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红  张雅卫 《西部医学》2007,19(1):63-64
目的 探寻合理有效地镇痛、镇静方案。方法 在ICU不同瘸种中选择90例患者.采用三种不同的镇痛、镇静治疗方案,比较其VRS评分和Ramsay评分情况。结果A、B组可达明显镇痛效果,C组镇痛效果稍差;B、C组可达明显镇静效果.但常镇静过深。A组镇静程度较B、C组浅,对病人的意识状况影响不大。结论 A组镇痛效果理想,有一定镇静作用.且不影响患者意识状况.B组有很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但对需观察神志的患者不太适用。C组用于使病人耐受气管插管及气管插管前药物诱导效果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镇痛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50例经口气管捅管内科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咪达唑仑针镇静组与咪达唑仑针镇静基础上同时芬太尼针镇痛组,观察其镇静效果及达到镇静目标值后1h及12h的呼吸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镇静镇痛组在达到镇静目标值后的呼吸与血流动力学改善优于镇静组,两组在1h后心率、血压方面,镇静镇痛组与镇静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2h后心率指标镇静镇痛组与镇静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在镇静基础上给予镇痛治疗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3.
天麻对回苏灵所致小鼠惊厥、镇痛、镇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天麻和肝,息风和止痉,镇痛安神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的机制。方法用100%浓度的天麻煎剂配成高、中、低不同浓度灌胃给药,观察小鼠的惊厥,镇痛,镇静作用。结果天麻可延长小鼠由回苏灵引起的痉挛性惊厥的潜伏期具有抗惊厥,镇痛,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爱华  殷炳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3):2292-2293
随着镇痛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术后镇痛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院产科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份对剖宫产术后患者施行硬膜外持续镇痛(PCEA)210人,观察其镇痛、镇静效果及并发症的处理。镇痛、镇静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及曲马多在糖尿病(DM)患者眼科手术中的镇痛和镇静作用。方法:选取DM患者眼底择期手术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55~82岁,平均(68±14)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氟比洛芬酶组)20例,术前10分钟静推氟比洛芬酯100mg;B组(曲马多组)20例,术前10分钟静推曲马100mg。观察在术中的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B两组显示:两种药物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但曲马多的消化道反应明显高于氟比洛芬酯。结论:氟比洛芬酯及曲马多镇痛效果良好,可安全的用于DM患者术中镇痛镇静。  相似文献   

6.
李昶 《河北医学》2013,19(4):614-616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于镇痛镇静现状、相关药物研究治疗新进展做一综述。 1镇痛镇静的目的及意义 镇痛与镇静治疗是特指应用药物手段以消除病人痛苦,减轻病人焦虑和激惹,催眠并诱导遗忘的治疗。镇痛与镇静治疗并不等同,镇痛治疗是基础,镇静必须是在充分镇痛的基础之上帮助病人克服焦虑,增加睡眠和遗忘的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镇静镇痛前后吸痰对颅内高压症患者颅内压(ICP)的影响。方法对开颅术后行ICP监测的51例重症患者分别采用镇静镇痛前吸痰与镇静镇痛后吸痰,监测其吸痰前、吸痰中、吸痰后ICP值波动变动情况。结果镇静镇痛后吸痰中、吸痰后ICP与镇静镇痛前吸痰中、吸痰后ICP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良好的镇静镇痛后吸痰较镇静镇痛前对ICP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静脉自控镇痛法在腹部手术患者镇痛的疗效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荣姣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9):142-143
目的研究静脉自控镇痛法在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镇痛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ASAⅠ~Ⅱ级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240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63.4岁,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20例)两组,两组平均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治疗;对照组术后使用传统单次肌注度冷丁的方法镇痛。采用疼痛及镇静评分法记录镇痛、镇静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控静脉镇痛效果较常规单次用药者均明显改善,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疼痛阈值、避免血药浓度明显波动所带来的镇静过度和镇痛不全等弊端、维持生理功能稳定、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病人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并且应用方便。