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白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多伴有较明显的出凝血功能异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和致死率高。自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砷剂进行诱导缓解治疗以来,预后有很大改善。联合ATRA和蒽环类药物进行诱导、巩固及维持治疗可以使75%-85%的患者无复发生存(RFS)达5年之久,甚至治愈。但亦有相当数量的APL患者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异常增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取得了新进展,根据危险分层不同的诱导巩固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本文就目前国际上诱导和巩同治疗中使用阿糖胞苷和砷剂,巩固治疗后达分子缓解的维持治疗方案及防止中枢复发的预防性鞘注化疗这些争论性话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国际上最新的指南对各阶段的治疗策略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临床观察结果证明,砷剂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过程中显示出卓越的疗效[1].复方柏子仁中的雄黄(As4S4)可诱导NB4、HL-60、K 562白血病细胞株凋亡[2~4],柏子仁与雄黄伍用可显著增强其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导缓解阶段获得很高的完全缓解率(CR).在以上基础上,我们以复方柏子仁与化疗交替作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缓解后巩固强化治疗方案,观察31例APL患者的治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游建华  付亚凯  沈杨 《临床荟萃》2014,29(10):1104-1107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种特殊亚型.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应用使其从一种高度凶险的疾病转变成为一种高度可治愈的疾病.三氧化二砷(ATO)在治疗复发难治性APL取得成功后,也逐渐被引入APL的一线诱导治疗.危险度分层治疗的提出、口服砷剂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APL的疗效.本文就APL的治疗现状及其最新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十余年来,由于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临床应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早期死亡率明显降低,完全缓解率(CR)显著提高,但ATRA治疗出现的复发与耐药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近几年国内学者用砷剂治疗APL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由于维甲酸、砷剂、化疗在治疗APL中的作用各不相同,为探索最好的远期疗效,我院从1999年应用维甲酸和砷剂与联合化疗交替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5例进行治疗,疗效满意,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接受维甲酸和砷剂诱导治疗早期的分子动力学及其临床意义尚不清楚。本研究对32例初治APL进行动态检测,利用实时定量PCR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PML-RARα转录本水平(PML-RARα/ABL)和细胞遗传学。结果表明,诱导14 d时PML-RARα转录本水平比治疗前显著升高(40.10%和57.74%,P<0.01),诱导28 d和巩固治疗结束时PML-RARα转录本分别为:6.97%和0%。在诱导治疗14 d和28 d分别有65.62%和31.25%患者发生PML-RARα转录本增加。治疗前、诱导14 d和诱导28 d PML-RARα拷贝数/每个APL细胞为0.9,2.2,1.4(PML-RARα/ABL×2/APL细胞%)。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32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PML-RARα表达上调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接受维甲酸和砷剂联合诱导治疗过程中一个普遍现象,对疾病预后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三氧化二砷 (As2 O3 )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的疗效和特点。方法 临床观察、随访 7年 ,用美国SAS系统软件分析所得数据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脑脊液及血砷含量。结果  2 42例中初治组完全缓解 (CR)率 87.9% ,有效率 94.4% ,成人高于儿童。复发组 79例中 2 0例在用As2 O3 巩固治疗中复发 ,CR率 6 0 .0 % ,有效率 6 5 .0 % ;5 9例用其它药物巩固治疗中复发 ,CR率 6 9.5 % ,有效率 84.8%。难治组CR率 48.7% ,有效率 6 4.1%。初治组CR后 86例用As2 O3 巩固治疗 ,3年复发率 2 6 .7%。随访 136例 ,5年及 7年生存概率分别为 92 .0 %及 76 .7%。As2 O3 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轻。 412例中 6年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NSL)发生 138例次 ,其中还表现有难治和髓外残留白血病以及髓外复发CNSL现象 ,预防性鞘内注射药物确能降低CNSL发生率。砷测定表明As2 O3 难以透过血脑屏障。结论 As2 O3 治疗APL的CR率、长期生存率高 ,复发率低 ,不良反应轻 ,与全反式维甲酸 (A TRA)和其它化疗药物无交叉耐药 ,其耐药发生率低 ,并可用于巩固治疗 ,As2 O3 是目前治疗APL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诱导治疗主要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和蒽环类等药物,完全缓解(CR)率较高,且有不少长期存活者。但ATRA可引起维甲酸综合征及用药性;息环类等药物可引起骨髓抑制等。我们观察了2例用二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的APL患者,疗效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性,40岁。因发热伴全身皮肤散在性瘀斑5天于1993年9月22日人住我科,当时根据诊断标准[1],诊断为APL并DIC,经ATRA和小剂量肝素等治疗,APL达到CR,DIC治愈。以后采用HA方案和A.TRA交替治疗以巩固和维持疗效,但到1995年7月出现…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反式维甲酸(ATRA)、化疗及砷剂(As2O3)序贯治疗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应用,APL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高达90%左右,70%左右患者可获长期生存.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作为后期巩固强化治疗是否可提高临床治愈率尚存争论.  相似文献   

10.
