异,P=0.303.但2组言语功能分别在术后1、3、6、12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耳结构异常患儿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在术后1 a内的听觉言语能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但内耳结构异常患儿在术后听觉言语发育上与内耳结构正常患儿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明确耳蜗畸形与耳蜗正常患者经人工耳蜗微创植入后其听力恢复及残余听力保护的情况。 方法 经术前颞骨CT、内耳水成像及听力学检查对患者进行分组纳入,分析38例行微创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资料,耳蜗畸形16例,耳蜗正常22例,比较两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及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评分以及残余听力保留情况,听力保留标准:125、250、500 Hz平均阈值较术前升高<10 dBHL。 结果 人工耳蜗电极均能顺利植入,术中检测电极阻抗均正常,开机后两组对象人工耳蜗均工作正常,听觉反应良好。16例耳蜗畸形患者术后1个月低频残余听力保留率82%,完全保留率33%,部分保留率49%。22例耳蜗正常患者,低频残余听力保留率100%,完全保留率82%,部分保留率18%。随访6个月、1年听力保留率与1个月时无变化。耳蜗畸形患者术后CAP和SIR值分别为5.7±1.2、3.5±1.0;耳蜗正常患者术后CAP和SIR值分别为6.4±1.1、3.7±0.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耳蜗畸形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言语康复情况、对声音的反应能力与耳蜗正常患者术后无明显的差异。但耳蜗畸形由于结构的影响,耳蜗畸形组低频残余听力的保留率要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本研究耳蜗正常与耳蜗异常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其术后疗效及残余听力的保留情况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为临床诊治该类患者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55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的听力及言语能力进行评估,分析各种可能因素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力及言语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各项可能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并根据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IR)对患儿的听力及言语能力进行评估。使用卡方检验对影响术后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最后将从单因素分析中筛选出来的听觉及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植入后时间及家庭经济状况与CAP显著相关,植入后时间、居住地、术后康复模式与SIR显著相关。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时间、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收集2009-2013年于郑州市康园听力言语康复中心康复的175例语前聋患儿的详细资料,根据人工耳蜗植入时的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3岁及以下组和3岁以上组),应用婴幼儿听觉整合量表(IT-MAIS/MAIS)、听觉行为分级(CAP)及言语可懂度分级(SIR)对两组患儿听觉言语能力进行评估,评估分别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1、3、6、12个月进行。结果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1、3、6、12个月,两组总体康复效果均逐步提高(P均<0.01);3岁及以下组提高较3岁以上组快。IT-MAIS/MAIS与CAP分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结论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语前聋患儿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呈逐步上升趋势。康复时间和植入时年龄是影响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人工耳蜗植入患者GJB2基因突变检测及耳蜗植入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接受人工耳蜗植入(CI)患者的缝隙连接蛋白beta 2(GJB2)基因突变情况,并评价GJB2基因突变患者耳蜗植入的效果.方法 对接受CI的253例患者以及作为对照的301例正常听力儿童进行GJB2基因突变筛查,并比较两组间病理性基因突变检出率差异的统计学意义;同时对7岁以下GJB2基因突变组和GJB2基因突变筛查阴性的对照组进行耳蜗植入疗效评价.疗效评价内容包括声场人工耳蜗助听听阈、言语识别正确率、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AIS)测试、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IR),比较GJB2基因突变组与对照组耳蜗植入疗效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253例耳蜗植入患者中检测出67例GJB2基因突变,检出率26.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现1例新突变GJB2 235delC/598G>A.GJB2基因突变患者CI术后疗效满意,且耳蜗植入后各项疗效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JB2基因突变是接受CI人群中耳聋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7岁以下GJB2基因突变耳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及语言康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48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儿童的家长及康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患儿的基本情况、术前评估、植入装置、植入时年龄、术后康复时间、康复模式、术前是否佩戴助听器、言语发展水平满意度及听觉行为分级标准表等.根据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对患儿听觉感知能力进行评估,并分析病因、性别、病程、康复模式、术前是否佩戴助听器等因素与CAP的相关性.结果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3年能不借助唇读即与人交谈的达到51%,术后5年以上不借助唇读即与人交谈的达到58%.以植入后时间为协变量,采用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病程(P<0.0005)、康复模式(P<0.0005)与CAP显著相关,性别和病因与CAP无关.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对语前聋儿童的听觉言语发育有明显的效果.病程限制在2年以内,更有利于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听觉言语康复.对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选择康复机构的康复模式更有利于其听觉言语康复.  相似文献   

8.
