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阳庆芳 《全科护理》2011,(2):104-10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病人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择期腹部手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自控镇痛(PCA)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同时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进行疼痛程度评估,观察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PPC)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疼痛NRS评分低于对照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PPC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术后镇痛效果,有效缓解老年病人术后疼痛,促进肠蠕动恢复,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病人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择期腹部手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自控镇痛(PCA)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同时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进行疼痛程度评估,观察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PPC)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疼痛NRS评分低于对照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PPC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术后镇痛效果,有效缓解老年病人术后疼痛,促进肠蠕动恢复,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白霞 《当代护士》2005,(1):52-54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术后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及采取止痛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VRS、VAS疼痛评估的工具,对肿瘤术后病人的疼痛做出及时准确的评估,以选择恰当的止痛措施。结果学会使用正确的评估工具,对肿瘤病人术后疼痛的程度和性质给予准确的评价,根据不同程度采取不同的止痛措施,有效的缓解疼痛。结论正确评估肿瘤病人术后疼痛的程度和性质,掌握有效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庞家容 《全科护理》2012,(35):3277-3278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病人术后疼痛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44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在病人术后刚清醒时、术后24h和术后48h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两组病人的疼痛情况,并比较两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手术后24h和48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术后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轻病人伤口的疼痛、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分析68例老年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探讨术后采取预防和护理的措施。结果 本组病人术前存在肺部、心脑血管疾病55.8%,吸烟病史79.4%,术后并发不张22例,坠积性肺炎34例,呼吸功能不全7例,术后全部给予呼吸道的管理。结论 老年腹部手术病人,术前正确评估影响呼吸功能的高危因素,依据肺功能、血气指标和肺部疾病的程度,确定手术方案和手术时机,术后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对预防老年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黎秀华  李如真  王艳平  李娟 《现代护理》2007,13(8):2075-207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镇痛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同时观察2组患者睡眠和心率的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NRS评分、睡眠和心率均优于同期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术后镇痛治疗效果,有效缓解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宝.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病人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以提高疼痛护理的质量。方法对350例老年病人手术后疼痛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对病人加强疼痛教育,提高对疼痛的认识。正确评估疼痛,及时采取止痛措施,评估疼痛治疗效果,观察药物副作用并予相应处理。结果病人术后疼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无发生不良并发症。结论对老年病人术后疼痛及时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科老年病人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以提高疼痛护理的质量.方法 对350例老年病人手术后疼痛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对病人加强疼痛教育,提高对疼痛的认识.正确评估疼痛,及时采取止痛措施,评估疼痛治疗效果,观察药物副作用并予相应处理.结果 病人术后疼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无发生不良并发症.结论 对老年病人术后疼痛及时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普通外科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160例胃肠道及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镇痛治疗和护理,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护理干预措施与疼痛控制情况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术后镇痛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0.
陈婕 《全科护理》2013,(26):2410-2411
[目的]探讨预防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96例全身麻醉腹部手术病人在基础护理上采取护理干预,术后观察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96例病人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共10例,经有效护理干预和对症处理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老年病人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1.
杜凤云 《当代护士》2013,(10):47-49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2010年2月~2010年6月入住厦门市中医院的100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影响腹部手术后疼痛最大的因素是术后切口因素;其次是疾病性质和治疗和护理的因素;影响最小的因素是环境的因素及心理因素.结论 对腹部手术后患者加强对术后疼痛的观察,及时给予手术后患者有效的控制疼痛控制的方法、缓解疼痛,促进术后患者的舒适,从而提高外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刘春香  韦涌初 《家庭护士》2009,7(10):918-920
护理干预是护理人员对手术病人提供的能改变其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以促进手术后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1].腹部手术病人由于麻醉、术中暴露、牵拉、切割、缝合以及因出血、疼痛及炎症等原因,致使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暂时处于麻痹状态,功能减弱[2,3];再加上术后切口疼痛,病人不敢移动身体、不敢用力咳嗽,更不愿意下床活动,因而极易出现术后并发症[4].为了消除上述不利因素,让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应对腹部手术病人进行护理干预,以促进手术后病人身体康复,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现将近年来的主要护理干预措施及其对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鼻内镜手术后病人疼痛的评估和综合管理,减轻术后病人疼痛。方法建立疼痛评估表,培训护理人员,成立疼痛评估管理组,对病人疼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综合止痛措施。结果术后4~8h疼痛强度最大,实施综合护理后,病人疼痛减轻,满意度提高。结论采用合理的评估方法,实施有效的止痛管理,能够达到预防疼痛、缩短疼痛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镇痛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同时观察2组患者睡眠和心率的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NRS评分、睡眠和心率均优于同期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术后镇痛治疗效果,有效缓解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镇痛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同时观察2组患者睡眠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NRS评分、睡眠和心率均优于同期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术后镇痛治疗效果,有效缓解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腰椎后路手术后病人对软组织源性疼痛干预的需求,为病人术后软组织源性疼痛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10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符合标准的腰椎后路手术病人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总结导致腰椎后路手术病人术后软组织源性疼痛护理干预的障碍因素,归纳为躯体障碍因素、认知障碍因素、信息障碍因素及环境障碍因素4个主题及11个亚主题。结论:腰椎后路手术病人对术后软组织源性疼痛的认知及干预意识不足,缺乏系统、科学的疼痛护理干预方案,护理人员应结合腰椎后路手术病人术后软组织源性疼痛护理干预的障碍因素开展针对性护理,满足病人对疼痛干预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手术后病人疼痛控制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曲  李峥 《护理研究》2006,20(11):2845-2848
[目的]了解手术后病人疼痛控制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地区5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采用休斯顿疼痛情况量表及疼痛治疗指数评估表,对304例手术后第2天的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后病人期望术后疼痛为轻度,希望能够缓解疼痛;术后疼痛程度达到了中重度,对情绪和日常活动有轻、中度水平的影响;疼痛治疗指数显示有60.19%的病人存在疼痛治疗不足:病人对控制疼痛服务评价较高,而对疼痛控制教育的满意程度评分较低。[结论]手术后病人疼痛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建议制定术后疼痛控制制度和实践指南,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术后疼痛控制不良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孙玲 《全科护理》2013,11(10):916-9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病人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70例骨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在护理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估。[结果]两组病人护理后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病人护理后VAS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病人实施护理干预能减轻术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9.
刘秀立  杨鹏 《护理研究》2011,25(32):2955-295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病人术中疼痛、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实施腹部手术病人138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68例)和心理干预组(70例)。常规护理组按手术室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心理干预组除按手术室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外另给予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术中疼痛程度、血压和心率波动情况。[结果]心理干预组病人术中疼痛VAS分值、收缩压和心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心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病人术中疼痛,维持病人术中血压和心率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痛尺在四肢创伤术后疼痛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痛尺对手术后的疼痛病人进行疼痛评估,采取货粤的护理措施。结果对80例四肢创伤术后病人的疼痛运用痛尺评估,均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结论改变疼痛观念,选择正确的评估方法,可有效提高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