三氧化二砷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砷剂的应用历史悠久,《本草纲目》中有记载砷剂用于治疗皮肤病,梅毒等。19世纪砷剂在西方曾被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用三氧化二砷(ATO)通过诱导凋亡机制成功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近年来.通过干预细胞凋亡,ATO在恶性血液病的临床治疗谱不断扩大.包括治疗白血病在内的多种恶性血液病。本文就ATO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四硫化四砷(As4S4)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心电图校正后QT(QTc)间期的影响.方法复方柏子仁(主要成分As4S4)治疗的90例患者分为诱导缓解组和巩固维持治疗组.诱导缓解组测定并记录患者服药前及缓解后的血砷浓度及同步12导联心电图;巩固维持治疗组测定并记录患者服药前及第2,4,6,8,10疗程后的血砷浓度及心电图.测量每份心电图的QT间期值,以Bazett公式校正,计算出QTc,观察血砷浓度与QTc间期的关系.结果无论诱导缓解组还是巩固维持治疗组,口服As4S4均能引起QTc间期的延长,QTc与As4S4的剂量及血砷浓度有关,随着As4S4的累积剂量或血砷浓度增大,QTc值及其延长的幅度也增大.在巩固维持治疗组服药的10个疗程中,QTc值异常(≥440 ms)率平均为 37.7%,随服用As4S4累积剂量的增加,各疗程血砷浓度缓慢上升,但各疗程之间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疗程中QTc间期虽逐步延长,但QTc值异常率在各疗程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QTc异常的患者均无临床症状,未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病变,无一例患者因QTc间期延长而终止治疗.结论 As4S4治疗APL虽可引起QTc间期延长,且QTc间期的变化与血砷浓度呈正相关,但As4S4仍为一种安全的治疗APL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龙怡  杜欣  林伟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3):322-323
砷剂及其化合物早在 1865年已被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971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应用混合液癌灵1号 (含三氧化二砷 1mg/mL)治疗白血病和肿瘤。其后应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APL) ,并取得较好疗效。本文就砷剂治疗APL及以外的血液肿瘤作一简要综述。1 砷剂治疗APL机制  AS2 O3 对于APL细胞株NB4以及具有典型t(15 ,17)和PML RARa融合基因的新鲜APL细胞具有剂量—依赖的双重效应。低剂量AS2 O3 诱导细胞分化 ,高剂量AS2 O3 诱导细胞凋亡。低浓度AS2 O3(0 1~ 0 5 μmol/L ,相当于体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RT-PCR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体内PML-RARα融合基因的表达,监测患者体内微小残留白血病的情况。方法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治疗APL,运用RT-PCR和FISH技术检测和分析APL患者体内诱导缓解后及巩固维持治疗后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 46例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均为阳性,其中34例患者在诱导化疗结束达完全缓解后检测,25例(73.5%)患者基因检测呈阴性,9例(26.5%)患者RT-PCR和/或FISH检测阳性,融合基因阳性和阴性复发APL的预测值分别为44.4%和4.3%;31例再经ATRA及As2O3巩固及维持治疗后,27例患者达到分子生物学缓解,无复发病例,4例融合基因阳性患者,3例复发APL,其复发APL的阳性预测值为75%。结论 RT-PCR和FISH技术是非常有效的监测APL患者体内微小残留白血病的实验方法,其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白血病中较特殊的一种亚型,早幼粒白血病细胞上存在PML/RARa基因,维甲酸及砷剂作用于PML/RARa基因诱导分化及凋亡,使APL在治疗上有很大的突破甚至可以治愈。