内耳畸形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Zhao XT  Han DM  Li YX  Kong Y  Zheng J  Chen XQ  Liu B  Liu S  Mo LY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103-105
目的:探讨内耳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方法和临床经验。方法:1997-2001年共实施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180例,其中伴有双侧内耳畸形患者25例。就其不同原因所致内耳畸形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特点及术后开机调试特点与耳蜗形态正常的人工耳蜗植入进行了比较。结果:(1)所有内耳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都有听觉;(2)内耳畸形人工耳蜗术中容易出现“镫井喷“,其中Mondini畸形术中出现“镫井喷“的现象比其他畸形多见;(3)植入电极大部分完成插入蜗内,少数遗留蜗外电极;(4)术后无面瘫、脑脊液瘘等并发症;(5)术后开机调试发现部分数值比正常形态耳蜗植入偏高,但听阈无明显区别。(6)经过语言康复训练,听力及言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伴有内耳发育畸形患者的深度感音性聋可以行人工耳蜗植入,植入效果与耳蜗发育正常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效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成人语后聋患者CI手术的影响因素,探讨听觉剥夺时间对CI术后成人语后聋患者言语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5月~2021年3月收治的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成人语后聋患者76例,根据听觉剥夺时间将患者分为S组(<30年)与L组(≥30年),术后进行系统地言语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CAP得分与SIR...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常规的听力检查,对聋儿使用助听器的效果作出评估,结合WHO和ANSI的分级标准,寻找最佳的听障分级。方法:选择中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儿17例,均为从小开始佩戴助听器的语前聋儿童,佩戴年龄为15~44月(平均为33月),于相同的聋儿学校进行早期的言语训练。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的分级标准,分析其使用助听器后的听力测试及言语理解能力测试的结果。结果:WHO和ANSI分级标准在人工耳蜗手术分类结果,一致性较差(P〈0.05):WHO和WHO+言语理解能力测试在人工耳蜗的手术分类结果,一致性较差(P〈0.05);ANSI和ANSI+言语理解能力测试在人工耳蜗的手术分类结果,一致性较好(P〈0.001)。结论:ANSI和WHO的两种分级标准中以ANSI更科学,ANSI能更清晰反映不同程度的听力水平,可以帮助估计聋儿助听器验佩后其言语理能力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颞骨轴位高分辨CT(HRCT)在人工耳蜗植入(CI)中的指导作用及术后评估价值。方法 研究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86例(108患耳)行CI治疗的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患者,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有HRCT检查,分析HRCT检查图像质量、术前内耳发育畸形检出情况、内耳解剖结构检查效果及术后电极植入情况。结果 患者术前、术后HRCT图像质量均可满足诊断需求,优良率分别达97.67%、96.5 1%;术前检出52例患者(68耳)存在内耳畸形,其中前庭导水管扩大28耳,耳蜗畸形16耳,半规管发育畸形11耳,耳蜗神经发育不良8例,内听耳道畸形5例;HRCT术前所测面神经到前庭窗、蜗窗距离及面神经隐窝到前庭窗、蜗窗水平截面距离与术中实测结果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I术后HRCT检查显示,共12例(11.11%)电极植入异常,其中不伴内耳畸形植入异常发生率2.50%,明显低于伴内耳畸形的16.18%(P<0.05)。结论 HRCT用于CI患者术前、术后检查,图像质量好,可客观显示患者内耳发育情况及解剖结构,有利于指导手术顺利进行,评价电极植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佩戴人工耳蜗装置的康复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佩戴人工耳蜗装置前以及佩戴6个月后,通过听觉能力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相似文献   

13.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语言康复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的言语听觉能力的评估,探讨人工耳蜗植入在语前聋儿童听觉言语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康复的相关因素。方法:以《聋儿听觉言语康复评估方法》作为测试蓝本,对16例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均进行韵母、声母、数字、声调、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三音节词及短句识别的测试、对9例使用人工耳蜗时间超过1年的语前聋儿童进行开放项列字词和开放项列短句识别测试。结果:所有人工耳蜗使用者的各项测试结果大于机会水平,且在术后1年的进步最为迅速,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听觉言语能力稳定提高;进步的快慢与植入时年龄,耳蜗的使用时间,正规的言语训练及个体差异性等因素有关。结论:对极重度语前聋儿童应尽早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及进行积极康复。  相似文献   

14.
人工耳蜗是一种可以帮助重度及以上听力损失人群恢复听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其工作原理是绕过已损失的毛细胞,直接电刺激残存的听神经纤维来达到恢复、重建听觉的目的。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的选择标准是:双耳重度或极重度聋,病变损失定位诊断于耳蜗.近年来随着人工耳蜗技术的成熟和术后效果的改善。伴有各种中、内耳畸形综合征的患者也被列入手术范围。本文就人工耳蜗植入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Mondini内耳畸形、共同腔畸形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高低频残余听力对人工耳蜗术后言语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市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诊断为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且术前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存在残余听力的102例患儿, 采用言语可懂度分级 (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 SIR) 得分, 判断术前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高低频残余听力对人工耳蜗术后语训1 a言语恢复的影响.结果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高频组术后语训1 a言语可懂度分级 (SIR) 得分 (3.93±0.8) 分, 而低频组术后语训1 a言语可懂度分级 (SIR) 得分 (3.20±0.94) 分, 且高频组与低频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高频组 (1.0, 2.0 kHz) 术后语训1 a言语可懂度分级 (SIR) 得分为 (3.93±0.8) 分, 而低频组 (0.5, 1.0kHz) 术后语训1 a言语可懂度分级 (SIR) 得分 (3.20±0.94) 分, 且高频组与低频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术前为高频残余听力的患儿术后言语恢复情况较术前为低频残余听力的患儿恢复情况好, 故高频残余听力对人工耳蜗术后言语恢复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16.
