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眼挫伤所致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眼挫伤所致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4月眼挫伤致晶状体脱位29例(29眼)的资料作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前房内晶状体的圈匙托出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玻璃体内的晶状体切除术及玻璃体切除术;半脱位者行晶状体乳化或囊外摘出术,并均植入人工晶状体;伴青光眼或视网膜脱离者,同时行抗青光眼手术及视网膜复位手术.结果 手术效果良好,19例(65.52%)视力提高,术后并发症有玻璃体积血3例:玻璃体疝3例,反应性葡萄膜炎1例.结论 根据晶状体脱位的位置及前后段的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挫伤性晶状体后脱位治疗的2种手术方式及特点,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眼挫伤所致晶状体后脱位并经手术治疗的27例(27眼)的病例资料,按照摘出品状体的不同术式分为2组,对伤眼术前的临床表现、两种手术方法的特点和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两种术式治疗的病例全部成功摘出了后脱位的晶状体,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8.3月,23眼(85.19%)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挫伤性晶状体后脱位的手术应根据脱位的情况、核的硬度以及眼前后段的状态,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体晶状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治疗眼挫伤所致晶状体脱位临床效果。方法对眼挫伤致晶状体脱位32例(32眼)作回顾性研究,均采用闭合式三切口玻璃体晶状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伴视网膜脱离者,同时行视网膜复位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摘出脱位晶状体,患眼视力均有提高。合并继发青光眼者,眼压得到控制;合并视网膜脱离者,术后视网膜复位。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6例,虹膜炎症反应2例。结论眼挫伤所致晶状体脱位导致视力障碍、继发性青光眼、伴有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时,采用玻璃体晶状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治疗效果良好。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应证及掌握娴熟的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4.
挫伤性晶状体脱位合并青光眼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挫伤性晶状体脱位合并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 对21例因眼挫伤致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手术治疗临床观察。结果 术后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者19例,有效率达90.47%。视力恢复在0.05以上者由术前的5例(23.81%)增到11例(52.38%),术后盲目者由术前的76.19%降至47.62%。结论 手术治疗能有效的控制眼压并提高视力降低盲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11-10/2012-09收治的眼外伤致晶状体脱位患者39 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其晶状体脱位的部位和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晶状体囊内摘除、超声乳化吸除、经睫状体平坦部切口晶状体切除,同时视不同的病情联合相应的手术方式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抗青光眼手术。

结果:所有患眼均成功去除晶状体,术后视力提高32眼(82%),未见明显并发症。

结论: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方法根据脱位晶状体位置、程度及有无并发症而定,玻璃体切除及晶状体切除或晶状体摘出是晶状体脱位有效的治疗方法,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或联合手术是获得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部位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不同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04/06间住院治疗的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105例105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晶状体脱位的部位和类型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晶状体囊内摘除、超声乳化吸除、经睫状体平坦部切口玻璃体及脱位晶状体切除,同时根据不同的病情联合相应的手术方式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抗青光眼手术。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术前及术后LogMAR视力。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如脉络膜上腔驱逐性出血及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及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摘除脱位晶状体,术后视力与术前相比提高91眼(86.7%),视力达到0.1~0.3者42眼(40.0%),并有1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术后视力达到了0.8以上。术中及术后发生脉络膜上腔出血各1眼,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2眼。结论:根据患者晶状体脱位的程度和部位不同,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或联合手术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关键。脉络膜上腔驱逐性出血是外伤性白内障术中及术后最严重的并发性之一,需要恰当的处理及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断裂致26例(26眼)晶状体半脱位及白内障中14例行囊袋张力环植入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8例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例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睫状沟人工晶状体固定术,伴有玻璃体脱出的行前段玻切术。术后观察视力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术后1周,视力为0.1~0.4者8眼,0.5~0.8者18眼;术后3个月,视力为0.1~0.4者6眼,0.5~0.8者20眼。术后1年散瞳1眼人工晶状体略下移,无复视或视力下降。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悬韧带断裂情况和晶状体核硬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掌握熟练的手术技术,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小切口晶状体手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切口手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本院因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而应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的36例(38只眼)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眼压、视力变化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观察时间为6~84个月。结果38只眼术后最后一次复查时平均眼压为(11.23±4.03)mmHg,明显低于术前平均眼压(44.32±19.17)mmHg,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38只眼术后最后一次复查最佳矫正视力在NLP~1.0之间,明显低于术前视力NLP~0.6,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小切口晶状体手术是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Chen MS  Sun Y  Jiang D  He QS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1):683-685
