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为以副面动脉为蒂鼻唇沟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解剖观测头颈部尸体标本 16侧和铸型标本 18侧。结果 副面动脉的出现率为 2 3.5 % ,起始处外径 1.13± 0 .2 8mm ,口角平面外径 0 .85± 0 .0 1mm ,主干长 5 .13± 1.0 4cm ,起始处位于下颌下缘面动脉点上方 1.30± 0 .35cm。起始后与面前静脉伴行 ,与面横动脉、面动脉及眶下动脉等吻合。结论 以副面动脉为蒂鼻唇沟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鼻唇沟是颜面部的一个重要解剖区域,在临床上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文章从解剖学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简略的综述。国内外有文献中,对鼻唇沟的组织解剖尚有不同的看法,其焦点集中在浅肌腱膜系统在鼻唇沟区的定位分布。  相似文献   

3.
髋关节囊血供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髋关节骨骨折的治疗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用ABS丙酮溶液、大红油画颜料氯仿溶液,分别进行左、右侧髂总动脉灌注,实体镜下解剖。结果:髋关节囊的血供主要有股骨颈基底部的动脉环和关节囊血管网。结论:关节囊血管网和动脉环是髋关节的主要动脉来源。  相似文献   

4.
皮瓣血供与存活及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80只雌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4组。设计腹部皮瓣5×7cm 大小。组1用股静脉远端的血流营养皮瓣,组2用股动脉远端的血流,组3用股动脉的血流,组4用双侧股动脉血流。实验结果显示:皮瓣的存活率随着营养血管血压的升高而升高,残留溃疡的面积则随之而下降,皮瓣的弹性随着营养血管血压的升高而接近正常未经皮瓣过程的皮肤。作者认为,在临床上,选择搏动良好的动咏或肢体的大动脉作为受区的接受动脉可保证皮瓣的存活率及存活后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鼻唇沟的解剖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刘淑萍 《河北医学》1998,4(3):48-49
鼻唇沟皮瓣在面部整形中的应用(301800)天津市宝坻县人民医院刘淑萍鼻唇沟皮瓣在颜面部整形中应用十分广泛。作者自1993年以来,应用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上唇、下睑缺损或畸形共13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3例,其中男性4例,...  相似文献   

7.
经吻合支跨区供血反流轴型皮瓣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3种经吻合支跑区供血反流轴型皮瓣的手术要点,探讨影响手术成败的因素。方法 分析17例颈肩部、额部及会阴部3个部位的经吻合支跨区供血反流轴型皮瓣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颈肩背反流轴型皮瓣9例中完全成活6例,部分坏死3例,均为静脉回流障碍所致;额部反流轴型皮瓣5例,股会阴沟反流轴型皮瓣3例均完全成活。结论 防止颈肩背反流轴型皮瓣坏死的关键在于控制皮瓣的长度;额部反流轴型皮瓣、股会阴沟反流轴型皮瓣血供可靠。经吻合支跨区供血反流轴型皮瓣的主要优点为可获得较长的皮瓣且操作较简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口腔癌术后缺损采用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治疗.随访6月~3年.结果25例全部存活.随访6个月~3年,口腔形态及功能恢复良好,无肿瘤复发或淋巴结转移.结论鼻唇沟皮瓣血供丰富,容易成活,手术难度不大,适用于口腔中小型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王东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2):1423-1424
目的:研究鼻唇沟带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以来,13例患者使用鼻唇沟带蒂皮瓣修复鼻部肿瘤及病灶切除后皮肤缺损。结果:13例患者鼻唇沟带蒂皮瓣修复,鼻部皮肤缺损均一期成活,形态满意,随访10~96个月,2例失访,无复发,患者及家人对鼻部形态非常满意。结论:鼻唇沟带蒂皮瓣修复,鼻部皮肤缺损易成活,皮肤的颜色、纹理、韧性、厚度、脂肪及皮毛等可获得非常满意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0.
鼻唇沟是颜面部的一个重要解剖区域,在临床上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文章从解剖学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简略的综述.国内外有关文献中,对鼻唇沟的组织解剖尚有不同的看法,其焦点集中在浅肌腱膜系统(SMAS)在鼻唇沟区域的定位分布.临床应用主要包括鼻唇沟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及畸形,鼻唇沟区域面瘫的矫正,以及该区域的面部除皱术.  相似文献   

