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卒中足严苇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由于与卒中存在密切联系.颈动脉粥样硬化一直是神经科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MRI技术的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并体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文章对MRI在颈动脉斑块评价中的应用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卒中足严苇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由于与卒中存在密切联系.颈动脉粥样硬化一直是神经科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MRI技术的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并体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文章对MRI在颈动脉斑块评价中的应用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卒中足严苇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由于与卒中存在密切联系.颈动脉粥样硬化一直是神经科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MRI技术的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并体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文章对MRI在颈动脉斑块评价中的应用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卒中足严苇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由于与卒中存在密切联系.颈动脉粥样硬化一直是神经科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MRI技术的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并体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文章对MRI在颈动脉斑块评价中的应用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卒中足严苇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由于与卒中存在密切联系.颈动脉粥样硬化一直是神经科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MRI技术的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并体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文章对MRI在颈动脉斑块评价中的应用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卒中足严苇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由于与卒中存在密切联系.颈动脉粥样硬化一直是神经科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MRI技术的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并体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文章对MRI在颈动脉斑块评价中的应用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卒中足严苇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由于与卒中存在密切联系.颈动脉粥样硬化一直是神经科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MRI技术的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并体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文章对MRI在颈动脉斑块评价中的应用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卒中足严苇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由于与卒中存在密切联系.颈动脉粥样硬化一直是神经科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MRI技术的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并体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文章对MRI在颈动脉斑块评价中的应用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卒中足严苇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由于与卒中存在密切联系.颈动脉粥样硬化一直是神经科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MRI技术的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并体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文章对MRI在颈动脉斑块评价中的应用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卒中足严苇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由于与卒中存在密切联系.颈动脉粥样硬化一直是神经科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MRI技术的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并体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文章对MRI在颈动脉斑块评价中的应用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naging,HR-MRI)评价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斑块稳定性的价值以及不稳定斑块和血管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通过HR-MRI评价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斑块成分判断斑块的稳定性.收集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的颈动脉斑块进行病理学检查,比较术前HR-MRI与术后病 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和血管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219例狭窄程度>50%的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HR-MRI检查.其中102例(46.6%)存在稳定斑块,117例(53.4%)患者存在不稳定斑块;118例(53.9%)中度狭窄,101例(46.1%)重度狭窄.35例患者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其中19例(54.3%) HR-MRI显示斑块不稳定,20例(57.1%)病理学检查显示斑块不稳定,二者高度一致(κ =0.942,P<0.001).不稳定斑块组男性(P=0.007)、高脂血症(P=0.013)、吸烟(P<0.001)的患者构成比以及总胆固醇(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01)和空腹血糖(P=0.001)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多变量logistw 回归分析显示,男性[优势比(odds ratio,OR)2.3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1.08 ~ 5.04;P=0.032]、吸烟(OR 3.45,95% CI 1.67~7.14;P=0.001)和空腹血糖水平较高(OR 1.26,95% CI 1.07~1.48;P =0.006)是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患者的所有资料均未显示出显著性差异.结论 HR-MRI能准确评估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斑块稳定性.性别、吸烟和空腹血糖增高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与卒中关系密切.血清生物标志物对于筛查高危颈动脉斑块具有独特的价值.文章对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相关的血清生物标志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Cpn)和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两种微生物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颈动脉彩超显示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1.5 mm的患者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而IMT< 1.0 mm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抗Cpn和抗CMV IgG抗体水平和阳性率.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与对照组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以及抗Cpn和抗CMV IgG抗体阳性率.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共纳入患者92例,其中稳定斑块患者30例,不稳定斑块患者62例;对照组共纳入49例健康体检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年龄以及男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患者的构成比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抗Cpn IgG(69.5%对26.5%彩=23.887,P<0.001)、抗CMV IgG(75.0%对30.6%;x2 =26.156,P<0.001)阳性率以及抗Cpn IgG+抗CMV IgG阳性率(51.2%对10.2%;x2 =24.006,P<0.001)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中,不稳定斑块亚组年龄以及男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患者的构成比与稳定斑块亚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不稳定斑块亚组抗Cpn IgG(80.6%对46.7%;x2=11.025,P=0.001)和抗CMV IgG(83.9%对56.7%;x2=7.980,P=0.005)阳性率以及抗Cpn IgG+抗CMV IgG阳性率(44.6%对7.6%;x2=10.210,P=0.006)显著性高于稳定斑块亚组.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斑块稳定性均与Cpn和CMV感染相关,Cpn和CMV感染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甲状腺抗体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连续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颈部动脉彩超结果分为无斑块组和斑块组,斑块组再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共纳入38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16例(30.3%)无斑块,267例(69.7%)存在斑块,其中68例为稳定斑块,199例为不稳定斑块.斑块组血清TGAb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Z=-4.826,P<0.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Ab水平可能是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007,95%可信区间1.001 ~ 1.012;P=0.016).稳定斑块组血清TPOAb水平显著高于不稳定斑块组(Z=-2.114,P=0.035),但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并非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001,95%可信区间0.996 ~1.006;P =0.786).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甲状腺抗体升高,尤其是TGAb水平升高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和发展相关,但与斑块稳定性无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已转向易损斑块内新生血管方面,对比增强超声评估斑块内新生血管已成为判断斑块稳定性的新技术之一.文章就对比增强超声的原理及其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新生血管形成和易损斑块评估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