目的 探讨治疗晶状体悬韧带断离致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的有效方法。方法 分别对27例(27只跟)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1只眼)和小切口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只眼),术后观察和总结患者的视力变化情况、人工晶状体的位置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术后3d视力为0.1~0.4者6只眼,0.5~0.8者21只眼;术后1个月视力为0.1~0.4者7只眼,0.5~0.8者20只眼。正常瞳孔下1只眼可见人工晶状体上缘,散瞳后2只眼人工晶状体偏位,均无复视症状发生;术中和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只要具有熟练的手术技巧,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手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晶状体脱位的联合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晶状体脱位的联合手术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29例(33只眼)晶状体脱位眼采用不同联合手术治疗方案,包括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晶状体切除术以及人工晶状体一期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结果:术后病人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29只眼(87.87%)视力均不同程度提高,矫正视力达0.2级以上者20只眼(60.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联合手术治疗晶状体脱位是行之有效的,尤其在一期人工晶状体或睫状沟固定者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选择不同手术的适应证及掌握娴熟的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晶状体脱入玻璃体内的患者30例(30眼),其中眼球钝挫伤引起的晶状体全脱位25眼,针拨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全脱位2眼,白内障摘出术中晶状体核脱入玻璃体内3眼。根据脱入玻璃体内的晶状体核硬度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必要时行硅油填充。术后随访0.5~1a,观察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本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19例(19眼);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10例(10眼);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及硅油充填术1例(1眼)。术后视力:0.1~0.3者16眼,0.3~0.5者9眼,0.5以上者5眼;术后继发青光眼3眼,经降眼压治疗后恢复正常范围。术后随访期间未发现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人工晶状体偏位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治疗晶状体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眼科中心2a余接受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眼外伤合并晶状体脱位的40例40眼受术者资料,并对其术中并发症,术后视力、眼压等进行统计分析。术后随访时间3mo~2a;结果: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经角膜缘取出术"19例19眼中1例1眼因视神经挫伤术后矫正视力不提高未植入人工晶状体,其余18例18眼均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其中疗效显著者8例8眼(44%),有效者5例5眼(28%),效果欠佳者5例5眼(28%)。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术"21例21眼中2例2眼因视神经挫伤术后矫正视力不提高未植入人工晶状体,其余19例19眼均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其中疗效显著者16例(84%),有效者2例2眼(11%),效果欠佳者1例1眼(5%)。两组疗效显著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87,df=1,P=0.029<0.05),术中无并发症发生。"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经角膜缘取出术"中并发症视网膜损伤,5例5眼(26.3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93,P=0.042<0.05),球内出血3例3眼(16%),两者比较具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术"可使眼外伤合并晶状体脱位患者眼球在密闭条件下进行手术,且可将对眼球组织的损伤进一步减小,从而很大程度上挽救和提高了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13.
Zhang HJ  Dong JY  Jin K  Wang GH  Xu da L  Huo M 《眼科学报》2012,27(1):34-36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intravitreal phacoemulsification in the removal of dislocated crystalline lenses. Methods: Twenty-two cases (22 eyes) with posterior dislocated lens induced by ocular trauma or capsule rupture during phacoemulsification between January 2008 and December 201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this study. Total vitrectomy was first performed through standard closed three-port incisions at the pars plana, and dislocated lenses were removed using the phacoemulsification tip without the silicone sleeve. Extraction of intraocular foreign body, endolaser 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were performed simultaneously. Visual acuity,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assessed over 1 to 3 months of follow up. Results: All dislocated lenses were extracted without severe complication. The final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was ≥ 6/15 in 7 cases, 6/100 – 6/18 in 5 cases and ≤ 6/120 in 10 case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ver preoperative values (P<0.05). The IOP in 10 cases (10 eyes) with secondary glaucoma was < 21 mmHg post-operatively. Intraocular foreign bodies in 3 eyes were removed. Nine patients (9 eyes) underwent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No instances of retinal detachment, retinal hemorrhage or scleral wound burn were observed after surgery. Conclusion: Intravitreal 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vitrectomy yielded good efficacy and safety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eriorly dislocated lens. It may be an alternative to phacofragme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eriorly-dislocated lenses.