但在临床上仍存在不少问题,现在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2例APL的住院病人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复发以及死亡等方面作回顾性研究及分析,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砷剂对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来我国学者成功的发现了三氧化二砷(As2O_3)对复发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达到很高的临床缓解率和诱导凋亡机制。目前体外研究发现砷剂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系疾病、红白血病甚至实体瘤等有明显作用,故有必要将砷剂对肿瘤的生物学作用如生化和代谢、分子机制及毒性作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缓解后治疗采用加与不加砷剂的治疗方法对长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在2002年前采用维甲酸加化疗序贯治疗APL 15例.在2002年后采用维甲酸加化疗加砷剂序贯治疗APL 25例,长期追踪观察所有患者,对其长期疗效进行对比.结果:15例未加用砷剂的治疗患者,5年长期生存率为38%;25例加用砷剂治疗者(至2009年9月底)已达5年以上生存者7例,3年以上生存者8例,1年以上且无复发迹象3例,6个月以上生存5例,复发后再缓解2例,多次复发(3次以上)治疗无效死亡1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死亡1例,预计5年生存率(76.3±4.9)%.结论:加用与不加用砷剂方案,在APL患者缓解后治疗中远期疗效有明显差异,并提示缓解后治疗时间应不少于3年.  相似文献   

17.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曾经是各型白血病中病情最为凶险的一型,患者常因严重出血等原因在治疗前或治疗早期死亡,必须早期诊断、紧急治疗.我国学者在世界上最早应用亚砷酸(ATO)治疗APL,取得了非凡的效果,使APL已经成为目前治疗效果最好的一型白血病.早期合理的应用ATO,对于抢救初治危重APL患者以及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应用ATO治疗APL过程中也逐步扩大了其应用范围,从复发难治APL到应用于初治APL,尝试将其作为一线治疗用药,并且对ATO治疗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肿瘤干/祖细胞是肿瘤组织内具有自我更新、分化成为肿瘤组织内所有细胞群体及持续增殖能力的起始细胞,被认为是肿瘤复发、耐药以及转移的根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一个亚型,因全反式维甲酸和砷剂治疗对其具有良好效果而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的典范.本文通过总结近期关于APL干/祖细胞的研究,说明APL内可能存在着两群APL干/祖细胞,而APL干/祖细胞可能依赖于致癌PML-RARα融合蛋白、细胞周期抑制物p21、自我更新相关的分子以及趋化因子等维持其自我更新及生存,而全反式维甲酸及砷剂主要是通过降解PML-RARα融合蛋白、激活FOXO3A、抑制自我更新相关信号通路Shh的活化而达到清除APL于/祖细胞的效应,这对于指导其他肿瘤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对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及多种新的治疗药物的发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策略呈现多样化,疗效也显著改善。本文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诱导、巩固治疗及复发和难治性病例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查找目前临床治疗上存在的不足,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2例APL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复发以及死亡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用目前的方案(含有砷剂和或维甲酸)诱导缓解率较高,为69%~84%;用维甲酸较常见的副作用为维甲酸综合征,用砷剂较常见的副作用为肝功能及心脏损害,上述副作用一般较轻,给予对症处理后多数可以好转,不影响治疗;存在一定比例的复发(52例患者中有9例复发),复发原因与不规则治疗及患者的依从性差有关;死亡的患者都存在过白细胞高及凝血功能异常。结论:目前对APL治疗总体效果较好,但仍存在较多问题,需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探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