自控静脉镇痛技术是一种很好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探讨舒芬太尼的最佳剂量。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择期行腹部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3组,剂量依次增加,分别是1μg/kg、2μg/kg、3μg/kg的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观察患儿术后不同时段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并进行镇痛镇静效果评分。结果随着剂量的增加,3组患儿的镇痛评分呈下降趋势;2μg/kg组和3μg/kg组镇痛评分均小于4,镇痛效果良好。3组患儿的镇静评分随时间呈增长趋势;2μg/kg组和2μg/kg组镇静效果良好,镇静评分明显低于1μg/kg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μg/kg组明显高于1μg/kg、2μg/kg组。结论静脉持续输注舒芬太尼用于小儿全麻术后镇痛的最佳剂量时是2μg/kg,镇痛镇静效果满意,副作用较小,是一种可行的小儿术后镇痛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镇痛镇静对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代谢的影响。方法对34例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人院后进行常规止血、脱水降颅压、抗血管痉挛治疗,依据患者疼痛和烦躁程度进行镇痛镇静治疗,选择丙泊酚、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的组合。比较镇痛镇静前、镇静镇痛过程中、镇静镇痛结束后1h,3h及6h颈动脉血氧饱和度、颈静脉血氧饱和度以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结果患者镇静镇痛前后颈动脉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改变;颈静脉血氧饱和度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在镇静镇痛前偏低,镇静镇痛后2h恢复正常,在镇静镇痛结束后1h.3h及6h逐渐下降,接近于镇静镇痛前水平。结论镇痛镇静在降低全身代谢的同时可以降低脑氧代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镇静镇痛评分系统预防重症监护病(ICU)不良事件发生的疗效。方法比较在镇静镇痛评分指导下作镇静镇痛的82例患者(治疗组)和未在镇静镇痛评分指导下作镇静镇痛的97例患者(对照组)的非计划性拔管、谵妄、人机对抗、低血压等ICU不良事件的发生率,28d病死率及镇静镇痛药物用量。结果治疗组谵妄、低血压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咪达唑仑、丙泊酚的平均每日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舒芬太尼的平均每日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镇静镇痛过程中应用镇静镇痛评分系统能有效减少谵妄、低血压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有效减少镇静、镇痛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2.
唐小芳  邓澎  姚蓉  李红  曹钰 《西部医学》2020,32(11):1706-1709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镇静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连续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EICU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需镇静镇痛的1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8年1月1日~2018年7月14日QCC开展前的8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18年7月15日~2018年12月31日QCC开展后的95例患者作为品管圈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实施品管圈活动。两组均采用重症监护疼痛量表(CPOT)、躁动 镇静评分量表(RASS)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量表(GCS)进行评价,同时比较两组量表填写完整性、评分结果一致性、镇静镇痛规范性、镇静镇痛效果目标达成率及病死率。结果 品管圈组的CPOT、RASS、GC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镇静镇痛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品管圈组量表填写完整性、评分结果一致性、镇静镇痛规范性和目标达成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 ;品管圈组患者28天全因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开展QCC活动,既能提高患者镇静镇痛目标达成率,又可提高医护人员填写镇静镇痛量表完整性、镇静镇痛评分结果一致性和规范性及对镇静镇痛相关知识掌握应用的综合能力。加强镇静镇痛管理能改善EICU重症患者的生存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使用效果,选择116例行腹部或下肢手术后的病人进行PCEA治疗,观察其镇痛镇静效果,下肢活动情况及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等,并进行临床评价,结果表明:进行PCEA治疗,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副作用发生率低,镇痛镇静效果较佳,下肢活动不受限,总体满意度达94%,认为PCEA对术后疼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人格中情绪因素对眼底手术中异丙酚抗焦虑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将病人分为情绪稳定组和情绪不稳定组,用异丙酚作为镇痛麻醉药物,测量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的BP、HR和VAS变化情况,并于术后让病人回忆了解病人对术中镇静,镇痛和遗忘的评价。结果:人格情绪因素对病人的手术焦虑状态,麻醉药物镇痛,镇静效果有明显影响。结论:可根据病人不同的人格特征,调整镇静药物的用量,以达到最好的镇痛,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新建 《医学综述》2011,17(9):1386-1388