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联合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蔚  卢奕  李朝鲜  褚仁远 《眼科》2001,10(5):268-270
目的:评价晶状体、玻璃体联合手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3年10月-2000年5月连续收治的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36例作回顾性研究。所有患眼根据病情均采用不同的术式去除脱位晶状体,包括角巩缘切口圈套娩出、睫状体扁平部切口行晶状体切除或超声晶状体粉碎,同时切割玻璃体,并应用小梁切除、阀门管植入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治疗因晶状体脱位引起的并发症,17例I期植入前房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所有患眼成功的去除晶状体,91.7%患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52.3%患眼视力≥0.3,继发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获得控制,6例视网膜脱离全部复位。结论:各种手术方法联合应用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及其所致并发症,视力增进效果明显。阀门管植入术是治疗严重眼外伤顽固性青光眼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效果。方法对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根据其晶状体脱位的部位和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摘出脱位的晶状体,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包括:角膜缘切口摘出脱位于前房的晶状体;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平坦部切口晶状体切除,合并进行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或睫状沟缝线固定等。结果22例(22眼)术后矫正视力低于0.05者3眼(13.64%),0.05—0.25者9眼(40.915),0.3—1.0者10眼(45.45%);有19眼(86.36%)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方法根据脱位晶状体位置及有无并发症而定。选择不同手术的适应证及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特殊人群在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安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a我科对96例106眼特殊人群在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相关临床资料,观察其术后视力的恢复及并发症的情况。特殊人群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患者:年龄≥80岁身体健康的高龄患者71例78眼;有心律失常(房颤、房早、室早)患者22例22眼。尿毒症患者3例6眼。结果:所有患者全部安全完成了手术,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其中术后1d裸眼视力≥0.3者66眼(62.3%),术后1wk视力≥0.3者85眼(80.2%),术后1mo视力≥0.3者96眼(90.6%),术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很低。结论:在表面麻醉下对特殊人群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提高手术技术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眼外伤致人工晶状体移位的临床处理及疗效。方法 对12例(12眼)外伤致人工晶状体移位者,根据各自的情况分别实行不同的手术方式,观察术后视力改善情况。结果 实行手术的10眼视力均得到了提高,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矫正视力:0.2者1眼,0.3~0.6者7眼,0.8~1.0者2眼。结论 外伤性人工晶状体移位只要及时恰当的治疗,仍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眼挫伤继发青光眼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106例(106眼)眼挫伤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6眼中伴有眼内积血者96眼(90.57%),伴有前房角后退者45眼(42.45%),伴有晶状体脱位者31眼(29.25%),伴有玻璃体异位者11眼(10.38%)。根据眼压升高原因分别通过单纯药物治疗47眼(44.34%),药物治疗加前房穿刺或冲洗24眼(22.64%),药物治疗加晶状体手术或(和)小梁切除术者35眼(33.02%)。经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者85眼(80.19%),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眼挫伤继发青光眼,应针对其原因及伴发症,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晶体或人工晶体脱位入玻璃体腔的处理方法。方法钝挫伤后晶体脱位3眼,白内障手术中或术后晶体或人工晶体脱位11眼。均采用标准睫状体扁平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方式。术中注入全氟化碳液体0.4~4ml。经角膜缘取出人工晶体或晶体,或是直接玻璃体腔内粉碎晶体。再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或行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结果14眼均顺利取出或粉碎玻璃体腔内晶体或人工晶体。13眼(92.86%)术中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视力明显提高12眼(85.71%)。结论对晶体或人工晶体全脱位进入玻璃体腔者,需争取早期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脱位晶体或人工晶体取出或粉碎手术,争取再植入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探讨人工晶状体囊袋内缝线睫状沟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例19眼伴晶状体不全脱位和4例4眼超声乳化术或手法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中误吸囊袋或其他操作致局限性悬韧带离断的白内障患者(悬韧带离断≥3个钟点位~≤6个钟点位14眼,>6个钟点位~≤9个钟点位者9眼),行计划性或术中一期人工晶状体囊袋内缝线睫状沟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经过6~36mo的随访,视力稳定;人工晶状体位置:正常者17眼,轻度倾斜者2眼,偏中心者4眼,瞳孔不圆者4眼,患者均无不良主诉;4眼后囊膜轻度混浊,未做处理;无固定缝线松解脱落及囊袋皱缩发生。结论:人工晶状体囊袋内缝线睫状沟固定术对伴有晶状体不全脱位、悬韧带形态异常、功能缺陷的白内障病例,临床效果好,费用低,可替代人工囊袋内张力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