宋岩  杨静  崔丹  白伟良  马秀岚 《当代医师》2014,(11):1546-1549
目的 对植入国产爱益声成人语后聋患者的听觉能力和术后生活质量变化进行评估.方法 对19例植入国产爱益声成人语后聋患者采用听觉行为分级(CAP)问卷,在术后3、6个月和1年对患者进行电话问卷调查,并与术前CAP分值进行比较;应用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NCIQ)比较植入者术前与术后1年的生活质量.结果 (1)术前CAP平均值为1.68,术后3、6个月及1年CAP平均值分别为3.21、5.11、5.26.CAP平均分在术后开机3、6个月、1年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4.23、6.78,6.97,P<0.05),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与术后3个月比较CAP增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33,4.58,P<0.05),但术后1年与术后6个月之间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8,P>0.05);(2)NCIQ总分及基本声音感知、高级声音感知、自信心、活动能力和社会交流能力方面较术前有显著进步(P<0.05),在言语能力方面变化不大(P>0.05).结论 成人语后聋患者植入爱益声国产人工耳蜗后,其听觉功能显著改善,同时随着听觉能力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分泌性中耳炎聋儿植入人工耳蜗后远期听觉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单侧植入人工耳蜗的15例分泌性中耳炎聋儿为研究对象,将同期行单侧耳蜗植入的21例聋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家庭生活质量(CuHI-QoL)量表、父母版言语空间特性(SSQ-P)量表在术前、术后第20个月对患儿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聋儿术后CuHI-QoL各项得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聋儿的CuHI-QoL术前、术后各项得分及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聋儿术后SSQ-P量表各项得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聋儿通过植入耳蜗可以获得远期言语空间特性,改善儿童家庭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1例人工耳蜗植入成年听障患者的听觉康复实践,探究成年听障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康复历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应对办法及康复训练的方法,旨在为有一定语言基础的成年听障患者人工耳蜗术后康复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听觉康复个别化训练、家庭康复指导,以患者自主感受、反馈、纠错的康复训练形式为主,定期进行训练、评估及家庭康复指导。结果经过一年的跟踪,个案的言语最大识别率由原来术前不会识别言语声,无法评估其听觉能力水平,提高到言语最大识别率95%,MAIS听觉整合父母问卷由原来的2分,提高到27分;CAP听觉行为分级标准由术前的2级提高到现在的5级。结论对于长期未接受声音刺激的成年人,在人工耳蜗植入后需要从心理上接受人工耳蜗,坚持佩戴,并接受有效的康复训练及指导,可以达到听力重建的效果,提高其听觉能力水平,增强适应社会环境及人际交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68例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语言康复效果。方法:简述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方法,分析比较语前聋与语后聋;学龄前聋儿与学龄聋儿以及其他非手术因素对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听觉语言康复效果的影响。结果:68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通过1个月以上的调试和听觉训练,声场测听全部达到正常范围。语前聋儿童中,测定45名学龄前的可合作儿童的限定词表言语测听,言语识别率平均达到90.1%,非限定调表识别率平均达86.2%。测定13名7岁以.L—合作儿童的限定词表言语识别率平均达到80.6%,非限定词表言语识别率平均达71.3%,与学龄前组比较有显着差异。语后聋经过1—2个月的适应,全部能正常方式对话和打电话。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全聋患的最佳选择。对语前聋患而言,植入年龄最好在学龄前。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语言康复工作将是—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家庭、社会、医生和聋康老师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多导人工耳蜗植入在6例语前聋儿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导人工耳蜗植入对重度感音性语前聋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极重度感音性语前聋儿童植入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生产的Nuclus24型人工耳蜗,术后1个月开机,结果:6例语前聋儿在接受人工耳蜗植入后均获得听力,听阈平均提高到33.33分贝听力级(dBHL),双音节词言语辨别率(SDS)术后6个月听平均28.33%,听加唇读平均61.6%,术后12个月(SDS)听平均51%,听加唇读平均73.8%,比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多导人工耳蜗植入对恢复极重度感音性语前聋儿童的听觉是有效的,植入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