α2肾上腺素受体(α2-AR)激动剂可乐定,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已经作为强效的抗高血压药上市。其主要通过激动大脑和脊髓α2-AR产生镇静、镇痛效应,临床应用中具有减少术中麻醉药用量、增强术后镇静、镇痛及与其他镇痛药相互协同的特点。现就α2-AR结构、分型、分布和生理功能及其常用激动剂的临床应用情况和镇静镇痛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妇科患者腹腔镜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40例年龄19~39岁,ASAⅠ级或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0例,PCEA组给予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力月西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照组按全麻后处理,未行术后镇痛。观察两组患者镇痛效果、镇静程度、舒适评分、不良反应。结果:PCEA组镇痛效果、镇静程度、舒适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妇科手术后的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安全可行,镇痛效果满意,但PCEA组镇痛需加强硬膜外导管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王府  陈玉培 《医学综述》2014,(6):1085-1087
清醒镇静镇痛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新概念,其既可以产生良好镇静镇痛,又可保证患者能很好地和术者进行交流。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是近年来研究较热门的手术方式,但术中神经损伤的并发症十分高,而应用清醒镇静镇痛麻醉,可以降低该并发症的发生率。右美托嘧啶具有剂量依赖性镇静、适当镇痛、轻微的呼吸抑制等特点,地佐辛具有强效镇痛、呼吸抑制弱于阿片类药物等特点。右美托嘧啶复合地佐辛能提供良好的镇静镇痛,该麻醉方式在微创脊柱外科手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积极护理干预对产科手术后自控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剖宫产手术产妇,均采用自控静脉镇痛(PCIA)。随机分为两组,积极护理干预组(J组)和常规护理组(C组),分别记录术后4 h,8 h,12 h,24 h,48 h各时点生命体征数值,记录VAS镇痛评分、镇静评分、不良反应以及护理。结果两组产妇术后自控镇痛VAS评分、镇静评分、自控镇痛不良反应以及生命体征无统计学意(P>0.01)。两组产妇在术后镇痛过程中舒适满意度J组产妇明显优于C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镇痛过程中意外的发生,提高自控镇痛舒适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陈勇 《中外医疗》2014,33(7):115-116
目的就镇痛镇静治疗对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以在该院接受镇痛镇静治疗的160例患者为对象,对其采取如文中所述的镇痛镇静治疗方法,在统计相关指标数据的基础上,对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全部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表现出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100%。同时,患者的呼吸频率、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气道峰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均较治疗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痛镇静治疗有利于消除危重症患者的焦虑状态,减少其疼痛程度,从而为相关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0.
汪玲  尹皓  刘成祥  魏娇娇  谢晖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4):526-529, 533
目的探讨ICU护士遵循集束化镇静镇痛策略的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集束化镇静镇痛策略认知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集束化镇静镇痛策略行为问卷,对200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遵循集束化镇静镇痛策略行为总得分为(99.17±17.94)分,得分较低的项目包括疼痛和镇静量表的使用、谵妄评估与管理、家属参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感、文化程度、ICU类型是ICU护士遵循集束化镇静镇痛策略的影响因素(P < 0.05~P < 0.01),可解释集束化镇静镇痛策略行为26%的变异量。结论ICU护士遵循集束化镇静镇痛策略的依从性不高,其现状与相关循证策略要求存在差距,应引起ICU管理者重视,注重提高ICU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对文化程度较低的ICU护士着重关注,加强各学科交流、学习与协作,促进集束化镇静镇痛策略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