11.
鼻唇沟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探讨鼻唇沟皮瓣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解剖73侧成人鼻唇沟区尸体标本;应用鼻唇沟皮瓣修复45例患者颜面部组织缺损。结果 鼻唇沟区血供有以面动脉为主型、眶下动脉为主型、面横动脉为主型、多源性等四种类型,45例颜面部组织缺损患者应用鼻唇沟皮瓣修复后效果满意。结论 鼻唇沟区有多种类型的血供,应用鼻唇沟皮瓣能良好修复颜面部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2.
在甲状腺手术中对甲状旁腺采取显露与保护措施,已基本上避免了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也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对甲状旁腺及其的血供全面探查,这也是手术治疗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3.
14.
前列腺血供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风机气动噪声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1)分析计算了风机噪声频谱中突出的峰包噪声的产生机理及频率分布特性;(2)对连续谱随机噪声的产生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验证;(3)计算出风机旋转噪声与风机结构叶道流型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为该类型风机的噪声控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明确的降噪原则,通过大量实验及优化,研制出一套独特的整流丝网和导流吸声相结合的离心风机降噪措施,使风机噪  相似文献   

15.
马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12):1295-1298
介绍传统的鼻唇沟皮瓣,包括任意皮瓣、以面动脉为蒂的轴型皮瓣、以副面动脉为蒂的鼻唇沟皮瓣、以上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以眶下动脉为蒂的轴型皮瓣应用现状,并介绍近年来关于鼻唇沟穿支皮瓣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侧鼻动脉的提出及其相关研究.鼻唇沟皮瓣用来修复面部缺损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外形满意、瘢痕不显等优点,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  相似文献   

16.
皮瓣血供模式分类方式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前6~7世纪,印度医师Susrata Samhita运用额部带蒂皮瓣行鼻再造和耳垂修复,公元初期希腊Celsus在临床使用了滑行推进皮瓣和皮下组织蒂皮瓣,15世纪中期意大利Antonio将前臂固定于头部以上臂皮瓣鼻再造,16世纪意大利Tagli-acozzi发明了皮瓣延迟术。皮瓣外科经过20多个世纪的发展,发展缓慢,成果较少,直到20世纪50年代轴型皮瓣的发现,特别是小血管吻合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第Ⅱ指蹼分叶岛状皮瓣的血供,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解剖60例成人手的血管标本,进行肉眼观测。结果:第Ⅰ掌产级动脉供应食指背面烧侧皮肤,第Ⅱ掌背动脉供应食指尺侧及中指桡侧皮肤。两动脉的分支在食指背侧吻合成网。结论:第Ⅱ指蹼分叶岛状皮瓣由第Ⅰ、Ⅱ掌背动脉供应;带第Ⅰ或第Ⅱ掌背动脉血管蒂的分叶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成活率高,达90.9%。  相似文献   

18.
在临床上,腕部电损伤通过换药治疗较为棘手。通常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远位皮瓣组织的移植,如腹股沟旋髂浅动脉皮瓣、腹部随意皮瓣、大网膜的移植等。应用时。远位组织修复腕部电烧伤一定需要断蒂。治疗时间长。给患者带来不方便,长时间的固定甚至可引发健康肩关节,肘关节僵硬、疼痛等不良后果;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的移植也是一种方法,但较复杂;在邻位皮瓣中。本组选择前臂链式血供筋膜皮瓣来修复腕部电损伤,以探究这种皮瓣在腕部电损伤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应用鼻唇沟轴型皮瓣修复上唇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世国  邓恩  黄木平 《河北医学》2004,10(3):252-254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在修复上唇部缺损的作用,总结上唇缺损修复经验,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对于因肿瘤、创伤所至的上唇部缺损,设计鼻唇沟轴型皮瓣局部转移修复。结果:自1993年以来共完成15例,效果满意。结论:鼻唇沟皮瓣是修复上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手背动脉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指软组织损伤,使用手背动脉皮瓣进行治疗更趋简单且预后良好。方法用43具成人上肢标本,35具红色乳胶灌注,8具铸塑模型,分层解剖。结果第1掌背动脉主要起自桡动脉;第2掌背动脉由腕背动脉和掌深弓上穿支吻合形成;第3,4掌背动脉主要起自掌深弓上穿支,但有细的腕背动脉分支加入。第2,3,4掌背动脉近侧吻合点和远侧吻合点径大于0.6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